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山河英雄志 >

第160节

山河英雄志-第160节

小说: 山河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黑迹随着波涛起伏向岸边飘来,看不真切,却不像寻常所见的普济海匪船,郑苍紫只当不知从何处漂来的朽树、海藻之类的东西,未加留意,探着身子摘了几粒松果,注目盯着下面的草丛。 
  一只肥硕的灰毛野兔蹦跳着过去,并未发现虬伸于上方的松树里藏着的危险。 
  郑苍紫嘴唇一抿,一粒松果脱手而出,疾如流星的击在野兔的前脑壳上。郑苍紫轻盈盈的跳下松枝,将野兔拾起来,用草绳在兔头上胡乱绕了几圈系在腰间,探手抓住一根垂下来的细松枝,用力沉身,随即纵身上荡,翻上原先骑坐的那根虬枝。 
  郑苍紫稚气的瘦削脸上显出颇为自得的神色,除去本宗的少年,附近村子少有人能比得他轻巧,只是还没有满十四岁,不能跟哥哥郑苍生一样成为本宗的旁系弟子,修习丹息术。 
  郑苍紫想到本宗拳师莫念赞他资质甚佳的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牵,脸上得意之色更甚。又想到莫念叔不过是本宗一名的普通拳师,说的话未必作数,若是让苍生哥的师父说句话,心里就安稳了。 
  郑苍紫天马行空胡乱想着,抬头远处海面望去,却见碧海青天茫茫一片,原先在天际随波飘荡的黑迹已不知所踪。 
  郑苍紫惊得一生冷汗,潮涌没有转向,莫不是人为控制,黑迹断没可能凭空消失。 
  船。郑苍紫脸色瞬间煞白,急忙从怀中掏出示牛角吹号,“呜呜”的吹了两声,随即返身站起,沿着树干迅疾的走到危岩上,向后嘶喊:“海上有船。”刻意压低的声音有些怪异,身子一矮,没入半身高的草丛中,不及片刻就消失在矮坡上的密林里。 
  徐汝愚在海上看到那个衣裳褴褛的少年相貌衣着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差异,心情一宽,终是没有飘到东大洋的新罗或是南大洋的吕宋去。 
  徐汝愚与君逝水分开的次日就在海上遇到阴霾天气,随后几日都是风雨大作,为了节约体力与丹息,徐汝愚被迫沉入五觉归心的内识。 
  引导丹息于百骸诸穴,注悬枢穴行经督脉至头顶神庭穴,眉间印堂穴略感凉意,那种熟悉又新奇的玄妙感觉迅速占据内识海,心神瞬间溶于广袤的天地之中,与身边随生随灭的滔天大浪形成为一个无隙的整体成这广袤无垠的大海的一部分。 
  至玄至微的天地元气和自然气息源源不断自天地窍玄桥涌入徐汝愚的体内,徐汝愚稍用丹息引导,那股天地元气马上顺着他的经脉运行了一个大周天。此处远离尘世,体内丹息毫无阻碍的与天地元息交流,变得愈加精纯。 
  风雨停息,内识被尚留在外识中的一分心神触动,瞬间打开,徐汝愚也就“醒了过来”,只是留连玄妙的感觉,久久未从筏子上站起身来。灌枝已被打散,只剩下一截腐朽的船板,船板前头立着一只高过人膝的海鸟,顶缀白色细羽,湿搭搭的垂在额前,嫩黄的尖喙正低下来轻啄细长覆着黄鳞纹的爪。身上的灰白羽凌乱不堪。 
  徐汝愚心神沉入内识的当夜,这只不知名海鸟就歇到船板上,徐汝愚看着海鸟,心中盘算着要用几成惊神诀的阳息才能将海鸟烤得恰到好处。却在这时,那只海鸟似有所觉的拧头望来,徐汝愚竟从她细小灵动的眼中看出精疲力竭后的悲凉,心神一颤,心想:万物总有灵性,这鸟看起来比骏马更有灵性。如此想来,就不好意思对她下手,一人一鸟就在这狭窄的船板上相安无事数日。 
  船板随着风浪不知飘往向何,风雨息去,徐汝愚也不敢向东南飘去,若是绕过南闽、南宁,飘到南大洋去再返回来就要大费周章。辨认方向,转向正东飘行,途中没有遇到可能是琉球岛、彭湖岛这样的大岛,安心些许,不过片刻就又生出担忧:风雨入定时早就漂过了琉球岛也说不定。 
  海鸟却比徐汝愚悠闲多了,每餐食着徐汝愚捕上来的鱼,精力不过两日就恢复过来,似乎明白徐汝愚也在寻找陆地,并不急着离开船板,只到第五日,看见黑压压的陆地,海鸟在徐汝愚头顶上盘旋数圈,振翅离去。 
  徐汝愚看见海岸的同时就看见危岩松枝上骑坐的少年,看着他相貌衣着与自己没有大的不同,约摸估计着这处海岸正是南闽境内。 
  一个人仅凭孤板就漂洋越海,未免太惊世骇俗了,若传将出去,自己的行踪定然会让南闽众人猜到。隔着这么远,徐汝愚不怕那个少年能看清自己,运息将载着自己近十日的船板震得粉碎,散入波涛之中,自己没入海水任随波浪推涌,一直推到怪石嶙峋的海滩上。 
  徐汝愚爬上高高的岸崖,绕到缓上的密林后面,看见莫念、郑苍生手提着朴刀,领着十多名后生向这边赶来,郑苍紫走在前头探着脑袋向远方的海面张望去,口里说道:“我确实看见船了。” 
  郑苍生一把将苍紫拉到身后,警惕的望着徐汝愚,沉声说道:“你似乎是外乡人?” 
  徐汝愚说道:“青焰军许伯英与百夷的子阳秋拜谒宗政郡王,我们是随行求财的商旅,只是许伯英与子阳秋被宗政荀达拘在泉州,我们只得独自返乡,我们一行人过龙泉时,遇上海匪,走散了,过了十多日才到此处……”说到这里,垂下头去,看身上的衣服是否撕得恰恰好。 
  郑苍生说道:“你如果是想回清江的话,方向偏得太多了。” 
  徐汝愚心想:你既然知道清江,我就没偏多远,脸上却现出诧异的神色,问道:“此处是何地?我不识南闽的路途,只晓得向北走。”徐汝愚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话瞒不过去,此地满目疮痍,似乎正是被普济海匪时时洗掠后留下的惨状,这样的地方,人口大量外流,哪会有人逃难到此处来,这也是该地区极难渗透密间的原因。 
  许伯英在前往泉州途中,在龙泉的流民中布下七十多名密间,也只有等他们与流民相熟之后一起返乡才能发挥作用。倒是宗政家控制的泉州却不会太难。 
  郑苍生与莫念相视一眼,心想:不会是普济的探子,还是由他去吧。说道:“这里是漳台,往南一些就是龙岩,听说龙岩的海匪闹得比这里还凶,你如果是沿着海岸走了这么多天,没有死在海匪的手中,算你命大。你要回清江的话,却要往西北走,不过西北不大太平,你还是返回泉州,从莆田借道南宁,这样更安全些。” 
  这里是漳台与龙岩交界处,那么澎湖岛就在南面不足三百里的海上,琉球岛从这里出发,也只需往东南方向续航两天。自己从外海漂到漳台,徐汝愚心情大好,却故作惊讶的说道:“从这里向西北不就是武陵邑?那里是荒凉点,可是我们来南闽走的也是那条道,看上去没什么不太平的。” 
  莫念眉头一皱,不耐烦的说道:“既然说不太平,就是有说不太平的道理,你若要走这条道,我们也不挡你。”被海风吹得紫红的方正脸庞,两道浓眉,却因一道斜拉下来的伤疤剖开左眼的眉骨直到眼角,看上去就像三条眉毛似的,神色古挫,有着不错的身手,耐心却差了一些。 
  徐汝愚正想说什么,余光里有三艘小型海舟一齐出现在地平线上,从北边切着距海岸十一二里的航线向这面行来。 
  郑苍紫视线一直在海面上搜寻不休,随即也发现了异常,扯了扯郑苍生的衣袖,说道:“看那边。” 
  在郑苍生与莫念的眼中,这三艘小型海舟只是三点黑影,不过以他们的经验,已经猜到是什么了。 
  郑苍生对徐汝愚说道:“海匪就要上岸了,你若不想跟上我们,就立即向南面海匪洗劫过不久的地方逃。”转头向莫念说道:“莫师父,我领人去北面看看,你带苍紫回寨子里,让大伙儿做好准备。”提着朴刀,领着十多寨丁向北而去。 
  郑苍紫望了徐汝愚一眼,说道:“你随不随我们走?” 
  徐汝愚忙不迭的点头。从缓坡上去,穿过密林,山势陡然升高许多,顺着山泉的沟渠向上缓两三百米,右侧露出一个山丫口,进到山丫口,才发现山势陡然下泄,覆盖着葱葱郁郁的矮松林,越过矮松林就下到一座纵深里许的翠绿山谷中,山谷中修建成了许多屋舍。 
  郑苍紫先前已经吹过警报牛角号,山谷防御早已紧张运作起来了。莫念与郑苍紫没有下到寨子中去,而是登上北面的一座山顶。徐汝愚紧随其后,看见山脚正有二十多人与郑苍生率领的十几个汇到一处,而不远处三艘普济海匪船载着百多名海匪正向岸边靠来。 
 
 
 
  
 ~卷十一 第七章 寇袭~
 
  漳台地形复杂,整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枕闽中山,与武陵邑相隔,闽中山地势高峻,山峰最高处可达三百丈,此西向东,由中山而低山、而高丘陵、而低丘陵、而台地平原,直至滨海,地势呈层状下降,却在近海处又有数座险峻的山峰隆起。 
  漳台南北两端相距二百四十余里,然而海岸线漫长曲折,不能丈量,前人估算超过千里之遥。 
  徐汝愚站在山顶,心不在焉的向北望去。 
  相比静海县的海面,此处显得海靖水清,北面隆起黛青的山体直刺入海中,山体以南的海岸向里凹进,形成一个巨大的海湾。 
  粼粼的水光映来,一座矮丘将一条大溪掩去一半,但看那入海口的湍湍水流,冲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分水线,湛蓝与青碧判若两分。 
  视野远处,几座暗灰色的孤屿浮在湛蓝的海面上。 
  徐汝愚回忆《南闽地理志》中所描述的漳台地形,对照此处的地势,想不出这不足百丈高的丘陵究竟位于漳台何处。《南闽地理志》所记载漳台南部靠海的旗山高达二百三十丈,却不在视野之内。北面的那座高丘似乎差不多那个高度。 
  二十多人正转过山脚,与郑苍生率领的十几个汇到一处,而不远处三艘普济海匪船载着百多名海匪正向岸边靠来,灰白的帆落下一半,每艘海舟都有十多名光着膀子的水手跳进冰冷的海水里,接过船上抛下的纤绳,背肌虬结的将海舟向细软的沙滩上拉去。 
  那三艘海船似乎从东北面的一座大岛上过来,徐汝愚暗暗心惊:普济海匪在近岸的岛屿上建立了据点?宗政荀达竟然如此纵容海匪? 
  侧头去看包着头巾的少年,见他红彤的瘦削小脸绷得紧紧的,两眼一眨不眨的向山下望去,徐汝愚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那处明晃晃的被矮丘掩去一半的河湾,问道:“海匪怎么不从那条河湾上去?” 
  郑苍紫抬头看了一眼突兀出现在海岸的青年,眉头微微一皱,垂眼又向山下看去,说道:“大漳溪上去有道急拐,内角有一处悬崖,这帮海匪对这一带地形熟悉得很,三艘船怎么敢过那道急拐呢?” 
  徐汝愚见他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微微不笑,哪会在意他嘴里的不屑语气。 
  却是身边的中年男人掠去自己的眼色中杂有怀疑的意味。见他被海风吹得紫红的脸膛上布满密密的皱纹,两道浓眉,却因一道斜拉下来的伤疤剖开左眼的眉骨直到眼角,看上去就像三条眉毛似的。徐汝愚想了一遍,未曾听人提及这人,看他双臂肌头虬结坟起,充满爆破的力量,修为应达到四品级。 
  百夷占据武陵山,普济海匪封锁海域,南闽与中原腹地甚少有勾通,南闽出了什么人物也极少传达内地人的耳中。 
  徐汝愚也是在抚州会战结束之后,才安排人手渗透到南闽,而漳台地区却是最难渗透的,一个四品级的好手,只相当于军中左尉、营尉级的高手,不为徐汝愚所知,也不奇怪。 
  海舟一上海滩,海匪纷纷跳将下来,在沙地上结成三列横阵,向岸上推进。 
  那处的海堤灌坍塌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寨丁分出十人手持弓箭站在断堤上,居高临下望着向缺口里移动的海匪,余下的二十多人则在缺口的正面结阵。 
  徐汝愚对寨丁摆出如此强的阵形暗暗吃惊,虽说寨丁占据有利的地形,但是海匪突破缺口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徐汝愚早就看出那群寨丁中除了刚才与自己说话的那名青年身手尚值得一观,并无其他好手在列,如果断堤上弓箭手没有让人惊喜的射术,想要以少胜多断断不可能。 
  此时三艘海舟上的五十多名水手也结集起来,向弓箭手所在断堤逼来,看情形想到强行攀上断堤。 
  徐汝愚眉头一挑,暗道:不妥。正待发力向下奔去,却见横在缺口正面的近三十寨丁徐徐向后退去,断堤上的弓箭手向逼上来的海匪水手,胡乱射出箭羽,便纷纷下了断堤,向徐汝愚这边的山地退来。 
  徐汝愚微微一笑,心想:空城计。 
  待弓箭手进了山脚下的密林,郑苍生也带着余下来的三十名寨丁也迅速退回来,走到半山腰,却沿另一条小路向后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