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此事难知-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
药或炒或酒浸之类皆是也。后急者。谓前缓剂已经高分。泻邪气入于中。是到阴部入于中。
染于内之有形质之所。若药不速去。反损阴分。此中治却为客热所当急也。治客以急。此之
谓也。治主以缓。先缓谓也。谓阳邪在上。阴邪在下。各为本家病。不从先后错其缓急。不
惟不能解其纷。而复致其乱矣。此所以治主当缓治客当急。谓阳分受阳邪。阴分受阴邪者主
也
。阳分受阴邪阴分受阳邪者客也。凡所谓急者。当急去之。此治客以急也。假令少阳阳明之
为病。少阳者。谓邪出于耳前后也。阳明者。首面大肿也。先以黄芩黄连甘草通炒锉煎少少
不住服呷之。或一剂毕。再用大黄或酒浸或煨。又以鼠粘子新瓦上炒。 咀煎成去渣。纳芒硝
各等分。亦时时呷之。当食后用。徐得微利。并邪气已。只服前药。如不已。再服后药。根据
前次第用之。取利已却止。如阳明渴者加石膏。少阳渴者加栝蒌根汤。阳明行经。加升麻葛
根芍药之类。选而加之。太阳行经。加羌活荆芥防风之类。选而加之。并与上药相合用之。
不可独用。散者散也。此一节亦见病机气宜。治洪长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者。灸
第三 第九 。服局方妙香丸。以针投眼子透。令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法。治弦细缓三
脉。诸痫似狂。李和南五生丸。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无损胃气。是其要也。若血
受病。亦先调气。谓气不调。则血不行。又气为之纲夫也。夫不唱妇不随也。如妇人病经先
柴胡以行经之表。次四物以行经之里。亦先气而后血也。不能饮而渴。不能食而小便黄或涩
。皆因胃气虚而生热。有形之物不入火炎上而渴。戊就癸而化。所以小便黄赤如枣汁。法当
补胃以钱仲阳(白术散)。干葛木香藿香等药治之。
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汤)。
中焦渴。大小便不利。(调胃承气汤)。
下焦渴。小便赤涩。大便不利。(大承气汤)。
卷下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属性:表热恶热而渴者。白虎汤。
皮
肌热脉浮弦者(柴胡饮子)。
一身热或日晡潮热。皆血热也。(四顺饮子)。
夜则行阴若发热者。血热也。(四顺饮)(桃
仁汤)选而用之。当视其有表入里。腹痛血刺腹痛中。无转失气之类
昼则明了夜则谵语。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不治自愈。若甚则四顺饮子。(桃仁承气汤)证相似当下者用之。
寅申发热。两胁不盛。亦为柴胡证。
表里内外俱热者。(大柴胡汤。)
昼则行阳气也。(柴胡
)。夜则行阴血也。(四顺)治。项后侧少阳经中。疙瘩不变肉色不问大小及月日深远。或有
赤硬肿痛。
生山药(一挺去皮) 蓖麻子(二个去壳)
上二味研匀摊帛上。贴之如圣。
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可灸涌泉三壮或五壮立愈。
治刃及脚膝生疮。局方虚损门。(黄 丸)服之则愈。定痈疽死之地方。
一伏兔 二腓 三背 四五藏俞 五项上 六脑 七髭 八鬓 九颐
卷下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
属性:手少阳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之外侧出其端。终于目锐 。足少阳胆之经。起于目锐
。
终足大指三毛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此又足太阳之别也。又灵枢
云。脐下膀胱至足。为足三焦。右手尺脉为命门。包络同胗。此包络亦有三焦之称。为命门
之火。游行于五脏之间。主持于内也手三焦主持上也
。足三焦主持下也。上中下三焦。通为一气。卫于身也。为外护。既已头至心。心至脐。脐
至足为状也。呼为三焦有名也。以为无状可呼。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却是有形状
。何以然。上焦者主内而不出。中焦者主腐热水谷。下焦者主出而不纳。故经曰。上焦如雾
。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也。手经者。主持上也。足经者。主持下也。命门者主持中也。为卫者
护持外也。三焦元气为父之气散也。包络相从母也。并行而不相离。母之元气也。故俱会于
胸中。经云。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气之海也。如天地之尊。不系五形。清邪中于上焦。名
曰洁也。头痛项强腰脊痛。浊邪中于下焦。名曰浑也。
阴气为栗。便溺妄出。表虚里急。上焦下焦与中焦相混。上焦怫郁。脏气相熏。中
焦不治。胃气上冲。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
于经络。出入脏腑。阴气相通阳气后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 (音兀)咽塞
。寒厥热壅。必然下血。阴阳俱厥脾弱液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便数而难。脐肠湫痛。
命将难全此命门之脉诊在右手尺也。经曰。五脏不和。五液注下。当阖不阖。便溺俱脱。生
气(绝矣)所以腹脐湫痛也。故曰命将难全。前三焦自外而入。后三焦自内而出。(如雾)
不散而为喘满。此出而不内也。沤不利而为留饮。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上不能内。下不能
出也。渎不利而为肿满。此因上内。而下不出也。此三
焦之所不归也。三焦有脏而无腑。在内则游行是在血也。在外则固护。是在气也。上焦如
雾者气也。下焦如渎者血也。中焦者气血分之也。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出
而不内。即传道也。治在脐下。名曰三焦。其腑在气冲中。又云。有脏无腑。成氏云。血室
者血之所居也。荣卫停止之所。经脉流会之处。冲脉是矣。冲者奇经之一也。起于肾下。出
于气冲。并足阳明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为诸经之会。启玄子云。冲为血海诸经朝会。
男子则运而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皆谓之血室。内经曰。任脉通。冲脉盛。男既营运。女
既停止。
故营运者。无积而不满也停止者。有积而能静也。不满者阳也气也。能满者。阴
也血也。故满者以时而溢。为之信有期也。溢动也干道成男。坤道成女。故营运者阳之象也
。停止者阴之象也。气血荣卫男女皆有。内外谐和。其脉同胗。脉者血之府也。故为气血
之先。室为藏物之舍亦为府也。三焦之府在气冲中。为男女血海之府经又曰。有脏而无腑从
无
形而言之。有脏有腑。从有形而言之也。清邪浊邪所伤。三焦齐病。亦同两感。经云。心包
络主之。脉出胸中。下膈历络三焦。此其所以相与相火并行。与命门之脉同胗于右尺中也。
陈氏五运六气。后有君火二论。(即陈蓬运气图也)
卷下
许先生论关中梁宽甫证
属性:右胁
而火乘之。其病为逆如此者。例不可补泻。盖补金则虑金与火持。而喘咳益增。泻火则虑火
不退位而 癖反盛。正宜补中益气汤也。先状元气少。少以治病药和之。闻已用药而不获效
。意必病势苦逆而药力未到也。当与宽甫熟论。远期秋凉。庶就使平复。盖肺病恶春夏火气
。至秋冬则退也。正宜于益气汤中。随四时阴阳升降。浮沉温凉寒热。升降浮沉则顺之。寒
热温凉则反之。顺其理和其气。为治之大方也及见有证。增损服之。或觉气壅。间服加减枳
术丸。或有服间服加减枳术汤。数月后庶逆气稍回逆气回则治法可施但恐已至色青色赤。脉
弦脉洪。则无及矣。
近世论医有主河间刘氏者。有主易州张氏者盖张氏用药根据准四时阴阳
升降。而增损之。正内经四气调神之义。医而不知此是妄行也。刘氏用药务在推陈致新。不
使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义医而不知此是无术也。然而主张氏者。或未尽张氏之妙则
瞑。眩之药。终莫敢投。至失机后时而不救者多矣。主刘氏者。未悉刘氏之蕴则劫效目前。
阴损正气遗祸于后日者多矣。能用二家之长。而无二家之弊则治法其庶几乎。
卷下
论史副使病证
属性:史副使病不见色脉。不能解料然以既愈复发言之则亦恐宜取张氏根据准
四时阴阳升降用药以扶元气庶他日既愈。而遂愈也。宽甫病候初感必深。所伤物恐当时消导
不尽
。停滞淹延变生他证。以至于今恐亦宜仿刘氏推陈致新之意少加消导药于益气汤中。庶有渐
缓之期也。圆明膏太医王教授传
槐英(半斤河水四斤浸二宿熬槐英取汁二升) 黄连(四
以上五味。锉如绿豆大。用河水六升。
浸一宿。熬取汁三升。将槐英渣并此五味渣再用水四升。熬取二升。通前共五升。相合铜锅
内。用木炭文武火熬。入去 净蜜四斤。净蜜法取蜜四升入锅内微熬。勿令滚。其 沫尽浮
在面上。急取下。以纸覆蜜面。候冷取纸 自随纸去。再温蜜热以绵虑入药汁内同煎一时许
。入下项飞石一十三两。
金星石 银星石 代赭石 菩萨石 寒水石 紫石英 云母石(
并白矾少许同捣细) 滑石 井泉石 玄精石(各一两另研为细末) 黄丹(三两研令极细)
以上
淬
焙干净秤二两。入药汁内。又熬一时。入下项药。铜绿(半两研) 青盐(半两研) 雄猪胆(七枚
取汁) 白丁香(一合水浸研取清汁) 鹰条(三钱如取上汁用)
以上药同熬万转成膏。凡熬时用槐柳枝不住手搅。
勿令尘入锅中。须于净室内熬膏盛入瓷器中。假冷入下项细末药不可热。热则药力去矣
乳香 没药 轻粉 蕤仁(去皮各半两用) 朱砂 牛黄 脑子 血竭(各一钱) 杏仁(去皮
半两) 南硼砂(一钱)
上件各别研令极细。
珍珠 珊瑚 紫贝 砂 石獬 白矾 绿矾 朴硝(各一钱) 盆硝(半钱)
上用预留元熟清药汁。同研极细烂搅入药中令匀。如常法点之神效。
后序
属性:东垣先生医书一帙。予府已锓梓传于世矣今又得一书
。亦东垣治疾之法。名曰此事难知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
朝泯也。秦焚六经。而废周公孔子之道。幸而医书存世考诸经者。则知黄帝与岐伯之论辩。
反复推明五运七气之秘以立补泄之法。所以拯斯人之疾。而人之死生系焉。岐黄既远。求能
推诸五运七气。而察阴阳升降之候。定脏腑虚实之所因。合经络上下之所属。而能起死回生
者鲜矣。噫。克绍明之者。其惟东垣先生乎。先生是书。乃言外不传之秘。诚为人所难知。
然方剂虽载其妙理。有不可得而明言者。在乎心领而神会耳。唐许胤宗曰医者意也。思虑精
则得之此之谓欤。而孟轲氏曰。梓匠轮舆。能与
人规矩。不能与人之巧。亦此谓也。予用寿行而与四方之士共焉。则济人利物之一端。未必
无小补云成化甲辰岁仲夏既望荆南一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