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如焉@sars·come >

第51节

如焉@sars·come-第51节

小说: 如焉@sars·come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影随形无法摈弃的等待(2)

  赵姨一边听,一边插几句问话,待茹嫣说完,赵姨想了一会儿,缓缓地说,这事怕已经打住了。
  茹嫣一听,心里就酸痛起来,她最害怕这句话,也最希望听到这句话,她知道,只有说出来,自己才敢正视这件事。不语间,眼泪就流出来了。
  茹嫣嗫嚅问道,您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赵姨说,有一处,你自己怕没有注意到,很重要的一处。
  茹嫣问是什么。
  赵姨说,一个人想追寻普世的价值,追寻终极意义。另一个人,怕还是脱不了现世的功名。
  茹嫣辩解说,他不是那样的人。
  赵姨说,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那样的人,事情常常就是这样。
  茹嫣狠狠心,将那个夜里的事也说给赵姨听了。也说了由此自己发生的变化。
  赵姨感叹说,是啊,这事对咱们女人来说,特别是受过古典教育的女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就像自己给自己签了一份卖身契,还是心甘情愿的。但是,没有灵犀相通的情爱,以后怕会更痛苦。
  那天茹嫣和赵姨说到很晚,赵姨说到她和卫老师一些最日常的生活,生病,做饭,冬天的严寒,夏季的停水,周边建筑工地的噪音,被小偷偷去刚领的工资,最后赵姨说到的一件事,就让茹嫣震撼了。赵姨说,结婚的时候,她已经过完了更年期,卫老师多年单身,又有许多疾病,已经不能像正常夫妻那样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还是一个处女。但是,她认为,卫老师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男人。
  听到这里,茹嫣半天没缓过气来,然后惴惴地问,你们像兄妹一样生活?
  赵姨笑了,说,那怎么会?你想,两个恋人之间,又都是非常开放的人,跟你说吧,所有男女之间的幸福,我们都享受过,他走了之后,我常常会回想起我们之间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我依然是一个真正的女人呢。
  老太太的那种天真无邪,那种坦然无忌,让茹嫣觉得自己才像一个老太太了。
  茹嫣问起卫老师的安葬。
  赵姨说,等以后吧。我和他说好的,以后将我那一把,也放进去,就算是最终的会合了。
  赵姨带了茹嫣来到卧室,那只棕色的小木盒就放在矮柜上,旁边是那听生锈的茶叶罐。
  赵姨说,他也说了,这一盒茶叶,陪他半个世纪了,最后也倒一起算了。我有个愿望,想看看这个女人是什么样子。我一直觉得,她是我的前身。不知道如今谁还有这个女人的照片呢?
  就在会议预定召开的前两天,达摩接到紫岩山寨打来的电话,说接到通知,在“非典”期间,不得接待任何大型活动。对此不可抗力的变动,表示非常遗憾。要达摩告知邮政地址,以便退寄那一千元定金。
  从不在陌生人面前说粗话的达摩听完后破口大骂,日你妈的!你们怎么不早点说!“非典”又不是昨天才来!
  剩下的就是一片忙乱,打电话,发邮件,在几个网站上出通知。但还是有十几个人没能及时得知,正从各方赶来。达摩只好叫上毛子、茹嫣在预定集合地点守候。许多人没有见过面,他们怪怪地举了一个纸牌牌,写上××会议,紫岩山寨。然后对每一个兴致勃勃前来报到的人说,会议因故取消。也有人时间错过,便径自寻去了紫岩山寨,扑了一空。回去后发来邮件,自我解嘲说,算是一次自费旅游,风光不错。
  这样的结局,让一直忐忑不安的毛子松了一口气,他同时卸下了两副担子,一副是道义,一副是恐惧。
  毛子嘴上不干不净地骂着,说等日后时局好转,这会总是要开的。前面花掉的钱,就算他的。
  达摩说,没怎么花钱,以后要开再另说吧。还是将那五千块钱给了他。
  印制纪念卡用去一笔钱,但是这一笔钱赵姨坚持要由自己来出。
  那份会议纪念卡印得很精美,很别致。对折4P,窄32开,土黄布纹纸,首页印着卫老师那张裁剪下来的像,因为没有了赵姨,就像是对着所有持卡人在微笑。照片下面是从卫老师那本记事本上翻拍下来的几句话,题记说明是斯卫绝笔:“不是的时候,他们说是,是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不是。”
  字迹怪异潦乱,语意艰涩莫测,像一幅远古时代的岩刻。许多人初初看到,都要猜认半天,然后才恍然大悟,刚刚笑起来,又沉重下去。
  两面内页是卫老师的生平和著作年表。底页摘录了一些友人的话语。
  这份纪念卡只印了一百份,又是一次流产会议的遗留物,后来成为朋友们一种收藏的珍品。许多人来信索取,已经没有了。
  67
  茹嫣读过许多情爱小说,缠绵悱恻的,惊心动魄的,生死相许的,花好月圆的,不论悲喜,都会有一个结局。如今她的故事,却一直不明不暗地绵绵无期地延宕着。自打她去了宾馆之后,她已经痛下决心,绝不再主动联系梁晋生。梁晋生呢,似乎也痛下了同样的决心,一直没再找她。甚至连茹嫣的母亲,过完五月,也不再提起女儿的婚事,每次通电话,什么事儿都说到,唯独不再说那个人。
  这真是一种比大悲大恸地动山摇更令人恐怖的结局。这是一种心灵的凌迟,缓缓的,一小刀一小刀地割着,血一点一点地流着,不知何时是个止息……
  茹嫣发疯一样让自己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将家里角角落落里里外外打扫整理了一番,将家里多年来没有动过的衣物被褥彻彻底底清洗翻晒了一遍,发了疯一样四方购物,买吃的,买穿的,买用的,数十天中,让自己疯长了七八斤肉。入夜之后,看书,听碟,上网,写文章……一直弄到自己筋疲力尽,草草洗洗,倒头就睡。
  68
  江晓力说得是对的,“非典”终将会过去,国人很快会忘掉。
  想想一个世纪以来,有多少看着看着过不去了的事情,说过去竟过去了。有多少以为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的耻辱与仇苦,说忘掉就忘掉了。用卫老师的话说,时间真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
  从四月下旬以来,曾经一日日像汛情一样往上飞涨的疫情,到六月,开始一日日回落。老百姓本来就无法知道甚至并不真正关心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非典”病人,前一阵子的那种恐慌,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游戏,让自己平淡庸常的日子,多一些戏剧张力。所以,一当央视每日下午四点开始报告全国各地的疫情,也就是东几个,西几个,加起来,比全国人大代表的数字还少。于是,这一日日的数字,很快使人失却了兴趣,便是那些还有热情关注的,无非像关注德甲意甲欧锦赛的进球数一样,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是无关的。

  如影随形无法摈弃的等待(3)

  六月下旬,世卫组织撤销了对北京的旅游警告,将北京从疫区名单上删除。其实,中国人更信奉外国人的话,此项决定一经宣布,就等于宣布了“非典”的结束。原来的十里空街,又出现塞车。憋屈了数月的广东人,又开始大嚼野味。商场超市网吧迪吧又一日日热闹起来。
  茹嫣又如往常一样,中规中矩地上班下班了,只是一直未见到江晓力,这倒让茹嫣松弛下来。说那个两所联合攻关课题组,依然在红红火火地工作着,不断有新消息好消息传出来,预计到年底,便会有成药面世。所里也由此获得嘉奖,每个职工都得到了一笔奖金。并说,以后成药上市,所里往后的日子,几乎就可以坐吃山不空了。言说中,许多人都对江晓力充满一种感激之情。
  各类关于抗非的总结表彰大会一级级开起来,各类巡回报告团也一级级组建并一处处演讲着。数月前的灾难,恐慌,愤怒,孤寂,苦痛,还有那许多龃龉,阻隔,防范,对峙,以邻为壑,坚壁清野,变成了回顾讲述中的温情与慨叹,变成了一种审美享受。常在电视里看见说者与听者满脸泪痕的镜头。非常感人。
  梁晋生与市里主要领导也带了一个代表团进京参加过几次大小活动。每次他都很低调地远远躲着摄像机,不细看,很难发现。他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地走在一旁或坐在一隅,一些重要发言也都由市里主要领导来讲。
  不久之后,他接到通知,去中央党校一个市长集训班学习。
  学习结束以后,便奉命调往一个长三角地区的中等城市任市长。看起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异地平调,那个城市虽然人口规模只有本市的五分之一,但是GDP却比本市高出一倍,实际财力还要大出许多。如今当官的都知道,一个官员,不在管辖的地盘大小,而在手里的钱袋子轻重,更在于这块地盘在中央这个大棋盘上的地位。考虑到他的出身背景和学校背景,有人预计,他在那儿也只是一个过渡,最终会到哪里哪里,说法很多。所以,当他回来时,短短几天中,许多人都去探望他。
  当他轻车简从不事张扬地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突然记起来,六十多年前,自己的父亲就是以一个郊县农民的身份,从这个城市走出去的,现如今,自己却以一个父母官的身份,又回到了自己的祖籍地,内心一阵唏嘘。但关于这一点,他一句话也没说过。
  半年之后,江晓力也调到这个城市,还带来了几个药物项目,与本地联合组建一个药厂。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和梁晋生一起,开始了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他们事业与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这已经是后话。
  69
  那天,茹嫣在电视新闻中,看见一次关于长三角联合发展的会议中,他坐在主席台后排,认真翻看着手里的一份材料。沉静中透着那种茹嫣很熟悉的大气与自得。他穿着一套质地很好也很合身的深色西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电视里,那鬓角的几绺白发也看不出来了,灯光照射下,头发显得又黑又亮。
  看着看着,茹嫣就觉得那个男人陌生起来,她一点都没有将他和那个与自己一起看月亮的梁晋生联系起来,也没有将他和那个与自己一起吃鲁菜的梁晋生联系起来。还有那个从美国抱回来一箱热狗的梁晋生,那个与她在长沙发上演绎了一出忘情活剧的梁晋生,那个在电话里与她说着男女热语的梁晋生,还有那个愣愣傻傻地,大大咧咧地,门也不关光着两腿站在自己家卫生间马桶边尿尿的梁晋生……那都不是他。
  第二天早上,睡过了头,朦胧中,觉得近处有鼻息声,惊醒过来,睁眼一看,原来是杨延平正站在床边,两只毛茸茸的手扒在床沿边,满眼忧伤地看着她。
  耀眼的阳光从窗帘缝里射进来,在昏暗的屋子里劈出一道齐齐整整的光亮的墙。那一刻,茹嫣感动极了,从薄被中伸出手来,抚着它的额头说,我好了。然后从床上一跃而起,利索地套好衣物说,从今天起,咱们重新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走,咱们下楼,踩踩地气去!
  那天,茹嫣又重新以平常心上网浏览了。她先去了久违的“空巢”,一些熟面孔还在上面,一些熟面孔没见了。第一页上,刚好又来了一位新网友,它像茹嫣初初上网一样,怯怯地说了一声,我是新来的,很喜欢这里,以后请多多关照。也如茹嫣初初上网时一样,后面跟了一大堆热情洋溢的帖子,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一只只热情的手纷纷伸了过来。孤鸿依然以沙龙主妇的身份,给这位新网友说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话。
  茹嫣往后翻看着,就看到了夜枭数周前的一个短帖:如焉好久没见到了,怪想的,谁与她有联系?带一个好。夜枭的帖子下面有几个跟帖,一个说,是啊,好久没读到她的美文。一个说,这儿有人还是文革那一套,太不善!
  茹嫣又是一阵感动,几乎要敲上几个字回复了,想想又停下,心里说,让友情留在心里,让龃龉成为过去。
  晚上在MSN见到儿子,儿子说,妈,今天什么日子?
  茹嫣问,什么日子?
  儿子笑笑说,一周年,你上网一周年!特意来祝贺你呢!
  说着,给茹嫣发来一张又一张自己在法国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让茹嫣眼睛一亮,是儿子和一位年轻姑娘一起照的,儿子坐在一片草地上,那个姑娘跪在他身后,趴在他背上,一双长长的胳膊环搂着他的脖子。那个姑娘浅褐色的长发被风轻轻吹起,蓝眼睛,小嘴巴,挺直鼻梁,美得像什么一样!从她真纯甜蜜的笑容看,该是一位好姑娘呢!
  茹嫣嗔笑着问,这是谁呀?
  儿子说,我的一个同学。
  茹嫣说,巴黎女郎啊?
  儿子说,俄罗斯的,叫柳什卡。
  茹嫣问,还有呢?
  儿子说,还有的正在进行着呢。
  茹嫣说,带她回来给我看看。
  儿子说,她妈妈也是这样说。
  茹嫣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