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第6节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第6节

小说: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该具有这个〃最高形态〃,下一代才会超前。但两性都相同的话,又变成性别不

明朗化的低进化阶段了。

  第三点〃文明越高,个人越个体化〃,其最具诗意的表达方式莫如尼采的〃超人

论〃和〃群氓说〃。尼采学说后来虽然被纳粹党歪曲利用,但尼采本人最讨厌的就是

民族主义,因为那是部落式的群氓心态,而他提倡的是反群众的杰出的个人。他

亦云:走近女人时必须带一条鞭子,感到女性的威胁似乎也与怀宁格同。尼采所

处的〃世纪末〃,正是群众心理学的盛世。这门学科仍沿用前述的那套共同话语,

得出结论:即使在文明世界里,如果出现暴民政治,文明的〃个体〃本来已很明朗

的自我疆界,一旦身处其中也会遭其溶解,并朝进化低级阶段逆退。〃暴民〃乃文

明社会里的集体〃返祖现象〃,其水平如同原始部落,但另一个比喻则是〃女性

化〃…群众是女性的,它非理性、缺乏疆界、泯灭个人、被动、轻信、被煽动家

牵着鼻子走。

  这股西方思潮,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导引出法国的昂利·蒙特朗

(Henri de Montherlant)的仇母论。他是尼采的信徒,宣称历史上衰弱的时代都

是崇拜女性的,伟大时代的〃英雄〃都必须起来反叛〃大母神〃;妈妈之罪就是想把

儿子永远闭锁在她身体的黑暗之内。他写有〈论女人〉一文,说:〃〔希腊英雄〕

阿基理斯(Achilles)身上唯一致命弱点就是他妈妈拿过他的部位。〃 3 

  上述的话语是世纪之交的西方人共同的,但种族、性别与个人的〃疆界〃观念

在新大陆被美国发挥到极致。尤其是〃仇母论〃,在旧大陆是偶发事件,在美国则

演变为一整套的文化。

  2。 世纪之交的美国焦虑

  世纪之交的西方,不论在社会或文化方面都处于转型期,亦即是感受进入现

代性的危机。全民普选的日趋制度化,威胁到中产阶级精英阶层,因此出现用〃人

种退化〃、〃暴民心理〃等贬抑群众的学说。另一方面,传统妇女角色的动摇,新女

性(尤其是女权运动)的出现,也促成传统男性角色的危机,必须制造理论,提

醒妇女不要混淆性别角色。当时,西方帝国主义对全世界的宰制虽然处于巅峰状

态,但已经感受到黄种人(尤其是日本)的威胁,遂敲响〃黄祸论〃的警钟。在美

国,又有它自身的问题:黑奴解放后,黑人争取平等的运动越来越密锣紧鼓,必

须重申他们是劣等种族。

  在世纪之交,对性别混淆的焦虑至为明显地表现在史丹利·贺尔(G。 Stanley 

Hall)的男女教育分途说中。贺尔乃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冯特(Wilhelm Wundt)的美

国大弟子,他回国后从事改造教育的工作。贺尔反对中学男女同校,似乎和民国

初年中国的保守派观点相同,但后者是基于〃有伤风化〃的考虑,贺尔的论据则是

以生理为根基的心理学。他认为男与女在心理上很不同,在成长的关头上,必须

在不受对方的影响下,任何一方才能〃顺乎自然地〃发展得完整。贺尔不是性保守

的卫道之士,他甚至支持妇女解放,不过,他的看法是妇女该从男性理想底下解

放出来,而不是去变成跟男人一样:

  〃男人与女人不论在活动范围、感觉、皮肤、器官、能力、所犯的罪、所患的

疾病各方面都不同;这些差异被今日的科学加以推演、加以强调,因此文明日进

,两性差异必日增。在原始状态,男女身体结构与从事活动都差不多,真正进步

发生在两性分殊,把原先存在的差异予以繁衍与加强。性别之间的差异,在具性

活动的阶段就达到了顶峰。小男孩与小女孩玩在一起,做同样事情,在多方面品

味相同,对性无知觉。人到了老年阶段,两性的差距也开始复合…老汉与老妇变

得彼此相同,在此意义上,也成为了无性别。 

  唯有在青春期,两性的差异最显著。在此阶段上,几乎世界各地有此共识:

男女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在这个紧要关头上至少需有二至三年彼此隔离,让心身

都发生酝酿作用,达到功能的成熟,导致婚姻生活。这个倾向亦充份表现在家庭

生活上。从十二到十四岁之间,兄弟姐妹过着比以前更彼此脱离的生活,无论在

家内的操作、游戏、兴味,皆出现分殊。这全是生物学现象,是正常的。因此,

学校及其他机关就该把这个分殊推至极端,使男孩日益成为男子,女孩日益成为

女子。我们该尊敬性别差异的自然法则,切不可忘记做母亲与做父亲是大不相同

的。男女当各自中止相互模仿,中止相互为对方设下模型,好让各自发挥本性,

在两性交响乐中奏出和音。〃 4 

  到此为止,他不过重述文明越进化性别越两极分化的滥调,无什创意。他的

创新在于提倡男性在小男孩阶段必须〃重温〃(recapitulate)人类进化的初民阶段

。他责备现代教育、尤其是女老师把小男孩都弄成柔弱化了,再下去会造成人种

退化的危机。然而,〃重温〃是否有意制造〃返祖现象〃呢? 非也! 当时另一个流行

的学说认为:人从怀胎到诞生是在九个月之内重温从单细胞到人类的千百万年进

化过程,而文明人的童年阶段则相当于〃初民〃的进化水平。5 我们不禁要问:文

明人既然已达更优越的高阶段,为何还去〃重温〃低级阶段? 

  在这里,必须简介当时所谓的〃达尔文主义〃之内涵。达尔文本人只研究生物

学,不涉及人类社会,且从未为人类前途设定一个目的方向。在他的名字笼罩的

时代底下,其实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思潮,在此处可简单化为两类:其一为社会进

化论,其二为人种退化论。前者脱胎于启蒙运动时代的人类史单线进步的观念,

它后来钻进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说里,将后者变成一个怀目的论的历史哲学。在美

国,这种〃达尔文主义〃且成为展现深植于基督新教文化里的救世主义的新手段,

其目的同为战胜邪恶,把人类提升到至善境界。6 至于人种退化论,则是比启蒙

时代进步观出现更早的人类堕落说、历史退步观(上古的黄金时代不再现),文

明没落论(例如罗马帝国的衰亡)等等的生物学版。 

  这两者同为〃达尔文主义〃,其意向却全然相反。前者认为〃文明〃代表进步,

它是宇宙进化已达人类这个理性动物来临、并克服了〃自然〃的阶段。后者认为〃文

明〃违反〃自然〃,它让人工的东西掩埋了天生的本能,导向品种的退化和绝灭。前

者表现的是启蒙式的乐观,后者则是〃世纪末〃的悲观与颓废之叹。当时持此论者

控诉工业化的大都会是违反自然的场所,在那里各种污染、毒剂汇聚、恶习、疾

病(尤其是梅毒)流行,而在此环境中塑造的人种势必导致文明的没落。 

  在一八八零年代,美国人开始大量应用〃神经衰弱〃(neurasthenia)这个新名

词,它是现代生活的压力及其不自然的节奏对人的神经造成的损害。它很快地成

为不健康的现代生活的同义词。7 〃神经衰弱〃已不获今日医学界承认,但从〃世纪

末〃到第一次大战期间它是美国的流行病,其势头犹如今日的忧郁症(depression)

一般。 

  〃神经衰弱〃这个名词的创造者正是贺尔的好友乔治·皮耳德(George Beard)

,特别被用来〃指谓男性的性枯竭〃。8 白种人是全人类最文明开化者,和女性两

极分化的白种男性该是最纯粹的男子,但却患上了文明病…〃神经衰弱〃。贺尔为

了逆转这个恶性发展,遂提倡从尚未全面进入〃文明〃的男孩下手,要求教育者、

尤其是女老师不要约束他们的蛮性,在这个阶段上尽量让他们发挥原始本能。既

然他们成长的各阶段会〃重温〃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待到了成年阶段自然会超越〃初

民〃阶段,但如能保留一个健康的本能内核,就可让品种朝更高阶段进化。至于女

孩,贺尔却不主张她们去〃重温〃初民阶段。在他的眼中,女性代表的正是〃文明化

〃功能,对复活了的男性本能具制衡作用,但文明只有女性一面就静止了,没有男

性带头冲锋的文明就是守成。 

  在第一章里,我们已提到美国人的原野理想。现在不妨用上述两种对立的〃达

尔文主义〃来参照它。在乐观的启蒙式社会进化论的话语里面,〃文明〃是男性,被

克服和改造的〃自然〃则是女性…在个体的层次上,男性人格代表理性已控驭了自

然(本能),而比较不节制感情、倾向身体化的女性则更为接近自然状态。但在〃

世纪末〃退化论的话语里,〃文明〃则是女性,而返回自然界、图恢复原始本能的男

性则用粗犷的〃原野〃来象征。这两种自然观都扯不上母亲的怀抱。前者正体现前

一章里〃美国人对未经人手改造的自然是不生感情的〃这句话。后者则是注射一两

剂原始兽性,而这个兽性的〃自然〃乃生存竞争的领域。 

  文明程度最高的白种男性按理该最具男子汉气概(manliness),他有健康的本

能同时加以理性的调节,不像野蛮人或初民一般性滥交…在这点上,低等民族也

像女性一般,少能控制身体和情感作用,他们只不过比文明的女性多了一道性攻

击能力而已。在这个意义上,低等民族徒有蛮力,表现的只是〃雄

性〃(masculinity),而不是〃男子汉气概〃…他们甚至当龟公,让自己的女人去卖

淫。 

  待到过分文明化的白种男人患上〃神经衰弱症〃,上述的说法就难于自圆其说

。神经衰弱的男人,性冲动微弱,在〃雄性〃方面固然比不上黑人,也说不上有〃男

子汉气概〃,事实上形同女子。美国这个种族危机,即具体表现在一九一零年的一

次闻名国际的拳击赛上:黑人拳师杰克·约翰孙(Jack Johnson)把白人拳王詹姆

·杰佛理斯(Jim Jeffries)击败。拳击不只靠蛮力,它还讲究训练和策略,因此

这场拳赛成为两个种族的男性理想的较量。白人选手被击败后,引起各地白人的

种族暴动。约翰孙偏偏又喜欢与白种女子发生性行为,被联邦政府用过时的法律

,构陷成贩卖白奴罪,锒铛入狱,后来又被排挤出境。 9 

  担心白种男性呈现退化状态,正是贺尔主张让小男孩〃重温〃原始的时代背景

。同样的顾虑,在那个时代促成了童子军的出现。在十九世纪初,美国母亲教养

儿子的角色比重远不如今日,但到了世纪末,母亲的角色变成了主导。同时,小

学里开始聘用女老师,女性的〃阴〃影沉沉地笼罩在男童头上。于是大众传媒开始

敲响〃男性被女性化〃的警钟。此种焦虑在二十世纪初催生了童子军运动,该运动〃

具有减轻童军教练及其所教练的男童之男性化焦虑的功能〃。10


注释:
1。Bram Dijkstra:《Idols of Perversity: Fantasies of Feminine Evil in 

Fin…de…Siecle Cultu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p。 

158…159; 219…220。
2。Otto Weininger;《Sex & Character》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03;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sixth German edition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06)。 怀宁格学说在五四时代曾

被鲁迅提及。
3。引自Simone de Beauvoir;《The Second Sex》(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9); pp。 199…200。 希腊神话故事里的阿基理斯刀枪不入,乃婴儿时被她妈妈

浸泡在具有魔法的河流里的结果,但妈妈提着他脚根的地方没有沾到水。阿基理

斯最后死于脚根中箭。
4。G。 Stanley Hall:〈Coeducation in the High School〉 (1903); in 

Charles E。 Strickland and Charles Burgess; eds。;《Health; Growth; and 

Heredity: G。 5。Stanley Hall on Natural Education》(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65); pp。 179…180。
6。Gail Bederman:《Manliness & Civilization: A Cultural History of 

Gender and R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80…1917》(Chica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88…101。
7。同上,pp。 25…25。
8。Stephen Kern:《The Culture of Time and Space; 1880…1918》(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