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83-麻科活人全书 >

第12节

183-麻科活人全书-第12节

小说: 183-麻科活人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生地芩连汤去白芍、防风、粉葛。加枳壳。紫草、连翘。或凉血地黄汤去甘草。加木通、枳壳、紫 
草、连翘、牛蒡子、黄芩、黄柏解之。或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加酒炒红花、紫草、地骨皮、黄芩、 
连翘、牛蒡子、黄连、粉葛之类。以滋阴凉血。而内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也。若麻收之时。身 
上麻形肌肤带紫色或青色者。此内毒实热之候。以大连翘饮(见三十五条)去柴胡、赤芍、甘草。 
加地骨皮、枳实、黄连、牛蒡子。以利二便。使实热从二便而泄。如热极甚者。再加大黄以治之。 
又有一等。见暖则红活。不暖则焦枯。此为风寒所闭。治法虽应凉解。而不可太过。以暖为是。宜 
用养阴汤(见三十二条)。用生地黄。去白芍、川芎。加防风、荆芥以治之。若麻紫而不光润。颜色 
枯燥而不起者。则难为矣。 
x凉血饮子x 
生地黄(一钱五分) 黄连(五分) 黄芩 荆芥 元参(各一钱) 红花(三分) 丹 
皮赤芍(各八分) 木通(七分) 水煎温服。 
x生地芩连汤x 
生地黄 黄连 黄芩 连翘 红花 防风 粉葛 栀仁 元参 木通 石膏 当归 牡 
丹皮 白芍药 灯心引。如大便三四日不通。合河间凉膈散利之(见二十六条)。 
x凉血地黄汤x 
生地黄 当归尾 黄连 栀仁 元参 甘草 水煎服。 

卷之二
粒头焦第四十六
属性:麻粒头焦实可惊。热极急将肺胃清。治之若还不及时。变成紫黑命归阴。 
麻疹透表而粒头焦者。不论麻色红淡。皆为热极之候。急宜清肺凉胃。分利小便。并且以白 
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重用石膏。加木通、泽泻。或加车前子治之。如干燥无汗。加蜜酒炒麻黄 
以汗之。大便燥者。宜于清解剂中。佐以血药而润燥。以全书除热清肺汤加当归、火麻仁、枳壳治 
之。如不通者。方以承气汤或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甘草下之。倘治之不早。多致紫黑难救 
矣。有等原发小疥。而顶焦有似于麻焦。而实非麻焦。临症须详审。 
朱曰 紫黯色。粒头焦。皆热极之候。当于清热、解毒、凉血诸法中求之。小疥似焦。尤 
须注意。 
x全书除热清肺汤x 清肺金、泻心火主方。 
麦冬 黄芩 石膏 元参 生地黄 贝母 赤茯苓 壮热。加地骨皮、黄连。气粗。加炒葶 
苈子、栝蒌霜。便闭。加当归、火麻仁、枳壳。 
x承气汤x 治少阳胆经、阳明大肠症。 
生大黄(四两) 浓朴(姜汗拌炒六钱) 枳实(面粉拌炒三枚) 水煎服。加芒硝三合。名大承气汤。 

卷之二
云头片第四十七
属性:麻如云片 红赤。或作腥臭出脓血。一因表火一因里。治分内外免疏失。 
麻出有如云头大片。其形微起。此症有二。一证现大片 红赤肿。而微离肉者。一证于红肿 
大片之上。复有小红点现于片上者。皆因表火炽甚所致。当分内外。用大寒凉之剂。或分利之。 
以白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加葛根、元参治之。若麻出如锦纹斑烂。或出脓血。腥臭不干。心胸 
烦闷。呕吐清水。身温热者。以白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加贯仲。以散结积诸毒。而除湿热。加 
防风、荆芥穗。以治风而消疮毒。(有加苍术治之者。虽云甚当。然似乎当慎。)慎勿迟延。恐致不 
救。若麻稠密。身痛烦躁者。以凉血饮子(见四十五条)去赤芍。加紫草、连翘、牛蒡子治之。倘系 
瘾疹。遍身状如云头片。斑点乍有乍无者。则当以消风散治之。 
朱曰 云头大片。加以腥臭出脓血。外证已极险恶。认定表火炽甚。以散结毒除湿热诸 
法治之。自可转危为安。若系瘾疹。虽状如云头片。而斑点若有若无。其分别在此。 
x消风散x 
当归 生地黄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荆芥 胡麻仁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 木通 
(五分)水煎。食远服。一方有苍术、甘草。 

卷之二
发热而发斑屑是成瘾疹第四十八
属性:发热蒸蒸便已硬。皮红似锦是名斑。莫将麻毒雷同看。笑杀庸医一样观。 
斑症血胜气不足。麻候营血亏耗多。初热皮肤觉似斑。莫作真斑用寒药。 
麻症初起。全类伤寒。但中指冷者。乃是麻候。若发热时。大便闭结。或已硬。皮肤上红如锦 
者。乃热留胃中。是发斑症。非麻症也。不可认作是麻。而妄用发散之剂。用之反增危剧。宜以加 
味人参白虎汤。(见二十九条)去人参、天花粉、甘草、粳米。加大青、元参、生地黄、枳实、木通主 
之。一则可以化斑屑。二则无碍乎麻候。如大便不通者。以三黄丸微利之。夫发斑之症。乃血有 
余而气不足也。麻症乃是火熬血分。血多虚耗。阳气多旺。遂得有此。若发热之时。皮肤上有觉似 
斑屑者。此实非斑。乃风寒协热在表而成瘾疹。此等症候。只宜疏散之剂。内加清解之药。俟麻一 
透。瘾疹自退。慎勿认作真斑。而施苦寒之品。遂用紫草、红花、石膏等化斑之药。以致大便水泄 
不止。元气日衰。致麻内陷而难救也。如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去赤芍、甘草。可以施治。若麻已 
出而夹斑者。以犀角红花饮主之。 
朱曰 中指冷者为麻候。发斑忌用发散。瘾疹之异于发斑。如此。 
x三黄丸x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大黄(二两) 为末。水泛丸。白汤送下。 
x犀角红花饮x 
犀角(磨汁) 红花 生地 当归尾 丹皮 连翘 牛蒡子 木通 枳壳 水煎服。 

卷之二
易收早收难收第四十九
属性:麻出高耸润泽点。清解重施肺无险。自表至里渐次收。肤无疮痕名为敛。 
麻出一日即便收。非冒风寒即挟热。误食酸物亦能致。三者源来有分别。 
旋出旋收病势轻。连绵不尽势堪惊。化斑解毒令消灭。莫使余邪集病身。 
麻疹出收合阴阳。出以温和收以凉。连出不收阳气盛。迟迟间出是阴强。 
麻疹出收。常以六时为准。如子后出。午时即收。午后出。子时即收。乃阳生阴长。阴生阳成。 
造化自然之数也。凡此旋出旋收者。乃为易收。其症则轻。然麻之易收。必须先时麻出高耸。粒尖 
淡红色润。以其毒轻。而肌表易清。肺无加咳。故易收也。又有一等。火毒虽重。而重施清解。以致 
肺胃火邪悉退而易收者有之。然必于三日之间。从肌表而渐收于里。或三日之间。一时收尽。肤 
上并无疮痕形影者。方为易收。治者当详审之。若麻出一日而收者。乃见风大早。为风寒所冲。 
麻毒内攻。未清爽者。非为易收。急宜施治。若不早治。必致胃烂而死。宜以葛根疏邪汤(见三十 
三条)主之。虽不复出。亦无后患。即三日后麻已收敛明白。如有被风寒所袭者。亦宜以此方主 
之。至于早收。则与易收不同。早收者。麻出未经三日。或一二日、或半日而收尽。周身肌肤暖 
处。绝无红影。乃为早收。终变危候。若虽未经三日而早收。肌肤上暖处。尚未全收。其毒未尽而 
攻于内。急宜清毒、解肌、透表以救之。宜用解毒快斑汤。去楂肉、生甘草、川芎、桔梗、紫草茸。加 
石膏、知母、元参治之。发之不起。当审其所因。而与内解。何则。早收之候有三因。一因正出未 
透之际。而胃风寒。麻因风寒所遏。邪反内攻。以致早收。宜以葛根疏邪汤(见三十三条)加葱白 
与之热服。或以消毒饮(见二十二条)去甘草加葱白、葛根与之热服。服后便透者吉。不透。再用 
消毒饮(见二十二条)去甘草、加酒蜜炒麻黄。有更加穿山甲者。当酌量而加以治之。不急治。必 
发喘胀而死。亦有遍身青紫热肿。喘胀气急。此毒滞血凝。半匿肌表。急用河间凉膈散(见第二十 
六条)去大黄、芒硝、甘草。加元参、紫草茸、丑牛、蜜炒麻黄、石膏以发越之。若腹胀喘促、溺清脐 
突者。以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大黄、芒硝。加丑牛、葶苈、芥子治之。庶或可救一二。一因 
内挟热痰。火毒抗剧而伏匿。烦躁或腹胀喘急。不省人事者。以白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除天 
花粉、淡竹叶。加元参、牛蒡子、连翘、栝蒌霜治之。一因误食酸醋收敛之物。以致肺脏不通。毛 
窍闭密而伏匿。壮热喘咳烦闷者。以猪胆汁煮甘草煎汤。续续与服。或以苦瓠同生甘草煎浓汤 
灌之以探吐。吐中便有发越之义。然仍宜疏托。当以消毒饮(见二十二条)去甘草与服。如误食 
猪肉。喘胀气急者。亦以消毒饮(见二十二条)去甘草。加枳壳、丑牛、楂肉以下夺之。有用枳壳汤 
去浓朴、甘草。加神曲、麦芽治之者。确无济于事。若误食桃李生冷、喘咳声喑者。以消毒饮(见二 
十二条)加木通、枳壳、石膏、马兜铃。去生甘草主之。果得热退身安。气息渐调者。方可无虞。又 
有因大病或久病之后而出麻。其人中气虚耗。致毒不能发越而收早者。或有因初潮始热之时。 
泄泻久经不止。或未发热之先。曾经洞泄者。亦致中气虚损。麻才出尽而随即收者。此数者。虽 
用疏托之药。而毒终难发尽。惟当健运中气。略兼解表清热之剂。如香砂六君汤去半夏。少用白 
术、木香、砂仁等分。加麦冬、连翘、牛蒡子、酒炒黄连、酒炒黄芩、荆芥、防风、葛根之类。可以 
施用。(愚意当以沙参易人参。薏苡仁易白术。木香砂仁可除。更可加贝母。)但与微整门户。仍即 
用消毒之剂。如消毒饮(见二十二条)又宜继用。慎勿迟延。恐致肺胃败烂而不救。若麻已出而 
复收。(有用当归红花饮加葱白、牛蒡子、连翘、葛根、治之者。大为不妥。姑录是方证谬。)或出不 
尽。心慌啼哭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有用黄芩、白芍二味治之者。不妥。)须当 
以解毒快斑汤去桔梗、甘草、楂肉、紫草茸、川芎加枳壳、赤茯苓。随症加减治之。大抵麻在三四 
日之后。觉渐次收敛。方为顺候。然必待肌表清凉。麻方能收。若麻出致三四日、五七日不收者。 
肌肤必然壮热。此为难收之症。宜用解肌凉血之剂。佐以利水之药。以凉血饮子(见四十五条)除 
去赤芍。加木通、赤茯苓、枳壳、葛根主之。若一出连绵至四五日不收者。乃阳毒大甚。须用化斑 
解毒汤。去升麻、大黄。加黄连、黄芩、生地黄、地骨皮以解之。便闭而有腹疼者。并用大黄以利 
之。或以秘本大青汤(见第四十条)去升麻、桔梗。加黄连、地骨皮、黄芩、生地黄以解之。便闭腹 
疼者。加丑牛以利之。解其毒使之发于外。庶里无余邪。免生后患。若解之而仍逡巡不出者。乃 
风寒外束。皮肤秘密也。宜以葛根疏邪汤(见三十三条)加薄荷、地骨皮治之。若麻点带白燥色。 
隐隐于肌表之间。似收非收。而实不收者。此必因风寒所绊。而不能透表。非难收也。宜急用疏托 
之剂。佐以寒凉之药。以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内)去赤芍药、甘草。加防风、黄芩治之。若肌肤 
之上无点粒。惟见如片。肤平不高。此为易收而未收尽也。宜用解肌之药。亦以葛根解肌汤(见 
第五条)去赤芍、甘草。随症加减治之。如见有内热之症。亦宜清内热。倘内热不除。多致不能尽 
收。如生地骨皮汤(见三十条)去甘草。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味导赤散。俱可选用。 
加减而施。 
张璐先生曰。西北水土刚劲。禀质亦浓。麻必五七日乃收。东南风气柔弱。麻出不过二三日 
即收。迩来地运变迁。无分西北东南。体质均弱。未有不绵延日久方收者。当非难收之比。若三 
四日后。麻疹点燥色白。隐隐于肌肤之间而难收者。此必卫气素弱。不能掀发。或因衣被单薄。致 
冒风寒。阻其发越之机。以致延绵多日。法当用辛散透表之剂。如荆芥、葛根、前胡、牛蒡子、西 
河柳、麻黄之类。以发散之。淡竹叶、元参、薄荷、蝉蜕之类以透肌。切不可遽用寒凉。闭其开泄 
之路。此训可以为万世治麻大法。 
朱曰 予治麻必经六七日始收。从未有三日即收者。今读张石顽先生此训。乃恍然。 
x解毒快斑汤x 麻疹现形一二日宜用。 
连翘 牛蒡子 防风 荆芥穗 当归尾 桔梗(各七分) 生地黄 楂肉(各八分) 蝉 
蜕(去头足七只) 黄芩 紫草茸(各六分) 干葛(一钱) 西河柳(五分) 川芎(五分) 生甘草(去皮三 
分) 水煎。以犀角磨汁对服 
x枳壳汤x 
浓朴(去皮姜汁炒) 陈皮(姜汤泡去白各三钱) 枳壳(麸炒四钱) 炙甘 
草(三钱) 水煎服。 
x香砂六君汤x 治气虚痰滞、食滞、气滞等症。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木香 砂仁 红枣、姜引。 
x当归红花饮x 治麻已出而复收。(系备用方) 
当归(酒炒) 红花 葛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