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3-麻科活人全书 >

第3节

183-麻科活人全书-第3节

小说: 183-麻科活人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如或不效。用加味五仙散。去桔梗、芽茶、加牛蒡子、麦冬主之。 
朱曰 此条发明初出咳嗽治法。 
x加减泻白散x 治肺炎喘嗽。 
桑白皮(蜜炒) 地骨皮 炒甘草 人参 白茯苓 肥知母 枯黄芩 粳米一撮引。 
x三味消毒散x 
牛蒡子(炒二两) 荆芥(二钱五分) 每用三钱。水煎服。(按原刻遗甘草一味) 
x白虎汤x 清肺金,泻胃火。 
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一撮引。 
x三拗汤x 治风寒伤肺而咳。误行敛肺而壅。咳嗽喘急。 
麻黄(不去节三钱) 杏仁(连皮尖用二十粒) 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 
x加味五仙散x 治咳嗽不止。 
知母 贝母(各二钱) 款冬花(四钱) 桑白皮(七) 桔梗(七钱) 芽茶(五钱) 为末 
。每用一钱。杏仁煎汤下。 
四问曰。麻证发热。五六日。欲出不出。或作惊候。吐泻交攻。何以治之。答曰。发热而麻欲出 
不出。乃淫火之毒。内相攻搏。以致胃家受火邪之毒而作吐泻。急宜分利。而兼清胃泻火。以加味 
导赤散主之。兼惊者。加辰砂滑石粉、调服。万无一失。或以麻黄散、去升麻。济生散等剂治之。 
朱曰 此条发明欲作惊候。吐泻交攻治法。 
x加味导赤散x 治心胃。利小便。止惊泄。 
薄荷叶(四钱) 生地黄(酒洗) 木通 元参 车前子 连翘 淡竹叶(各七钱) 黄连(三钱) 
灯心、石膏引。 
x麻黄散x 
麻黄(去根节水煮打去绿汁,尽用酒蜜拌炒如煤用) 升麻(酒炒) 人中黄(瓦盛火 ) 牛 
蒡子(炒) 蝉蜕(去头足) 水煎服。 
x济生散x 治麻欲出不出。而生杂证。入口即效。 
紫草茸 梅蕊 凤尾草 郁金(各一钱) 牛黄(一分) 穿山甲(五分) 蝉蜕(去头足一钱 
)为末。麦冬煎汤下一钱。 
五问曰。麻出一日而又收。腹中作胀喘急者。何也。答曰。出而又收。乃为风寒所触。腹中作 
胀。乃是麻毒内攻。喘急者。乃是麻毒攻胃。急宜早治。若迟。则传三经而难治矣。当以葛根疏邪 
汤。加栝蒌仁、石膏、枳实、主之。或以回生清毒散治之。使麻毒内解。则无后患矣。 
朱曰 此条发明麻出又收。腹胀喘急治法。 
x葛根疏邪汤x 
葛根 防风 荆芥 苏叶 牛蒡子 连翘 地骨皮 前胡 赤茯苓 枳壳 木通 水煎服。 
x回生消毒散x 治麻出而又收。腹胀喘急。 
牛蒡子 蟾酥(二钱) 地龙(即蚯蚓晒干去土各二钱) 僵蚕 贝母 防风 荆芥(各一钱 
)为末。以淡竹叶煎汤下末一钱。 
六问曰。麻证服发散解毒之剂。麻不出而发斑。何以治之。答曰。麻证服发散解毒药。麻不出 
而发斑。乃心经君火盛而毒内攻也。当用通利之剂。名为釜底抽薪。使内热一解。则麻易出。纵不 
出亦不为害。以化斑解毒汤去升麻主之。或以清宁散加减治之亦可。 
朱曰 此条发明麻变斑证治法。 
x化斑解毒汤x 
元参 知母 石膏 牛蒡子 连翘 升麻 人中黄(火 另研用) 大黄(酒蒸) 淡竹叶 水煎。调 
人中黄服。 
x清宁散x 主泻心肝。(即泻青丸。以蜜合丸。淡竹叶煎汤下。治同。) 
大黄(酒蒸一两) 羌活 栀仁(炒黑) 川芎 龙胆草 防风 当归(酒洗各五钱) 为末。蜜水调下。 
七问曰。麻后作吐泻。不食发热。多有难救者。何也。答曰。麻收后吐泻不食。乃脾胃二经之 
证。脾虚则泻。胃虚则吐。治法当以理脾安胃为主。不可遂用人参、白术。只宜用六仙散治之。若 
热不退。则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调六仙散治之。倘用人参、白术。则助虚气作喘而死。 
朱曰 此条发明麻后吐泻不食发热治法。 
x六仙散x 治麻后、吐泻、不食、发热。 
蚂蚁花( 灰二钱) 薏苡仁(二钱) 藕节(一两) 莲肉(二钱) KT 石斛 陈早米(炒各五 
钱) 为末。米汤送下三钱。 
八问曰。麻后鼻干黑燥。昏沉不睡。又有喘急咳嗽。多有用白虎汤而死者。何也。答曰。麻后 
鼻干黑燥。乃火邪刑金。作喘急。乃胃气虚也。初出而见此候。乃肺胃火邪盛。用白虎汤(见二十 
六条)以清肺经之金而泻胃火。实为得宜。麻证日久胃虚。收后而见此证。用白虎汤。则更有伤 
胃气。不死何为。只宜以消毒清肺饮。去桔梗、甘草。加栝蒌仁、葶苈主之。可保无虞。倘服消毒清 
肺饮而不应。可用复元散除罂粟壳、桔梗。加栝蒌仁、葶苈。一二服则安。或用补肺阿胶散、更妙。 
朱曰 此条发明麻证鼻干黑燥喘急咳嗽等证。在收后不宜用白虎汤。另出治法。 
x消毒清肺饮x 治麻后喘嗽。鼻如烟煤。 
防风 荆芥 牛蒡子 连翘 桑皮 知母 贝母 陈皮 赤茯苓 百合 桔梗 甘草水煎服。 
x复元散x 治麻后喘急。鼻孔干黑如煤。 
贝母 百合 阿胶(炒) 枇杷叶(蜜炙去毛) 桔梗 罂粟壳(炒各一钱) 为末。用桑白皮 
煎汤下一钱。 
x补肺阿胶散x(治法加减详五十一条) 
阿胶(蛤粉炒) 马兜铃 牛蒡子(炒香) 糯米 炙甘草(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粒) 水煎服。 
九问曰。麻后牙疳。多致不治者何也。答曰。麻后牙疳。乃失血证。是热留足阳明胃经。余毒 
上攻所致。而有五不治之候。须要看证明白。自外延入内者不治。无脓血者不治。通龈白色者不 
治。牙齿落者不治。口臭者不治。除此五证。内服犀角消毒饮。或加味清胃散。外用药方搽之。毒 
消自愈。 
朱曰 此条发明麻后牙疳。有不治及可治法。 
x犀角消毒饮x 
牛蒡子(炒研一钱五分) 荆芥 黄芩 防风 犀角 甘草(各一钱) 水煎。日二服。 
x加味清胃散x 治口舌生疮。牙龈腐烂。 
生地黄 升麻 连翘 丹皮 当归 黄连 犀角 生甘草 水煎服。 
x搽牙药方x 治麻后走马牙疳。 
人中白( ) 鸡肫皮(各一钱) 乳香(熨) 没药(熨) 儿茶 朱砂(各五分) 血 
竭五倍子(各三分) 赤石脂( ) 海螵蛸 明矾( 各七分) 麝香 冰片(各二分)为末。用 
粟壳煎汤洗净。搽之。要速效。须加牛黄(二分) 珍珠末(二分) 和匀搽之。 
x又搽牙药方x 
红褐子(烧灰) 人中白( 各二分) 白梅(烧灰五分) 麝香(二分) 冰片(一分) 五 
谷虫(炒一钱) 为末。先以韭菜煎汤洗患处。搽之。 
十问曰。麻证又有发斑红。而麻反不红者。何也。答曰。麻出于胃。斑亦发于胃。斑是火大盛。 
而麻纵不红。亦无大害。只宜以清热消毒治之。用犀角消毒饮(见九问)可也。或以犀角一味磨汁 
与服亦可。若发紫斑。则为胃烂。不治。 
朱曰 此条发明麻证发红斑。而麻反不红之由与治法。 
十一问曰。麻初出。四肢浮肿。何以治之。答曰。四肢浮肿。乃是湿热流于四肢也。以五皮饮 
加葶苈治之。如不应。用木通散与之。一二服即愈。 
朱曰 此条发明麻初出四肢浮肿治法。 
x五皮饮x 
大腹皮 茯苓皮 陈皮 五加皮 姜皮 水煎服。 
x木通散x 
地龙(晒干烧灰一钱) 通草(焙焦) 木通(焙干各五钱) 为末。用米汤调下一钱。 

卷之一
麻疹形式要旨证治秘诀
属性:麻初呵欠喷嚏嗽。密密无缝痱蚤形。下出上收烦躁渴。毒从脏腑发皮生。麻疹之证 
而必红。咳嗽喷嚏鼻流脓。两泪汪汪如哭状。莫作伤寒一样攻。 

卷之一
麻疹证治大略括
属性:麻疹若不出。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先。咳嗽宜清肺〔汤(见五十条)〕。热多用化斑 
〔汤(静远主人方见五十七条)〕。 

卷之一
密斋治法大略括
属性:麻疹未出用荆防(败毒散)。前胡葛根炒牛蒡。赤苓枳壳同连翘。薄荷石膏多用良。 
麻疹出甚用(黄)芩(黄)连。知母石膏加元参。麦冬生地(黄)牛蒡子。竹叶骨皮名化斑。(汤) 
麻后咳嗽仍不退。清肺散子同竹沥。(黄)芩(贝)母栝蒌(仁)牛蒡子。麦冬防风桑(白皮)地骨。 
潮热元参麦门冬。木通知(母)贝(母)桑白皮入。生地(黄)黄芩与(地)骨皮。解热宁心清肺叶。 
泄泻三苓〔散(见三十七条)〕或导赤〔散(见二十六条)〕。更将六一散(见六十七条)子对。若变 
痢证问香蔻(又名香连丸。见六十三条)。走马牙疳清胃〔散(见七十九条)〕最。 

卷之一
验麻色吉凶
属性:麻疹色红者吉。麻疹色赤者重。麻疹色黄者危。麻疹色黑者死。 

卷之一
麻疹轻证
属性:或热、或退、五六日而后出者轻。身有微汗。滋滋润润。气不甚粗。身不焦热。麻出必轻。淡红 
滋润。头面匀静而多者轻。透发三日。而渐收者轻。麻已出明白后。而身上皮肤。或青色或红紫色 
者。俱无妨。上身热。下体凉。此乃隔热下凉。不妨。 

卷之一
麻疹重证
属性:鼻出血者毒重。口出血者毒尤重。二便出血者毒更重。且危。初起时手足心如火热者重。初 
起脚冷如冰者重。气喘鼻干。且又鼻掀。而作呕吐惊搐。狂燥无汗者。最重。头面不出者重。红紫 
黯燥者重。咽喉痛不食者重。胃风收早者重。移热大肠变痢者重。夹斑、夹瘾、夹丹者重。舌出血 
者重。 

卷之一
麻疹不治证
属性:黑黯干枯。一出即收者不治。气喘。心前吸者不治。身上一遍红与肌肤平者。必当发表。如发 
表后仍复如故。不治。鼻扇口张。两目无神者。不治。鼻青粪黑者不治。当面牙齿黑者不治。走马 
牙疳者不治。舌长过寸者不治。胃烂者不治。麻后泄泻不止者不治。 

卷之一
麻疹死证括
属性:已收浑身热不凉。昏沉恍惚语无章。饮食不进舌胎白。失智循衣与摸床。元气精神混懒散。 
一魂尚尔未飘扬。逢斯强药求全毁。任是高明莫主张。 

卷之一
应用药性
属性:x【防风】x入小肠、大肠、胆、心胞络、膀胱。治风去湿之仙药。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 
其性上行。故治上盛风邪。泻肺实喘满。周身痹痛。四肢挛急。目盲无光。风眼冷泪。一身尽痛。脊 
痛项强。不能回顾。腰似折。项似拔。疮在胸膈以上。俱宜用。为其散结去上风热也。(肺虚。有汗 
喘乏。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泻后脾虚发搐。产后血虚发痉。忌用。) 
x【荆芥】x入肝、肺气分。祛经络中之风热。能清头目。去瘀血。破积气。消疮毒。(表虚自 
汗。阴虚面赤者。忌用。) 
x【薄荷】x入肝、肺消风散热。治咳逆失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利咽喉。去舌胎。除小 
儿惊热、瘰 疮疥之要药。又能开郁散气。 
x【苏叶】x入气血两分。解表利咽。开胃通肠。下气除寒。升中有降。(久服泄人真气。脾胃 
虚寒人过服、多致滑泄。) 
x【前胡】x入肺、脾、胃、大肠、胆、三焦。其功长于下气。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故能治 
痰热喘嗽痞膈诸疾。为痰气之要药。其性治气实风痰。(凡阴虚火动之痰。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 
禁用。) 
x【葛根】x入大肠、胃。能鼓胃中清阳之气。主消渴。身热、呕吐。使胃气敷布。能启阳气。解诸 
毒。使胃气升发。邪毒自散而不留。乃大肠胃经之专药。治头额痛。眉棱骨痛。天行热呕逆。发散 
解肌。开胃止渴。宣发痘疹。“葛花”能解酒毒。 
x【葱白】x入肺、胃。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能出汗。 
x【胡荽】x通身痹、达四肢。能避一切不正之气。痘疹不出者。捣 衣被发之。春夏阳气发升 
之时。用之反助热毒。恐变黑色。不可不慎。 
x【连翘】x大肠、心胞络气分药。泻心经客热。破血结。散气聚。消肿毒。利小便。泻心火。故诸 
痛疮痒皆治。又能清胆经郁热。 
x【牛蒡子】x(又名大力子。又名恶实。)肺经药、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湿疡之毒。 
为痘疹之仙药。又能去皮肤风热斑毒。 
x【犀角】x入胃。凉血、散血、清血。解痘毒斑疹毒。治惊狂。解蛊毒。又治吐血、衄血、使血、尿 
血、痘麻血热毒甚者。尤为必需。 
x【绿豆】x解丹毒烦热。治风疹及药石发动。并解热气。治奔 。 
x【山豆根】x治咽喉诸疾及喉痹。解痘疹热毒。止痛。消疮肿毒。治发热咳嗽。善治人马急黄。 
杀小虫。腹胀喘满。卒患热厥心痛俱宜。(脾胃虚寒作泻者。忌用。) 
x【人中黄】x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一切诸毒恶疮。 
x【人中白】x治口疮舌诸疮、最效。为降火之妙味。 
x【蚯蚓】x(又名地龙。白颈者良。解热毒。入盐化为水。通经络。炙干用。)专杀蛇蛊、三虫、 
伏尸诸毒。解湿热。利小便。通经络。治痘疮。脾胃虚热。娇红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