大汉帝国风云录-第7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我一个都不会放过,我要他们统统给我陪葬。”
晋阳宫嘉德殿。
大殿四周站满了全副武装的虎贲卫士。大臣们陆续赶到朝堂,一个个站在那里惴惴不安。朝堂上的气氛非常压抑和紧张。
长公主提着长剑,抱着战盔,披着满头长发,突然出现在大堂上。
大臣们急忙跪拜。
长公主双眼红肿,神色憔悴。她看看跪在前列的鲜于辅。
鲜于辅立即奏道:“几位老大人去廷尉府自囚了。”
“马上给我带过来。”长公主怒声叫道。
时间不长,张温、崔烈等大臣身着罪服被带到晋阳宫,跪在了朝堂上。
黎明悄然来临。
刘放平淡而乏味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上。
大臣们噤若寒蝉。即使是在这炎热的夏季,大臣们也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暖意。
谁都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晋阳天翻地覆,竟然出现了谋逆大案,而且还是天子要杀长公主和大将军。
刘放话音刚落,张温的叫声就震撼了朝堂。“殿下,王柔之言,不足为凭。王柔自知必死,临死前为报私愤,故意造出这等骇人之事。此事绝不可信。”
“殿下,王柔乃奸侫小人。此言纯粹为了离间天子和殿下,祸乱社稷。殿下,万万不可轻信啊。”蔡邕也跪伏于地,高声狂呼。
鲜于辅、徐荣、张燕、李玮也是暗自心惊,面无人色。王柔好狠,临死前竟然敢把矛头对准了天子。这下麻烦大了。
鲜于辅撩衣跪倒,急声奏道:“殿下,天子年少,和殿下又是至亲,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王柔必定是胡说八道。”
大臣们纷纷谏奏,一时间朝堂上乱七八糟的,一片混乱。
长公主缓缓站起,猛然拔出长剑,一剑剁下。
案几一分为二。
大殿上霎时寂静无声。
“把陛下送进御书房,请他想想自己的过错,然后写一封罪己诏,遍告天下。”长公主望着刘放,冷声说道,“你告诉他,我是他姐姐,我只有他一个弟弟,我不会和他争什么江山社稷。如果他一定要杀我,让他再等五年。”
刘放急忙退下。
长公主缓缓走到张温面前,长剑指向他的胸膛,厉声问道:“你为什么放走王晨?是不是想把大将军骗回来,把他杀了?”
张温惨然一笑,闭上了双眼。当一个十七岁的公主失去理智的时候,自己还能说什么?
“你为什么要杀大将军?为什么?”
鲜于辅、徐荣大惊失色,一左一右跪行几步,苦苦哀求。
“大将军是你的部下,他一直信任你,一直把你当作他的恩师,你为什么要杀他?为什么?”长公主的长剑突然刺了出去。
“殿下……”鲜于辅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剑刃。徐荣用力撞开张温,鲜血从鲜于辅的手上流了出来。长剑去势不减,刺进了徐荣的肩膀,鲜血迸射。
“殿下……”麴义、玉石、颜良、李玮等张温昔日部下惊呼一声,全部跪了下去。
张燕、吕布等众臣也齐齐跪下,高声哀求。
长剑上的鲜血映入长公主的眼里,直刺她的心弦。长公主心中蓦然剧痛,惨哼一声松开了长剑,踉跄后退。
“殿下,张大人在北疆这么多年,对殿下忠心耿耿,他怎么会谋杀殿下?”李玮张开双手,护在张温面前,乱喊一气,“殿下,这些都是追随你数年的老臣,你不能怀疑他们对你的忠诚啊。”
“拉出去,拉出去,打,打……”长公主看到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听到震耳欲聋的哀求声,一时心乱如麻,悲恸不已,“给我打。”
张温被虎贲卫士重责二十大板后,已经奄奄一息。这时麴义趁着朝堂上的混乱跑了出来,劈头盖脸把几个卫士一顿暴打,总算救下了张温的性命。
这一天,晋阳血雨腥风。
天子被关进了御书房,闭门思过。
大司徒张温、大司空杨彪、太常蔡邕、宗正崔烈、少府袁滂、廷尉丁宫、大鸿胪士孙瑞、将作大匠陈纪八位公卿被关进了廷尉府大牢。
皇亲伏完、伏德和董承两家老小全部被抓。仅阳安长公主一人幸免。
晋阳王家和祁县王家三百二十口全部入狱。马家、杨家、许家、崔家在朝官吏全部被捕。
长安旧臣淳于嘉、张喜、赵温、赵谦、周忠、贾诩、钟繇、司马防、冯硕、杨琦等三十多人被请进了廷尉府。
原长安北军的杨密、张苞、张绣、夏育等十几位大小将领被全部抓捕。
麴义因为在皇宫内无视律法,公然殴打虎贲卫士,被罢去左将军职,禁闭府邸。
廷尉府一时人满为患。
晋阳朝廷转眼陷入瘫痪。
长公主伤心过度,一病不起。
朝政皆由光禄勋鲜于辅、大司农李玮和尚书令荀攸三人暂领尚书事,全权处理。
圣旨急送大漠,请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急返晋阳。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七节
长公主在龙泉养病的时候,谁都不见,只有小雨夫人和大将军两个呀呀学步的女儿陪着她。阳安长公主、大司农李玮的夫人筱岚、太常蔡邕的女儿蔡琰曾先后赶到龙泉求见,但都被长公主拒绝了。
晋阳的事,长公主不想让大将军一系的人插手,以免祸及无辜,同时她也不想让长公主府的人出面,以免纵容包庇、姑息养奸。因为没有合适人选主持审理此案,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长公主病倒,公卿大臣被囚廷尉府,繁重的朝政全部压在鲜于辅、李玮和荀攸三人身上,这种状况维持几天还可以,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晋阳的事必须要立即处理,否则河北上下将人心惶惶,后果堪忧。为此三人数次上书长公主,要求立即审理晋阳谋反一案,把一些无辜大臣尽快放出来。然而,目前朝中有资格主持审理此案的大臣一个都没有,长公主忧心如焚。
七月上的一天,鲜于辅亲自赶到龙泉,和长公主商议此事。
“殿下,臣举荐前太傅刘虞之子,先帝朝的重臣刘和大人主持审理此案。”
鲜于辅的这句话,顿时让长公主眼前一亮,喜上眉梢。她把刘和忘记了。
刘虞病逝后,刘和为父守孝三年。到今年六月止,恰好三年期满。当年,正是这位宗室大臣,把她护送到了河北的河间国,然后又把她送到了北疆。
“鲜于大人,谢谢你了。”长公主微微躬身,由衷地感激。
“如果没有你们支撑朝廷,河北也许已经……”她伤心地摇摇头,泪水悄然落下。“陛下还好吗?”
“陛下他……”鲜于辅抬头看看长公主,低声说道,“陛下这几天情绪很差,他想和皇后待在一起,不知道殿下能不能……”
“不能。”长公主一口回绝。
七月中,刘和从涿郡日夜兼程赶到了晋阳。
随同刘和前来的还有前太傅刘虞的属下魏攸、孙谨、张逸、张瓒、尾敦等人。
鲜于辅出迎三十里。他和刘和、魏攸、孙谨已经一年多未见。此时再度相逢,彼此都很兴奋,但晋阳的气氛实在太过沉重,鲜于辅想高兴都高兴不起来。
“羽行,你在书信中托我带来的几个人,我都给你带来了。”刘和朝身后招了招手。三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急忙跑到刘和身边,跪倒给鲜于辅磕头。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鲜于辅把三个人扶了起来,“好好干,不要给我丢脸,更不要给大将军丢脸,知道吗?”
三个年轻人连连点头。
左边身材高瘦,长相清秀的年轻人叫徐邈,幽州蓟城人,是刘和的弟子,鲜于辅的亲戚。此人擅长书画,尤其擅长画人物和鱼类,很有才华。
中间那位容貌俊雅的年轻人叫孙礼,幽州涿郡人。师从卢植,文武双全。去年鲜于辅奉命到邯郸主持修改兵制的时候就想带着他,但他以给老师守孝为名婉言拒绝了。这次鲜于辅把他强行征辟来了。
右边年轻人威武英俊,是度辽将军阎柔的弟弟阎志。阎柔认为武人终究难以出人头地,所以他让自己的弟弟拜名师学习经文。
鲜于辅话还没有说完,刘和就开始摇手了,“这三个人先给我。等晋阳的事处理完了,你再另行任命。”
“随你吧。”鲜于辅叹了口气,“我带你去龙泉拜见长公主。”
马车上,刘和听完鲜于辅的述说后,脸色非常难看,“羽行,你在书信中是怎么说的?你怎能骗我?”
“我不骗你,你能来吗?”鲜于辅无奈苦笑,“子安,现在河北除了你,还有谁能处理此事?”
“你……”刘和气得一张嘴,想骂都不知骂什么好,“你把我害苦了。这事你让我怎么干?我无论怎么处理,最后不是得罪天子就是得罪长公主。我这不是象伏完一样,跑到晋阳来找死嘛。”
“羽行,你,你……”魏攸瞪着双眼,手指鲜于辅,连连摇头,“你们害死了老大人,现在又要害死子安,你们简直……”
鲜于辅紧闭双眼,一言不发,任由两人一顿埋怨。不过骂归骂,现在人都来了,想跑也跑不掉,只有听天由命了。
“我死了,一定要拉你做垫背。”刘和狠狠打了鲜于辅一拳,气哼哼地说道,“告诉我,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这事?大将军可有什么交待?”
“大将军远在三千里外的大漠,至今一无所知。”鲜于辅睁开双眼,无力地摊开了双手,“就算大将军知道了这事,他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大将军自己不愿主政,而天子太小又不能让他主政,让长公主主政,结果长公主一气之下又惹出这么大乱子。你说现在怎么办?这个烂摊子,我们不收拾,谁收拾?”
“怎么收拾?”刘和生气地说道,“王柔一口咬死,说天子和伏完、董承密谋诛杀长公主、大将军,这是多大的事,你知道吗?”刘和伸手拍拍鲜于辅的肩膀,“羽行,你听清楚了,是天子要杀长公主和大将军,是天子。你让我去审问天子吗?”刘和一甩头,极为绝望地举手叫道,“天啊……这事怎么办啊……羽行,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魏攸抱着脑袋坐在角落里,就象马上要丢脑袋一样,气色灰败,惶恐不安。
“听长公主的。”鲜于辅手抚三绺长须,慢慢说道,“今日主政的是长公主,我们当然要听长公主的。”
“长公主迟早要出嫁,天子迟早要主政。”刘和挥舞着双手,痛苦地说道,“一旦天下平定,天子掌控了大局,我们也就活到头了。”
“所以我要请你来。”鲜于辅拍拍他的手臂,“你是皇室宗亲,和天子、和长公主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姐弟之间的矛盾要靠你来化解。”
“靠我……”刘和指着自己的鼻子,瞪大眼睛望着鲜于辅,匪夷所思地说道,“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我凭什么让他们姐弟握手言和?”
“你在朝中出任九卿重臣的时候,我还在西凉打仗,朝中的事我哪有你清楚?”鲜于辅一推了之,“请你来,当然要你想办法了。”
“你……”刘和气得抬手就是一拳,“你太狠了。你要杀我也就罢了,也还要让我灭族,我打死你这个混蛋。”
鲜于辅一脚踢开车门。亲卫骑正护在马车旁纵马飞驰。鲜于辅飞身跳到亲卫骑马上,回头冲着咬牙切齿的刘和连连招手,“子安,我先走一步了。”
“鲜于辅,你等着,我和你没完。”
刘和觐见长公主。
当年,先帝让刘和带着长公主到河间国避难的时候,长公主只有十岁。刘和是长公主的堂兄,对长公主呵护有加,而长公主身边也只有这一个亲人,所以两人之间感情深厚。长公主看到他,非常委屈,哭诉了很长时间。
刘和一掌拍到案几上,大为愤怒,“殿下国色天香,当今天下谁人能配?陛下这样胡闹,简直咎由自取,让他闭门思过好了。要让他好好想想,当今天下能娶殿下的,只有一个人。这么简单的事他都不知道?臣看他就是瞎了眼嘛。”
长公主恨恨地连连点头,“他就是瞎了眼。忠臣的话不听,却听那帮奸侫的祸国之言,竟然要骨肉相残。”
“是啊,是啊,先帝要是知道了……”刘和悲戚难忍,眼眶转眼就红了,“他会伤心欲绝的……”
长公主的泪水顿时又下来了。
刘和拿衣袖擦了擦眼睛,然后指着琴台上的弦琴说道:“殿下弹琴解愁的时候,殿下的母亲一定听到了,她,她……”刘和突然声调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伏案痛哭起来,“先帝啊……你睁开眼睛看看,人世之惨,莫过于骨肉相残啊……”
长公主悲恸至极,忍不住放声痛哭。
刘和拿着长公主的手诏,畅通无阻地走进了御书房。
天子又惊又喜。当年刘和跑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