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31-婴童百问 >

第22节

131-婴童百问-第22节

小说: 131-婴童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之十
麻证水痘第九十九问
属性:汤氏云∶凡小儿斑疮之候,乃天行时气,热不能解,蕴积于胃,而胃主肌肉,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子所啮,乃 
成斑毒也。赤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此症与斑症不同,发斑乃如锦纹,有空缺处,如云头之状;麻症乃遍身,无 
空缺处,但疏密之不同,分轻重耳。黄连杏仁汤,治婴孩受邪,热甚作麻疹之症,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 
赤咽喉,口舌生疮,宜服此以解之。又有黄芩知母汤,治小儿麻症,催出得疮,斑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者,腥臭不能 
干,心胸渴闷,呕吐清水,身体温热不时,宜进此以治之。起初疑似之间,可服升麻汤;头痛热甚者,可服柴胡升麻汤, 
化斑汤、羌活散、蝉蜕饮皆可。又有发热一、二日,而出水泡即消者,名为水痘。但用轻剂解之,即便痊可,羌活散、 
升麻消毒饮主之,麦煎散亦可服,又可服大连翘汤以解利之。活人用黄连橘皮汤治温毒发斑,可治出麻作泻,服此下利 
当先止,与黄连杏仁汤同,但多制浓朴、甘草耳。 
麻症始终宜服麻黄汤表。 
斑症可下不可表。 
痘症表下俱不可。 
x黄连杏仁汤x 治孩童受邪热候,作成麻痘之症,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疮,作泻。 
黄连(一两) 陈皮 杏仁(去皮尖,麸炒) 麻黄(去节) 枳壳(去瓤、麸炒) 葛根(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作泻者加浓朴、甘草。 
x黄芩知母汤x 治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出斑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 
身体温壮不时,宜服之。 
葛根 陈皮 杏仁(去皮尖) 麻黄(去节) 知母 黄芩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服。不呕逆,去陈皮加芍药,如吐则用之。 
x升麻汤x 见第五十二问。 
x柴胡升麻汤x 见第五十二问升麻汤。 
x化斑汤x 见第九十五问。 
x羌活散x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x蝉蜕饮x 见第二十问蝉蜕钩藤饮。 
x消毒饮x 见第九十六问。 
x麦煎散x 见第五十四问。 
x黄连橘皮汤x 见第九十五问。 

卷之十
疮疹第一百问
属性:仲阳云∶疮疹候,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烦躁,发热 
脸赤,唇红身痛,头疼痰涎,伤寒证候类有之,并疮疹证,此天行时气之病也。始发之时,因伤风伤寒而得者,有因时 
气染易而得者,有因伤食呕吐而得者,有因跌蹼惊怒蓄血而得者。或又为窜眼禁牙,惊搐如风之证,或为口舌咽喉,腹 
肚疼痛之状,或为烦躁发热,脸赤狂闷,昏睡谵语之形,或自汗,或下利,或发热,或不发热,症候多端,卒未易辨。 
方论所载,以耳冷、 冷、足冷验之,盖谓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 、足、俱属于肾,故肾之所部独冷。就疑似之 
间,或中或否,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者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其脉洪大而弦数,诊脉之际,身略战动,是其证也。 
调护之法,首尾俱不可汗下,但温凉之剂,兼而济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凡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 
能发也。虚者益之,实者损之,冷者温之,热者平之,是为权度。借喻而言,亦如 人笼蒸之法,但欲为松耳。如苟妄 
汗,则荣卫既开,转增疮烂;如苟妄下,则正气内脱,变而归肾,身体振寒,耳 反热,眼合肚胀,其疮黑坏,十无一 
生。(舌黑者尤难疗)何者?疮随五脏见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受毒多者见之。故肝脏水 。(泪 
出如水,小而 青),肺脏脓 ,(其涕稠浊,色白而大),心脏发斑(血 色赤而小),脾脏发疹(色黄微赤,有小斑疮), 
惟归肾则变黑焉(青紫干陷)。疮疹属阳,本无肾症(肾在腑之下,不受秽毒,故无症)。阳取火也,肾取水也,以火用 
事,为水所制,岂不殆哉。朱氏云∶疮疹已发未发,但不可疏转,此为大戒,疮疹首尾,皆不可下,及辄用利药,毒瓦斯 
入里即杀人。以此观之,疮疹症状,虽与伤寒相似,而疹痘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所传,从表入里,痘疹所发,从 
里出表,盖毒根于里、若下之,内气一虚,毒不能出而反入焉,由是土不能胜水,黑陷者有之;毒发于表,若汗之,则 
荣卫一虚,重令开泄,转增疮烂,由是风邪乘虚,变症者有之。汗下二说,古人之所深戒也。调解之法将如何?曰∶活 
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者得兼而已,温如黄 、当归、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 
川芎、芍药、枳壳、桔梗、羌活、木通、紫草、甘草之属,则可以调适矣。凡小儿觉身热,症似伤寒,但未经疮痘,疑 
似未明,且与惺惺散、抱龙丸、升苏散;热甚则先与升麻汤,或加川芎、紫苏、茯苓;呕吐者香苏饮加半夏、茯苓、白 
芍药;泄泻者,香苏饮加白术、茯苓;吐泻胃虚者、陈氏木香散;渴者,升麻汤加紫苏、茯苓;发搐及谵语热甚者,至 
宝丹、抱龙丸和服。疮疹未出透者可服,如出已透肤者不可服也。或用防风天麻丸亦可。如一、二日疹出,红点如麻子, 
大小不一等者轻,一齐并出,密甚者重,并服四圣散;及泄泻者、紫草木香汤,或四君子汤加木香、丁香;如冷战出不 
透者,加官桂;有惊热出透者,快斑散治之,内有蝉蜕者也。三、四日疮疹出不透者,四圣散;皮肤冷者,加木香、肉 
桂,更须活血散,温酒紫草汤调下,以助药力,则出快;如欲止痛,用温热水调下;如紫色黑陷内热者,大便秘者,用 
龙胆膏,猪心血、辰砂、脑子研细末,木香汤调下可也,或用猪尾膏亦可,如内无大热,不可轻服也。常用胡荽酒喷帏 
帐及身上为佳,不可喷面上以辟恶气耳。又烧苍术,降真香亦佳。五六日痘疮 甚,但服芍药甘草汤定痛,多服不妨, 
却服甘露饮数服,或口内有脓疮,咽喉肿痛,不能乳食者,并皆治之。七八日疮 透,略烂,方可服地黄汤;大便秘者、 
可服消毒饮。凡痘根窠红活,光泽明净者轻;如损陷稠密,灰白色,泻渴者重。无热者,可服四物汤,用麦门门、防风、 
蝉蜕等剂。九日十日有热甚,可服犀角地黄汤、消毒饮,便利者不可服;小便不通者,大连翘汤加减服,以小便利为度, 
导赤散、羌活散、皆可服;热甚者、小柴胡汤,渴甚者、白虎汤;大便秘甚数日不通者,宣风散一服便可,间服前药; 
痘疮长足肥满苍腊色者轻,寒战闷乱腹胀,烦渴喘急切牙者重。十一日十二日,痘疮当靥,疮痂欲落而欲愈也;若痘疮 
欲靥之间,或不能靥,或腹胀烦渴,或泄泻气促者,不可与蜜水瓜果等冷物,食之即死;当与木香散,异功散,加减服 
之。凡小儿先发搐、而后发疮者也,如疮已瘥、而后发搐,或吐或泻者死;先发热而后出疮者存,疮已发而后泄不止 
者亡。疮瘥而忽泻脓血痂皮者顺腹中有疮生,泻血而水谷不消者逆(脾胃虚也),或泻血而疮坏无脓者亦不可救(胃 
烂 
也)。要知阳明主肌肉,胃气不可一日不强也。凡出疮疹,先须护眼,或用辰砂、或用胭脂,以涂眼眶,内有红花以活 
血尤妙。如痘疮入眼,宜与决明散、紫贝散;疮痂欲落不落,则用酥油或白蜜时时润之,可揭则揭去;若失润揭迟,痂 
才硬则成瘢痕,仍用灭瘢药敷之。切不可与鸡鸭卵与食,食则实时目盲,瞳子如卵白色,其应如神;亦不可再食猪肉, 
不可不戒也。中间钱氏有百祥丸下之,及有用人牙齿之药、切不可轻服,甚以为戒也,不若用独圣散与牛李膏为愈。或 
痘疹已发,为风冷所伤,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者,调解散主之。如泻不止,用参苓白术散加 
木香可也,四君子汤加木香、豆蔻亦妙。虽然疮黑本为恶症,治之有方。犹有幸而生者。至于调卫之际,乳母不能禁口, 
流毒于儿;或粥食乳哺不时,使之饥虚;或衣被不周,致伤风冷;以至闺房有触,外邪有犯,则以冰硬变坏而归肾,自 
我致寇,又谁咎耶!能调卫者,以温散汤剂,酿乳饮之,谨护风寒,使之气体通和;其于粥饵,则勿令饱而气实,饥而 
气虚,斯为得矣。然疮曰圣疮,七日热而发,七日 而干,又七日平复如旧矣。若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则疮出 
甚难;如调顺血气,温和脾胃,均平冷热,则疮出甚易。调解之法,无逾于此,故备论之。疹症初感,未出而发热者, 
扁鹊油剂法治之,则出疹甚稀,或即消解而疮疹不发者有之,自然解散,而安泰必矣。 
x惺惺散x 见第五十问。 
x抱龙丸x 见第五十一问。 
x升麻汤x 见第五十二问。 
x升苏散x 治小儿出疹发热,疑似之间,以此解之。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紫苏 茯苓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白水煎服,如呕者,加半夏、茯苓、白芍药、生姜煎。 
x香苏散x 治小儿出疹症,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 
上锉散,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症加白术、茯苓,呕症加茯苓、白芍药。 
x木香散x 治疹痘冷症。 
木香(二钱) 前胡(去芦) 诃子肉 陈皮 丁香 官桂(去皮) 大腹皮 人参 半夏 甘草 赤茯苓(各三 
钱) 
上锉散,每三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带热空心服,量大小加减。药性温平,扶阴助阳,治腹胀泻渴。如虚加 
糯米一撮,黄 三钱同煎。 
x至宝丹x 见第二十问。 
x四圣散x 治小儿痘子已透,皮肤未透,用药发痘。 
紫草 木通 黄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锉散,煎服,得痘 、却住服,且服芍药甘草汤、甘露饮。 
x加味四圣散x 治痘出不快,及变陷冷症可服。 
紫草 木通 木香 黄 川芎 甘草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不拘时服。大便秘涩、加枳壳少许,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糯解毒能酿而发之。 
x紫草木香汤x 治痘疹出不快,大便泄利。 
甘草(炙、少许)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入糯米煎,盖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术,所以佐之也。 
x四君子汤x 见第十六问。 
x快斑汤x 治疮疹不快。 
紫草 蝉蜕 人参 白芍药(各二钱半) 木通(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煎服。 
x活血散x 治痘疹出不快。 
白芍药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服。如欲止痛,用温熟水调下。 
x龙脑膏x 治时疾,发碗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或已发而陷伏,皆宜速治,不 
尔毒瓦斯入脏必死。 
生龙脑(一钱) 
上研细,旋滴猪血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心烦狂躁者、用紫草汤下,若疮子陷伏者、用温酒化下,少时心神 
便安得睡,痘疮发透,根据常将息而取安也。 
x猪尾膏x 治疮子倒靥,心神不安。 
用小猪尾尖,刺血一两,点入生脑子少许同研,用新汲水调下立效。入辰砂一钱,木香汤调下亦妙。 
x胡荽酒x 治痘疮初发时可用,绕房喷之,以辟秽恶之气。 
胡荽(一两) 
上细切,以酒二大盏,煎数沸。从顶以下含酒喷之,背膂胸腹,及两脚通。勿喷面。 
x芍药甘草汤x 见第四十四问。 
x甘露饮x 见第七十二问。 
x犀角地黄汤x 见第七十二问。 
x消毒饮x 见第九十六问。 
x加减四物汤x 治痘疮入目,或疮收后。 
当归 芍药 川芎 苍术 白菊花 干葛 羌活(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 
x大连翘汤x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x导赤散x 见第八问。 
x羌活散x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x小柴胡汤x 见第二十九问。 
x白虎汤x 见第五十八问。 
x宣风散x 治风痰壅盛,或大便紧涩,肚急诸般疳气,肚急、惊风、痰潮皆可服。热症便秘,并宜服之,此乃宣 
利之药。 
槟榔(一个) 陈皮(去白、半两) 粉草(二钱) 黑牵牛(四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食前蜜汤调下一服。 
x异功散x 治小儿出疹冷症,此药能除风寒湿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痘疮易出易靥,不致痒塌。 
木香 当归 人参 陈皮 浓朴 丁香 肉豆蔻(各二钱五分) 桂 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 附子(炮、 
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三个,煎六分,去滓稍热服。出疹泻不止,冷者可服。 
x决明散x 治小儿痘疹入眼。 
栝蒌根(二钱) 决明子 赤芍药(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水调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