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7-名车的历史:汽车是人类行走的艺术-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了有“瑞典之铁”美誉的光荣历史。
从1927年4月14日,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创立的汽车企业生产出的第一辆沃尔沃轿车以来,沃尔沃已经走过了79年不平凡的历程。多年来,追求高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是沃尔沃最核心的目标,并渗透于公司的运营、产品及态度,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早在创立之初,沃尔沃公司就定位于制作最“安全”的汽车,“安全”成了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操纵性、舒适性等其他性能的强化会不得不降低“安全”性能时,沃尔沃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宁可降一点别的性能来确保“安全”。20世纪20年代以来,沃尔沃在安全这个目标上锲而不舍,受到世界各国车厂及车迷的尊重和推崇。有人曾经这样统计过,从1945年到1990年,沃尔沃公司一共在出厂的、各式新车上设计配置了32项主动或被动安全装置,其中有多项已被全球其他各厂广泛引用。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也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而沃尔沃更是理所当然地荣登榜首。此外,沃尔沃还专门设立了自己的交通事故研究部。在制造每辆沃尔沃的过程中,公司越是负责,用户在驾车时就越能体会到驾驶的自由与愉悦。沃尔沃的这种做法,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
专业的技术造就专业的质量,沃尔沃非常重视技术的专业性。它深谙一辆车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发动机技术,因此沃尔沃的发动机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的。它每天投入的250万美元的研发经费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发动机的研发上。虽然沃尔沃不是一个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公司,但是沃尔沃的发动机质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一点都不逊色于专业的发动机生产商。除此之外,沃尔沃的专业质量还体现在所有的零配件都是采用全球一体化采购的,全球产品使用的零配件都是一样的。而且沃尔沃在挑选供应商的时候,不但要看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而且还要看这家企业本身的管理、环保和质量是否符合ISO质量认证体系。只有符合标准的企业,才会成为沃尔沃全球供应商。在质量、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正是沃尔沃企业文化的生动体现。
成功而不张扬,沃尔沃与现代精英人士的处世哲学如出一辙,21世纪的沃尔沃汽车正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激情、活力和吸引力,更加关注整体设计、驾驶的愉悦感和拥有汽车的真正感觉,它将为现代家庭带来最安全、最激情飞扬的汽车驾乘体验。选择沃尔沃,因为生命是我们的一切。
独辟蹊径 打造辉煌
沃尔沃的历史是个树立瑞典汽车典范、改变汽车世界的传奇故事,沃尔沃的成功证明了在这世界上要生产一辆成功的汽车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
阿萨尔·加布里尔松1873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普通农场里,1881年底随全家移居瑞典,进入一家美国汽车公司当工程师,这为他利用业余时间研制他感兴趣的汽车提供了方便。1894年,阿萨尔·加布里尔松成功制造出汽车的心脏——引擎,并继续利用夜晚和周末的时间制造汽车的其他部分。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密切注意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让自己不落伍。后来,另一家汽车公司聘请阿萨尔·加布里尔松担任主管职位,并给他一些股份,于是阿萨尔·加布里尔松辞去原有的工作,但他在这家汽车公司的工作并不顺利,由于没能做出任何汽车,阿萨尔·加布里尔松被生气的股东赶了出去。致力于汽车行业的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决定自己生产汽车,不再为别人打工,也就在此时,他遇见了古斯塔夫·拉尔松。
古斯塔夫·拉尔松生于1883年,作为家中4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并没有受到父母特别的宠爱。上学时也不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因此,17岁那年,他决定辍学,在自家附近的一家机械商店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此后,又找了好几次工作,并积累了有关机械方面的丰富知识,这为他日后创立沃尔沃汽车公司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汽车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时间控制,任何一个步骤出问题,都会影响后面的作业。1931年,在沃尔沃公司成立四年后,古斯塔夫·拉尔松开始进行工厂自动化实验,他率领一群高效率的专家,检查装配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试验各种方法,以求提高生产力。有人批评装配线的分工方式将工人变成不用大脑的机器,厂方以操纵生产线的速度来奴役工人,古斯塔夫·拉尔松则以较远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他说:“我听到有人说,我们把工作变得毫无技术可言,其实不然。沃尔沃公司在设计、管理、工具制造等方面都在引进更好的技术,使得没有技术的工人也能分享这些技术的成果。”
富有的古斯塔夫·拉尔松在生活上不求豪奢,只是不断地投资于工厂和开发新车型,追求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他曾说:“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看一看它是不是你的最爱;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总,看一看你的产品定位是否准确;如果你主管产品的生产,看一看成本是否已经降到了最低。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关注你的事业,关注你的产品,只有关注,才能成功。”古斯塔夫·拉尔松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独特的汽车生产和经营理念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改变了瑞典的汽车历史。1939年7月,古斯塔夫·拉尔松去世。在他死后的两天时间里,数以万计的工人、经销商甚至普通顾客,纷纷涌进沃尔沃公司向他行礼致哀,以悼念他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法拉利:跑车王国的“红色闪电”
世界上任何一种汽车,都无法与法拉利跑车相提并论。因为法拉利跑车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了艺术杰作,高贵得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得起,但都羡慕不已。
红色像风一样席卷而过,弥漫在空气中的是烈焰热火般的激情,路人的尖叫不止是赞叹,那是对擦身而过的红色的景仰。说起法拉利,我们的眼睛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光,与其说人们热爱法拉利的性感、惊艳、活力与冲动,不如说是在爱它的纯粹,那种献出自己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梦想的纯粹。那梦如同朝露在粉红色阳光抚摸下闪出的一丝晶莹,那梦如同维苏威火山毁灭的庞培古城一样神秘。法拉利是永不落下的彩虹,是永不消散的迷雾。它太完美了,以至于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拥有它、驾驭它,只能乖乖地在心底收藏着它那份娇贵的美丽。对大多数人来说,法拉利代表着一个神话,而且是一个不败的神话,因为它永远在推陈出新。
历史造就了文化,岁月凝结成价值,法拉利诞生在意大利也许是历史的安排。恺撒驱驾铁骑席卷欧洲,成为王者的信念绵延千年,澎湃于历代意大利人的血脉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本着对艺术最挚纯的追求,用生命的燃烧换来耀眼的灿烂;还有马可·波罗这样探寻未知世界的先驱,鲜花广场前用鲜血涂写真理的布鲁诺。这样的一方土地,这样的一个民族,它有资格缔造这位红色女神。
世界上画画的人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都能成为毕加索;世界上唱歌的人更多,但没有几个人能够比得上帕瓦罗蒂;世界上有很多的汽车制造商,但产品能够达到法拉利跑车水平的只有一家。对于拥有法拉利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对商品的拥有,更是对生活方式的追求,生活品质的体现。
《名车的历史》 第三部分法拉利的跑车王国
速度与力量的豪迈图腾
法拉利集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技艺精湛、品质上乘,既是富有阶级的象征,更堪称车族中的稀世珍品。在世人看来,它早已不是现实的汽车,而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品。
很多人喜欢法拉利,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速度。法拉利跑车和赛车的最大特点是马力大,每辆跑车都装有一部赛车发动机,发动机最高转速可达7000至10000转,功率超过500马力,最高车速可达300多公里/小时。无论是售价不足10万美元的328GTS型跑车,还是价值超过20万美元的最高级TestaRossa牌跑车,几乎都不是与之相匹配的对手。波尔吉跑车也许最能接近法拉利跑车,但波尔吉跑车的年产量是60000辆,而法拉利仅为3400辆,对比之下,波尔吉跑车的大量生产根本无法指望达到法拉利跑车的贵族化程度。一般来说,波尔吉跑车是凭借实用来吸引人们,而法拉利跑车却美妙得叫人无法比拟。
喜欢法拉利的人不止是富豪一族,也有很多忠实的车迷。此外,法拉利还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这是因为每部法拉利新款汽车都是一种创意。法拉利汽车主要以红色为主,只是在近几年的概念车中才出现了黄色等其他颜色,因而有人称它为红色的跃马或“红魔”法拉利。从造型来看,法拉利跑车的骨架粗犷而不夸张,配以低沉的引擎咆哮声时,犹如猛狮出山,凌厉之势锐不可当。最令人们心仪的是,法拉利迄今为止仍旧保持最“原始”的汽车制造方式——大部分由手工制作而成,工人们用最古老、最有尊严的方式,操持着手锤和扁铲修整车身,用手工焊接框架,用钢尺测量车门装配环节上的连接部位,用钢勺舀着钢水浇进模具制造微小的部件,这有点像贵族们品茗咖啡,一定要听到咖啡豆爆裂的声音。
法拉利的生产将电脑控制的精密技术和传统手工作业结合起来,保持着它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也奢侈地证明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都没有抹杀的品位,每部法拉利才会体现一种独特的品位和气质,征服着所有的车迷。法拉利虽然是富人的高级玩具,但从本质上讲更是汽车的艺术品。
性感、惊艳、速度、活力、贵族、钢铁元素、原始手工、红色火焰般的热情……被称为“红魔”的法拉利似乎是人们的理想涅■,通常只出现在影视屏幕以及时尚杂志中,在奔驰、宝马挤满一条街的时候,法拉利依然保持着它昂贵而独特的个性,打造其所引领的跑车神话。
法拉利的跑车王国
法拉利汽车公司制造的跑车,赢得5000场以上的赛事,其中包括九次F1世界冠军、九次利曼桂冠,如此丰隆的战绩与辉煌的荣耀,堆砌成法拉利公司在世界汽车行业里傲视群雄的崇高地位,迄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早期的法拉利汽车,都是由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设计。他以一个赛车运动员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设计汽车,因而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动感,艳丽的色彩,同时又把在驾驶室的每一部件都能设计得天衣无缝,让驾驶员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1942年,退出了阿尔法汽车公司的恩佐·法拉利回到他的出生地摩德纳开创他自己的事业。赛场上的获胜坚定了法拉利经营一流车队的信心,而他的抱负远不止于此,但是他的壮志却被无情的战争给摧毁了。1945年,二战结束,恩佐·法拉利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一样扑朔迷离。当全国上下都在清理战争的废墟时,法拉利将工厂搬到了偏远的马赫阿耐罗村,在那里购置了厂房。那时,他同阿尔法·罗密欧公司的合同早已期满,于是他重新将公司称为法拉利车队俱乐部。
当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等一些大公司正从废墟上重整山河时,诸如玛拉莎蒂、兰恰和法拉利这样小型但专业性更强的公司已在筹划战后的第一场比赛。恩佐很快进入状态,聘请了老友乔伊阿金诺·哥伦布和卢依奇·巴特里进行设计和制造,他们二人早已胸有成竹。巨大的12缸发动机问世了,它将为法拉利车队再次赢回辉煌。残酷的竞争让各大汽车公司绞尽脑汁开发新型赛车,法拉利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经过两年艰辛的工作,1947年,第一辆以法拉利名字命名的125S跑车终于闪亮登场,法拉利汽车王国从此便开始了永不没落的赛车之旅。正如设计师和工程师预计的那样,车子的发动机比车身更加引人注目。尽管有人认为采用90马力的发动机对于一个刚起步的车队来说技术难度太大,但1914年装有V12发动机的赛车呼啸而过的场面给法拉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值得一试。而在他看来,只有法里纳、比翁达蒂、索梅尔、努沃拉里等赛车好手才配开此车。在这辆车投入的第一年,125型车胜了7场。标有黑马的法拉利赛车在赛场上站住了脚。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