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497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9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这两句话,正是我们现前修学过程当中的境界,能忍才能够顺利的通过,要是不能忍就被淘汰掉了。由此可知,『众生暴恶难可忍』,这是对修行人来讲最严重的考试,这一关能通过,境界、福慧都是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学佛的人念念都要想到『为菩提故』。为什么要忍?为求无上菩提,不能不忍。我们在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难,真的是非常难忍。马来西亚有个同修寄两份资讯给我,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寄的,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写的,我看到之后很欢喜,也很安慰。这里面第一份,末后说「我是一个老人」,没有名字,写的几句话写得很好,我在这个地方念念,跟同学们共同来分享。
  人生的道路,尤其是菩提道上,挫折太多,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众生为什么暴恶?我们知道这个原因,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那就不能怪他。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看整个世界,伦理道德没有了,圣贤教诲没有了,宗教信仰也没有了,贪瞋痴慢疑、烦恼习气比过去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所以社会动荡不安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学道非常不容易,这几句话对我们是很大的安慰,我们要常常把它记在心上。
  第一句话他说,「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要学弥勒菩萨。你看佛门里面,你一进庙门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对你微笑,你不回应他,弥勒菩萨还是微笑,应当学。我们以微笑对人,人家回应的是理都不理会你,甚至於还跟别人讲:这个人神经不正常,他怎么会对我笑。真遇到过。在外国还好一点,外国人虽然不像中国人,但是这种普通的礼貌他有。你跟他打招呼,不认识,他也会跟你打招呼,你对他微笑点头,他也会微笑点头,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你看头一个教我们,不要紧,不要放在心上。
  第二是「如果您的礼敬」,你对别人礼敬,别人怎么对你?「换来无礼、粗暴,也不要紧」。你要晓得这是现代社会正常的现象,我们还是要对人礼敬,不管人家用什么态度对我,我们还是要照这样做,为什么?我们要学菩提。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头一条「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我们要学。下一句说「如果您帮助他人,却不被接受,不要紧;如果您的信任换来背叛,也不要紧」。都能忍,这统统都是能忍,而且还是要干。我们对别人信任,人家对我们不信任是他的事情,那不是我的事情,我们也觉得那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受的教育不一样。我们接受的是圣贤教育,我们接受的是佛菩萨的教育。十善业道决定要能够落实,这里面这些话统统都可以归纳到十善业道。
  下一句说「如果他人不愿意回馈您的善行,不要紧」,我们的善行得不到回馈。「如果真能做到,您就走在德的大道之上」。这个德怎么成就的?忍辱成就的。《金刚经》上佛说得好,「一切法得成於忍」,你不忍就不能成就,你能忍那你就有成就。下面他又说,「您的怨言、失望和受伤」。这是说什么?假如你不能忍的话。你不能忍,你看看你对人微笑、对人礼敬,你帮助别人,你信任别人,别人对你是背叛,你这样做法,依照圣贤教诲去做,依佛菩萨的戒律去做,得到是这么样一个结果,你有没有怨言?你有没有对圣教、对佛菩萨产生怀疑,产生失望、伤感?这常有,这么退心了。
  「都源自於您自己的私心」。这是什么原因?换句话说,你没有把「我」放下,我跟我所没有放下,你才会有怨言、有失望、有灰心。这说明过失不在对方,不在外境,还是在自己,不能忍。不能忍,没看破、没放下。真看破放下了,哪有不忍的道理!所以应该怎么样?「无所求的,持续、再持续的在这条大道上迈步,这条大道就会成为道之路」。你看,修德成道,前面能忍是修德,不怨天、不尤人,还继续对人微笑、对人礼敬、帮助别人、信任别人,要知道你是个道德之人。这是个老人传给我的,最后他说「我是一个老人」。我收到这么一个讯息。
  另一个讯息是外国人写的,意思大致相同,这是一个同修翻译的。他写了十条,我把它加了个题目,题目是我加的,「处逆境随恶缘时须知十事」。过去我离开新加坡也是受很大的挫折,不过那次挫折也碰到一桩喜事,就是澳洲移民部长欢迎我到澳洲去,给我一个最优惠的签证,这个签证就是澳洲的尖端人才,那时候我已经七十五、六岁了,所以非常之难得。离开新加坡,我写了一幅对联勉励我们的同学,跟我去的有二十多人,我写的是「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消业障;下联是「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我写了这么几句话,勉励我们大家。这位外国的先生他这十条,我们的精神相同,我也在此地念一念,我念的是中文的译文,翻译的。
  他说「人们可能不合逻辑、不讲理和自我中心」。那就是成见很深,他不讲理,他自以为是,你遇到这个怎么办?「无论如何仍去爱他们吧」,还是要爱护这些人。这个「爱他们」就是佛法里面讲怜悯众生。众生的本性本善,本性本觉,他迷失了自性,染上严重的习气,这个习气都是不善的习气,所以我们跟他们相处,要原谅他、要同情他、要怜悯他,还是要爱护他。
  第二条说「你做善事,人们会指控你自私和别有动机」。这个现在在社会上常有,我们这一生当中遇到太多了。你做好事、做善事,人家都说你别有用心,天下哪有这种好人?他们心目当中不相信天下有好人,你要做好事,肯定有企图、肯定有目的。佛法里面讲的无私的、牺牲奉献的、舍己为人的,常常遭到这样的羞辱,还要不要去做?他说「无论如何,仍要去做善事」,还是要去做善事。总是你自己认为是对的,爱别人是对的、敬别人是对的、行善是对的。不过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懂得,佛门里头两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我们要有智慧,我们要观察境缘,也就是要观察环境、观察人事。能欢喜接受,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我们只要存善心就好,要有一颗善心;善事,缘不足。可是另外要知道,这个地方的缘不足、不成熟,别的地方缘成熟。哪个地方缘成熟了,你就到哪里去做善事,不一定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缘成熟了,我们再回来做善事,这就好。
  当这个地方的人不欢喜我们做善事的时候,我们要回避。菩萨戒经里头讲得好,「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不喜欢我们做善事,我们离开这里,他也很欢喜,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做。好在现在交通便捷,我们活动的空间比过去一百年前方便太多了。我在一九三0年代十几岁的时候,从我的家乡要到香港这个地方来,走路要走十几天,要通过长江,从江西(江西从北走到南)走到广东,到这个地方至少要半个月,你看现在飞机不到两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半个世纪之前,我们从中国到美国是坐轮船,差不多要坐一个月;从上海出发,到旧金山或者到洛杉矶,一个多月,现在飞机只要十几个小时。所以现在是哪个地方缘成熟就到哪里去做,这再好也不过了。
  下面第三条说,「如果你成功,你会赢得不忠诚的朋友和真实的敌人」。为什么?无论是世法、是佛法,你成功都有人嫉妒你,这是一定要晓得的。自古以来就有,但是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没有现在这么普遍。我早年跟李老师学经教,学讲经,老师跟我说了好几次,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刻。他说:将来你出去讲经,讲得不好,别人笑话你,那还没什么,如果真的讲好了,得到听众们的赞叹,你就走投无路了。那时候我听不懂,为什么讲经讲到听众赞叹会走投无路?到以后自己亲身遇到,这才晓得真的走投无路。台湾那么大,没有一个寺庙收容我,出家人也都认识,到寺庙里招待你吃一餐饭可以,你想在寺庙里挂单住一天都不可以,真叫走投无路。
  寺庙欢迎什么人?欢迎赶经忏佛事的出家人,如果我愿意参加他们经忏佛事,行,他们都愿意收留我。这不是我出家的目的,我出家不是赶经忏的,我是对於佛法经教的羡慕,感到没有人把这么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我是抱这个念头出家的。叫我去赶经忏,把经教放下,这是违背我的本愿。所以那时候我很认真的去思索怎么办,现在困难摆在面前,一个是你要在寺庙里面去住,那就走经忏这条道路;要不然要坚持研究教理,只有还俗。还俗在家人研究佛法,出家人没有法子干涉你,李老师就是在家人。可是在家人的道场,你讲经讲得好的话还是有人嫉妒,不愿意收留你,这是事实。
  我以后遇到韩馆长,韩馆长最初是我的听众,她几乎一堂都不缺,自己还带笔记本,一面听一面写笔记,很用功。以后我这个困难摆在面前,逼著没有法子了,她跟我商量,她说:法师,我家的房子还有空的房间,你去看看能不能住,如果能住,你还继续讲经。寺庙里面不欢迎你去讲,我们租地方去讲、借地方去讲。她有些朋友是做生意的,有个朋友是做律师的,律师楼晚上是空的,办公厅就给我们晚上,每天晚上在他那里讲经,讲了大概差不多三个月,以后有时租地方,厅比较大一点。租都有租期的,二、三个月换一个地方,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她给我张罗、给我联系,听经的这些听众跟她都有联系。我们这样,这种方式二十年,二十年大家才捐一点钱买了一层楼,就是景美的华藏图书馆。那个场地也不大,可以容纳一百多人,台湾讲五十坪,一坪是三十六尺,香港的三十六尺,五十坪,不是很大的地方。以后慢慢的捐助的人多了,我们就在那一层旁边的房子都给它买来,打通,三个单位打通,那就很大!总共景美图书馆我们离开的时候有二百五十坪,你就晓得多不容易,讲了二十年才不要过流动的生活了,有这么一个小地方。
  我一生确实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所以这个道场是韩馆长她张罗大众,大众出钱建的,但是道场登记的名字是她自己。那时候我们没有组财团法人,也没有管理委员会,没有这些。没有想到她往生,她走了之后继承产业的是她儿子,我们到最后离开了台湾,到新加坡。离开的时候我也写了几句话,勉励我们的同学。同学跟我到新加坡二十多个人,就是现在在澳洲这批人,我勉励他们大家,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韩馆长对我们三十年的护持,前面二十年是流动的,后面十年才安定的。
  我们在道业上有一点成就没有别的,讲席没有中断。李老师当年教导我,他用比喻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打拳的人天天要练拳,三个月不练骨头就硬了;唱歌的人天天要唱,三个月不唱他嗓子就哑了,就唱不出来了。讲经亦复如是,要常常讲,半年不讲就等於丢掉了。那时候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学讲经,你在一生当中至少一个星期要保持讲一次,决定不能中断。他老人家自己给我们做榜样,他在台中三十八年,确实三十八年如一日,他每个星期讲经一次,这样教导我们。
  我以后离开他老人家到台北,我一个星期讲五天,每天讲一个半钟点,消息传到台中,他老人家高兴得拍桌子,说这还得了!天天在练。初去的时候讲五天,以后七天,天天都是满的,没有一天是空档的。讲的时间最多的,我记得一个星期是三十多个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五个小时,一个星期大概是三十五、六个小时,这样练成的。你没有讲台学不出来,如果有讲台又有同参道友,没有一个不成就。这是我一生的经验。
  古大德的教诲这个意思我懂,我自己这一生经验当中,我确实没有同参道友。同学在一起切磋琢磨,过去在台中有十年,这个得利益。我们有七个同学,等於像一个小班一样,每个星期聚会一次,研究李老师的经典。老师讲经,我们复讲,复讲完了之后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一个星期一次。十年如一日,没有中断过,每个星期四在台中莲社小教室,我们搞了十年。徐醒民、周家麟都是我们七个同学里面的。所以有老师指导、有同学可以互相在一起研究,那个进度就快了。
  现在有很多人问我,怎样培养师资、培养人才?我知道,古人所讲的「十年寒窗,一举成名」,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就这个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有十几个人,找一个地方闭关,这十几个人根基都扎好,也就是说一定是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十善业、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