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野蛮生长-冯仑 >

第15节

野蛮生长-冯仑-第15节

小说: 野蛮生长-冯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石屹和张欣,李国庆和俞渝、张宝全和王秋扬等等,这是一批文化素质较高,有良好商业管理能力的优秀人士,组成了创富时代的民营企业的中坚。

女性因其细腻、感性的特点,适合做细致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常规性工作,而且做得很好;财务安排、战略设计、金融投资的决策人大多还是男性,女性当一把手的少,这和性格、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等因素有关。创业者里有少数聪慧且能干的女性成长为股东、合伙人、CEO,民营企业内部从底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女CEO少,“空降”居多,某种意义上,商业还是男人的舞台。

女性在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起支配作用,第二阶段是控制作用,第三阶段是从属与补充作用,第四阶段是合伙合作作用。

贪官的情妇

从中纪委、反贪局、司法部最近反腐败斗争公布的材料中能够看到,贪官身边的“女人”多数是女商人或民营企业管理者。最近浙江某市交通局局长的情妇被判受贿55万元,这个情妇就是一家民营企业管理人。由于她跟局长的关系,成功促成一单工程,该企业给了她55万元成功费,这是国内判的第一个女商人因为跟领导成为情人关系而获取了经济利益的案件。最近中纪委,包括司法部把这一部分人也定义成利益相关者,可以依法按受贿惩处。

最近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女商人,40多岁。她同时搞定了若干个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借助这些权力空手倒房地产,赚进好几亿。随着贪官的级别越高,这些女情人、女商人挣的钱也越来越多。天津宋平顺的情妇徐敏也捞了两个多亿。

这个过程中我想总结出一点规律和一个教训,那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小心三四十岁的女商人。理由非常简单,女人在这个年龄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她对人情已经完全了解,对自己要做什么也很清楚。女人爱一个男人,最高纲领是嫁给他,最低纲领是求得心理补偿。如果嫁而不成,就要求有心理补偿,但心理补偿有时候很难衡量,于是就琢磨物质补偿。而她是商人,商人是最知道该怎么获得物质补偿的,针对领导干部那就是用权力。如果能嫁,我相信这个事情就不会变为一个违法乱纪的事情了。正因为不能嫁却还要保持来往,而且他又这么忙,那她就自己过,自己买房子买车出国,不跟他多扯,但得要补偿,而补偿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利益,就是钱。另外,还有很多男商人围着她,民营的、外资的、国营的都有。当这些男商人知道她和某个领导有特别关系,就非常乐意找她来办事。她又不想白干,于是就拿钱帮别人办事。李萍就是这样的,反腐材料中说她帮别的企业找成克杰办事,办完了以后这些企业给她钱。托她帮忙的这些企业里不乏国营企业。这个过程中她就成了毒性最大的女人,这里说的毒性是针对我们的体制而言的。对领导干部来说,女商人的爱是毒性最大和成本最高的情感。

在这个权钱交易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有的领导干部自己其实并没拿什么钱,他只是因为情感,觉得不能跟他的情人结婚,心里有愧疚。加上自认为这些事在法律上也没什么毛病,心想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吧,而当时很多事情也确实在法律上看没毛病,介于法和非法之间,于是就做了。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纷纷出事,大量都与30岁到40岁的女商人有关。再年轻一些的女性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清楚,加上她们年轻,机会比较多,不好了转身就走,她们有大把别的机会;而30岁到40岁大概是女人生命和感情当中最关键的一段,所以她对嫁的渴望和嫁不成的怨恨大大高于30岁以前。40岁以上的女性在情感上的进取心相对比较少,在物质上的渴望越来越多。

领导干部之所以要帮助这些女商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和这些女性从20多岁开始,到30多岁,一直拉扯到40岁,情感上相当投入。

有一个很奇怪的巧合:陈希同的女朋友叫何萍,慕绥新的女朋友叫乔小萍,陈克杰的女朋友叫李萍,最近济南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情妇叫柳江萍,湖南有一个叫蒋艳萍,胡长清的女人叫萍儿。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说领导干部千万不能碰带“萍”字的女人。

另外一类要当心的女性就是记者,特别是在开放体制下,这一点从台湾来看更明显。记者容易跟领导干部发生工作上的关系,很容易接触。另外,记者有明显的职业优势:第一,记者情感比较丰富、敏感,两个人容易沟通、交流。第二,记者心细,会把交往的过程用各种形式记下来,这会成为日后的炸弹。第三,记者特别知道,如果她要寻求心理补偿,她会用舆论。女商人是用金钱来补偿,是硬刀子;记者用舆论来补偿,比如在台湾有特别多这样的案例,在道德上摧毁甚至比钱还狠。

所以领导干部在不得已接触女性的时候,切记这三类女性不能碰,名字里带萍字、记者和女商人,尤其是女商人。

既然有这么多危险,为什么领导干部还要和跟她们发生关系呢?还有人发现其实这些贪官在泡妞上有一个现象,大家都觉得他们泡的妞很丑。中国老百姓有一个心理,好像漂亮了就可以原谅似的,丑了就觉得不值当。但为什么他们会泡老妞丑妞呢?

其实,他们泡的都不是丑妞、老妞,这些妞年轻的时候也很不错,只是他们泡的时间比较长,愣给泡老、泡丑了而已。大部分贪官是在自己没有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就开始泡的,当时这些女人也正年轻,姿色也不错,只是说贪官太痴情,一爱就是十年二十年,对感情投入太大,直到女人变老了还在泡着,这是一种情况。刚才我说的浙江的那个情妇都50岁了,其实是因为他们相处的时间已经在20年以上了。贪官泡妞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泡的时间久,把一个靓妞变成了丑妞;另外一方面,你也可以看出这些贪官重感情的特点。有两个故事非常有意思,一个就是当成克杰要判死刑的时候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李萍待我情深似海,党对我恩重如山。”这句话非常荒唐,但是也很典型。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在临死之前竟然是这样,这个女人害死了他,但是他一往情深,说李萍跟他情深似海,他居然还说党对他恩重如山,一恩一情。这类话在广西江湖上流传了很多,以至于大家对成克杰还流传着民间的传说,甚至是敬意,这可真有点荒唐了。

另外一个是沈阳的副市长马向东,死刑之前他太太在外面救他。他俩是大学同学,感情特别好。好到了什么程度?马向东马上要被执行的时候都不敢告诉他太太。在他已经被判了死刑之后,他太太拿出了剪下来的一缕头发,说看见它你就像看到我;而且他太太在监狱里写日记,他也写日记,两个人倾诉相思。最后执行死刑用的是注射,马向东要求把太太的这缕头发放在胸口。贪官会很痴情,他不痴情也犯不着冒这些风险。

宋平顺的女人已经移居到香港,他帮她赚了两亿多,生了孩子,但不弃不离,临自杀以前还打电话给徐敏,打完电话之后自杀了。当然,这一类人痴情的同时,也是对家人的最大残忍。

另外一个问题,这些女人为什么会丑呢?因为领导身居高位以后,不像普通人有那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往往都是别人主动,他们有时候很拘谨,很矜持。很多情感故事发生在偶然的场合,比如开完会以后,或者是在走路过程中,或者是在酒店房间里说话当间,三四十岁的女商人往往都会很主动。她们通常心机多,目的性很强,虽然可能姿色差一点;而这些贪官有时候压力大,急躁,孤独,所以别人一主动,他也觉得救急、解渴、方便,很快搭上了,甚至不可自拔。一个是痴情,一个是泡妞选择的余地小,没有自由,于是就被一些工于心计的女人击中,最后变成饮鸩止渴,走上了贪官的不归路。

有名的贪官都栽在了情妇上,像成克杰、胡长清、宋平顺。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体制转型期,一些利欲熏心的女人设下的情感陷阱,终于演变成滋生贪官的土壤,使我们的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死亡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

按照一个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在它从无到有的创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成功及其延续,在欧洲就有300多年基业的企业。可毕竟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这些企业的死亡,有一些是正常的,比如重组、并购、转卖,或是重新被家族分掉;有一些则属于意外死亡,比如创始人突然出现生命威胁,或锒铛入狱,或遭遇其他打击而造成了企业死亡;当然还有因为不可抗力的偶然因素,比如说“9?11”后,一时间很多保险公司、航空公司纷纷死亡。所以在企业的生命历史上,研究企业的死亡,研究企业家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一个角度很特殊的课题。

公司的四种死法

死亡是从一出生就开始面对和趋进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们从感情上不愿涉及而尽量避免这一话题,特别是创业者,更不想探讨企业的死亡。清醒的企业家是不应回避的。

从历史上看,企业有四种死亡的方式:

第一种,社会革命、制度变迁。比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47年、1948年的国营企业和一些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被政府赎买或者没收,变成了公有。所以社会革命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的性质发生变化和死亡,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技术革命。当一种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旧技术所能支持的一些企业就不复存在了。最典型的是,当汽车兴起的时候,制造马车的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现在用手机的时候,传呼机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用玻璃杯、纸杯和其他瓷器、陶器时,搪瓷杯就被淘汰了,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也就死亡了。技术革命不断变化的过程会使非常多的企业死亡,这些死亡的企业,往往起因于当事人(企业家)迟钝或不敏感,或对以往技术的偏执。最近几十年,技术革命发展非常快,每天由于技术发展导致死亡的企业数量非常大。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比如现在搜索手段已经很发达了,那么原来对图书馆进行人工检索的行业就快消失了;比如技术进步让通信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那么过去传统的通信方式就没有了。技术变革本身导致企业的死亡将是经常性的和大规模的,较之第一种死亡,它不是很痛苦,而是在和平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死去。

第三种,不可抗力和不期而至的灾难。最典型的就是地震、海啸、战争,这些灾难会使很多企业破产,资不抵债。抵御这种灾难比较有效的是购买保险,预先做一些防范,避免死亡。最典型的是“9?11”之前世界贸易中心的运营商拉里?西尔弗斯坦的故事。世贸中心有12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产权业主是纽新港务局,而承租者拉里?西尔弗斯坦拥有99年的运营权。他在“9?11”之前3个月买了一个抗恐怖主义保险,“9?11”后他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于是这个不可抗力没有让他垮掉。如果他没有保险,那么他这个企业就垮掉无疑了。

第四种,商业竞争导致的死亡。按过去的研究看,每5~7年为一个商业周期,每一个周期都是由危机导致萧条,然后复苏繁荣;再危机萧条,复苏繁荣,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导致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供需关系的矛盾,造成了强制性的市场供求结构的调整,以及强制性的技术和固定资产更新。比如很多牛奶卖不出去,危机促使企业强制性减少奶牛场规模或制造其他奶制品,否则公司就关门了。每轮商业周期循环都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复存在。

在人类的商业文明历史上,这四种方式足以让企业死亡,而每个民营企业预防、诊断然后避免死亡的方法各有不同。

社会革命我们是没有办法抗拒的,但现在社会革命并不会构成我们民营企业需要防范的方面。

应对技术革命,企业必须通过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敏感性和技术竞争上的创新能力,来适应未来的市场和不断出现的新的产品。比如王安电脑都是大型机,可是市场上眼看小型PC机活过来,而且市场越来越好,但他拒绝变革,结果他的企业死亡了。如果他警觉敏感,能够及时转型,那就可以避免技术革命带来的死亡危机。

应对自然灾害,做一些预防是有必要的,但通常是防不胜防的。比如说恐怖主义保险,全世界没几个人买,可拉里买了,具有一定偶然性,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可以做点预防。比如说我们做房地产,买防止地震的保险就很必要。

应对商业竞争,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负债,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