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1096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096节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侥幸的是,李弘竟然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
  蔡邕怒哼一声,把手中的酒樽重重放到案几上,刚想指责李弘,长公主说话了。
  “这件事就交给陛下吧。”长公主指着坐在一边百无聊赖,昏昏欲睡的小天子说道,“三雍建设关系到汉祚命运,容不得任何差池。今天我们既然解决不了,那就等到将来,陛下长大了,让他和大臣们一起解决吧。”
  小天子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仰头打了个哈欠,然后接着长公主的话,顺嘴说道:“这种小事,交给朕好了,朕来解决。”
  蔡邕瞪大眼睛,涨红着脸,张大着嘴巴,气得头晕脑胀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弘则喜形于色,笑眯眯地望着一无所知的小天子,高兴得连连拱手,“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小天子看到大将军奉承自己,以为大将军和自己开玩笑,赶忙一本正经地坐直身躯,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冲着他连连拱手,“爱卿神武,爱卿神武……”
  长公主忍不住掩嘴而笑。
  小天子看到姑姑被自己逗乐了,突然兴奋起来,冲着蔡邕又是连连拱手,“爱卿英明,爱卿英明……”
  长公主伏案大笑。蔡邕非常尴尬,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极其难受。
  大将军李弘不失时机地举起酒樽,恭恭敬敬地说道:“先生,退一步吧。陛下有陛下该做的事,我们有我们该做的事,何必要越俎代庖?”
  蔡邕想了一会儿,突然捋须而笑,“儿孙自有儿孙福。好,好啊……”
  第二天,长公主在凤凰池(中书监)约见丞相蔡邕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商谈有关正月里的祭祀、典礼以及改元的事。
  长公主认为建兴这个年号已经用了六年,考虑到朝廷已经收复洛阳,平定天下的日子也快了,中兴大业也走上了正轨,应该改元一次,表示中兴基石已经奠定,中兴大业正走向成功。
  因为接近年关,朝堂上的危机也有了解决之道,凤凰池的气氛很轻松,很喜庆,笑声不断。
  这时御史大夫刘和从长安城送来急奏。徐州特使荀彧违反禁令,私下会晤荀谌、辛评、审荣,密谋刺杀天子,叛逃襄阳。现已被京兆尹余鹏捕获,正在审讯。
  凤凰池霎时变了天。
  谋刺天子?惊天之闻。那可是谋大逆之罪,九族尽诛,罪无可赦。
  长公主大怒。下旨严查,凡涉案者,杀。
  丞相蔡邕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急返长安城。
  李弘和亲卫骑飞马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天还没有亮。
  鲜于辅、徐荣、张辽、司马懿、傅干、王凌、阎志、蒋济等人都在府内焦急不安地等待着李弘。
  “给兖州、青州各部的命令是否已经下达?”李弘不待坐下,急切问道。
  “命令已经下达了。”鲜于辅说道,“我们已急告兖州高览、徐晃、彭烈、魏续,青州臧霸、管亥六位将军,请他们做好迎战准备。”
  “给颖川各部的命令也已经下达了。”徐荣说道,“我们要求王当、张绣、纪灵、宋宪四位将军密切注意豫州、荆州方向的动向,以防叛军攻击。”
  李弘点点头,对傅干说道:“即刻奏请天子下旨,让青州、兖州和颖川各部集结军队,如果叛军来侵,则立即予以还击。”
  “奏章已经拟好,请大将军过目。”傅干从案几上拿起了一卷文书。李弘没有接,挥手说道:“立即送到栎阳,快。”
  李弘坐到案几后面,轻轻喘了几口气,然后抬头看看众人,无奈而痛苦地摇了摇头,“前天晚上,我和殿下说服了丞相大人,三雍的事无限期推迟,这个难题将来由天子去解决,谁知仅仅隔了一天,长安却出了这么大的事……”
  众人神情沉重,一言不发。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
  “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同意他们单独见面的?”李弘的目光投向了鲜于辅和司马懿。
  和徐州、江东的谈判一直在进行,李弘因为政务繁忙,很少参加,日常会谈都交给了鲜于辅和司马懿。
  司马懿低头不语。鲜于辅苦笑,“快到年底了,我看也谈不出什么名堂,就让仲达陪着他们在长安到处走走,和一些老朋友见见面,这样或许有助于招抚。这件事我曾对你说过,你让我奏请天子,天子也同意了……”
  “天子是同意他们离开馆驿,但并没有同意他们可以私下拜会老朋友。”李弘敲了敲案几,冷声说道,“仲达,你给我一个解释,他们怎么会单独见面?这次见面是谁安排的?是你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十分愧疚地说道:“我被他们灌醉了,当时……”
  “伯翰(余鹏)怎么会出现?”李弘一掌拍到案几上,怒声吼道,“你还要骗我吗?谁让你这么做的?是不是李仲渊?”
  司马懿头一低,不说话了。
  “我告诉过你,不要参予朝堂之争,你为什么不听?”李弘气得连拍案几,“你是不是想把我气死啊?”
  “子民,冷静一点……”鲜于辅急忙劝道,“事已至此,还是快想办法阻止事态扩大,免得不可收拾。”
  “太尉大人现在怎么样?”李弘颓然叹气,无力地问道。
  “暂时他肯定要回避。”徐荣说道,“他和荀彧是叔侄,和荀谌也是同宗,日子难过啊。”
  “辛毗大人呢?”
  “辛毗大人已经被羁押。”张辽说道,“其他原袁绍的旧部,包括太仆丞韩浩大人,屯兵武关的子率大人,屯兵陕城的苏由大人,都要被羁押。”
  “那袁耀大人呢?荀正大人呢?他们不会有事吧?”
  屋内鸦雀无声,寒气层生。
  “这事只要适当控制,应该不会牵扯到袁耀大人,但荀正大人……”鲜于辅低声长叹,“想当年晋阳的谋逆大案,冤死了很多人,这次恐怕……”
  “这个李仲渊……”李弘连连摇头,无奈至极,“他太狠了,竟然想出这种主意反击……”
  “大将军,不要再抱怨仲渊了,要怪就怪丞相、太尉他们出手太毒了。”王凌冷笑道,“丁立大人他们可以动,但动朱魭大人,那就是找死。北疆的人,岂能让他们这么欺负?”
  李弘狠狠瞪了他一眼,想骂却没有半分力气。
  过了一会儿,他指着司马懿说道:“你马上给我离开长安,快点离开,不要再惹事了。”
  司马懿惶恐不安,连连点头,“我去哪?回河内吗?”
  “你立即赶到河东挡住郑玄大师,把他接到洛阳去。”李弘说道,“我立即奏请天子和长公主殿下,拜郑玄大师为太学祭酒,即刻赴洛阳重整太学。”
  “那辩议的事呢?”王凌奇怪地问道。
  “三雍的事无限期推迟,还辩什么辩?”李弘骂道,“你也去,不要在长安给我惹事了。”
  “文远,你马上回家收拾东西去。”李弘指着张辽说道,“我马上上奏天子,请他下旨,拜你为兖州任刺史,先把兖州稳住。”接着他看看鲜于辅和徐荣,“我打算让张郃暂领弘农郡太守,让高览暂领甘陵国相,让徐晃暂领济阴郡太守,你们看怎么样?”
  “可以,应该让他们到州郡任职了,否则将来怎么办?”鲜于辅笑道,“我觉得颖川太守韩铭也可以回朝了,让王当兼领颖川太守吧。”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徐荣说道,“只要把州郡稳住,朝堂上怎么乱都没没关系,影响不了大局。”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
 
  长安城的气氛非常紧张。
  丞相蔡邕亲自赶到京兆尹府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书告太傅杨彪、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太尉荀攸、御史大夫刘和四位上公大臣,请他们速到丞相府议事,商议对策。
  太尉荀攸最先赶到丞相府。他一夜未睡,脸色非常差。看到蔡邕后,他愤怒地说道:“大将军亲口承诺过,他不干涉三雍之争,为什么出尔反尔?”
  “你以为这是大将军干的?”蔡邕摇摇头,低声叹道,“你错了。”他把大将军建议无限期推迟三雍建设一事简单说了一下,“大将军提出这个建议,显然是想缓解朝堂上的矛盾,以便迅速稳定朝堂,他不会做出这种事。”
  荀攸又惊又喜,难以置信地问道:“这是真的?”
  “是真的。”蔡邕说道,“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可以肯定,这是李玮设下的圈套,大将军并不知情。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荀攸长吁一口气,摇摇晃晃地坐到席上,心有余悸,惊魂未定。自古以来,只要沾上谋大逆的边,那就是族灭之祸。不要说荀家、辛案两个家族了,就是整个颖川、汝南的士族都有可能遭到牵连。颖、汝两地门望族非常多,姻亲关系极为紧密,一旦杀开了头,那就不是几家的事,而是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事。
  “李玮太狠了,看样子,他是想把我们颖、汝士人一锅端了。”荀攸气得咬牙切齿,浑身颤抖。
  “我说过,不要把朱魭扯进来,但你们就是不听。”蔡邕懊悔不已,连连叹气,“李玮的势力太强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必会遭到强劲反击。这事我有责任,我不该听你们的,不该听你们的话啊。”
  荀攸稳定了一下情绪,重新估测了一下眼前的形势,心里大概有了底。当务之急是保住颖、汝士人的势力,不能让颖、汝势力因为这件事遭受致命打击。
  “你见到文若了?”
  蔡邕摇摇头,“现在长安形势很混乱,我们非常被动,在事情没有转机之前,我不便见他们。不过,我已警告余鹏,这是谋大逆之案,京兆尹无权审问。我立即上奏天子,请天子下旨把此案即刻转到廷尉府。”
  荀攸若有所思地望了蔡邕一眼。如果三雍一事无限期推迟,朝堂上也就不存在礼制争论问题,但因此事所引发的谋大逆之案还将继续,而朝堂上的争斗方向也将随之改变。
  从袁耀入朝为卿开始,汝阳的袁阀势力再起,加上汝南平舆的许家,颖川的钟家、荀家、陈家和韩家,颖、汝士人在朝堂上的势力越来越大。目前,朝堂上的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与此同时,随着蔡邕成为丞相,青兖两地的士人纷纷得到重用,他们也迅速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关、洛士人,颖、汝士人,青、兖士人先后雄起于朝堂,也就意味着北疆士人的实力在急骤减弱。北疆士人主要包括并州、幽州和冀州三地的士人,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原来追随大将军李弘的一帮士人。
  今天朝堂上的形势显然对北疆士人非常不利,这从最近两年来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争论就能看出来。这些事如果放在三年前,北疆士人在朝堂上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争论。洛阳收复后,中兴大业的基石得以奠定,朝堂上的权势之争随即愈发激烈,而三雍一事则把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发。
  三雍一事的争斗,表面上看是学术之争,但其实就是关、洛,颖、汝和青、兖三地士人联手打击北疆士人。
  在北疆士人中,权势最大的是李玮一系,其次是冀州崔家,再次是晋阳王家。而以田畴、田豫、刘放为代表的幽州士人因为大多数属于北疆武人一系,在北疆士人中反而实力最弱。所以丞相蔡邕等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玮作为打击对象,反而没有考虑引发这场争论的冀州崔家。
  然而,在打击李玮之前,蔡邕等青、兖士人先打击了颖、汝士人中实力最强的许家,然后又打击了关、洛士人中实力最强的杨家,其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大家心里都有数。
  其实,在三雍一事的争论上,直接打击李玮就行了,完全可以达到目的,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但蔡邕等人认为,北疆士人的背后是北疆武人,是大将军李弘,直接打击李玮可能会激怒整个北疆系,还是先打击汝南许家和关西杨家,把这场争斗的性质确定为学术之争为好。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结果和蔡邕等人的预料大相径庭。
  北疆系的文武两道,各自给了他们重重一击。北疆士人来“武”的,玩了个绝户计,把颖、汝士人推上了绝境。北疆武人来“文”的,玩了个缓兵之计,把朝廷中的士人全部推上了“战场”。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扑面而至,想躲都躲不掉了。
  荀攸匆匆走出丞相府,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里坐着中散大夫荀正。昨天荀彧、荀谌等人被京兆府抓走后,他就预感到形势不妙,悄悄赶到荀攸府上商议对策。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两人大眼望小眼,一筹莫展。上午接到丞相的书信,荀攸迫不及待地驱车而来,并让荀正相随,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好即刻商量,免得耽误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