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

第137节

明-第137节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如同落下的炮弹般把所有人炸翻在地上,一瞬间,屋子里边连菊花开展花瓣的声音都能听见。南朝怀良亲王春天时自杀,接替他掌权的正是良成亲王。大明和南朝素有瓜葛,虽然关系紧张,但北朝的人都知道双方曾互派使节。南朝向来以朱子理学为立国之纲,许下好处,求理学发源之地为其出兵平叛不无可能。众人仓促间听朱二说出良成亲王请求大明出兵支持消息,无法分辨真伪,心中却都清楚,一旦大明以这个借口出兵,北朝灭亡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情。
  春屋妙芭没想到自以为绝妙的比喻,居然引出这么大一个是非来。楚国作为霸主,派兵讨伐陈国的叛臣,受到当时各国的交口称赞。如今日本内乱,与那陈国内乱刚好相仿。只是北朝幕府恰恰扮演的是叛臣的角色,被霸主讨伐乃天经地义的事情,照自己刚才的理论,自己应该劝足利义满放弃抵抗,接受大明的处置才是。一时间他也找不出更好的说辞,只能不住地念佛。
  足利义满,赤松则佑君臣都失去了主张,向来最硬气斯波义将此刻也乱了阵脚,彼此无奈对望。半晌,义满才吞吞吐吐地解释道:“按血统,当然是北方为正朔,南面那些家伙不过是窃取了国家宝物,满嘴胡说的无耻之徒,上使切莫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
  小将陈好把这场真真假假的较量全部看在眼里,知道戏已经做足,收钱的时候到了,坐直身子,替朱二答复了一句:“这就看将军怎么做了,反正我们这些底下的弟兄都知道剑、镜、玉都在南边,来京都时,好多人告诉我说将军大人是窃国奸雄呢”?
  “陈将军明鉴,陈将军明鉴”,足利义满点头哈腰,恨不得叫陈好小祖宗。“那些恶人当然要先告状,陈将军切莫上当,那为祸大明的海盗,南边的要比我北边多很多。我们仰慕天朝文化,一心想以臣子之职事之,就是海路遥远,无法派使者到天朝进献。这次有劳天朝大军远途而来,自然要好好款待,略进地主之益。妙芭上人说得好,大明此次剿灭海盗的费用,全部从我国库里边出,不劳大明破费一分一毫,战死之人,家人皆由我国出资抚恤。至于陈将军,我日本国上下将永念陈将军今日明辨是非之德,为将军在庙中立位以纪念将军和朱大人践土京都……”!。
  “喜欢挨打的贱骨头”,陈好被足利义满拍的舒舒服服,连骨头都快酥掉。笑着看姑苏朱二拿出事先订好的条款来,和足利义满的手下讨价还价。楠木正仪做人虽然没其族兄那样有骨气,做事却十分精明,和假女人赤松满贞好言好语,软磨硬泡,倒也让朱二做出些实际的让步。战争赔款及相关合约一事,有安南和高丽两个前车之鉴在那摆着,双方参照着样本制订起来也快。及到掌灯十分,基本框架已经建立,细节的敲定,估计接下来的一两天也能完成了。姑苏朱二主持制订这个合约不为己甚,除了要足利幕府年年进贡的表面文章外,每年只敲诈了三十万石稻米,依照到大明港口后的分量计算。以此时日本国力,并不为多。楠木正仪却非要做出更大让步,不但将南北界港合而为一,设为自由港,约定双方商人可以自由往来。还把北朝控制下的所有港口都对大明商人开放,希望他们前来经商。弄得朱二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推脱,双方一改前几天互相冷嘲热讽的敌对态度,兄弟般推让起来。
  “这几个港口以后大明商人尽管前来做生意,日本不按本国规矩征税,千中抽五作为管理费用就好”。
  “这,税太低了,还不够港口管理费用呢,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没事,只要大明来人,我日本一概待若上宾,若是天朝觉得我日本还算恭敬,不如派些铁匠来教教我国工匠如何冶炼,不怕特使笑话,我日本现在还用大明制钱呢”。
  “这个,我回去和皇上说说看,不过匠人们如果不愿意来,我也不能强人所难”!
  “那是,那是,还求上差卖些铁炮给我,我国抓紧时间缉拿海盗,以免再出现这次的误会”。
  “好说,好说,我们管这叫火铳,等贵国的使节朝见了万岁,我一定在万岁面前替你们说话,万岁说不定会应允”。
  “上差,这些是我家将军呈给上差私人一点儿意思,请笑纳”
  “这,怎么好让你们破费,咳,放那里吧,下不为例……”。
  “上差,关于南朝之事,还请上差代为分辨”。
  “知道,大人放心,包在朱某身上,我看几位大人不如上表万岁,请万岁册封足利将军为日本国王,办起事情也方便些…。。”。
  ……。。
  前倨而后恭,陈好不知道为什么对方会做出这么大的让步,比大明索要的还多。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多年后他才想清楚,那时候他已经是大明东海舰队的大都督,带领舰队纵横大洋之上,一呼百应了。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把战船开到别人家门口,然后双方坐下来谈判。
  数百年后,他的铜像立在日本国,受到官员们的顶礼膜拜,日本人把他推崇为让日本进入近代的大恩人。
  “这世界上有些特殊的人,只感激虐待他们的强盗,对于想把他们当朋友者,一概报之以刀兵”。陈好在他的航海日记上这样写道。当年,他从朱江岩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让他一生受用不尽。
  陈好永远无法忘记他请求朱二解释他心中迷惑时,朱二告诉他的话。
  “大人,您真的会帮他们在万岁面前说话吗”,在私下里,陈好不安地向谁也琢磨不透的姑苏朱二发问。
  “小子,你真以为我是汉奸啊”,朱二轻轻地用手指在他头上敲了一下,看看头上洁净的天空,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叮嘱他般说道:“兄弟,记住了,中日之间没有友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咱们给了他机会,就等于谋杀了自己的机会,无论他们承诺什么好处,咱也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此刻,每一个中华百姓都瞪着眼睛看着咱们呢”!
  这一刻,每一个中华百姓都瞪大眼睛看着。
  酒徒注:1、这段文字写起来太难,酒徒花了三个晚上,希望能让大家满意。
  2、关于日本申请加入联合国,酒徒一介书生,没什么长远见识,只能用书中一句话作为总结。这一刻,每一个中华百姓都瞪大眼睛看着。
  3、正史,有一个人用军舰打开日本国门,日本人为其塑像,年年膜拜,称其为让日本走向现代的大英雄,这个人叫佩里,美国人。日本人歪曲南京大屠杀,歪曲侵华历史,惟独对侮辱过他们的佩里将军,推崇备至。书中陈好,借鉴了佩里为原型。
  北平的股市休市了,并且是在大多数持股者的提议下无限期休市,重张时间未定。突然传出的消息比大明水师炮击界港还具有爆炸性。早上的太阳一出,北平鸣镝楼旁边的茶馆里就挤满了人。已经很久没有这般热闹过,李家茶馆掌柜的李强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初开茶馆的目的就是为炒股者提供休息和交换信息的场所,谁知道这股市会越开越倒退,茶客会越来越少。“看今天这几伙人的情形,只要股市不开业,他们肯定得天天来这里等消息,照这样下去,今年估计能回本吧”!
  “伙计,来壶上好的银针”!一个小胖子挤进靠窗的桌子边,把身上的皮袍子脱下来扔给一边伺候着的茶馆伙计,大声地吩咐。
  “好勒,爷您稍等,上好的君山银针一壶啊”!伙计陪着笑脸,替客人挂好皮袍,冲着柜台高声唱出水单。
  “借过,小心,上好的银针来了”!柜台后的茶师麻利地添茶,倒水,摆好茶杯和托盘,负责上水的伙计端起茶具,大步流星把水送到客人面前。生意好的时候,大家伙儿都高兴。
  “来,几位,尝尝,尝尝,这的茶还不错”。小胖子把自己面前的茶壶提起来,向同桌子的茶客挨个敬让。
  “陈爷,您别客气,我们这也是刚沏的,还没加过水呢”。同桌的几位客人连忙推辞,大伙不算太熟,这个姓陈的胖子是湖北人,太过聪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和湖北商人打交道,向来需要提着十二分小心,否则说不定哪天他把你卖了,你还在替他数钱呢。
  姓陈的小胖子客气了一圈,也就罢了,端起自己前面的茶细细地品了一口,点点头,“好茶,没想到在北方还能有这么地道的君山银针,舒服,唉,这几多月,腻死我了,就盼着早些回来喝口茶,顺顺肠子”。
  “陈爷,您从哪里回来,我看北平春秋上说,水师有个叫陈好的,和您同名,不就是您吧”。同座的生意人打趣道。这个陈胖子和水师的舰长陈好恰巧同名,太子朱标和靖海侯曹振率水师跨海东征,第一仗炮击界港,陈好的带领的护卫舰队立了大功,这几天报纸上天天都在介绍水师舰长陈好,连他上私塾不好好学习被李善平打手板的事都给挖了出来。英雄就出在身边,北平城内所有姓陈的都觉得脸上有光,有人恨不得从百年前的根上找找和陈好家里有没有亲戚。
  “此好非彼好也,不过也差不多,五百年前估计是一家”,胖子不在乎人家的搡掇,摇头慌脑地回答。
  “扑”!,同座的客人没想到他脸皮这么厚,一口茶水全部喷了出来。
  气氛登时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换起彼此知道的最新消息。
  “陈兄,你从哪里回来,穿得这么厚”?
  “辽阳”!这趟我可去对了,虽然差点儿没把耳朵给冻掉喽,但是,去得值,冻掉耳朵也值!
  “路上顺吗,这么冷的天气你也敢去那么北的地方,买了什么好东西”!在座的商人眼睛一下子都亮了起来。连隔座的商人都回头向这边张望。武安国回到北平后,这个陈好是第一个偷偷向北平商团“投诚”的小投机商,按武安国的为人,不可能不给他回报。这趟买卖肯定是受到了武大财神的指点,赚了个盆满钵圆,看看陈好那急欲炫耀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发达了。
  “顺,有一大半是和咱们北平、天津一样的水泥路,夏天时被雨水泡坏的地方,秋天又被詹家那哥两个给修补好了。剩下那小半上冻后刚停工,不过标识非常清楚,勉强也能走。路上隔五十里就有一个私家驿站,打尖、休息都非常方便”。商人陈好眉飞色舞,一会功夫就把这次北行的收获介绍得清清楚楚。
  受到武安国的指点,他在中秋前带了批货物去辽阳,正赶上燕王朱棣会盟辽东诸部,各族武士在大会上比赛射击、摔跤、赛马,热闹的场面让他大开眼界。带去的商品价格翻了几倍,很快就被武士们抢购一空。
  中秋过后,商人陈好收拾银子,交付票号汇回。自己却没跟着大队一起回来,凭借敏锐的嗅觉他感觉到辽阳遍地商机。金山部南归,带来了大批的牲畜,辽阳的肉价一下子降低到比蔬菜还便宜。依靠武安国给他开的信誉证明,陈好找到常冒在辽阳开的罐头厂,订了大批肉罐头,等罐头都做好了,迤逦运回北平,冬天也就到了。
  “我就知道武侯不会亏待你,你小子就是机灵”!同座的商人周大成笑着骂了一句,“不过心太黑,有好处总是吃独食”。
  “我不是怕亏了本你们怪我吗,否则肯定得拉上几个,况且那地方冬天没菜,我也受老罪了”。赚了钱,心情正好,陈好笑吟吟地替自己辩解。
  “去你的,拣着便宜还卖乖,没菜,还没大棚,科学院那大棚什么时候不能出菜”?周大成笑着反驳。
  “那是北平,你们见过辽东的冬天吗,走在路上不带帽子,走着走着,耳朵就没感觉了,你还别拿手去捂,不小心拔拉猛了,耳朵就得掉下来。种蔬菜的玻璃大棚,人家那地方得垒火墙,周围用棉被或者毡子给包上,本钱大得没边。那菜除了官老爷和败家子,谁吃得起啊,价钱是肉的三、四倍。冬天草料不够,所有部落都在秋天杀羊,羊肉便宜得就像不要钱一般。你们知道值为个吃菜的事儿辽阳守备团的那个军官怎么骂手下的士兵吗”?
  “怎么”?
  商人陈好买够了关子,看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站起来,模仿着那个马贼出身的团长样子,指着大伙骂到:“妈巴子的,熊兵,熊兵,老子没见过你们这帮熊兵,你们到关内看看,哪个卫所能天天有肉吃,老子顿顿给你们吃肉,你们还来抱怨说伙食不好,要吃菜,他奶奶的,天寒地冻,老子上哪里给你买菜去!传令兵,去,让伙房想法整点蘑菇腿儿,黄花菜什么的,再这么吃下去,老子也腻歪死了”。
  “哄”,茶馆里一下子开了锅,古往今来,第一次听说当兵的吃肉还有吃腻的时候。有人不信地摇了摇头,反正自己冬天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