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

第84节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84节

小说: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根据《杂阿含经》等有关经典的比喻,说明获得人身极为难得。今天通过理证来说明我们最好不要堕入恶趣,否则从中解脱是相当困难的。
    癸二、理证之依据: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
    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不仅用教证能说明堕入恶趣后不得解脱,凭我们的智慧推理也可以说明,堕入恶趣非常容易,从中解脱相当困难。比如我们活在人间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当中造罪并不需要漫长的时间,有时候对特别严厉的对境,如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阿罗汉等生起了多少刹那(指时际刹那 )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感受多少大劫的痛苦。当然,有些造业的时间是指成事刹那 ,比如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毁坏佛塔、摧毁三宝所依等等,这样的罪业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包括在成事刹那当中。
    造这些恶业将堕入无间地狱,无间地狱的寿命是一个中劫 ,学过《俱舍论》的人都清楚,这种时间的量,并不是按照人间现在的年龄来推算的。然而,我们经常会造这些罪业,比如对殊胜的对境起恶念、嗔恨心、邪见等,造这样的罪业不是特别困难,而是相当的容易。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在漫无边际的轮回中造过多少罪业?自己也可以想一想。虽然很多人可能想不起来,但仅仅是今生,有些人三四十岁了,有些人七八十岁了,你们好好地回忆一下,从呱呱落地到现在,这期间你杀害了多少众生?相续中生起了多少恶念?口里说过多少中伤别人的恶语?既然一刹那间的罪业都有如是的严重,那我们无始劫来到现在所造的罪业若积累起来的话,肯定比山王还高、比大海还深,将来得不到善趣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要知道,所谓的因果,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极其细微的因果只有十地菩萨或者佛陀才能了知。当然,粗大的因果,很多人也比较清楚,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杀生就会堕恶趣,供养布施将获人天善趣,这样简单的因果概念,凡是学佛的道友都应该明白。
    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所造的罪业全部积累在阿赖耶上面,一点也没有耗尽,这样的业会不会现前呢?一定会现前的。既然如此,大家不妨想一想:一刹那的罪业都那么严重,那无数劫来自相续中有多少随眠烦恼和种子习气?各位不得不关心一下。
    前段时间我也讲了,阿底峡尊者对因果非常重视,你们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信因果还是不信因果,反正世间的规律就是这样,如果违越了这个标准线,任何人将来都要亲自感受它的惩罚。所以我们现在自由自在的时候,每个人应该经常想:我相续中肯定积累了很多很多罪业,这些罪业若没有清净就死了,来世必定不堪设想。
    很多高僧大德和传承上师们都要求,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精进忏悔。因此,我希望你们对想得起、想不起的所有罪业,依靠金刚萨埵的窍诀来励力忏悔,最好在临死之前有一点把握。同时,在今后的生涯中,自己心里面应该立一种誓言:以前我肆无忌惮、毫无顾忌地随便造恶业,这种行为非常愚痴,以后千万不能这样了,宁可饿死冻死,我也决不像以前那样造罪!
    当然,你们有些人可能不相信因果,有些人虽然信一点,但是信的程度并不深,尤其是某些在家人,如果问他:“你学佛没有?”“我已经学了。”“皈依了没有?”“皈依了。”“你信不信因果?”“我相信。”但实际上,他的信是非常简单的,佛陀不可思议、微妙深奥的因果,他从来也没有研究过、思维过,只是停留在极为粗浅的层次上。因此大家应该“深”信因果,不要“浅”信因果,表面上信一信因果,认为做坏事不太好、做好事比较好,这一点没学过佛、不信宗教的人也基本上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口头上人人都会说,故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学得深一点,不要太浅了,这样不管学习哪一部论典,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最近我发现有些知识分子认为《入菩萨行论》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学头;因明又特别的难懂,学不进去。就像上师如意宝以前所讲的:“深奥的法觉得难懂,他修不起;简单的法门认为太粗浅,又不愿意学习。结果这种修行人在临终时一点境界都没有,空手去往中阴界。”其实你实在学不懂因明、中观或其他论典不要紧,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将《入菩萨行论》的每一字每一句,不仅能从字面上解释,而且细细地去思维品味。所谓的学佛,并不是在文字上读一遍、口头上说得非常漂亮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在实际行动中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恶劣的习气,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解脱的希望。
    总之,大家一定要发愿将来不要造任何恶业,对以往所造的罪业,全部在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金刚萨埵面前诚心诚意地合掌祈祷、励力忏悔,令自己的相续得以清净,这就是我们修行人经常要做的事情。
    前面已经讲了,刹那造罪业也会堕入恶趣,没有获得善趣的希望。有些人可能会想:“堕恶趣不要紧吧,在地狱、饿鬼、旁生中不管要受多少年的果报,完了以后还能获得人身,那时候再继续修持也来得及。”下面寂天论师说:只要你堕下去了,恐怕回来的希望是很小的。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
    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单单是感受以往罪业的果报倒还可以,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在感受这种果报的时候,又会因烦恼而继续造业,新罪旧罪加在一起,故要在恶趣中辗转受苦。
    就像有些监狱里的犯人,本来被判入狱十几年,但他在劳动改造的时候,经常跟别人打架,不断积累新的罪业,刑满释放的日子就遥遥无期。同样的道理,有些人杀害众生造了罪业,死后堕入复活地狱,本来需要感受自寿五百年 的痛苦,但他在复活地狱的时候,由于业力所致,一生下来就有严重的嗔恨心和嫉妒心,看到众生就拿着业力所现的各种兵器砍杀,这样一边在地狱受苦,一边杀害无量众生,每杀一个众生,同样也要感受果报。前面的罪业加上新造的罪业,两个罪业合起来,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所以真正堕入恶趣的众生,想要解脱非常困难。我们现在能看见的就是海里的动物、人间分散居住的动物,它们这些旁生,就像昨天讲的小山雀那样,每天都在不断地杀生、偷盗、邪淫等等,造了那么多的罪业,每种罪业又有无量的苦报,所以很难摆脱恶趣之身。
    有些人疑惑道:“既然因果那么可怕,为什么有些人整天无恶不作,以杀生偷盗来维持生活,可他的生意却十分兴隆,工作很顺利,家庭也相当快乐,这是否说明因果不存在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前面也讲过,业力中最细微的部分,唯有遍知佛陀才能了知,但业的一般分类,很多众生也可能不太清楚。要知道,业可分为顺现法受业、顺后受业、顺次生受业等多种。“顺现法受业”是指今生造的罪业,今生就要感受果报,这样的公案也比较多;“顺后受业”则是今生造业,很多年或很多劫以后才成熟果报;“顺次生受业”是指今生造业,下一辈子果报必定成熟,就像造五无间罪一样,前一刹那活在人间,下一刹那死了,就会不经历中阴而直接堕入无间地狱。所以业力真的很可怕,有些人想“我还要活到明年、活到后年,我七十岁时怎么办,八十岁时怎么办,未来活到一百岁时怎么办,那个时候我吃什么、穿什么……”经常心里琢磨这些,但如果你造过无间罪的话,不用等到七八十岁,也许明天或后天你醒来的时候,已经转生在无间地狱中了。
    当然,除了五无间罪以外,有些罪业虽然非常严重,但下一辈子也不一定马上受报。以前卡绕巴格西看到一只鹞鹰经常弑杀众生。一天,这只鹞鹰死了,上师以神通观察它转生到何处,结果发现它以往昔的善果而转生为一施主之子,但以屡屡杀生之业所感,不久便夭折了。后来尊者又观察他转生于何处,发现他竟然转成一位广度众生的大上师,所化事业极为广大。(由于法务繁忙,所以为亡者作超度在骑马行路时顺便就将仪轨念了,后来人们共称他为“马上仪轨上师”。最后,在一次信众云聚、举行隆重的大灌顶时,那位上师突然离开了人世。当时卡绕巴尊者的一位侍者也在现场。大家商量后决定将过世上师的五根 委托那位侍者带到卡绕巴尊者前作超度仪式。侍者接近到上师那里时,担心这样带去会遭到呵斥,于是他用绸缎把五根卷起放在一块岩石旁边,先到上师前禀明了事情经过。上师说:“用我的这件祖衣裹起来!”侍者带着祖衣去了。到了岩石旁,看到那五根已变成了一只一肘长的恶蝎。他立即返回,请上师到这里观看。虽然上师也来了,但因缘起不具全,尽管用祖衣包裹也无济于事。那只恶蝎逃窜到一块大岩石旁,由于业力所感,它钻进突然崩裂的岩石中,随后岩石闭封了。凡是与那位上师有关联的众生灵魂,全部转成无数含生并融入那块岩石里蚀食着那只恶蝎,而且从恶蝎的心间长出一棵高高耸立的柏树。侍者问:“它何时才能解脱?”尊者说:“直到那棵高大的柏树被鸟爪踏尽时方可解脱。”)
    从表面上看来,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前世是旁生造恶业,后来竟转生为一名利益众生的大上师。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要认为别人造恶业多么快乐,自己做善业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念了那么多黄财神咒,怎么过了二十四小时也没有发财?”“我已经念满一万遍文殊心咒了,为什么现在还是笨笨的?”就像有些农民种庄稼一样,今天刚种下去,明天就想收青稞、收麦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所谓的业力,并不是像用刀子砍身体即刻就出血那样立即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罪业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 
    所以,大家对因果一定要谨慎取舍。有些出家人、在家人对因果方面还是特别害怕的,我觉得这样非常好。昨前天我遇到学院的一些发心人员,他们说:“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百业经》,所以我们对业因果方面小心翼翼,不敢乱来。”这一句话,足以表明他们的因果观念跟其他人完全不同。有些人口头上说因果不虚、毫厘不爽,讲得倒是非常动听,但在实际行动中,这些道理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从来也不想“我若有果报怎么办?来世将会感受什么样的痛苦?”
    因此,有些因果的微妙,大家应当尽量去思维,不管是享用财产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这里讲的是不放逸,不要太放荡不羁、没有什么约束了,假如随便造恶业都无所谓,那就不像修行人了。我们作为修行人,身口意应该获得了佛法的利益,如果真正与法相应了,就像《中观宝鬘论》里所讲的,白天也快乐,晚上也快乐,即使做梦的时候,梦乡也是快乐的。而不相信因果、造各种恶业的那些人,尽管现实生活中什么都有,财产地位样样不缺,可他白天也不快乐,晚上也不快乐,甚至做梦也经常出现一些噩梦。
    所以我觉得大家平时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多谈论一些因果方面的问题,多看一些因果报应的书。现在世间上的凡夫人,聚在一起就谈些无聊的话题,比如男人的话题就是哪些人当官了、哪些人发财了、哪些人好看了、哪些人的轿车如何如何,女人的话题则是这个化妆品多少钱、那个装饰物在哪里买的、谁的口红太红了太白了……当然,我倒是没有参加过他们的聚会,但估计现在人关心的不外乎这些,除此以外真正有意义的话题,例如我们前世的业是什么样的、后世的业是什么样的,《俱舍论》里的观点是什么,中观宗又是如何承认的,阿赖耶上的习气怎样成熟,来世和今世之间业因果如何存在……这些问题从来都不谈。所以学习《入菩萨行论》的道友,你们能不能学完以后,原来的心态有点改变?原来什么都不怕,现在什么都有点怕,如果有了这样的境界,那以后在有生之年中一定会取舍因果的。什么叫取舍因果呢?就是该做的尽量去做,不该做的尽量舍弃、不敢去做,这一点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极为重要。
    下面是说获得人身以后应该精勤,否则是非常可惜的。这个道理分略说、广说两方面阐述,首先是略说。
    辛三(得后不勤而舍)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壬一、略说: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入菩萨行论》的这些颂词,现在汉传佛教的许多大德也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