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5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四十八愿里讲的,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是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是什么人?七地以上,你说这个便宜不占大了!你要想修到七地谈何容易,那要多长的时间。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得到的受用跟七地菩萨平等。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跟我们解释阿惟越致,他说得好,到极乐世界,说你是凡人,你不是凡人,为什么?你是阿惟越致菩萨;说你是阿惟越致菩萨,你又不像,为什么?你烦恼习气没断,你是带业往生的。所以他说这是不思议境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像什么?像一个人到世间来投胎,生到帝王家,他一出生就是太子,虽然很小,但是他就非常尊贵,非常受人尊重。这个比喻也比喻得很好,不是一般人。
所以到极乐世界,一问你,阿弥陀佛的学生,这我在讲净土经讲过很多,诸位常听都会耳熟,你在十方世界旅行,人家一听说阿弥陀佛的弟子,诸佛菩萨都另眼相看,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尊重阿弥陀佛。大乘教里头世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没有一尊佛不特别尊重阿弥陀佛,所以弥陀弟子很有荣耀。可惜我们在今天,在这个世间学佛,我们对於净宗、对於阿弥陀佛认识的还不够。如果认识够,真的认识,自己真的是弥陀弟子,你怎么会不爱你自己?你怎么会不认真学习?做阿弥陀佛的弟子,就是把《弥陀经》、把《无量寿经》认真的做到,能信、能解、能行,至少做到能行;做到能行,再向上提升,能证。那你要问,怎样向上提升?方法不外乎放下,放下决定提升。完全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放下,生凡圣同居土;把执著放下,生方便有余土;把妄想、分别放下,生实报庄严土,不一样。
所以真正聪明人决定是非常认真努力,把执著放下,从这开始。执著是最严重的、最粗的烦恼,往上去,愈上去愈微细,先把粗重的烦恼放下,我不再执著。学什么?学随缘,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你才能真正会做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些是带得走的,将来往生的时候决定提升自己的品位。凡圣同居土也有九品,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给诸位说,自在,不会生病,没有病苦。你看凡是没有病苦的,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是属於上三品;上三品里最低的是上品下生,这些人都是预知时至,都是自在往生。
像谛闲老和尚所说的,他老人家常乐道的、赞叹的锅漏匠、修无法师。我早年在台湾,在台南看到将军乡的老太太,站著往生;在美国旧金山,看到甘老太太的一个老同修,同参道友,坐著往生的,都是预知时至,这品位高。这不是什么特别的人,很普通的人,没有往生之前,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很平常的人,也是个苦修的人。我们所讲的这几个,多数的都还不认识字,尤其是锅漏匠,出家之后,他的师父谛闲老和尚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其他的什么都不懂。老和尚很有技巧,有善巧方便,告诉他,一直念下去,就念这六个字,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就这样念了三年,你看预知时至,站著往生,功夫不错。因为乡下,佛友看到他往生了,赶紧到观宗寺去报信,请老和尚来帮他处理后事,一来一往,三天,他往生后站了三天。所以当地的人很惊讶,从来没有,不但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哪有人死了还站三天!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我们要知道。如果这个事情看到,真的,不是假的,亲自听到了,还不相信,那就愚痴,没有智慧。这都是在末法时期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看到生欢喜心。
『此光能觉一切众,令於正法常欣乐』,这就是爱乐正法,这个「乐」字它上面还是个去声,欣乐,乐是爱好,我们念乐,是快乐。对於正法,这个地方说的正法,大乘佛法,对大乘佛法常常能生起欣乐的心。『听闻演说及书写』,「听闻」,依教修行;「演说」是报恩,是化他;「书写」是传承,要把如来的正法代代传下去。不能说在我这一代就终止,那怎么能对得起佛陀?怎么能对得起祖师大德?代代相传。用书写,佛陀在世的时候,一直到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印刷术没有发明,所以古时候经书的流通都是手写的。所以,写一部佛经流传给后世,无量功德。现在科技发达,不必用手写,太慢了,大量的印经流通,这是好事情,这是我们应当要做的。
近代印光老法师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老人家一生,接受四众同修的供养,没有做别的事情,专门做印经,他就做这一桩事情。在苏州办一个弘化社,弘化社就是印经处。因为他老人家出生在山西,家乡的口音很重,中年以后,长时期住在南方,说话听不懂。所以他一生就没有讲过经,说话的语音的问题,但是他用文字。以后名气愈来愈大,皈依的愈来愈多,供养也多了,就用这些供养来印经,一生就做一桩事情。弘化社的书是近代印经里面的善本,那就是他所选的纸张,它是铅字排印的,印得很清楚、很大方,让人看到都能生欢喜心。
老人家是净宗的一代祖师,所以对於净土的经论,儒道所讲伦理、因果这些善书老法师统统都印。我们这一辈的人学佛,得他老人家的恩惠太多了,没有弘化社的经论、善书的流通,我们就接触不到正法,所以这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我们读到这个地方,也就想到我们这么多年来也印了不少经书,就是连《大藏经》差不多我们也印送将近六千套,这是过去所没有的盛事。可是我们想一想,还是比不上印光法师,怎么比不上?他有个印刷厂,弘化社就是他的门市部,就是他有书店、他有印刷厂。
民国初年,确实出家人是印光大师,在家人是杨仁山居士,杨仁山居士把他自己的房子捐献出来做为金陵刻经处。杨老居士比印祖还要早,清末民初。这一个在家、一个出家,真正懂得正法传下去要靠这个手段,所以这个功德,跟一切众生结的法缘太广太大了。祖师、大德这种续佛慧命、正法久住的弘愿,我们要能体会,我们要能够承传。在民国初年还有一位丁福保居士,他开了一个佛学书店,在上海,也是专门印经、印善书流通。这些居士,可以说在家菩萨,为我们做出现身说法,自己真修行,也到处讲经说法。这一句「听闻演说及书写」他们做到了。印光大师虽然没有用言语来演说,演有,他没说,演是他做到了,真正做为出家人最好的榜样;说,他用文字。所以他留下来的《文钞》,《文钞》就是他老人家的演说;弘化社就是他老人家的书写,我们要能体会,我们要能够学习。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一卷) 2007/7/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我们从第二十一乐法光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明名乐法。此光能觉一切众。令於正法常欣乐。听闻演说及书写。法欲尽时能演说。令求法者意充满。於法爱乐勤修行。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八句偈在现前这个时代,确实是佛门迫切的需要。为什么?就像偈颂里所说的『法欲尽时』。巴黎教科文总部法宝法师让比尔带个信给我,他说,在现前这个时代,一般宗教的信徒每年成长比率很高;唯独佛教,联合国的调查是负成长,负成长是衰相,信徒一年比一年少,他很担心。他说要照目前这个调查的情况来看,三十年之后可能佛教就灭了。三十年不算长,很快就衰灭,所以他很忧虑。我们在经文上,今天正好读到这一节。
这个状况因素当然非常之多,绝对不是单纯的。从历史,远古历史来观察,科学愈是发达,宗教就愈趋於没落。科学讲现实、讲证据,就是「上帝爱世人」,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上帝存在?有什么证据证明上帝爱世人?拿不出证据,就不相信。我们看到西方书籍里面有记载,几百年前,柏拉图就说过,他讲过亚特兰提斯,牛顿也讲过。那个当时,这大概应该是在五万年之前,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国家,科技很发达,大概比现在还要进步。人们把上帝丢掉、不要了,古圣先贤教诲也都否定了,於是伦理、道德、因果统统不存在,人类走向狂妄、贪婪、无恶不作,结果这个大地沉到海里面去。沉到海底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大西洋。所以那个时候,那个国叫大西国沉到海底。
像这种情形在这个地球上,这是古人的推测,不止一次,已经有好几次了。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发达差不多了,将要追上了;追上之后,那就是西方许多宗教所说的「世界末日」,这个大地也会沉到海底。可见得这个因缘是很复杂,不是那么样简单。可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也可能这个劫难我们见不到。科学家告诉我们十年到三十年,我今年八十一了,十年九十一,能不能活到九十一,谁也不敢保证。如果三十年,那我也一百二十多岁了,所以这个事情我可能遇不到。但是,现代这一代的年轻人,尤其是二、三十岁的人肯定会遇到。到那个时候,如果相信古时候的传说,那已经来不及了,已经太迟了。何以说太迟?你看,三十年之后佛教就没有了,佛教可能是第一个在世界上消失;接著,我相信其他的宗教、圣贤教诲也都没有了,末日怎么会不现前?这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
孔子那个时代,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给它作注解,称之为《左传》,传就是注解。《左传》里面有一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常,就是伦理、就是道德、就是因果,这是自然,大自然的常道,永恒不变的。如果人背弃宇宙的常道,那人就不像人了,人是什么?人就是妖魔鬼怪。就是人弃常则妖兴,人都变成妖魔鬼怪。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依报随著正报转」。妖魔鬼怪的世界不是人天的世界,人心要反常,这个地球也会反常,大自然的现象会跟著反常,这就是灾难来的时候。所以「法欲尽时」,末日就到了。现在是在边缘上,交替的边缘,如果佛弟子能觉悟,以身作则,依教修行,这个劫运可以转,不是不能转的。
世间上,我们相信佛所说的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会变成众生?这个因缘我们也很清楚、也很明白,迷失了自性。《华严经》上说得很具体,「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为什么迷失?佛举出这三个纲领,说尽了,妄想就是迷失自性,分别就是邪知邪见,执著就是造作罪业。所以《地藏经》上说得好,「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我们读经,冷静细心去思惟观察,看看眼前的现象,跟经上讲的一模一样。读了《诸经佛说地狱集要》,这是我们从《大藏经》经论,一共有二十五种佛说地狱的状况,我们把它节录出来。读了之后,再看看现在这个世间,是跟地狱相应还是跟极乐世界相应?你自己冷静思惟观察,全都明白了,用不著去问人。
今天佛法的衰,衰在什么地方?没有人修行,真正修行的人没有了,真正讲经弘法的人没有了。确实如世尊的悬记,也就是预言,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第五个五百年,「斗诤坚固」,你看现在是不是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的,他修的是什么心?斗争,彼此互相不能包容,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争名夺利,这斗争。无论是在家的佛弟子、出家的佛弟子,细心观察,是不是这样的?中国古老的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佛门里头不和,不和当然就衰灭,这是肯定的。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垂训后人,特别要紧的就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僧团务必要修六和敬,佛教才能兴旺。自己能持戒,不怕吃苦,自己能成就,自己能成就就能够教化众生。
僧团能够和睦,这六和敬我们讲得很多,僧团这个「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人也称僧团,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遵守六和敬。六和敬里面头一条「见和同解」,这一条怎么落实?这一条要这个地方讲的『听闻』,净业三福里面跟我们讲的「读诵大乘」就是听闻。我们展开经卷恭恭敬敬的读经,那是世尊给我们说法,菩萨跟我们说法,我们念给自己听;几个人在一起共修,每天读经,那就是落实见和同解。你要不读经,对一切人事物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要建立共识,不读经怎么行?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