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出家人和在家人有时候修行上有很大差别。有些出家人表面上穿着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衣服,这确实值得大家恭敬,但在说话、取舍因果等方面特别差劲。而有些在家人,长期以来心非常虔诚,这种现象在藏族人、汉族人中相当多。那天我给有些老乡讲佛法时也说了:“最坏的出家人,连一个好的在家人都不如。”有些出家人好得不得了,但有些出家人确实不好,连一个在家人的道心和精进都没有。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应反观自己,现在烦恼的敌军非常多,只有如履薄冰地护持自心,才不会丧失修行解脱的机会。
汉传佛教也有这样的故事:昙翼法师最初依止庐山慧远出家,后来又向鸠摩罗什求过学。他终年在山上住茅棚,一直净修。有一天黄昏,茅棚前来了一位妙龄少女,身着彩衣,手挎竹篮,篮中有一只小白猪,还有两颗大蒜。她走到法师面前说:“我今天到山里捡野菜,没想到越走越远,现在天色已晚,回家也来不及了,想打扰法师在此借宿。”昙翼明白女色乃佛门大忌,这深山野林中四处无人,非常不方便,于是劝她赶紧下山回家。那少女一听,哭了起来,说:“听说佛门大慈大悲,谁知我遇到个假仁假义的和尚,眼看我一个弱女子没有保护,却见死不救,我的命太苦了!”昙翼见此,心也软了,只好同意她留下来,晚上把自己的床给她睡,自己睡在茅棚外面。
到了半夜三更,那少女突然叫肚子痛,请求昙翼为她按摩。昙翼以持戒为辞,坚决拒绝,岂知那少女痛得在床上滚来滚去,看起来非常可怜。无奈之下,他用布裹起禅杖,远远地为她按摩。少女慢慢不痛了,就睡着了,昙翼急忙出屋去。第二天一早,那少女醒来后,突将彩衣化作祥云,小猪变白象,大蒜变莲花,少女端坐在莲花上,对昙翼说:“我是普贤菩萨,特来考验你,你的修为果然不错!”(也许法师有点不高兴吧,你折腾了半天,原来是这样啊。)
这些高僧大德真的非常了不起,凡夫人若遇到这样的境界,坐怀不乱非常困难。但无论如何,在守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过程中,倘若出现违缘,一定要尽力地对治。古大德也一再强调,此时祈祷三宝非常重要,通过三宝的力量和自己的正知正念相结合,任何烦恼的违缘都无机可乘。
人逢大危难,先护其眼目,
如是虽临危,护心不随惑。
譬如,人对自己的眼目非常执著,遇到危险急难时,都会先护住自己的眼目。同样,作为修行人,自己的心最为关键,当现前猛烈的贪嗔烦恼时,先要全力以赴地护持自心。
正如前面所讲,在小乘中,出离轮回的心非常重要,故在贪心方面务必注意;守持菩萨戒时,利益众生首当其冲,所以要观察有没有嗔恨心;入了密乘以后,起心动念当以清净心摄持,尽量断除平凡庸俗的分别念。因此,心在不同的状况时,要用不同的对治方法来护持。
《金刚顶经》云:“首先观自心,随后方行持。”对修行人来讲,做事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如果心没有被烦恼转,那可以进行操作;如果心随烦恼而转,则应尽量制止它的相续。产生任何不如法的行为时,要像保护眼目一样,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马上想到:“我是修行人,不能这样做。”第五品中所讲的对治方法(正知正念),随时随地都不能离开。不然的话,世间八法或无有意义的事情,很容易把我们的道心摧毁。
《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共同有一个烧饼,为了争吃这块饼,两人争执不息、互不相让,最后决定谁先说话、谁先动,饼子就输给对方。他们不说不动,从早上到黄昏一直盯着烧饼。这时进来一个小偷,虽然两人都看见了,但害怕因说话而输掉饼子,结果让小偷把所有的财产全部搬走。最后妻子忍不住斥责丈夫,丈夫却高兴地跳起来,抓起烧饼说:“啊,我赢了,饼子该我吃!”他是吃到了饼子,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家产。同样,我们如果没有护持自心,成天以全部精力追求名声利益,可能暂时会得到一点蝇头小利,但结果必将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感受难忍的痛苦。
修行人遇到违缘时,转为道用相当困难。如果没有出现敌人等严厉的对境,天气很好,有吃有穿,那个时候谁都是修行人,脾气也非常不错。而一旦违缘来到面前,比如遇到关系最不好的人,或者一个人故意害你,在那种情况下,不生嗔恨心、不发脾气确实不容易。汉地的悟道老和尚(已圆寂),听他弟子介绍说,一辈子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我觉得非常不简单,我们不要说一辈子,一个月中没有发脾气,那就相当不错了。怎么样修行,可能人人都会说,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没有必要生傲慢心。
现在有些居士学的知识相当少,傲慢心、杂念、分别念特别特别多,如果过秤的话,烦恼可能有一百八十斤,善法功德一斤都没有。大家应该观察一下,自相续到底是被功德占着,还是被烦恼占着?假如是后者的话,那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凡夫人的烦恼本来就够多了,还要再加一个傲慢,实在是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应该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虔诚恭敬、如理如法地修行,自己若有一分功德,默默地回向给一切众生,而不是在众人面前炫耀。
昨天我跟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也是出家人),在聊天的时候说:“表面上看来,我们现在是法师,有一点名声,但真的不如一个默默无闻的出家苦行者。我身边的有些道友,连隔壁的人都不知道他,但他的修行让人非常羡慕。所以,当个不为人知的修行人是最幸福的。有了一些名声的话,若对度化众生有帮助,倒也可以,毕竟佛陀为在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种下菩提种子,宁愿承受千百万劫的痛苦,我们作为随学者,这种付出和牺牲,也是效仿菩萨的行为。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利益,千万千万不要有傲慢心。”
大家平时要观察自己的心,不要随烦恼转,现在外境非常复杂,凡夫经常受到外境的影响。尤其我们这里的修行人,最好不要到复杂的环境中去,很多人根本经不起种种袭击,诱惑出现在面前时,小孩子的境界再怎么好,用正知正念来保护自己也很困难。因此,在修行尚未稳固之前,最好是依止寂静的地方、依止善知识,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每天都要听一堂课,尽量不离开佛法的氛围。
前段时间有个居士说:“我听了您讲的《中观庄严论释》等法后,觉得山上的道友真的很幸运、很幸福!我们城市里的人,只有开车或在外面工作时,才能抽空听听法,你们那里的修行人太有福报了!”我也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在座的道友们,再过十年二十年以后,回顾现在的学习气氛和美好时光,也许会特别特别羡慕。但时光是不能倒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眼前的闻法机会,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缘分以后什么时候结束,谁也定不下来。
而外面的一些居士呢,我通过现代科技来给大家传法,内容跟寂静山里讲的没什么差别。你们今生能遇到这样的法,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机缘。尽管我是业力深重的凡夫人,但口里所传的这些教言,基本上符合高僧大德和诸佛菩萨的意趣。大家应当注重教言,而不是外在的色身,所以对佛法一定要有尊重之心、难得之心、珍贵之心,这样才会得到不可估量的利益!
思考题
621、傲慢与自信有什么不同?你平时是怎样区分这二者的?
622、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做会有哪些利益?
623、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上中下三等人有什么差别?你属于哪一种?
624、现在末法时代,外境的诱惑非常强烈,作为修行人,你该怎样护持自己的道心?请举例说明。
第一百零八节课
《精进品》正在宣讲对治懒惰。对治懒惰有四种助缘,第二种叫自信力,它又分三种自信——业之自信、力之自信、灭惑之自信。前两种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的是“灭惑之自信”。
所谓灭惑之自信,指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中,自信能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不像现在的有些人:“我业力深重,怎么能开智慧呢?怎么能灭除烦恼呢?我已经成了烦恼魔障的仆人,只有规规矩矩地服从。”这些人一点信心都没有,相续中只有怯懦和畏惧,修行是不能成功的。
无论是在家人、出家人,成佛之道在每个人的前面,只要你想获得,就肯定有能力达到。上师如意宝在《文殊大圆满》中也说,三乘 任何一种果位都能实现,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人人都有这种缘分和权利。所以,大家应该有一种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绝对有能力。
如果心的力量不足,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办。有些高僧大德,一个人能做很多很多事情,而有些大德修证和智慧非常不错,却无力成办广大的事业,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发心是否广大。《中观宝鬘论》中讲了,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行为应该广大,发心也要广大,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就要有一种勇气,认为只有自己能做。这样的心态对行为也有很大帮助,毕竟一个人的心理作用,比什么力量都强大。
吾宁被烧杀,甚或断头颅,
然终不稍让,屈就烦恼贼。
一切时与处,不行无义事。
我们宁可被烈火焚烧或砍断头颅,也绝不向烦恼的敌人屈服。人生存的时间本来就不长,几十年以后,血肉之躯必定会灭亡,既然如此,失去生命也无所谓,但不能被烦恼所控制,在烦恼怨敌面前投降。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凡夫人一点也不做,恐怕有点困难,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不做既没有意义又非常严重的造恶业行为,一切时处谨慎小心,否则果报苦不堪言。
古往今来,修行人在与烦恼作战的过程中,战胜的事例比比皆是,出家人中有,在家人中也有。一个人能否战胜烦恼,关键要看心入不入于法,如果心入于法,法对心起很大作用,那遇到什么烦恼都有战胜的能力。昨天我讲的昙翼法师,表面上是一般的故事,但若真正思维其中意义,很多人都会觉得他非常了不起。这个故事我讲给很多藏族喇嘛听,有些持戒清净的人听后,佩服之情难以言表。所以,当遇到烦恼或者违缘时,一定要用上正知正念的武器。
沙弥戒的一本书中,也有公案说,有一位沙弥遇到违缘时,宁可献出生命也不愿毁坏道心和戒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位沙弥去城中化缘,时常去一施主家。一天施主有急事外出,离开前交代女儿供养沙弥。沙弥一如既往地来到他家后,少女被其庄严的相貌所吸引,生起极大贪心,假借供养将之延请到家,然后提出非分的要求。
沙弥本想马上离开,但又怕此女由爱生恨,在外无端造谣,损害出家人的名声,于是告诉她:“你稍微等一下,我先去盥洗室。”他来到盥洗室后,先默默地祈祷,顶礼佛陀所在的方向,心想:“今天是我业力现前,但宁死我也不违背佛陀教言,被烦恼所战胜。”于是他用刀片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少女在里面等了很久,也不见沙弥出来,到盥洗室一看,顿时惊慌失措,贪心当下熄灭。父亲回来后,她将此事告之,父亲非常生气,把她送交国王惩罚。国王听说沙弥的事迹后,对其行为非常赞叹,用各色鲜花严饰沙弥的遗体,令举国上下前来瞻仰膜拜。
藏传佛教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有些人被强迫舍弃三宝时,宁愿砍断自己的脖子,也不愿舍弃自己的道心。佛陀在《教王经》中说:“吾为护身,舍财产;为护生命,舍身财;为护正法,可舍弃财产、身体与生命。”因此,大家务必要有坚定的信念——宁可舍弃财产、身体和生命,也要保护佛法、行持佛法。
现在其他宗教徒,为了自己的宗教,有时候也是献出生命。如果以佛教的智慧来观察,那些自杀性爆炸、跳入火坑,对今生来世有害无利。我们佛教的精神与之不同,发了大乘菩提心后,如果对众生有利,才会牺牲自我。佛教的舍弃自己、帮助众生,跟无端的宗教狂热有很大差别,佛教并不提倡为了搞一个运动、为了反对一个民族,随便毁坏自己的身心,但是遇到最大的违缘时,宁死也不会舍弃生生世世为自他带来无量安乐的佛法。
我们人生的道路也比较漫长,在漫长的日子里,希望大家从内心发下殊胜而坚定的誓言:宁可舍弃身体生命、头目脑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