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慈幼便览-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水略炖温服之,不用汤调。
伤乳吐,才乳即吐,是为溢乳。宜节其乳,则吐自止。或俟乳消,以煨姜二片、红枣二
枚,煎汤服数匙亦佳。
乳吐,时时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胃虚故也∶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各六分,煨
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汤一盅,徐服。或单用煨姜、红枣煎汤服之亦可。
泄泻
属性:x神术散x 燥湿理脾,为泄泻之良药。兼治呕吐。
苍术(陈土炒,钱半) 陈皮(一钱) 浓朴(姜汁炒) 炙甘草 藿香(各八分) 砂仁(四分) 姜(一片)
水煎服。
湿泻。肠鸣,腹不痛,身体重,泻如酱色,是湿气。宜燥渗∶用神术散加连翘、茯苓各
一钱。藿乱症泻水,或兼风水谷混杂,是湿兼寒风,神术散加木香、炮姜各五分,防风一钱
,升麻六分,柴胡六分。
食积泻。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泻出酸气,是食积∶神术散加楂肉、炒麦芽、煨神曲
各一钱二分。
痰泻。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是痰积∶神术散加茯苓、制半夏各二钱。
热泻。腹痛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小便赤,大便老黄色,是实热。宜清解∶神
术散加连翘、栀仁、泽泻各一钱。
虚热泻。前症泻出淡黄色,是虚热∶神术散加漂白术、茯苓、炒白芍各钱半,粉葛一钱
。
热泻暴注下迫。谓其出物而迅疾也。便黄溺赤,口气蒸,烦渴少食。宜五苓饮∶猪苓钱
半,茯苓、泽泻各一钱,白术钱半,青化桂去粗六分。加栀仁、藿香各一钱。
虚泻。脾土虚寒作泻,所下白色,或谷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神思疲倦,唇口舌俱
白色。宜用理中汤或六君子汤,方俱见前“非搐”。
风泻。色青稠粘。宜用六君子汤,方见前。加柴胡八分,白芍,炒,钱半。
凡大泻烦躁大渴。其病不论新久,皆用七味白术散,生其津液。痢疾作泻亦然。此治小
儿泄泻之圣药。
人参 漂白术 云苓 藿香叶 粉葛(各一钱) 木香(三分) 炙草(五分)
水煎,当茶频饮,不可别用汤水。
泄泻
泄泻简便方
属性:治水泄,或饮食过度,或饮冷水,冒暑而发∶生姜,捣烂,三钱,陈细茶三钱,浓煎汤
饮,立止。
水泻不止∶葱姜捣烂,入黄丹为丸,如芡实大,每用一丸,填脐内以膏药盖之,即止。
泄泻因伤湿而起,米谷不化,不思饮食,困弱无力∶用土炒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煎
服。食前饭后腹痛者,加白芍一钱、炙草五分。
泄泻因于寒者,腹痛,手足冷∶胡椒十四粒、生姜三钱、淡豆豉二钱,煎汤热服。
泄泻腹痛奇方∶用鸡蛋一枚,将小头打一小孔,入胡椒七粒于内,以纸封顶,湿纸包,
煨熟,酒送更效。胡椒不吞亦可。
小儿溏泄∶柿饼烧熟食之即止。
脾虚久泻∶白术,土炒;山药,酒炒;莲肉,去心,蒸熟;砂仁,酒炒,各一两。共为
细末,以白砂糖二两和匀,每服一二钱,米饮调下。又方∶早米造饭锅巴,取四两研末,莲
子去心,蒸晒为末,四两,白糖四两,共和匀,每服二三钱,白汤调,日三服。
治泄泻,并治久泻如神∶车前子,以青盐水炒,秤过二两;白茯苓,炒,二两;山药,
炒,二两;炙草,六钱。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炒米汤调下,乌梅一个煎汤调更好,真神
方也。若系久泻脾虚者,须加白术,土炒,二两,方效。
治脾胃虚弱,吐泻之后,大病之后∶用六君子汤去半夏、姜枣,煎服数剂,以调理脾胃
伤食
属性: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有初病有久病。症治俱详《集成》,兹只录简便数条。
治伤冷食及难化之物∶用生姜切片四两、紫苏四两,煎浓汤置浴盆,令患者乘热坐汤,
以手揉其胸腹,以热汤淋之,气通即化。又方,以生姜捣烂,紫苏叶捣烂,各四两,炒热,
分作两布包,轮流熨胸腹,如冷再炒再熨,神效。
治伤食停积不消∶用白酒曲,即酿酒小曲,炒二两,老麦芽取净末一两,共为细末,每
服二钱,白汤调下。治果及糯米伤尤效。又方,治脾虚停食,炒白术二两,枳实煨一两,研
末,神曲五钱,打糊为丸,每服三钱,米饮下。
治饮食停滞饱闷不消∶糯米一升,炒熟,分作二布包,于脐腹轮熨之,助其脾气转运,
立消。
凡食肉停滞不消∶山楂子三十粒,捶碎,煎浓汤饮之,自化。
食犬肉成积∶不治则杀人。山楂肉二十四粒,捶碎;杏仁,去皮尖,二十四粒,打碎,
浓煎汤饮,数服自化。
食牛肉腹胀不消∶干稻草一把,煎浓汤,滚热饮之,自消。
面食腹胀∶生姜捣汁,冲好酒,热服即消。生萝卜取汁,温热服,神效。用萝卜子亦可
。凡食面用醋多不作胀。
食菱角腹痛作胀∶生姜捣自然汁,以滚汤冲服,立消。
食瓜果生冷太多以致腹胀气急∶青化桂,去粗皮,研细末,以饭捣和丸,绿豆大,每服
五丸,稍长者,十丸,水送下,病愈药停。
凡小儿病,医症不确,错用反药∶或烦躁,或呕泻,欲解其药,用黑豆一杯、甘草三钱
,浓煎服之效。
小儿发热
属性:医方论治大紧兹分四大证∶一曰表热,一曰里热,一曰虚热,一曰实热。证治俱详《幼
幼集成》。
小儿表热者。发热时喜人怀抱,畏缩恶风寒,不欲露出头面,面带惨色,口不渴,清便
自调,吮乳口不热,或鼻塞流涕,或喷嚏。初起一汗可解用加味香苏饮,见“误搐”。元气
怯弱者,加人参、白术。或用葱豉汤,热服取汗亦可。重者用人参败毒散,方俱见上“误搐
”。风寒发热兼吐泻者,系脾胃虚怯,不用发散,用五苓饮煎送理中丸,见“非搐”。
里热者。发热时喜露头面,仰身卧,扬手掷足揭去衣被,渴欲饮水。吮乳不休者,口渴
也。吮乳口热,小便赤,大便闭,宜解利之∶用导赤散,见“初生啼器”,加黑栀仁、当归
、川芎、防风各七分。大便秘者,加庄黄七分。并用罨脐法,或蜜煎导法以通之。若每日巳
午时发热,过夜则退去,此心经血热也。轻则用导赤散,方见“初生”。重则用四顺清凉散
,方见下页,不必加药。
虚热者。多从大泻之后,或温热,或潮热,(如潮汐有期,)或渴,或不渴,神气困倦,四
肢少力,大小便如常,宜补之∶四君子汤,方见上“非搐”,加炮姜五分、红枣肉三枚,以
灶心土三两,化水澄清煎服。有潮热者,再加酒芍二两,柴胡、淡竹叶各六分。夜间作热,
旦则退去,是血虚也,六味地黄汤,见下“龟胸”,加炙龟版、当归、白芍。又,伤寒无汗
,发汗热不退,下之热仍不退,乃表里俱虚,宜四君子汤,见“非搐”,加山药,炒;扁豆
,浸去壳,炒,各二钱。
实热者。面赤腮燥,鼻孔干,喜就冷,或合面卧,或仰面卧,露出手足,揭去衣被,大
渴不休,大小便闭。宜微下之∶用《集成》沆瀣丹,方见后“痢疾”。或用四顺清凉散∶杭
白芍二钱、当归、庄黄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加连翘、黄芩、川芎各八分,枳壳、荷叶各四
分,槟榔五分,灯草十茎,水煎服。如大便仍秘,再用罨脐、蜜导等法通之。其伤于热
、暑湿、疳积等症发热者,散见各门,并详《幼幼集成》,可参考焉。
神授外治法
属性:疏表法∶小儿发热,喜人怀抱,面带惨色,口不渴,清便自调,吮乳不热,或鼻塞流涕
,或喷嚏,浑身拘急,此表热也。以葱一握,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于避风处,指蘸葱
油摩运儿之五心头面顶背诸处,每处摩擦十数下,运完以浓衣裹之,蒙其头,略疏微汗,使
邪气外出即愈,不可令其大汗。
清里法∶小儿发热至二三日,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其症五心烦热,喜露
头面,口渴多啼,胸满气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此里热也。鸡蛋一枚,去黄取清,以碗
盛之,入麻油约与鸡蛋清等,再加雄黄细末一钱,搅极匀,以妇女乱发一团,蘸蛋清于小儿
胸口拍之,寒天以火烘之,不可冷用。自胸口拍至脐轮,只须拍半个时候,仍以头发敷于胸
口,以布扎之,一炷香久取下。不拘一切诸热,皆能退去。此身有热者用之,若身无热,惟
啼哭焦烦,神志不安,不必蛋清,专以麻油雄黄拍之。乃治危险之症,功难殚述。
解烦法∶凡小儿实热之症及痘疹毒盛热极,其候面赤口渴,五心烦热,啼哭焦扰,身热
如火,上气喘急,扬手掷足,一时药不能及。水粉一两,以鸡蛋清调匀略稀,涂儿胸口及两
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枚,研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布扎之,少顷其热散于四
肢,心内清凉,不复啼扰。
开闭法∶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生姜一大
块,生菖蒲、生艾叶、生葱各一把,共入石臼内捣如泥,以麻油、好醋各一杯,同前四味炒
热,布包之,从头顶背胸四肢乘热往下熨之,其痰豁然而醒。
引痰法∶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降,喉中作牵锯之声,须引而下行。生白矾研
末一两,面粉三钱,好醋调和,作二小饼,贴两足心布包之,一宿其痰自下。
暖痰法∶凡小儿胸中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即吐出如绿豆粉浓浓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
。前法皆不能化,惟用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及胸前,熨完将
姜附捻成一饼,炙温热,贴于胃口,良久其痰自开。
纳气法∶凡小儿虚脱大症,上气喘急,真气浮散,不得归元。吴茱萸五分、胡椒七粒、
五倍子一钱,研细末,酒和作饼,封肚脐以带扎之,气自顺。
通脉法∶凡小儿忽尔手足厥冷,用生姜煨熟,捣汁半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
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通其经络,俟其热回,以手拭去之。小儿指纹带涩,推之不动
,急以此法推豁之。不论阴阳虚实,用之皆效。
定痛法∶凡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一时无药,用食盐一碗,炒极热,向胸腹从上熨
下,冷则又炒又熨,痛定乃止。
调治法∶凡小儿有病,令其本身忌口。乳子即令乳母忌口。严戒荤酒油腻酸碱辛辣之物
,及寒暑恼怒房劳,俱宜慎之。若病轻者,得饮清乳一二日,不药亦愈。凡乳子谷食不宜太
早,至于油腻腥膻酒食凝滞难消之物,平日俱宜戒食,病中尤当切忌,慎之慎之。
痢疾
属性:症治见前“类搐”,身热作渴、脉数有力而能食者,为热;身凉不渴、脉沉无力而不能
食者,为寒。初起总不宜用涩药。
痢疾简便方∶干马齿苋煮烂,红痢以蜂蜜拌,白痢以砂糖拌,红白相兼蜂蜜砂糖各半拌
食,一日二次,连汤服之更妙。
x益元散x
白滑石(水飞,六两) 甘草(细末,一两)
用姜汁打面粉,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两钱,白汤下。白痢用益元散二钱、干姜末二分,
煎汤下。红痢每用二钱,加红曲末四分,煎汤下。红白相兼,则每服三钱,加干姜、红曲各
四分,煎汤下。又方,鸡子一个,煮熟去白用黄,擂细,以生姜汁小半盅和匀,与儿服之,
不宜吃茶,神效。
久痢不止∶红糖、白糖、饴糖各三钱,甘草一钱,陈茶叶二钱,生姜一片,同煎熟,用
纱盖住,露一宿,次早温热服,神效。
治泻痢∶土木鳖一个,母丁香四粒,麝香一分,为末,唾津调为丸如芡实大,纳脐中,
膏药盖贴即愈。
治赤白痢相兼∶净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砂糖
拌,红白相兼蜜糖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服,空心下更效。纯白痢属积寒,宜六君子汤,
见上“非搐”,加干姜一钱、木香五分。
噤口痢不思饮食∶以腊猪肉,去肉取骨,锅内煎浓汤,去油,徐徐服之,极效。又方∶
细辛五钱,牙皂一钱,葱白三根,酒药子半个,大田螺一个,共捣成泥,敷脐上,候干即去
药,自思食。又方∶活虾蟆一只,打烂,和好麝香六分同研,贴脐上,用布包紧,半日即能
饮食,一二日痊愈。又方∶于患者床前烹煮鲫鱼,加作料,使闻香味即开,便以此少与食之
《集成》至圣丹治冷痢久泻∶冷痢有一二年、五七年百药不效者,一服此即痊。鸦胆子
,用小铁锤轻敲其壳,壳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弃去,专取全仁用之。三五岁儿,用二
十余粒。十余岁者,三十余粒。大人则四十九粒。取桂圆肉包之,小儿一包三粒,大人一包
七粒,紧包讫,空腹温水吞下,以饭食压之,俟大便行时有白冻如鱼脑者,即冷积也。如白
冻未见,过一二日,再进一服,永不发矣。服药时忌荤酒三日,戒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