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3-麻科活人全书 >

第2节

183-麻科活人全书-第2节

小说: 183-麻科活人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兼赤白。加减黄芩汤(见七十二条)相随。大都痢止便为奇。不效令人疑忌。 
麻后须防四证。不治常致误人。遍身余热欠清宁(证一)。咳嗽连声牵引(证二)。牙齿疳生走 
马(证三)。痢下赤白难禁(证四)。各求方法细论评。才是麻科医圣。 
问甚身间壮热。只因余毒留连。金华丸子是灵丹。栀仁黄芩黄连龙胆草。郁金雄黄解毒。灯 
芯地骨皮汤吞。若还脾弱热绵延。集圣丸胃芩渴任选。 
集圣丸当归川芎。芦荟五灵脂夜明砂。砂仁青皮莪术加。黄连酒炙虾蟆(即蛤蜊)。猪胆粟米 
粉糊丸。清晨米饮吞下。治疳肥儿功最大。这个丸儿堪夸。 
平胃散五苓散相合。方儿名曰胃苓汤。苍术茯苓肉桂与猪苓。陈皮浓朴泽泻分明。白术须宜 
生用。去肉桂甘草煎成。浮肿泄泻食积停。人口效应如神。 
咳嗽频频不止。为因不禁酸咸。又加火毒肺家炎。尤恐胸高气喘。体实却用葶苈丸。神虚清 
肺神丹。如斯调理保平安。莫向风波弄险。 
葶苈丸除肺热。杏仁葶苈防己。牵牛莱菔子相随。红枣肉捣成为剂。清肺神丹降气。盐水煮 
焙陈皮。黄芩黄连栀仁黄柏杏仁泥。苏子稀糊丸易。 
口齿生疮臭烂。此名走马牙疳。金华丸子内求安。外用除疳妙散。先取桶中尿白。火缎白色 
如盐。五倍子铜绿蜕壳蚕(即蚕蜕纸)。再加硼砂冰片。 
赤痢下成鲜血。黄连柏叶槐花。枳壳荆芥穗同加。痢止血除才罢。白痢茱萸滑石。樗根枳壳 
升麻。乌梅取肉作丸佳。赤白香连丸可下。 
香连丸又名香橘。五钱木香陈皮。石莲子取肉半数宜(等分用止一半)。一两黄连另制。外将 
茱萸五钱。同黄连炒而用之。炒后去茱萸勿同施。神曲糊丸吞饵。 
痘后麻疹即现。治法从未讲究。专用清肺是妙手。发散与补俱谬。药用黄芩桑白皮。贝母牛 
蒡子同俦。更宜倍入西河柳。特为后学指授。 
麻后如变疟疾。清凉健脾为佳。麦冬薏苡仁粉干葛。白茯苓陈皮鳖甲。柴胡白芍淡竹叶。知 
母贝母山楂。渴甚再把石膏加。不渴知母并罢。 
更防四种死证。临时休得殊差。毒多体热瘦如麻(证一)。咳嗽面青声哑(证二)。走马(牙疳) 
唇齿肉落(证三)。痢疾噤口吁嗟(证四)。这般即是死冤家。不可骑牛觅马。 
妇人出麻时候。天癸正当临期。血走气虚难支持。伏陷恐成在斯。药忌辛酸升发。养阴汤(见 
三十二条)加减最宜。用心调理莫待迟。临危法无可施。 
妇人麻初发热。经行非期何因。毒火内迫血离经。元参地黄汤进。或将解毒汤四物汤。二方 
合用调停。服后天癸依然行。定变伏陷逆证。 
元参地黄汤神方。丹皮生地元参。炒黑蒲黄栀仁添。水煎入口灵验。四物汤除去川芎白芍。 
解毒汤栀仁黄柏黄芩黄连。服后经止立便痊。不应中虚证交。 
妊娠如逢出疹。热蒸胎必坠伤。热甚儿坠母安康。轻或两全无恙。初潮宜用参苏饮。减去半 
夏木香。或已现麻须更方。安胎饮用停当。 
初潮宜用参苏饮。加减全凭神医。枳壳前胡与苏叶。除去甘草桔梗陈皮。葛根白茯苓同煎。 
人参半夏木香须忌。加入连翘牛蒡子贝母宜。勿学庸工执泥。 
出现宜用安胎饮。川芎白芍当归身。苏叶甘草条子芩。大腹皮乌豆水浸。陈皮姜汤泡去白。 
姜汁炒连壳砂仁。人参白术用时须当斟。糯米一撮为引。(白芍。出现时须当并除) 
x【附秘本妊娠出麻括】x孕妇如逢出疹。须防热甚胎伤。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是主方。蕲艾条 
子芩多放。砂仁连壳姜汁炒。安胎清热最良。用心调理莫仓皇。务保子母无恙。 
产后如遇出麻。用药休使寒凉。四君子汤(见七十二条)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十全大补汤。 
补养气血为上。绵 肉桂因人施用。全在良师审详。若泥寒凉生气伤。好似雪上加霜。 
且说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加味成方。川芎当归身生地黄。人参白苓白术甘草相将。肉桂白芍 
俱用酒炒。黄 蜜拌炙为良。水煎浓汁与之尝。加减听凭酌量。 

卷之一
麻证条目法旨用药要诀(删订)
属性:初起已出及已收。证立条目治立方。不敢峻热与用霸。随时解毒万无妨。 
初潮证治初起潮热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除升麻、桔梗、甘草。加紫苏叶、葱白。 
已出潮热者。用葛根疏邪汤(见三十三条)。加黄芩。或清热透肌汤(见二十五条)。去甘草。加黄 
芩、骨皮。寒热似疟者。用防风败毒散(见第五条)。除桔梗、甘草。加前胡、赤茯苓。已收潮 
热者。用生地骨皮汤(见三十条)。去甘草。加黄连、枳壳。或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地 
骨皮、连翘、牛蒡子、当归。 
x烦热证治x 初潮烦热。未出时烦躁者。用防风败毒散(见第五条)。去桔梗、甘草。加麦冬、黄 
芩、葛根。已出烦躁者。用白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加骨皮、黄柏、连翘。已收烦躁者。用白 
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加骨皮、黄柏、牛蒡子、枳壳、木通。 
x谵语证治x 初潮谵语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去升麻、桔梗、甘草。加桂附、滑石、辰 
砂末。已出后谵语者。用加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调辰砂、滑石末。或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 
十五条)。调辰砂、滑石末。已收后谵语者。实属凶兆。用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合加 
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调辰砂、滑石末。 
x咳嗽证治x 初潮咳嗽。乃属美候。用宣咳发表汤(见第五条)。除升麻、桔梗、甘草。加桑白 
皮。如潮热轻者。并除淡竹叶。已出咳嗽。亦属美候。用聂氏清肺饮(见五十条)。除陈皮、柴胡、 
桔梗、甘草、贝母。加枳壳、连翘、牛蒡子。或除热清肺汤(见五十条)。除甘草、赤芍。加枳壳、连 
翘、牛蒡子。或加味泻白散(见五十一条)。除甘草、人参。加枳壳、连翘、牛蒡子。已收收后咳嗽 
者。用秘本门冬清肺汤(见五十条)。除甘草、桔梗、糯米。不作口渴者。并除石膏。 
x泄泻证治x 初潮泄泻。乃属美候。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除枳壳、薄荷叶、淡竹叶、升 
麻、桔梗、甘草。加赤茯苓、车前子。已出泄泻者。用猪苓汤(见六十三条)。除甘草。有用古方黄 
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合三苓散(见三十七条)者。收后潮热泄泻者。用加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 
x呕吐证治x 初潮呕吐者。用竹茹汤(见五十九条)。除山楂。加荆芥、防风、前胡、葛根、连翘、 
牛蒡子、枇杷叶。已出呕吐者。用竹茹汤(见五十九条)。除山楂。加连翘、牛蒡子。收后呕吐 
者。用石斛清胃散(见五十九条)。除丹皮、赤芍、甘草。加竹茹、枇杷叶、柿蒂。 
x大便不通证治x 初潮大便闭者。用前胡枳壳散(见五十一条)。除大黄、甘草。加丑牛、连翘、 
牛蒡子、防风、葛根。已出大便闭者。用当归润肠汤(见六十八条通幽汤方尾)。除升麻、牛熟 
甘草、熟地黄。加连翘、牛蒡子。收后大便闭者。用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除甘草。 
x小便不通证治x 初潮小便闭者。用三苓散(见三十七条)。加防风、葛根、连翘、牛蒡子、木 
通、车前子、枳壳。已出小便闭者。用导赤散(见二十六条)。除甘草。收后小便闭者。用通关 
散(见七十条)。除人参、甘草、大黄。 
x大便出血证治x 初潮大便出血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去淡竹叶、升麻、甘草、桔梗。 
加生地黄、丹皮。甚者更加犀角。有用犀角地黄汤(见五十八条)。除白芍。加荆芥、防风、牛蒡子、 
连翘、葛根者。已出大便出血者。用凉血地黄汤(见四十五条)。除甘草。加连翘、牛蒡子、犀角。 
有用犀角解毒汤(见五十八条)。除赤芍。加元参者。已收大便出血者。用犀角解毒汤(见五十 
八条)。除赤芍。加连翘、牛蒡子、炒蒲黄。有更加桃仁者。(盖欲去其积血也。愚谓用生熟蒲黄以 
去瘀生新。更为妥当) 
x小便赤涩证治x 初潮小便赤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除升麻、桔梗、甘草。加泽泻。 
已出小便赤者。用加味导赤散(见四十九条)。有用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木通者。 
收后小便赤如泔浊者。用加味三苓散(见十一条)。 
x口鼻出血证治x 初潮口鼻出血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除升麻、桔梗、甘草。加炒栀 
仁、茅根、生地黄。已退场门鼻出血者。用加减犀角地黄茅花汤(见五十八条)。除甘草。有用古 
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童便、炒栀仁者。收后口鼻出血者。用犀角解毒汤(见五十八 
条)。除赤芍。加茅根、当归尾、百草霜。 
x咽喉痛证治x 初热咽痛老。用败毒散(见骨髓赋内)。除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射干、麦 
冬、山豆根、防风。已出咽痛者。用败毒散(见骨髓赋内)。除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射于、栀 
仁、山豆根。收后咽痛者。用败毒散(见骨髓赋内)。除柴胡、赤芍、甘草、桔梗。加射干、栀仁、山 
豆根、黄连。 
x腹痛证治x 初潮腹痛者。用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除升麻、桔梗、甘草。已出腹痛者。用 
清热透肌汤(见十六条)。除甘草。加枳壳。收后腹痛者。用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 
枳壳、山楂肉、元参。 
x声音喑哑证治x 凡声音哑喑者。用清金降火汤(见五十三条)。除白芍、陈皮、甘草、桔梗。加 
石菖蒲。有用诃子肉、磨水服者。 
x夹丹证治x 夹丹者。用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连翘、牛蒡子、当归尾、生地黄、丹 
皮、元参。有用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芒硝、甘草。加生地黄,当归者。 
x夹斑证治x 夹斑者。用犀角红花饮(见四十八条)。加黄连、紫草、大青。 
x夹痢证治x 初潮夹痢者。用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除赤芍药、甘草、蝉蜕。加防风、枳实。 
已出夹痢者。用清热导滞汤(见七十二条)。除白芍、楂肉、浓朴、甘草。收后成痢者。用清热导 
滞汤(见七十二条)。除白芍、甘草。又有前后俱用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枳壳、白 
芍。或三苓散(见三十七条)。加酒炒黄连、黄芩、木通、白芍者。在初潮不宜用大凉之剂。收后。三 
苓散分利。似乎无济。且白芍始终俱宜酌用。此法不大妥当。(初潮何以不宜用大凉之剂。因初 
潮之时。毒正向外。一经大凉之剂。遏抑毒势。麻不得出。致丧生命者。比比也。此句可作金针之度。) 
x牙疳证治x 凡遇牙疳证。用加味清胃散(见六十二条)。 
x麻疯疮证治x 用解毒汤(见一百另七条)。有用大连翘饮(见十八条)。加金银花者。 

卷之一
增订治麻问答捷要
属性:一问曰。麻之初出。何以知其发于肺胃二经。答曰。肺主一身之皮毛。胃乃主纳五谷。若皮肤 
坚浓。腠理闭密。而麻难现。毛孔开豁。毒从里出。而麻易透。胃火壅滞。故不能食。火邪清消。而 
口能餐。是以知也。所以治麻之法。初时专以发散解表清胃火为主。宜用加减参苏饮。去桔梗、甘 
草。加连翘、牛蒡子、荆芥、防风、石膏治之。又问曰。假如用加减参苏饮。发散不出。何以治之。答 
曰。以麻黄散发之。或以三仙散发之即出。 
x加减参苏饮x 
紫苏叶 前胡 粉葛 茯苓 枳壳 桔梗 甘草 生姜 葱白引。水煎服。 
x麻黄散x 
麻黄(蜜同酒炒黑) 枳壳 赤茯苓 木通 苏叶 前胡 葛根 连翘 牛蒡子 蝉蜕 红花 
葱白引。水煎热服。 
x三仙散x 
红花 牛蒡子(炒) 穿山甲(炒成珠) 水煎热服。 
二问曰。麻证忌用人参、半夏、升麻。而痘证又用升麻代犀角以补其气。何以辨。答曰。麻乃 
肺胃蕴积热毒而发。不宜内实。又不宜温补。而最喜清凉。夫麻出于六腑。所以先动阳气。阴血多 
亏。阳者气也。故不浆。升麻能升动阳气上冲。是以麻证最忌。痘出于五脏。宜内实。最喜温补而助 
脓。其以升麻代犀角者。乃生犀地黄汤(见八十二条)中。用升麻以引生地黄。而入足阳明胃经耳。 
朱曰 麻出六腑。最喜清凉。痘出五脏。最喜温补。此条发明用升麻代犀角之法。 
三问曰。麻疹初出。咳嗽。何以治之。答曰。麻初出咳嗽。宜用加减泻白散。去人参、甘草、糯 
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用白虎汤。除去甘草、粳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以三拗汤治 
之。如或不效。用加味五仙散。去桔梗、芽茶、加牛蒡子、麦冬主之。 
朱曰 此条发明初出咳嗽治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