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

第4节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第4节

小说: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孙中山全神贯注于学业而无后顾之忧。
  孙中山先后接受中西教育达20年之久,尤其他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西式教育,对他的一生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孙中山无论在檀香山、香港及广州漫长而艰辛的求学历程中,一切费用开支,几乎都是长兄孙眉负担。从这一点讲,孙眉,这位站在孙中山身后的人,功莫大焉。后来的事实证明,多年来,长兄孙眉一直是孙中山最坚定的支持力量。孙眉先后共拿出了70万美元支援革命,最终几乎倾家荡产,而辛亥革命后不到两年,他就去世了。
  在香港学医期间,因政治环境比广州宽松,孙中山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大谈反清言论,被人称为“四大寇”。但当时他们所从事的还只是“谈论”革命,而并没有实际地从事革命。
  西医书院五年半的读书生活是孙中山生活较为稳定的时期。当时是达尔文去世五年后,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崭新的思想无疑也使远在另一个世界的孙中山深受影响,他经常读《进化论》或《法国革命史》至深夜。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西医书院成绩簿显示,从创办到1913年并入香港大学停止招生为止,在统考的12门科目中,获得10门以上荣誉成绩的只有两位,孙中山即是其中之一,而综合成绩最优异的只有孙中山一人。
  少年时期在夏威夷的经历,让孙中山萌发了一个最朴素的想法:让自己民族的同胞也过着和平、安乐的生活,而在香港的5年读书生涯,则使他对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想。但客观而言,那个时期的孙中山,对于目前中国的忧虑以及未来中国的前途,都只是朦胧甚至肤浅的想法。他仅仅主张推翻清政府,但诸如用什么方式推翻,以及要建立什么样的汉族政权等,尚未形成清晰的想法,而只是具有反满思想,期望恢复汉族政权。
  “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孙中山这样概括,这也是他在大学毕业之后,决定抛弃其“医人”生涯而从事“医国”事业的根本原因。


行医澳穗


  孙中山在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教务长康德黎原本推荐自己喜欢的这位得意门生,到李鸿章1881年在天津开办的西医学院任教,但因两广总督府办事手续烦琐而作罢。孙中山当时对未来职业的一个想法是开药房,但康德黎听说后,特地把孙中山找去,很诚恳地劝说:
  你不应该做这种事情,不能用你的名字去开药房,因为你是我们学校第一届毕业、又是最优秀的学生。在英国,医生的地位很高,按照英国的习惯,药房如同做买卖,是有失体面的。
  受到恩师劝阻,孙中山只好改变初衷。1892年9月,应澳门镜湖中医院约请,孙中山去那里挂牌行医。镜湖医院是华侨办的中医医院,孙中山建议他们兼用西医,引进先进技术,实行中西医结合,这个意见被院方采纳,这也是我国创建中西医结合的开始。
  从世俗的角度看,此时的孙中山过着充裕而自得其乐的小家庭生活。妻子卢慕贞,这时也带着1岁多的孙科从香山迁来澳门一起生活。为了开展医药事业,孙中山两次向镜湖中医院借了3168两白银,12月18日,孙中山在澳门大街仁慈堂附近开设中西药局,自己单独行医。
  孙中山医术精明,尤其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服务态度认真,待人亲切。那时慕名前来求诊的病人非常多,遇上大的手术,康德黎老师还亲自从香港来澳门指导。有一次,孙中山为一位病人切除了一个鸡蛋大的结石,这在当时已是难度很大的手术了。
  但孙中山在澳门的行医遇到了阻力。1893年春,在托葡籍友人向澳门当局申领行医牌照而被拒绝后,孙中山被迫移居广州,开设了东西药局。孙中山的名声在广州又很快传开,来求医的人很多,甚至还有人称他为“活菩萨”。
  “很奇怪,不满两三个月,声名鹊起,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耳闻其名,极端钦佩的。”陈少白回忆那时的孙中山,而孙中山本人在日后也提及“我此前卖药行医每年所得亦不止万余元”。但孙中山并不仅仅志在做一个“好医生”。在澳门的中西医局,就是一个时常有人来聚谈时政的场所。到了广东之后,借着医生职务,“出入衙署,一无阻碍”,他也结交了各种各样的人,为日后从事革命运动打下广泛的基础。
  随着革命的舆论宣传有了相当的进展,孙中山认为革命组织实施革命的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向革命挚友陆皓东、尤列、陈少白等人提出成立革命机关,并定名为“兴汉会”,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时距广州起义已不到两年。


上书李鸿章遇挫


  1894年初的某一天,在香港的陈少白突然接到药房的信,说:“孙先生失踪了,药房中开销很难,收入不敷,只剩十几块钱了。”接到信后,陈少白赶忙来到广州,去替孙中山维持店务。
  16天后,孙中山才露面。原来,孙中山在农历春节前就回到翠亨村老家闭门拒客,埋头十多天,写出了《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并不是一时冲动之举,而是经过长期酝酿的结果。孙中山为什么会产生给李鸿章上书的想法?仔细分析起来,有多重原因。
  1888年,康有为以一介书生,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改良政治以挽救世变,上书虽然受到保守官僚的阻挠而未能送到光绪皇帝手中,但是上书皇帝却吸引着很多关心国家命运的官员和士子,康有为名噪京师,这一形势,对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有一定的心理推动。
  在清末腐朽官场中,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正是清末最为位高权重者。身为洋务派首领的李鸿章相对来说比较开明,他打着了解西方、办理洋务、致力于中国富强的招牌,也使不少人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孙中山的老师康德黎甚至将李鸿章形容为“中国的俾斯麦”。孙中山自然认为他是推行改革方案的最合适人选。
  前文已经提过,李鸿章是孙中山曾就读的香港西医书院的赞助人。当年孙中山毕业时,香港总督罗便臣曾托人找到李鸿章,期望能将孙中山安排在天津西医学院工作,而李鸿章当时也答复罗总督:可来京候缺,每人暂给月俸50元,并且也表示要授予孙中山和另一位优秀毕业生“钦命五品军牌”,这使孙中山在心理产生了对李鸿章一定的亲近感。李鸿章是革新派的代表,又是西医书院的名誉赞助人,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之间,于是有了一重名义上的庇护与被庇护关系。
  孙中山从少年时代起就存在反满复汉思想,他常把清王朝看成是异族人的朝廷,因而主张恢复汉族人的朝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希望能在汉族高官中寻找改革推动者,而李鸿章就成了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当时的孙中山还处于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竭力鼓吹革命,也开始准备着手从事革命工作;但另一方面,思想上还有一些摇摆,还想尝试一下,通过清朝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条道路是不是还有可能行得通?这正是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心理背景。
  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孙中山首先申明自己的不凡抱负和知识背景,“……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接着,他提出并详细解释了四条“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然后,他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志向,“……于圣贤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则无时不往复于胸中;于今之所谓西学者概已有所涉猎,而所谓专门之学亦已穷求其一矣。”孙中山在信上说,如果清政府采纳这些主张,“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20年,必能驾欧洲之上”。
  对于这次上书之举,孙中山可谓全力以赴,也寄予了很大希望。为了达于李鸿章之手,他动用了所能用上的全部关系网络。孙中山在行医过程中,认识和熟悉不少地方官员。孙中山先找到已退休的澳门海防同知魏恒,魏恒非常赏识孙中山的学识和医道,欣然致书给自己的朋友盛宙怀——著名实业家盛宣怀的堂弟。
  1894年3月,由陆皓东陪同,孙中山离开广东到达上海,持魏恒书函至上海,先如愿见到了盛宙怀,又找到《盛世危言》的编者、著名改良派人物郑观应。郑观应长期在盛宣怀手下办洋务,与盛宣怀关系非同一般,他又写信向盛宣怀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隆重推荐了自己这位“少年英俊”的小同乡。
  在上海停留期间,孙中山在郑观应家里见到了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著名人物王韬。时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的王韬与孙中山一见如故,他不仅亲自帮助修改了孙中山的那篇长文章,而且提议说,自己有个朋友叫罗丰禄,是李鸿章的幕僚,可以通过罗见到李鸿章。陈少白形容,“孙先生快乐极了,就到天津去见老夫子”。
  6月下旬,孙中山与陆皓东由上海抵达天津,寄住在法租界佛满楼客栈。他手持盛宙怀、郑观应、王韬三位的介绍信,拜访直隶总督幕僚罗丰禄、徐秋畦等,表达想上书之意,罗、徐二人也表示愿意协助,他们向李鸿章作了汇报,并将“上书”一同呈上。但踌躇满志的孙中山并没达到他期望的目标——李鸿章以“军务匆忙”为由,只留下一句话:“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
  当时正在芦台督师练兵的李鸿章的确无暇于他事,因为中日战争的脚步已越来越近。1894年的东亚世界也颇不平静。这年春天,清朝的保护国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要求派兵入朝协助镇压,日本则不请自来借机出兵朝鲜,6月21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了傀儡政权,并强令伪政府“授权”日本驱逐清军。当日,日本发动丰岛海战,击沉中国运兵船。23日,日军进攻在朝的清军叶志超部,清军退至平壤。8月1日(农历七月初一)清政府对日宣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中日甲午战争终于爆发。
  客观而言,忙于战争准备关头的李鸿章,对孙中山的婉拒并无多少可指摘之处。陈少白后来说,孙中山“听了这句话,知道没有办法,闷闷不乐地回到上海,……所有的希望完全成为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


创立兴中会


  上书李鸿章失败,而清末腐朽的政治气息更令人压抑。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已经开战,但慈禧太后为了给自己过60岁大寿,竟然花掉219万两银子。孙中山最初的改良政府的期望,也渐渐消失,从此,孙中山就头也不回地作为中国民主革命派的鲜明的旗帜,立即开始了他的革命活动。
  在郑观应的帮助下,10月初,孙中山重新出国到达檀香山。他这次去檀香山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拟向旧日亲友集资回国,实行反清复汉之义举”。
  这次距他上次离开檀香山,已经有十年时间。此时当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夏威夷1893年发生革命,王后被逼退位,君主制已变成了共和制。孙中山在当地发动华侨捐助革命,但应者寥寥。但孙中山没有任何灰心和退却。正像陈少白所说的:“孙先生那时候革命思想很厉害,碰上一个人就要说这些话,就是和一个人做买卖的人,也会说到革命。”
  在孙中山的积极推动下,1894年11月24日,在卑涉银行经理何宽家里召开了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何宽、李昌、刘祥、钟宇、程蔚南、郑金、黄亮、许直臣、宋居仁等20余人。孙中山为会议主席,他提议将这个以反清为目的组织定名为“兴中会”。
  兴中会会员必须填写《檀香山兴中会盟书》。内容为:“联盟人×省×县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在入会形式上,兴中会还采取基督教方式——将手放在《圣经》上起誓。
  兴中会的主要成员,大多为银行家、商人等中小资产阶级,所以,檀香山兴中会是近代化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团体的成员,除了孙中山外,其余都是檀香山的华侨,实际上是个华侨革命团体。
  兴中会的初期任务是宣传其宗旨,吸收新的会员,为革命募集捐款。虽然宣传工作很有成效,在不长的时间里,入会的总人数已达200多人,但募捐进行得并不理想,会员大多都不富裕,除了交纳5元的会费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