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道教科学思想发展 >

第24节

道教科学思想发展-第24节

小说: 道教科学思想发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册,第524页。一个瓶子有两个孔,装满水,倒置瓶里的水就泻下来了,如果塞住其中一个孔,水就流不出来,对于这一现象,作者正确指出其原因“盖不升则不降”,即气流不流通的缘故。道门中人还会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来展示一些道术。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就记载了一道人的绝技;声称: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俞琰小时候遇见的这位道人,其所表演的魔术有一定的物理学原理。在空瓶中点燃纸片,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剧降,产生强烈吸引力,故能将水吸入或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道教典籍中散见有许多关于声、光、磁、热思想,道门中人对物理学知识和思想的认识并非用严格的现代科学语言所描述,呈现出十分零散和朴素的特征,但它们同样是人类科学思想的结晶,其涓涓细流汇入人类科学思想的大河。必须指出的是,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科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蕴育和科学殿堂的建构曾起过点点滴滴或者说添砖加瓦的作用。


第四部分:观变察机——道教物理学思想钩沉道教典籍中的物理学思想(1)

    道教物理学思想散见于各种道教典籍中。明版《正统道藏》收有道书《玄真子外篇》上、中、下三卷,题为“唐玄真子张志和撰”。张志和,道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人。唐肃宗朝任过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厌倦官场生活,归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张志和工于诗画,以《渔歌子》享誉文坛。今日小学语文中还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张志和不仅文采恣肆,而且对自然现象也怀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面对自然玄秘,探赜索隐,乐此不疲。著有《太易》十五卷、《玄真子》十二卷等。《玄真子》今仅存《玄真子外篇》,上卷《碧虚》、中卷《NFDBDNFDBE》、下卷《涛之灵》,其文体酷似《庄子》,作者善用譬喻及寓言来阐述自然界造化、方圆、大小之理。作者注意到光的反散现象,对自然界常见的雨后虹霓景象有自己独到的科学思想。云:“雨色映日为虹”    
    《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4页。,即雨滴反射日光从而形成虹这一自然现象,准确解释了虹霓产生的物理原因;《化书》卷二也记载了“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化书》卷二,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26页。    
    可见道门中人对雨后虹霓现象的观察细致入微。《玄真子外篇》中还记载了人工方法造虹的试验:“背日贯(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者,齐乎影也。”《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5页。即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就可产生类似虹霓的情景;这是中国科技史上第一次以实验的手段研究虹霓这一自然现象,也是首次进行的太阳光散射实验,意义非凡。它运用实验手段验证了雨后虹霓乃雨滴反射日光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这一人工制造虹霓实验也是道教科技史上众多实验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有力地凸现了道教科学家重视实验的科学思想。    
    《玄真子外篇》中的物理学知识和思想远不止上述这些。其中关于潮汐、雷电自然现象的记述也显示出很高的科学思想水平:    
    吾观之太寰之内,似神而无者六:海波NFDC1(溯)江而为涛,天文皎夜而为汉,炎光闪云而为电,雨色映日而为虹,阳气转空而为雷。《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4页。


第四部分:观变察机——道教物理学思想钩沉道教典籍中的物理学思想(2)

    引文中,“寰”泛指广大的境域,“太”这里作大解,太寰即整个宇宙;涛这里指海涛;汉即古人常说的银河。张志和认为海涛、银河、闪电、雷雨这些自然现象看起来似乎有神灵在操纵,其实没有,“其所然者,皆有由也。”《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4页。也就是说有其内在自然之道。海涛形成的原因是“海波?(溯)江”,海水逆水而上涨到江里就形成潮。潮水有涨有落,有一定的周期。对于其内在原因,张志和也试图予以破析,云:“若欲知涛之说者,观乎脉之血有往来之势,察乎槐之叶有开合之期,气之应也。《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4页。他这里是用血液在脉里流动的“往来之势”来类比潮水形成的原因,用槐叶开合的周期性来说明潮水涨落的周期。张志和虽然受时代的局限,笼统地将这些自然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归予“气之应也”,但他借用血脉、槐叶的实物模型来类比推理潮汐现象形成的机理,也反映了张志和具备相当高的科学思维素养,尽管这种科学思维还带有细节上的一些缺失,例如思维的模糊性和笼统性。    
    同样,张志和还指出,天文皎夜而为汉,炎光闪云而为电,雨色映日而为虹,阳气转空而为雷,这些认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银河、电、雷形成的原因。古人认为“天有文,地有理”,《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上的银河是由日月星辰的分布、运行而成的,云际间的火光闪烁形成电,雷则是“阳气”在空中激荡形成的。与《玄真子外篇》对风雨雷电的探索相近似,道书《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也探讨了风雨雷电形成的原因,云:“衣摇空得风,气嘘物得水,水注水即鸣,石击石即光。知此说者,风雨雷电皆可为之,盖风雨雷电皆缘气而生。”《无上妙道文始真经》,《道藏》第11册,第515~516页。作者将风雨雷电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自然之气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能可贵,尽管它只是一种朴素的科学思想。《玄真子外篇》还记载了有关液体表面的张力现象,云:“荷水为珠,其圆也非规,而不可方者,离乎著也。”《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5页。规即一种用以画圆的工具,著即附着。张志和认为荷叶上的水珠因为有离开荷叶而不附着在上面的趋势,所以水珠不用规也自成圆形,而不是方形。对于这一物理现象的观察记述,已有学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张志和能对因液体的表明张力而形成的现象进行如此周密的观察和记载,并用水滴与荷叶的附着作用不大来解释水滴在荷叶上成圆珠形的原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杨樟能:《〈玄真子〉中的物理知识》,《中国科技史料》第11卷(1990)第4期。此外,张志和在视觉考察方面也有独到见解。视觉乃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征的感觉,是古代物理学研究的一个课题,道教典籍中对视觉现象有一些观察记录。例如; 《玄真子外篇》云:    
    烬火为轮,其常也,非环而不可断者,疾乎连也。《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5页。    
    夫以百尺之竿戴乎盘,卧之立之,远近适等,而小大不同,信目之有夷险者矣。    
    《玄真子外篇》卷下,《道藏》第21册,第724页。    
    前一引文意思是说燃烧后带有星火的木炭,让它以一定速度旋转时呈轮状,而急速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连续的环,其实它并不是环,只是烬火旋转速度太快而造成无间断的环状错觉。后一引文实际上是一个有关视觉现象的物理实验,其实验设计十分巧妙,有相当高明的实验物理思想:在长竿的一端放置一个盘,将竿横放或者竖放(做两次视觉观察对比实验),观察者距离盘的距离一样,但在观察者看起来,盘的大小却不同。现代科学认为,视觉是整个视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由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引起其中感觉细胞的兴奋,再经视神经传入大脑的皮层视区产生视觉。人的视觉受观察者的经验制约,同时也受到观察对象背景的干扰。因此人们在观察某一对象时,常常会产生某种视觉偏差,造成错觉现象。张志和将这种视觉错觉称为“信目之有夷险者矣”,表明他对视觉现象有相当深的观察认识水平。上述物理知识很清楚地显示了道士张志和对自然万物之理探索的努力及其科学思想水平。


第四部分:观变察机——道教物理学思想钩沉《化书》中的物理学思想(1)

    五代道教学者谭峭所著《化书》,是一部重要的道教思想著作。卷一记载了“四镜”及其成像规律: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化书》卷一,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5页。    
    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圭)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化书》卷一,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6~7页。    
    圭是双凹透镜,珠是双凸透镜,砥是平凹透镜,盂是平凸透镜。其中,双凹、平凹都是发散透镜,双凸、平凸乃会聚透镜。文中所说的大、小、正、倒的成像规律说明谭峭对光的折射、反射规律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思想水平。关于四镜,目前学术界还有球面镜的另一种解释,也可说明四镜“小、大、正、倒”成像情况。    
    《化书》在镜的成像理论方面也有所探索,卷一《道化·游云》云:    
    游云无质,故五色含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含天也,必天之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而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间,神明且不远。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俨其容。则可以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化书》卷一,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8页。    
    已有学者指出:“就成像理论而言,中国古代对像信息在空间分布的特点有过独具特色的探讨,得到了富有启发性的认识。这就是像信息的弥散分布理论,认为所有物体的形象信息都弥散分布于空间之中,空间中任何一处接收到的形象信息都反映了所有物体的形状。”关增建:《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第183页。笔者以为,上述所引《化书》文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有力的佐证,其中包含了道门中人对古代信息的弥散分布理论的可贵思想贡献。谭峭以“游云无质,故五色含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虚能含物之理。换句话说,形象信息之所以能弥漫于空间,是由于空间的虚无性。所以谭峭进一步指出:“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形象信息的弥散分布特征。    
    《化书》对摩擦生热燃烧现象有准确的描述和认识:    
    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远矣。《化书》卷一,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12页。    
    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化书》卷二,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化书》,中华书局,1996,第26页。


第四部分:观变察机——道教物理学思想钩沉《化书》中的物理学思想(2)

    燃烧现象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先民很早就试图揭开燃烧之迷。道教外丹黄白术离不开“水火”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外丹黄白术实际上就是一门“炉火”技术。人类最早的取火技术现在已难以确考,一般认为人工取火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钻木取火、摩擦取火的记载不少。《庄子·外物篇》有“木与木相摩则燃”记载;《韩非子·五蠹》亦云:“钻燧取火以化星臊,而民悦之。”人工取火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意义非同一般。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获得用火的自由,活动范围得以扩大,为人类最终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