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活解金匮要略 >

第15节

活解金匮要略-第15节

小说: 活解金匮要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涌吐宿食瓜蒂散宿食在下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或微滑,下利不欲食荡涤宿食大承气汤
    〔名医医案〕
    潘某,男,43岁。先因劳动汗出受凉,又以晚餐过饱伤食,致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脘闷恶心。单位卫生科给以藿香正气丸3包,不应,又给保和丸3包,亦无效;仍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腹满而痛,大便3日未解。舌苔黄腻,脉浮而滑,此表邪未尽,里实已成,治以表里双解为法。用厚朴七物汤: 厚朴10克,枳实6克,大黄10克,桂枝10克,甘草3克,生姜3克,大枣3枚,白芍10克。嘱服2剂。得畅下后即止后服,糜粥自养,上症悉除。

    关某,男,3个月。其父代诉: 目前原因不明的阵发性哭闹,当时腹胀,可能有腹痛,3日不大便,吐奶不止,以后吐出黄色如大便样物,此间未曾进食,症状日益加剧。曾经两个医院诊治,检查腹部可见肠影,腹壁紧张而拒按,经X线腹部透视,发现有液平面六七个,并充满气体,确诊为完全性肠梗阻,经灌肠下胃管等对症治疗,不见好转,终于决定手术疗法。患者家属考虑到小儿只3个月,不同意手术,而来中医处诊治。1974年4月5日来诊,患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时出冷汗,腹胀拒按,大便不通,脉微,舌苔灰白,系脾阳不运,积滞内停所致。治以行气泄满,温中散寒,厚朴七物汤治之。厚朴10克,桂枝7。5克,甘草10克,枳实10克,川军2。5克,生姜5克。按上方服1次即效。服药后约1~2小时内,排出脓块样大便,以后2小时内,共排出3次稀便,随着腹胀消失,腹痛减轻。经10余日,逐渐好转,与健康婴儿无异。

    〔歌诀〕
    厚朴七物汤
    厚朴七物枳黄研,桂草姜枣齐同煎;
    行气除满泻积热,表里双解腹胀蠲。
    组成: 厚朴、枳实、大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 行气除满,泻热去积,表里双解。
    主治: 外有表寒,里有积滞之证。症见脘腹胀满,身热,微恶风寒,大便不通,苔黄厚,舌质微红,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痔疮、慢性结肠炎、慢性肠胃炎或溃疡、肠痉挛、胃痉挛、幽门水肿以及肠胃型感冒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合保和丸治疗食积发热;本方去大黄治疗肠梗阻;治疗发热腹痛、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均获得良好效果。

    患肝着病的人,时常想着别人用脚踏他的胸部才觉舒服。





金匮要略中卷

金匮要略中卷

    杂病的治疗方法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论二首脉证十七条方二首
    〔读经先知〕 此篇论述五脏中风、中寒、真脏脉、五脏病、三焦病及脏腑积聚等脉象、症候及治法。此言中风、中寒并非《伤寒论》中太阳病的中风和伤寒(病位在皮肤、肌腠、经俞营卫,属外感病);与《金匮》中风历节病篇的“中风病”半身不遂之中风有别。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①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藏,浮之③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④,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⑤,或曲如蛇行⑥者,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⑦,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复花汤方,皆同。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痛,背痛彻心,譬如蛊注⑧,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⑨,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邪哭((B10))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B11)),状如摇者,死。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B12)),麻子仁圆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B13)),益((B14))下如尺中者,死。问曰:三焦竭部((B15)),上焦竭善噫((B16)),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遣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B17));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B18))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B19));有热者,便肠垢((B20));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问曰:病有积、有聚、有((NE047))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NE047))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NE047))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B22)),积在心下;微下关((B23)),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B24));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注释〕
    ①身运:身体运转动摇。
    ②死脏:真脏脉。
    ③浮之:轻按。
    ④行常伛:伛(yù予),指驼背。行常伛,指行走时经常曲背垂肩。
    ⑤如索不来:脉象如绳索之悬空,轻飘游移,应手即去,不能复来。
    ⑥曲如蛇行:脉象如蛇行之状,曲折逶迤而不能畅达,无柔和感。
    ⑦蹈其胸上:蹈为足踏之意。此处可理解为用手推柔按压,甚则捶打胸部。
    ⑧蛊注:病名。发作时胸闷腹痛,有如虫咬之状。
    ⑨下重:下肢沉重无力。
    ((B10))邪哭:有如邪鬼作祟,无故悲伤哭泣。
    ((B11))覆杯洁洁:杯中空无所有。
    ((B12))其脾为约:脾被胃所约束。
    ((B13))乱如转丸:形容脉象躁动,如弹丸之乱转。
    ((B14))益(yì溢):通溢。
    ((B15))三焦竭部: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机能衰退。
    ((B16))噫:嗳气,这里指嗳出食气。
    ((B17))坚:大便坚硬。
    ((B18))淋秘:淋指小便滴沥涩痛,秘作闭字解,小便闭塞不通,即是癃闭。
    ((B19))鹜溏:鹜即鸭。鹜溏,是说如鸭之大便,水粪杂下。
    ((B20))肠垢:肠中的粘液垢腻。
    ((B21))((NE047))(gǔ谷)气:即水谷之气停积留滞之病。
    ((B22))上关上:关上即是关部。上关上,指关脉的上部。
    ((B23))下关:关脉的下部。
    ((B24))气冲:即气街,穴名,在脐腹下横骨两端。

    〔译文〕
    肺脏感受了风邪的病人,出现口中干燥而气喘,身体动摇,不能自主而沉重,头昏而身体肿胀之症。肺脏感受了寒邪的病人,就吐粘痰和唾液。肺死脏的脉象,轻按感到虚而无力,重按弱如葱叶,中空无根的,是死证。肝脏感受了风邪的病人,表现为头及眼部的肌肉跳动,两胁疼痛,走路时多曲背弯腰(驼背),饮食也多食甜味的东西。肝脏感受寒邪的病人,出现两臂不能抬举,舌根干燥,喜欢叹气,胸中疼痛,身体不能转动,吃东西就吐而汗出等症状。肝死脏的脉象,轻取无力,重按好象绳索状伏而不起,不能复来,或者脉象曲折,象蛇爬行之状的,是死证。患肝着病的人,时常想要别人用脚踏着他的胸部才觉舒服。在没有感到疾病痛苦的时候,只想喝热汤,用旋复花汤治疗。方见妇人杂病中心脏感受了风邪的病人,出现发热,不能起床,肚子有饥饿感,但进食后就呕吐等症状。心脏感受了寒邪的病人,心中灼辣难受,好象吃了大蒜一样,严重的,心痛牵连到背部,背痛牵连到心胸,好象蛊虫在啃咬脏器一样。脉象浮的,不服药而自己呕吐的,病就会好。心脏受了损伤的病人,一旦劳动疲倦,就头面部发红,下肢沉重,心中疼痛而自感心烦不安,发热,脐部有跳动感,脉弦,这是心脏受伤所引起的。心死脏的脉象,轻按坚实有力,好象麻豆滚动一样,重按则更加躁急、跳得很快的,是死证。病人悲伤哭泣,好象邪鬼作怪似的,使人心神不安定,这是气血虚少的缘故。气血虚少是属于心的疾病;心气不足的人,时常有恐惧感,闭起眼睛想睡觉,梦见自己走得很远,致使精神分散,心神不安。如果阴气衰弱的就成为癫病,阳气衰弱的就成为狂病。脾脏感受了风邪的病人,出现全身发热,形同酒碎之状,腹中烦满而沉重,眼皮跳动而气短。脾死脏的脉象,轻按大而坚,重按如同向下复盖着的杯子,中空而动摇不定,是死证。(臣亿等详细说明,五脏各有中风、中寒证,现脾脏只记载中风证,而脾中寒、肾脏中风、中寒都没有记载,是因为古文脱简较多,且年代久运,没有文字可以弥补)跌阳部的脉象浮而涩,浮脉属胃气强盛,涩脉为小便频数,浮脉与涩脉相合,大便则坚硬,这是脾被胃热约制成脾约证,用麻子仁丸治疗。
    麻子仁丸
    〔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用法〕以上六味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小,每次饮服十丸,一日三次。以大便通利为度。患肾着的病人,出现身体沉重,腰部寒冷,如坐在水中,从外形看,好象是水气病,但口不渴,小便通利,饮食正常,病属下焦,身体劳动而汗出,衣服里面又冷又湿,久而久之便得这种病,腰部以下寒冷、疼痛,腹部沉重得象带五千铜钱似的,用甘姜苓术汤治疗。
    甘姜苓术汤
    〔组成〕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用法〕以上四味药,用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温服,腰部即感到温暖。肾死脏脉,轻按坚实,重按紊乱,形状如弹丸一样转动,这种脉象盛满涌于尺部的,是死证。有人问道: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机能衰退,如上焦心肺机能衰退的人,出现嗳出食气的中焦脾胃症状,这是什么道理呢?老师回答说:上焦禀受中焦之气,中焦胃气不和,不能消化食物,所以出现嗳气;下焦脏腑功能衰退,就会出现遗尿或大便失禁,这是由于下焦之气不和,不能自己约制的缘故,不须要治疗,日久自会痊愈。老师说:热邪在上焦,就会因为咳嗽日久而成为肺痿;热邪在中焦,就会导致大便坚硬;热邪在下焦,就会出现尿血,亦可导致小便淋涩疼痛或大便秘结不通。大肠有寒,大便稀溏如鸭粪一样;大肠有热,则大便解出脓血粘滞腥臭;小肠有寒,病人肛门重坠而便血;小肠有热,一定会发生痔疮。有人问道:病有积、有聚、有((NE047))气的,应该如何区别?老师回答说:积是五脏之病,始终固定不移;聚是六腑之病,发作有一定时间,痛处不固定,常游走移动,可以治疗;((NE047))气病,胁下疼痛,用手按之病可缓解,但是还可以复发。各种积病的诊脉大法是:脉象沉细,好象附着在骨上的,这就是积病。寸口脉象沉细的,则积病在胸中;脉象沉细而微出寸口之上的,则积在喉中;关部脉沉细的,是积在脐旁;沉细的脉象出于关上的,是积在心下;沉细脉在关下尺部的,其积在少腹。尺中的脉象沉细的,其积在气冲;沉细的脉象出现在左手,是积在身体的左边;沉细的脉象出现在右手,其积在身体右边;两手的脉均见沉细的脉象的,其积在中央。治疗方法,应该各依其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白花菜〔方剂趣记图解〕

    血府逐瘀汤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趣
    记雪覆住寓地姐烧柴草枝
    当喜人穿红
    血府逐(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