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俞敏洪创业人生-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者们走过的路上,我们后来的每一个游戏者一旦驶入,便绝无停止的可能,因为人生在世本就无法停下脚步,这是浮士德先生上天入地之后方才体悟到的真理,当我们感叹于“停下来吧,人生是多么美好”的时刻,我们也向魔鬼交出了灵魂。
比赛可以有场次有输赢,但现实却不会,我们关注《赢在中国》,关注谁会是那个最终的胜利者,如同我们关注俞敏洪的人生路径,然而,其实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在现实之中的、那些一直“在路上”探索、尝试和摸爬滚打的人们。
更何况,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直“在路上”。
一个人的创业之路也许看似只是个人独立的抉择,但其实这条路从来都不通往私人的秘密花园,先行的创业者们已亲身验明它的四通八达——直接与社会需求接壤,与国家、经济、责任、信仰这些宏大庄严的主题相通。甚至,这条路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在路上的那些人们,他们曾凯歌高进,他们也曾功亏一篑,但正是他们深深浅浅的足迹,为中国经济发展史做出了最为鲜活的注解。
所以,作为一个行者,在这无尽的路途上,你别无选择。
哪怕你是俞敏洪——你的名字如今在哈佛和耶鲁的号召力已几乎超过了中国的任何一位大学校长;哪怕由你创办的北京新东方学校主宰着北京、乃至全国的出国培训市场,经新东方培训过的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数以万计;哪怕你精通英语,擅长词汇,所著的GRE词汇丛书,被新东方的学生们称为“红宝书”;哪怕你的学员中屡屡有人在TOEFL和GRE考试中拿到满分,以至于你被他们尊称为“留学教父”。
企业在很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个生命,你缔造了它,呵护它,然后它一日一日发展壮大,在一定的时刻,它会完成蜕皮,变得更加强大,或者生病受伤,再或者它甚至会拥有它的后代。这个过程,看似可以控制,有时却很难压抑。
所以,俞敏洪在十几年前,根本无法想象到今天的新东方拥有的实力和地位,而今天,俞敏洪也将难以想象若干年后新东方的情状,对于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也不喜欢做大事的俞敏洪来说,他身上到底拥有什么样的“种子”成全了他的伟业,我们实在很难说清,但可以肯定,俞敏洪一定拥有某种成功者的素质,他曾经非常自信地对记者说:“如果当时没有办英语培训班,我还会做其他的事,比如开个酱油店,也许现在我已经把它搞成一个大型连锁商城了。”
如今,新东方的一切成绩都成为事实,活生生的存在,俞敏洪所流露出来的,依然是真诚而平和的笑容,他甚至还会时不时袒露出“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的真实心迹,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真实、坦然的,尽管新东方上市之后,要对国际股东负责的俞敏洪其实已经别无选择了,他必须面对此后企业会发生的种种状况,丝毫没有退路。
而俞敏洪,也正如人们所评价:在他朴实又平和的“羊”一般的外表下,却有着“狼”一般的坚定和雄心。2001年,新东方的上层矛盾激化,几乎到了分崩离析的程度,俞敏洪再一次面临难关,高层的剧烈动荡让新东方就像一艘根基不牢固、结构又存在巨大缺陷的巨轮,急剧的扩张使之不堪重负,几乎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几经努力,俞敏洪终于力挽狂澜,奇迹般地使之脱胎换骨,迈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新东方犹如经历了一次凤凰涅般的再生,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企业结构的新东方。虽然毫无疑问,在这次动荡中,俞敏洪是付出代价了,但他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不仅树立了绝对的领导权,还赢得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他说:“如果真得到了*股权维护自己领导地位的地步,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情,也将意味着你领导权的终结。”俞敏洪的洞察力与魄力,再一次经受了考验,他用自己的行动稳定了自己作为新东方总舵主的地位,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回报,再一次显示出他的坦然与自信。
的确,自信的俞敏洪,雄心一如既往。新东方一路走来,挑战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而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新东方的进一步规划和设想。早在2000年10月,新东方广州分校举行开学典礼时,俞敏洪就表示了想把新东方办成中国最好的私立大学——中国的哈佛和耶鲁的想法,他还特别强调了私立大学的价值,私立大学将代表一种很高的办学境界和理念,将是对呆板的中国教育体制的补充。
他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一直有超前的眼光和明确的方向。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俞敏洪的成长历程就不难发现,他的理想似乎全都没有超过他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当年他一心只想拔掉农根,却鬼使神差地上了北大,后来怀着出国的梦想,却最终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新东方教育集团。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完全有能力将眼前的理想,变成将来的事实。
我心永恒
生而在世,就会面临哀苦和伤痛,面临绝境。生命是这样,企业也是如此。所以,在这无尽的路途上,梦想不息,挑战和困境也将一直存在。既然是一条永恒的路,自然就应有永远年轻健硕的行路人。
佛经里这样说:“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
尽管俞敏洪和新东方的校长们曾经多次讨论过是否要改变新东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讨论过它是不是还适合现在的时代?但是,俞敏洪一直坚持地认为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生哲学。的确,绝望是一种现实困惑或人生困惑,而这种困惑不会因为财富、地位的增加而不存在。俞敏洪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他也是这样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学生的,他希望学生们能更加坚强,希望能让学生感受和明白:要在历经痛苦时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后坚忍不拔地继续追求,在颤抖后重新积聚力量。在新东方培训过的学生们,很多都把新东方描述成一所精神的母校,他们在这里除了研究如何应付国外的入学考试,如何签证的方法之外,还知道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是保持信仰和生命力的永恒出路。
正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俞敏洪,他的灵魂始终是不安分的,如他自己所说:“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他仿佛注定要过一种热情似火的在路上的生活,这是一种年轻的生活,因为有向往、有希望。
2006年9月初,距离新东方上市还有几天,正在美国的俞敏洪接通了徐小平的电话。两人情不自禁聊起当年的创业史,说到兴奋处,俞敏洪忍不住对即将赴美的徐小平说:“小平,顺便带点招生简章过来,在纽约地铁里发一发……糨糊就算了,这里有的是不干胶。”这是徐小平在一次新东方上市庆功会上对那段故事的一个生动描述,俞敏洪的书生意气、纯粹性情仿佛一如13年前的那个俞敏洪,冬天提着糨糊桶在凛冽的寒风里四处贴广告的艰难岁月始终是他记忆中的一个结,比起他的创业传奇,这个亲手缔造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并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留学教父”,内心里其实一直都对创业初始阶段那种火热拼搏的生活念念不忘,并深感欣慰。
就在几天后,2006年9月,新东方上市了,担任新东方董事长和总裁的俞敏洪拥有公司31。18%的股权,其总资产至少达到了2。7亿美元。新东方上市不只是让俞敏洪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教师,还造就了一批教师富翁,除俞敏洪外,新东方另一位创始人徐小平持有新东方10%的股份,包凡一持有4%的股份,钱永强持有2。5%的股份。上市第一天,股价上涨46。67%,俞敏洪身价一下子超过19亿人民币,一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那天他坐在纽约哈里逊河边,他看了两个多小时的景色,没有一丝激动的感觉,“我还能左右我的未来,左右新东方的理想吗?”他告诉记者,当时想得最多的,是新东方的未来。
人们曾经目睹了俞敏洪的财富增长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人们还将继续目睹俞敏洪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但是,在这些成功的光环背后,俞敏洪似乎并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来自江淮的农家子弟,从脸到手都瘦得非常一致,永远是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T恤、休闲裤和白得刺眼的运动鞋,与想象中财大气粗的新东方掌门人的身份大相径庭。谈起自己的成功,他说:“有历史定论的东西才叫成功,商人无所谓成功与否,因为商海永远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把自己定义在商海中就没有成功的出头之日。假如写一本书,受到历史定论,千百年都有人捧读,那是成功,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冯巩的小品,就是成功。新东方现在还没有这种永恒的东西。”
在俞敏洪看来,成功必须与永恒有着默契的对应。没有那些一夜攀富人群的狂妄和浅薄,他仍然保持着一颗沉静和坦荡的心,一如年轻一无所有之时。
1995年,在温哥华,徐小平问俞敏洪还缺什么?俞敏洪沉吟片刻说:“还缺少一点崇高感。”也许就是这一点崇高感,使得俞敏洪在其财富一夜间飙升至19亿时仍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俞敏洪若干年来无论财富和地位有何等变迁却一直保持着纯粹的心地和饱满的状态。
这份永恒的心态是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特征,他们无论痛苦与荣耀,都坚守着这种理想的底色,俞敏洪在这片底色上已经写下了、并将继续书写只属于他的现实的人生历程,仿如一份理想主义者的“现实版”人生教案,而当我们阅尽了这其中的人间万象之后,心中如果能凭增几多期许、几多坚定,那么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终将成为一份成功的教案,就让我们和俞敏洪一般,常常地给予自己力量和希望吧:愿我努力前进,勤奋不懈,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美地服务别人。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编后
他,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从北大辞职的普通老师。
他,一个令人尊敬的知名人士,当他走在哈佛、耶鲁等大学校园时,每三个中国留学生中至少会有两人认出他。
他,创造了中国外语培训市场的奇迹,借以“福特生产线”的模式,做大了中国外语培训市场。
他,开创了中国民办外语教学发展的新机制,并使他的企业成功在海外上市,从而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他,正在谋划创办一所私立大学,并努力使之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只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过留学梦并为之做过努力的人,几乎都知道他:俞敏洪,还有他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有人说新东方是一根魔棒,经它指点,出国求学之路便是一条坦途。因此,新东方的教材一直是学生们趋之若骛、争相拜读的“圣经”,而俞敏洪本人,也一直是学生们追棒的“偶像”。作为出版社的编辑,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出版一册关于新东方的书,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有时,机缘总是悄然而至。
2007年,俞敏洪成为《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强晋级12强的评委。此前,我社在央视该项目组主创人员的支持、帮助下,策划并出版了《赢在中国》系列图书,其中关于评委及选手的,如《马云点评创业》、《冠军之门》、《就这样创业》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社会反响很大。这本《俞敏洪创业人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续推出的。
俞敏洪和马云是在同一个时期开始创业,起点和最初的阅历基本相同,他们同样参加了三次高考,都曾是英语老师,都懂坚持,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而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灵魂人物。尽管有众多相似之处,但他们的性格却各具风采,《马云点评创业》和《俞敏洪创业人生》两本书的点评内容同样精彩!
“赢要赢得痛快,输也要输得坦然,创业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作为第一次担任36进12评委的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