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解金匮要略-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滑助药导滞下行,二则借其甘甜以作矫味之用,便于喂服,并嘱其家人限制患儿零食,饮食以清淡为宜。3月8日复诊,患儿服药第二天泻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继以大黄甘草散每日1次,量同前,再服4天,患儿食量渐增,每餐能进一小碗,诸症随愈。
〔歌诀〕
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胃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胃脘热痛口作渴,药简方明功奇特。
组成: 大黄、甘草。
功效: 荡热和胃,通利大便。
主治: 胃热气逆证。症见呕吐,食入即吐,口渴,胃脘热痛或热胀,或大便干,舌质红,苔黄津不足,脉滑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胃炎、幽门水肿、食道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佩兰治疗急重呕吐,并随症加减(腑实明显加芒硝;邪犯胃脘选藿香、紫苏、半夏、陈皮;食浊中阻加陈皮、楂曲;夹痰饮加茯苓、白术;肝胃不和加柴胡、生麦芽等)。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腹胀加陈皮;体虚加党参;呃声洪亮有力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者加丹参、鸡血藤)。加减治疗新生儿不乳、胎黄、鹅口疮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饮食辨》中说本品: “性凉而不伤胃、能退诸热、解百毒,凡热肿、热痢、热渴、痈疽、瘟毒、斑疹、金石药发……”
金疮是刀、斧等金属器械的创伤所引起。疮痈肠痈浸淫病症并治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六首
〔读经先知〕 此篇论述痈肿、肠痈、金疮、浸淫疮四种疾病的脉象、症候及辨证治疗和预后。痈肿有内痈、外痈之分;肠痈属内痈之一;金疮是刀、斧等金属器械的创伤所引起;浸淫疮属皮肤病。以上这四种病都属于外科的范畴,所以合为一篇讨论。
〔原文〕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①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②痈③。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④,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蒴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附方: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浸淫⑤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未见。
〔注释〕
①洒淅:怕冷,象被冷水浇身一样。
②其:作语助词。
③痈:痈肿。
④疮:古作创,此处指金疮。
⑤浸淫:浸者,浸渍之意;淫者,蔓延之谓。
〔译文〕
凡是浮数的脉象,应当有发热的症状,但是病人反而怕冷,冷的象被冷水浇在身上一样,如果身体某处疼痛,此处将要发生痈肿。老师说:辨别各种痈肿是否有脓的方法是:用手按在痈肿的部位上,有热感的,为有脓;没有热感的,为无脓。肠痈病人,出现全身肌肤干燥粗糙得象鳞甲一样,腹部皮肤紧急,但按之则柔软如肿状,腹部没有肿块,全身不发热,脉呈数象,这是肠内有痈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
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用法〕以上三味药,捣为药末,取方寸匕,用水二升,煎煮减成一升,一次服下。服药后,小便应当通利,污秽脓毒应当从大便排除。肠痈病人,少腹部肿胀而痞硬,按之有压痛,疼痛牵引阴部,象淋病疼痛一样,小便正常,时常发热,自汗出,又怕冷。脉象迟而兼紧,是痈脓未成,可用下法治疗,用大黄牡丹汤主治。服药后,可见大便色黑(有血),瘀血由大便排出,肠痈可愈。如果脉象洪数的,为痈脓已经形成,就不能用下法治疗。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用法〕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煮取一升,去药渣,加芒硝,再煎煮沸,一次服下,若有脓则从大便排出;如果无脓,则从大便排除瘀血。有人问道:寸口的脉象浮微而涩,按理应当有吐血、下血等失血及汗出症状,假如没有汗出,这种脉象又怎样解释呢?答道:这是因为身上有金疮,是被刀斧砍伤而失血的缘故。被刀斧等金属兵器所伤而致金疮病,用王不留散治疗。
王不留散
〔组成〕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用法〕以上九味药,桑根皮以上三味药烧灰存性,不要使灰烧的过性,分别捣末过筛,混合均匀制成散剂,每次服方寸匕,小疮可以外敷,大疮只可内服,产后也可服用。如果外感风寒,桑根白皮不要用。前三味药都要阴干一百天。
附方
排脓散
〔组成〕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用法〕以上三味药,捣为散剂,取鸡子黄一枚,用药散与鸡子黄等量,揉和适度,饮和服,每日一次。
排脓汤
〔组成〕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用法〕以上四味药,用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次温服五合,一日二次。浸淫疮(即黄水疮)这种病,从口部蔓延到四肢的,可以治疗;由四肢向口部发展的,不容易治疗。患浸淫疮病,用黄连粉治疗。方未见〔方剂趣记图解〕
乌梅丸
汉·张仲景《伤寒论》
趣
记妩媚妇人归心焦炽连泊雾江
乌梅(丸)附子人参归当辛细椒蜀枝桂连黄柏黄乌梅姜干
【组 成】 11味:附子(炮)180克人参180克当归120克细辛180克 蜀椒120克桂枝180克黄连480克黄柏180克乌梅480克 干姜300克炼蜜(适量)
【用 法】 乌梅可用50%醋浸泡一宿,去核捣烂与余药和匀,烘干或晒干,研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1~3次,空腹温水送下;或改作汤剂,用量酌减。
【功 效】 温脏补虚,泻热安蛔。
【主 治】 现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痢疾、过敏性结肠炎等寒热错杂者。
〔本节表解〕
主要类别症状治则方剂肠痈脓已成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解毒排脓薏苡附子败酱散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时时发热自汗出泻热逐瘀大黄牡丹汤金疮寸口脉浮数而涩,被刀斧所伤逐瘀,止血,止痛王不留行散浸淫疮疮由口部向四肢发展,或由四肢向口部发展清热败火,解毒袪湿黄莲粉
〔名医医案〕
张某,男,23岁。腹痛一天,发热呕吐,继则腹痛转入右下腹,经西医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先后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疼痛持续不解,且发热呕吐。患者不愿手术而求治于周师。证见面色青黄,神色困惫,右少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包块如掌大,畏寒发热,剧痛时四肢冰冷,舌黄有津,脉滑数。体温38。7℃,血中白细胞20000/立方毫米。此属寒湿邪结化热,治宜温阳祛湿清热。方用薏米90克,炮附子30克(先煎),败酱草30克。嘱其浓煎顿服。4剂后疼痛大减,呕吐止,体温正常,白细胞下降为13000/立方毫米。续服上方6剂,白细胞总数10000/立方毫米,仅在右小腹下包块不消。再服上方20余剂,包块消失而愈。
揣某,女,15岁,学生。患者于两月前因胆道蛔虫被摘除胆囊,术后一周肝区疼痛不休,引流口淌脓,屡用青链霉素、龙胆泻肝、柴胡清肝等,疗效不佳。某医院欲为其二次手术,患者惧拒。1971年10月19日延余诊治: 胸右侧第九肋下端,有1×9厘米暗红色垂直切口斑痕一条,下端之引流口1×1×3厘米,色淡红、平塌,有咖啡色之稀薄脓液流出,气微腥臭,引流口与斑痕四周,皆有1。5厘米宽之淡黑晕。右上腹稍现膨隆,肝脏触诊有明显压痛和扣击痛,肝脏肿大在肋缘下2。5横指、质略硬、边缘钝。肝区隐痛,夜间较重。颜面暗黄,形体瘦削,脘胀纳少,口苦咽干,渴不欲饮,溲黄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细无力。此属术后毒物不净,正不胜邪,邪踞成痈。宜温肝疏木,助正荡邪。方药: 薏米、制附子、生黄芪各40克,败酱50克,柴胡、木香各15克。水煎,每日一剂,分早、中、晚、夜四次服。引流口局部敷提毒散,外贴麝香回阳膏,隔日一换,至愈为止。此方服2剂后痛减轻。服5剂后痛止,脘胁舒,纳谷馨。继进6剂,脓色转白,质稍稠,余症亦均减轻。遂改为日服上方半剂,一日二次,两周后病瘥。
〔歌诀〕
薏苡附子败酱散
癔苡附子败酱散,通阳排脓并散结;
肠痈脓成腹皮急,苔白脉虚急急煎。
组成: 薏苡仁、附子、败酱草。
功效: 排脓解毒,通阳散结。
主治: 大肠寒湿痈证。症见右少腹急结不舒,按之有物如肿状且柔软,腹皮急,皮肤粗糙,大便不畅,舌质淡,苔白薄,脉沉。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肠麻痹、肺脓疡、肝脓疡、慢性胆囊炎、卵巢囊肿等属寒湿痈滞者。有报道用本方加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白头翁、黄芩等治疗毒菌性肠炎,并随症加减(热毒盛者加黄连、鱼腥草;阳虚盛者加补骨脂、仙茅、仙灵脾;气滞盛者加槟榔、枳壳、川楝子;阴虚者加石斛、玉竹、麦冬等);加白花蛇舌草、赤芍、白芷、丹皮等治疗慢性盆腔炎;加减治疗输卵管积液、肝脓肿、附件炎、肠痈等疾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紫草茸及紫胶虫病人只能向前行走,不能往后退。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论一首脉证一条方五首
〔读经先知〕 此篇讨论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五种疾病的脉象、症候及治法。趺蹶以但能前、不能却为特征;手指臂肿,是以手指臂肿及时常动为特征;转筋,是以四肢拘挛作痛为特征;阴狐疝,是以阴囊偏有大小、时时上下为特征;蛔虫病,是以吐涎、心痛、腹痛为特征。这五种病症并无联系,又不便于归类,不能单独成篇,故在论述杂病之后,将诸病合为一篇论述。
〔原文〕
师曰:病趺蹶①,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②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③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阴狐疝④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圆亦可。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蚘虫。蚘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⑤,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蚘厥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⑦,蚘上入膈,故烦;须臾⑧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⑨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