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5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从第三十「严具光」、「上味光」、「大财光」,这三光都是讲悲田。前面讲了八光,敬田。福田通常经教里面说三种,有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对父母,敬田是对三宝、对老师、对尊长讲得多;悲田是对一些苦难众生,我们应当要照顾,也是有义务要照顾他们,这个范围非常广大。照顾些什么?这三首偈给我们提了个纲领,衣服、饮食、财用,这要照顾到。我们先来看经文:
【又放光明名严具。令裸形者得上服。严身妙物而为施。是故得成此光明。】
经文上虽然都是讲物质的布施供养,我们决定不能疏忽还有精神的方面,比物质还要重要,这不能够不知道。『上服』标准是什么?是干净、整齐。不一定是质料很好、制作精美,不一定是这些。为什么?你看看佛、菩萨,菩萨,尤其是出家的菩萨,他们的衣著三衣一钵,衣称什么?叫粪扫衣。什么叫粪扫衣?我们现在搭的衣,你看一块布上面缝的是一格一格的,中国俗称为福田衣,经典上常讲的粪扫衣。在世尊那个时代,没有现在所谓是科技工具,没有,这些布料都是手工制的,完全靠手工,很简单的工具,一件衣料是很不容易得到。出家人乞食,食物容易得到,别人家里有多余的饭菜,可以供养你一点,没有多余的不供养,托钵的这些出家人到另外一家去托。戒经里面许可托七家,一家一家去托,托七家;七家要都托不到,就不可以再到第八家,就得回去,回去是托空钵。回去有没有得吃?有。为什么?别人托得有多的会分给你。如果托到第八家,世间人看到这个出家人贪心太重。避免别人造口业,避免别人生不善的心,到七家就得圆满了。有时候所谓运气很好,一家、两家钵就满了,就可以回去了;托得觉得不够,再去几家。所以一钵饭比较容易。
一件衣可不容易,一般人民他们的衣著也很简单,也是很辛苦得来的。可是他旧的衣服,穿破旧了,当然他要舍弃掉,所以就丢在外面不要了,衣服破了不要。出家人把这人家丢弃的衣服捡回来,洗洗干净,但是一块布里面有破烂不能用的,还有可以用的,一块一块剪下来,然后把它缝起来,就像现在这个衣服。所以一件衣服质料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一块一块缝起来,缝制成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出家人衣服是这么得来的。颜色不一样,质料不一样也很难看,所以佛就教他染色,染成咖啡色。颜色,正色,红黄蓝白黑这都是正色,五色!五色混合在一起,这叫袈裟。袈裟是印度话,是梵语,意思就是混杂的,很多种颜色混杂在一起就叫袈裟,是这么个意思。染成这种衣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是上服。所以我们在此地看的上服,不要以为是质料很好,缝制很华丽的,那你就想错了。为什么称上服?修行人所穿的,修行人有道德、有智慧、有学问,他们穿粪扫衣。由此可知,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重内在不重外在,外表不重视,重视内在。真正是有德、有行、有修、有悟,这是人中之上人,佛法对人尊称要称为上人,人上人。
『光明』名叫『严具』,严是庄严,庄严之具这里面就包括非常之多,非常的广泛,举衣做例子。这使我们知道如何帮助贫穷困苦,他能得一件衣服,干干净净的衣服可以保暖,可以遮体。『裸形』是没有衣服穿。在现代,富裕的人不少,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需要帮助他。中国谚语有说「救难不救贫」,你有灾难的时候,你的财物,资生之具,就是你生活所必须要用的。譬如现在水灾太多,水灾、火灾、风灾,龙卷风,天灾人祸损失了,这时候迫急需要的,资生之具要帮助他。为什么说不济贫?贫也要帮助,中国现在有很多扶贫机构,我们也帮助了不少。救济是一时,不能靠一辈子,一辈子靠救济生活这不可以的,只是一时,急难的时候一时。
贫乏怎么帮助?贫乏需要教育。尤其是需要生活教育,帮助他有一技之长,看他能做什么、欢喜做什么,就得教他。政府、民间、宗教团体,我们有见到专门办短期职业培训班,时间并不长。他喜欢烧菜,有个烹饪的培训班,大概三、四个月就毕业。他学一手烧菜的手艺,可以介绍他到餐馆去打工,可以介绍他到旅馆去工作,他能够有一技之长,他能谋生。喜欢缝衣服,有缝纫的培训班、纺织的培训班,他学会之后,他可以做裁缝,衣服工厂里面可以打工,这就很重要。早年我在新加坡,新加坡回教办了一个这样的学校,就是职业培训学校,一共好像将近有三十多个班,不同的班。他们学习的期间长短不一样,短的有一个月,长的有半年,学成之后帮助他介绍工作,这叫真正扶贫。
除了技能教育之外,更重要的道德教育,这个事情就要讲到因果。人生到这个世间来,确实富贵、贫贱、夭寿都不同,夭是短命,寿是长寿,这些佛说得清楚,佛说这个果报是满业。引业,引导你到这个世间来投胎,你得人身,我们大家都一样得人身,引业相同。可是虽得人身,我们一生的际遇,贫富贵贱不相同,这是满业。满业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一样。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你这一生发大财,绝对不是说你有什么本事,你会赚钱,不是的,你的运气很好,也不是的,是你前生修财布施多,真正原因在此地。所以算命看相的都懂得看你的财库,你的财库非常丰足,过去世修的,修财布施修得多。你的财库空空如也,里面没有财富,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对财物很吝啬,你得贫穷果报。所以在济贫的时候,如果能够接受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比什么都好。
他能够真正懂得三世因果,他就能够安分守己,对於富贵人他就不会羡慕。为什么?人家富贵是应该的,我贫穷也是应该的。他过去生中修的福,曾经修财施,他今天财富多;修法施,他聪明智慧高;修无畏施,他这一生当中长寿,都有原因。现在连西方人都懂得,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他一生的遭遇,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没有前因的,这就说明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想改造我们的命运,你就知道怎样去改了,多修布施,例子很多,我是个很好的榜样。年轻的时候父母担忧,担忧什么?短命。财库里面空空的,没有财富,所以生来贫贱之命。没有财是贫,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是贱,贫贱的这么一个命,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我能够转过来,是遇到佛法,遇到章嘉大师,遇到李老师,他们教导我趋吉避凶,改造命运的方法。
早年,朱镜宙老居士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我记得好像是在二、三个月当中,我把这部书从头到尾念了三十遍,非常受感动。我的命比了凡先生不如,差得远,他还小有财富,寿命还有五十三岁。我没有财,没有寿命,幸好还有一点聪明智慧,有这么一点。童年的时候受到一点传统的家庭教育,懂得孝亲尊师,所以遇著老师,总算是有缘,得老师的教诲。章嘉大师把这些因果报应的事情讲给我听,教我学布施。自己生活非常艰难,哪里有钱布施?章嘉大师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有,一毛钱有。一块钱有没有?一块钱也还行。他说:那就可以了。我们才明白,布施不在钱多少,在你有诚意、真心。我们能拿一块钱,全部力量都拿出来了,只有这么多,这个功德叫圆满功德;百万富翁拿个三万、五万不算一回事情,他不是圆满功德。我们那个时候打工,一个月只赚台湾钱五十块,生活费用差不多都不够,所以一个月能够拿出一、二块钱来做好事,是圆满功德。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生欢喜心,才晓得富人不是生生世世富,穷人不是生生世世穷。穷人肯布施,来生就变成富人,富人怎么布施都比不上穷人,为什么?穷人是完全施舍出去,这个道理我觉得很合理。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一个女孩子在寺庙里面布施两文钱,圆满功德,她当世就得果报,以后就做了王妃。做了王妃再上庙里面烧香,供养黄金一千两,态度也不像从前那么虔诚,那样谦卑,端起王妃的架子。这样的供养,寺庙里老和尚叫他的徒弟来接待她。她就觉得很奇怪,就找老和尚问他,她说: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穷苦,到这庙里来烧香,身上只有两文钱,我供养了,老和尚亲自给我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钱来供养道场,老和尚为什么只派一个徒弟来接待我?老和尚说:「你以前那两文钱的供养,诚心,是你身上所有的你都拿出来了,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今天你地位高了,有钱了,一千两黄金对你是小事,算不了什么!一千两不如从前的两文钱。而且你的心态也比不上过去那样虔诚,我让我的徒弟接待,给你回向,可以了。」你们想想这个道理,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才知道,真正贫穷人懂得因果,他能修大福,修圆满的福报。大富大贵人家修的福,当时就折去一半,为什么?他接受礼遇、接受招待,福报就去掉一半。比不上贫穷人进到寺庙里没有人瞧得起,没有人照顾你,功德是圆圆满满,这个道理要懂。
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在道场里做义工的同修很多,你要晓得在道场修什么?修福。在道场里面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个都修!财布施,我没有拿钱,内财,内财比外财还要殊胜。我用我的体力、用我的智慧、用我的时间到这个地方来服务,这是内财布施。你的工作做得很如理、很如法,有条不紊,这就是法布施。你有恭敬心,使这个道场在这边建立,道场能够有很好的运作,在这边修行,在这边弘法,让许多众生得利益,这是属於无畏布施。大众在一起相处,总是有些小问题,彼此看不惯,彼此不能相容,你自己要晓得这是正常现象。为什么是正常现象?他没有学过,不懂规矩,做人的规矩从小没有学过,佛门的规矩也没有学过。自己没有学过,别人都没有学过,难在这个地方!跟从前的道场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二百年之前的道场不一样,为什么?那个时候每个人从小都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懂得待人接物,懂得礼节;现在都不懂。进入佛门,佛门有规矩,现在佛门没有规矩,这个要知道,这个时代是乱世。只有真正入佛门里面来,真的想学,能学到一些东西。
儒释道三教的基础教育,我们这里讲过,讲过有什么用?诸位听了很欢喜,没做!就好像吃食物一样,我看到了,没有吃到。这个地方《弟子规》讲过,《感应篇》讲过,《十善业道经》讲过。这次我们邀请悟全法师来讲《沙弥律仪》,我让他细讲,这次来的时间不长,签证的关系,讲到哪里就算到哪里,他回到澳洲拿到身分之后再回来,再回来续讲。此地真的是有这门课,有这门课就是好像吃的东西端上桌上,可是怎么样?你吃不到。你看到、听到了,没吃到,法味没有得到,为什么?你没有去照做。如果你能够依教奉行,你得到法味。
你今天看这个看不惯,看那个看不惯,如果《弟子规》真的学会,你什么都看得惯。你在团体里面或者你在家庭,你在社会任何一个角落,就像孔子一样,不亦悦乎,你快乐!像菩萨一样,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就是验证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得到法喜?没有得到法喜,法味没尝到。法味尝到了,像祖师大德所说的,世味,现在人称世间,「世味哪有法味浓」!这个地方是学校,天天在上课,天天在学习,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全是菩萨学处。都是在那里修三种布施,不但修布施,菩萨的六波罗蜜,布施讲过了。你在修持戒波罗蜜,你在修忍辱波罗蜜,在修精进波罗蜜,在修禅定波罗蜜,在修智慧波罗蜜。你到这里来真有受用,你没有白来,你到这个地方来真有成就。
一切看不惯的,我都能看得惯,我都能忍受得了,持戒波罗蜜成就了,忍辱波罗蜜成就了。一点小小不如意,掉头而去,那是你没有福报,你把你修学的道场舍弃掉,放弃了。放弃之后,你到别的地方找,你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像这样的地方?不太容易找得到。天天在一块教学,天天在一起学习,这样的道场很少了,真的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要有福,没有福住不住,为什么?烦恼很容易现前,小小事情就自己起了冲突,不是别人给你的,自己跟自己起了冲突,这是很可惜的一桩事情。所以我们自己要认识,这个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