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用的时候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照见里头有没有分别?没有,没有分别、没有执著,照见。起作用是众生来向你请教,你样样给他说明,为什么?他没有能力照见,你统统照见。过去、现在、未来,遍法界虚空界,别人问你,你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才能帮助那些没有见性的众生,我们通常讲九法界众生,没见性,帮助他们。
『是故得成此光明』,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光明。这个光明我们不能够忘记,光明就是今天讲的氛围。你真的发了这个愿,无论你在什么地方,这个气氛它有,有这种气氛。如果修行功夫真的是得力,影响就很深,人家进入你居住的地区就看到。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老师居住的环境。他居住的地方有院子,像我们现在讲的别墅花园洋房,你进入那个范围有这个气氛。如果到他居住的房子里面,他的客厅、他的书房,那个气氛就非常之浓,有强烈的感触。如果真的是大德,教化一方的人民,你走进这个区域就感觉不一样。
我们也做了实验,我们在汤池做的实验。这一年,这么多好老师,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的氛围,一百多个人在那边教。进入汤池镇,你就感到这个地方跟其他地方不一样,证明佛在经上说的「境随心转」,这个地方的人心都变善了,都能够转恶为善。读书变化气质,这教学就是产生了变化,社会风气跟过去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由此我们就能想像得到,孔子当年在世,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的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能够认真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所以,他们居住的地区,在我们能想像到至少方圆一、二百里,你进入那个范围你就觉得气氛不一样。我们世间人讲风水,也是说这个道理,不相同。所以风水从哪里来的?风水还是人为的,人有好心就有好环境,境随心转。
我们总的来说,大概在整个宇宙里面,氛围最好的、最佳的、影响最大的是极乐世界,为什么?十方诸佛赞叹。这个地方我们就特别要注意到,十方诸佛赞叹,遍法界虚空界里无比殊胜的修学道场,我们要想去往生,有没有想到凭什么?这个地方我们能去吗?能去得了吗?是能去,必须要心同佛心,跟阿弥陀佛是一个心。阿弥陀佛是什么心?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是真发这个心,他要帮助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同成佛道。我们是不是这个心?发了,发这个心了!真的吗?你还有讨厌的人吗?你还有不喜欢的吗?那就不行,这跟阿弥陀佛的心不一样。阿弥陀佛没有分别,阿弥陀佛没有执著,阿弥陀佛没有自私自利,阿弥陀佛没有是非人我。你从这里去想,我们跟佛是不是一个心?我们跟佛是不是同一个愿?
阿弥陀佛的愿在哪里?这诸位都看到,《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细心去念,自己有没有?有的人念了之后,我也发了这个愿,然后要细细去检验,是真的是假的?到底一样不一样?心同、愿同、德同、行同,这个人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心清净,一尘不染;我们还有染污,不行,就跟他不相应。所以,《无量寿经》不能不念,《无量寿经》不能不理解,你能够把你所理解的全部都应用在生活上。我们过去把《无量寿经》重要的经文节录下来,节录七十多条,印在《净宗同修手册》上头,便利於我们同修们天天去反省,天天去对照,做到没有?难,不容易做到。为什么不容易做到?我们疏忽基础教育。
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这是净宗总的指导原则。说到净业三福,诸位就晓得,「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怎么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落实《弟子规》就是,小孝;落实《感应篇》有两个,有《感应篇》,有《弟子规》,中孝;再能够有《十善业道》,大孝;大孝三个根,中孝两个根,小孝一个根。如果说你《弟子规》都做不到,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不能不知道。学佛不能不认真,这是大事,不是小事,要非常认真,要全心全力的投入,我们这一生才能得度,成就自己,成就众生,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彭际清居士讲得好,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华严》就是大本《无量寿经》,真的,《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想想,要认真想想,我们这一生想不想去?想,不肯干,不是真的;想,要肯干。这一条是讲的发愿。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第二段灭爱光,灭爱光也有三首偈: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於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这是四弘誓愿的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看烦恼里面的,这个好难!世间人哪个没有爱?现在要把爱灭掉。你就晓得爱是所有烦恼的根,根源。我们今天讲世间的爱好!不过爱又怎么讲法?世间人的爱是什么?贪爱,情欲的爱,这是烦恼;如果是智慧的爱,佛教就不叫爱,叫慈悲。诸位要知道,慈悲跟爱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佛法换个慈悲?就是世间人的爱是感情的,有情有欲,这是烦恼的根。佛菩萨的爱是智慧,理智的,不是感情,所以那个爱是真的。那个爱为什么叫真?永恒不变。世间感情的爱为什么是假的?变化太大,今天相爱,明天就翻脸,不是真的。世间爱的基础是什么?虚情假意,这个要知道。所以,世间真的爱,母亲爱儿子那是真的爱,但就一生一世,不是生生世世。一个生死、一个轮回,前面就忘掉了,没有方法做到永续。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佛菩萨的恩德,真的,不是父母恩德所能比的。为什么?生生世世永远在照顾你,真的是永恒不变,我们要发这个心。
所以你要成就慈悲,先要把世间这种情爱要放下,否则的话,你的慈悲心永远发不出来。你想想看,慈悲心里面,真诚的爱心包括爱我们父母,爱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包括在其中。可是我们今天世间这种情欲之爱,对父母顶多是一生,没办法到来世。中国人提倡孝道,让我们永远怀念祖先,但是你晓不晓得,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哪天太阳系毁灭了,地球毁灭了,纪念祖先的事不存在了。所以佛讲得好,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星球有成住坏空,所以说世间无常。但是,我们的心性是真常,能生万法的是心性,它是永恒不灭;所生的万法是无常的,这个要知道。学大乘教没有别的,回归正常,回归自性,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放下,永恒不变,这个光能觉一切众生,『令其舍离於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为什么要舍弃?佛在经教里常常告诉我们,这五个字是地狱五条根。佛的话绝对不是妄语,《金刚经》上说得好,「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要相信。有一条你就离不开地狱,五条都具足还得了吗?怎么离法?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不执著。日常生活当中,譬如吃的、穿的、用的,没有一样不好,随缘不攀缘,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任何奢望,从这里下手。有缘也不要刻意去拒绝,那是错误的,随缘。不生贪爱,不生厌离,两边都没有,永远用什么?清净心、平等心来受用,这就对了,没有一样不好,那你是真的舍离了。现在时间到了,这首偈的意思没讲完,下一堂课我们再接著学习。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五八卷) 2007/6/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5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第二个小段有四光,「令发大心」,就是四弘誓愿。我们在这一段里面又有四个小段,分别是度众生、断烦恼、成佛道、学法门,跟我们一般所学的四弘誓愿的次序有点不同。我们看第二个小段「灭爱光」,灭爱光有三首偈,前面一首我们学过,我们把经文念一遍。还从第一首念起: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於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舍离五欲对世间人来讲,是很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世间人在六道里面轮回的时间太久,染上贪恋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这个习气太深。基本上是迷失了自性,把贪恋五欲六尘已经成为六道轮回里面受生的唯一目的。这个受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生命,一生当中唯一的目标,是追求五欲的享受。盲目的追求,决定做出损人利己不义的行为,这种行为生生世世累积下来,果报就在三途,果报现前的时候苦不堪言。
过去的人还好,社会上还有伦理、因果的教育,时时刻刻有人提醒你。当有人提醒的时候,自己警觉心就高了,纵然还是造作损人利己,总是希望损害别人不至於太大;换句话说,还有点良心。但是所造的恶业依旧免不了三途,三途里面实在讲与饿鬼道的缘最深,为什么?饿鬼道的业因就是爱欲。所以世间人常说人死了就作鬼,细细想这句话也不无道理。为什么人死了之后都作鬼?人的爱欲确实是非常严重,爱欲是饿鬼道的第一个业因,如果不能把爱欲舍弃,他就肯定到鬼道。他的前途,他的轮回范围很小,我们一般人讲六道轮回,他只有三道,饿鬼、畜生、人道,就在这里轮回。如果有一生伤害众生太严重的话,自私自利的心太深,损害别人太严重,他就堕地狱。这是事实真相,绝对不是说你相信就有,不相信就没有,不是这回事情,是事实真相。所以,爱要淡化,欲要放下,决定不是好事情。
肉身在这个世间要认真努力学习,学习什么?下面一句给我们指出来,『专思解脱妙法味』。学佛无论是出家、在家,古人讲得好,世味,世间的滋味,就是爱欲,世间爱欲的味哪有法味浓!决定比不上妙法味。但是能够品尝到妙法味的人毕竟是稀少,贪恋在五欲的人数多,不成比例。这个地方讲「解脱」,解是解开,解开什么?解开烦恼,解开忧虑。脱是什么?脱轮回、脱生死。生死决定不是一桩好事情,虽然现在有人发现,人真的是没有生死,灵魂不灭。这个发现在东方亚洲地区,千万年前就明白、就知道了,西方人也知道,不是不知道,科学技术发达之后,有意的把它掩盖住,就是不谈这个问题。古时候《圣经》里面有记载,以后把这些文字删除,不讲轮回了。删除是人干的,现代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发现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钟茂森居士根据西方人的报告这些资料,最近他做了好几场的讲演,完全说外国人对轮回的发现,有科学的证据,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肉身还有生灭,灵魂不能够转变成灵性,灵魂转变成灵性也叫一番生死,这个生死叫变易生死。我们这个人身体的生灭叫分段生死,灵魂的转变叫变易生死,佛法讲生死有两种。这两种生死都要脱离,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脱离这两种生死,那要靠什么?要靠妙法。法上面加个妙,就是告诉你,法也不是真的,也是因缘所生。《中观论》上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我是佛,佛说的。所以《金刚经》上才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著。执著佛法错了,佛是叫我们放下执著,不是教我们把世法执著放下,佛法的执著还可以,佛没有这么说法。佛法也要放下,佛法也不能执著,执著里面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所以,佛把「法」字上面加个「妙」,妙是什么?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它没有自性;你不能说它无,它有幻相,如梦幻泡影。
我们现在在无量法门里面,就是无量的妙法,我们只取一味,这一味就是念佛成佛,就取这一味。为什么?这一味容易、简单,上中下三根都得利益,下下根人也能得上上根人的成就,这个法门太妙了,这个法门无比殊胜。「专思」,专思就是专念,这个法门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心专念,万缘放下,很快就成就。佛在这里教我们,断烦恼应该在这里下手。第二首偈:
【若能舍离於五欲。】
要真能舍,这句话简单的讲,对於我们日常的生活随缘就好,不要攀缘。现代世界浊恶,《弥陀经》上讲我们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现在浊恶达到饱和点,人心不善,是有史以来没听说过的。由於人心不善,只知道自利,不知道利人,所以饮食起居现在混淆假的东西在里头,连医药都很多是假的,我都遇到过。韩馆长生病的时候,要我给她去买片仔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