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陈氏家族全传 >

第64节

陈氏家族全传-第64节

小说: 陈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能工作得好。不善休息者往往愤事。许多人因睡眠不足,而致性情失常,或易迁
怒,或易肇祸。例如:汽车司机便常因此而碰车压伤人。但是休息也不可过多,过
多又与勤劳的原则相违反了。数年前上海有一所肺病疗养院开幕,要我题字,我就
主张医师不应专门一病人休息,最好使他劳动的能力慢慢提高。譬如:劳动、滋养
与休息,均假定为一百分,渐将滋养和休息增二、三分,而将劳动增一、二分,每
若干日增加一次,每加至相当时期,停止劳动数天,则于病人身体受益较大。若只
知叫病人休养,而不使劳动,即使痊愈,一旦工作恢复,旧病往往复发,那么,病
人还是病人,不能算已健全。
  合理的休息时间,最好每五天休息半天,十天休息一天。暑假不应有过长的休
息。我国古时风俗,夏天都是照常工作,只有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工作较少,才有
相当时日的休息,这是最合一切生物休息的原理。
  至于个人一生的休息时期,除年老退休之外,男子在16岁至18岁问,女子在14
岁至16岁间,最需要充分的滋养与劳动恰好调和的休息。青年女子,应每月有适合
生理的固定休息时期,这一点关系一个人终身的健康和幸福很大,父母教育子女,
不可不加注意。
  休息的方式极多,午睡为良好休息之一种,但不宜睡得过久。静坐也是休息的
方法,不过切不可迷信静坐可以升天成佛,长生不老,否则,一味打坐,反足入魔,
自害其身。最重要的休息方法是睡眠,据统计每天睡眠时间,幼儿应有16至19小时,
时间最长,以便生长。16岁以上的青年,应有七八小时。壮年亦与此相近。老者宜
于多睡,但一般老年的人,因经历世故较多,入睡颇迟,早起成习,结果睡眠反而
减少。严格地说,这是与卫生原则相背的。睡眠不足,往往可以成为神经病,懂得
卫生之道的人,必清心寡欲,以安睡宁神。所以庄子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
梦是睡眠和休息的大障碍,其原因很多,凡运动不足,消化不良,患病或吃了某种
东西,皆可引起做梦和失眠的现象。失眠最大原因,便是心境忧虑,睡时用心过度,
衣褥不良或太多,致血液上升至脑。过量饮用刺激性饮料,如茶、咖啡之类,晚上
气候变动,精神受了影响,或白天做错了事情,半夜回想起来,心中懊悔等等,这
些原因都可直接引起失眠。而病人神经感应能力较强,尤易患失眠症。治理之方,
厥为适当的劳动,使心神镇静。每夜睡前洗脚一次。有时吃药也能医治失眠,惟安
眠药不宜常用。据我个人经验,胡桃肉颇有治失眠之功用,但尚不能确实证明人人
适用。
  除了睡眠之外,游览、音乐,或其他艺术欣赏,也是休息的方法,只是不要过
于用心、用力。闲谈不但可以为休息之法,且可于无意中增进许多知识,但茶馆中
空气不好,声音嘈杂,像苏州、杭州、广州等处习惯,一般人往往在茶馆里坐至一
天半天之久,彼此闲谈着,那就太不合算,而且是超出休息范围之外了。总之,休
息的作用,要能使身心活动,保持相当轻松的节奏,而不强烈兴奋,时时使整个情
绪上发生悠然的快感,才为上乘。
  第七节适环境
  所谓环境,不外天、地、人、时四个因素。天是指天气。气候不良,不但人要
生病,即是其他生物也不能生存t中医治病有变换气质一法,便是变动人体内的环境,
使病菌不适于生存。这种方法,在西医叫做杀菌,其理论不同,其结果则一。如用
钙质或鱼肝油治肺病,即是这个道理。
  地是指地理环境。地点与气候对于健康皆有密切关系,因水土不合者致病,乃
常见之事。平原与高原气候绝不相同,海滨与大陆也相差很远。大陆气候急剧多变,
海滨有海风调剂,比较温和,若在某种地方已经住惯,忽然改易环境,便难于适应。
至于地球各带的气候则更悬殊,寒带生物常不能生存于热带,热带生物也不能生存
于寒带。其次,地方的风景也与人的性情有关,所谓山性使人塞,海性使人通,离
山近的人多迟滞好静,离海近的人多活泼好动。从这一方面看,沿海而居,似乎较
好;但在另一方面看来,沿海的人做事多喜投机取巧,而山居的人比较有毅力而能
实干,似乎近山而居,又比滨海的人要好些。他如住在四面皆山而不开拓的地方,
往往使人的眼光不远大,这些都是地理可以影响人性之明证。论语上说:“智者乐
水,仁者乐山”,可见山水之移情养性,古人已知所选择了。还有地点与安全也有
很大的关系。如道路车辆很多,往往有伤身的危险。如四周多坟山,则空气与水均
成问题。至于风水之说,虽属荒谬不经,然就这种观点而论,也不得指为毫无理由。
  时是指季节。四季的推移,与生物的存亡生息关系很大。善于卫生之人,应该
明了季节变化的影响。中医定方用药,也有按季节而异,便是为着适应环境。人的
生理,在春天生机向上,在秋天生机向下。故在春天病菌之生机特别发展时,应该
预为防范;到秋天某种病菌特别活跃,而人之生机向下,与病菌相反,易被病菌乘
虚而入,尤应加以防范。当3月下旬与9月下旬,即阴历二三月间和八九月间,正在
春分秋分,这两个时期天气变化剧烈,温度湿度升降无常,最难调护身体。所以春
分秋分之时,应对健康特别注意。一年中季节之适应,春须节欲,夏须防疫,秋须
免疫,冬须却病,而当天气寒冷之时,尤宜注意呼吸器官的卫生。
  以上所说是自然环境的适应。自然环境固然有好有坏,但主要的还得靠自己去
改造。同时,还应顾到人为的环境,若人为的环境不好,心境、性情与习惯都要受
到恶劣影响,则虽有良好的风景或气候,仍是不适于卫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善人处,不期其善而自致,与恶人处,欲避其害者不能。孟母择邻,不厌三迂,
其重视环境的眼光,何等远大。假使一个小学门前住着许多不整洁的人,弄得地下
乱七八糟,肮脏已极,那些小学生看惯了这种榜样,个个不知整洁清洁为何事,就
是精神上亦要觉得不爽快,教育功效至此,便完全失败了。还有如居处附近若太嘈
杂,应该迁避,迁居是适应环境的较好方法。比方说,当江南黄梅时节,天雨沉闷,
便搬往青岛或北平小住,等到江南天气转好,复迁回来;又当天气过于干燥,迁居
海滨,过于暑热时,就搬到气候凉爽的山林里“去。这都是有益于身体的。我国地
面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将来交通便利之后,当使许多身体不好的人民,有机会像
候鸟一般迁居南北,以适应环境之变化。不过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有一点不可不加
注意,就是不要使环境过于舒适,譬如:冷天室内专赖火炉,出门反易受寒;夏天
在房中安置冷气管或电风扇,未尝不觉舒服,一旦离开居室,必致犯暑;且自奉过
优,每每减少身体的抵抗力,若不顾及,反将受害。
  关于秋天环境的适应,首先注意到伤寒、痢疾和疟疾三大传染病。伤寒、痢疾
都由饮食不慎所致。疗养伤寒,须有耐性,许多人生此病后,因不耐长时期的休养,
心意烦躁,饮食随便,不知调节温度,致病复发而死。疟疾之媒介为疟蚊,应该扑
灭之以防传染。
  第八节正思虑
  《大学》上说:“心有所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又古语说:“寡思以养神,安心即乐。”
都是说明思虑对于身体的重要及正心的道理。生活不舒适可以致病,思虑不正尤易
毁灭身体的健康。
  所谓不正的思虑是什么呢?第一是过分小心,换句话说就是过虑。第二是妄想,
即是痴心妄想。要做一件做不到的事情,如想做英雄好汉,升官发财,而不顾到自
己的能力,且无办法,及至失败,精神委靡,身体衰弱,变成神经病。第三是爱神
秘,这种思想,都从神怪小说上得来。第四是自怨自艾,无自信心,常陷于悲苦中
不能自解。第五是悲观消极,往往自杀而死。第六是联想过远,终致失望。第七是
盲从别人,复又反悔。第八是怕死心理,过于怕死,反多痛苦而向死亡之路。
  医治思虑不正的方法,在变换环境,使思想彻底觉悟,走上正轨,或用催眠术
以医治之。但最好的治疗方法,我以为莫过于笃信宗教,在精神上从根救起。某次,
有一位女子,常常怀疑她丈夫有外遇,无论什么女人和她丈夫谈过一次话,她总以
为他就是娶那女人过来,因此,感觉异常苦闷,常向我探问,每次要经我剖析劝解
一番,才得无事。后来我觉得她常常来问,过于麻烦,便送她一个神像,劝她信奉
宗教,结果她这病就无形中消失了。由此可见笃信宗教为医治精神的良药。本来药
的功用,在使不平者平,不和者和,不正者正。宗教使人摒除孽障,致静凝神,以
皈依大道。虽不免有间以迷信,而其平不平,和不和,正不正的效用,则不亚于药
物。
  一个思虑不正的人,轻则身心不快,重则引起失眠,精神萎顿,血液凝滞,消
化不良,甚且消极悲观,至于自杀。它的害处,决不小于各种危险的病症,所以我
们当正其思虑,凡属不可能的事,皆当抛诸脑后,不去想它。遇有困难,亦匆过虑。
《论语》上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问之日:再思可矣。”这便是孔子劝季文
子不要过虑,可见孔子也是讲究心理卫生的。
  第九节调七情
  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不可片面发展;如饮食一
般,必须摄取各种养分,相互调和,然后可使心身强健,臻于康乐之境。
  欢喜对于身体本来有益,但要有节制,使其调和。人生下来对于七情,便有自
然的调和,小孩最喜好笑,亦爱嚎哭,即是一例。情绪过于偏激,必引起反动。所
以有些人对上司极端恭谨,对部下便十分傲慢。有些人在壮年傲视一切,到了晚年
却对一切都毕恭毕敬了。
  悲哀最易伤害身体,而人生世上必经疾病、死亡等多少不如意事,实无法免除
悲哀。故于不得已时,只好拿命和数两个字来自慰。命、数本无其事,不过像数学
中的XY用来代表一种理想的安慰者罢了。当然这也是调节情绪之一法。
  发怒最难压抑,从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此愤事,而实际引起发怒的,往往
是不值得发怒的事情。如一般人常对小孩及无知识的人发脾气,不知用和缓方式加
以教训与开化,结果不但于人无益,于事无补,反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中
医所说的伤肝气。试问,聪明的人哪里会做这种笨事?
  怕的心理,人人不免。有些人怕得无可如何之时,便用些奇怪的方法来壮胆子:
或者诵经念咒,或则读古来烈士仁人的作品,如文天祥的正气歌之类。因心理作用,
也往往能够生效,减少了许多恐惧。在湖南、广东一带,过年过节放爆竹风气甚盛,
而小孩更喜欢放爆竹,从小就养成不怕的习惯。所以这几省人,性情强悍,胆量也
比较江、浙两省要大些。
  爱有广狭二义,狭义的爱是偏爱;广义的爱是泛爱,博爱,即爱天下众生。亲
子之间,尤其是祖母对孙子多半溺爱、偏爱。世间不知多少父母,国姑息子女而贻
害其终身。男女间恋爱,若过于偏急,一旦失恋,必引起病态,或竟造成自杀的惨
剧。朋友间的友爱,也不宜于亲挚。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相爱过度,
一定难于持久,而至凶终隙末。古人对于夫妻之爱,以“相敬如宾”相劝勉,用敬
来调剂爱情,也是使夫妻亲爱能够持久的方法。至于厌恶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似不
必过甚,应相劝勉:既然厌恶,不妨把他疏隔。
  至于欲望,尤须节制。欲望过奢,不易满足,必然感到消极,即算能够满足,
也容易耗损精神,断丧身体。
  总而言之,各种情绪,都不可失之过激,而应相互调和。若情绪失调,虽有益
的举动,也将发生不良的结果。例如:欢喜发笑,本来有益于健康,可是世上却有
不少因大笑而死的新闻c须知笑的作用在生理上是筋肉发散,而哭的作用则是收缩,
收缩与发散宜得平衡,互相救弊补偏,而各不过度,身心方能免害。他如愤怒可以
伤血,哀惧可以伤脑等,皆是显见的事实。故调和七情,是卫生重要的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