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佛教的宇宙观来看世间,这只不过是一场幻化的现象而已。
三界的生成
佛陀说,当我们的禅定处在无色界的四空定时,境界的存在仍是落在时间和空间中,我们所体验到的,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一种性质,心识跟性质的存在。
这存在一运动就有空间的展开,于是建立了空无边处。又,整个虚空与心识互相摩擦,在心念当中互相制约,本来是自由的,但因制约之故造成相应的因缘,这些因缘便产生滞碍,这些现象本来是互相的感应,但后来一同制约、滞碍而妄立色相,妄立生灵相,于是空中妄立出了色界宇宙和生命界,。
这就像是整个宇宙从形而上的本体发生功用,开始转化,从量子中开始转化成能量的物质相,物相愈来愈粗、愈来愈粗,交织而成物质现象,互相心念的制约造成宇宙现象和生命的生起。本来,任何的物相并没有实质,是如幻的,但是在相应的因缘里,我们会感受到实质。
但是,按照佛法,我们这个世界对无色界的生灵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滞碍,所以我们不防把他们看做是能穿墙。
我们对他们来讲是幻象,他们对我们来讲亦是幻象,这是因为没有因缘相应的缘故。我们对于我们自己却有质碍,但是无色界他们彼此之间只是意念沟通,没有形相的滞碍。
色界也还有形有相,但比欲界微细,等到佛教所说的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整个实质化了就形成欲界。我们的心意识与时间空间,相互之间不断地相应交织,显现实质的现象,这实质的现象使我们有力,但也使我们质碍更大。
所以,佛经中说,在娑婆世界中,我们人类变成了六道中造业的主体,其他道的生灵多属受报,而人道可以堕落进三恶道,也可以生天,也能够成佛,所以有所谓:“诸佛都出人间,从不在天上成佛。”
照佛经的说法,无色界、色界众生他们神通自在,人道则无法如此自在,因为我们互相制约得很强力,共业很强硬。只有在梦中,我们才会让自我浮现出来,在梦中可以很自在的转化、变化,不像白天制约那么大。这是造业有力,制约亦强的关系。
从无明到三界的形成,三界在建立的过程中赋予各各不同的因缘关系,人在三界中流转,生命某一历程如果适合、相应于在三界中的某时空,就会往那里去,就这样不停地在三界六道中轮回。
从禅定中,必须要生起这样的“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正知正见,深刻地洞察:
世间如幻,如幻世间。
对生命流转的观察
在佛陀眼里,整个如幻的世间是我们共同创立的,是我们自己运用无明创立起来的。我们自己参与进去,自己在其中控制一个位子、占有一个位子,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玩的游戏,玩的是无明的游戏。
我们决定有一个“我”,是基本无明的开始。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时候我们决定有个“我”呢?
每一个生命都在本质上不生不灭,追溯“我”这一念无明的源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教显宗称其为“无始无明”,密宗的宗喀巴大师则称其为“俱生无明”。
“我”叫无明占据一个空间、占据一个时间、占据一个心识体,而跟整个世界互相摩擦互相运作。在这摩擦运作当中要保护自身,就会造成一个根本保护自己的心,不断地要保护自己,使自己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这是求生意志,也是无明的力量。
无明的力量超过一切存在,变成生命的意志力,这个意志有痕迹,不会消失,而且不断地记载和存储在心识中,根本上它也是无相的,但是却会实质化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表现出来——有因缘时,它就会被激活而运作起来,形成一世一世的轮回。
而且你的累积跟我的累积又各有不同而自作自受,但彼此之间又有交互关系,又有沟通影响,形成很不可思议的法界体,就像万花筒一般,个个相交、相互映现,这也就是业识。
因缘和合时,靠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投胎便会产生精神体、物质体(名和色),产生现在的因缘,这个过程佛教称作“名色缘识”。记存的载体(业识)当生的影像又会累积在载体里作为下次的因缘——识缘名色。所以不断再变,没有主体但是存在主流,三世就这样轮转不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这种记存的载体(业识),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所谓“灵魂”,佛教称做“中阴”或“中阴身”,是指我们生命亘古以来的一个含藏性,也就是我们过去所有生命经验的累积。它形成一个记忆体,这记忆体会自我凝聚,相类似的会有凝聚的功能,所以有集聚的作用。而且会一直相续,并以微细的方式存在,它不必样样都引起现象,只是其中比较强大力量的部分,就现成这辈子的中阴现象。
按照佛陀的观察,引动力量与较微细基本粒子结合,就形成天人的中阴,其中色界天人的色质最微细,所以一般而言色界中阴是呈透明状的,欲界的天人中阴则较粗,人界的中阴则更粗,像五、六岁的小孩一样,但也是透明状的,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中阴就很粗重难看了。
这个记忆体在一期生命死亡、下一期生命未显现前会单独出现,但这个中阴身并非纯粹的精神体,它是精神意识招聚微细粒子(微细色)所组成的。纯粹的精神体没有中阴身,因此无色界天人没有中阴。
世出世间上上禅
在有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和实证境界后,真正进入了由定力所产生的出世间智慧的观照境界,就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到此地步会因为如此真实和深刻的观察,而达到内息妄念的境界。同时,又会对社会和人群产生极强烈的厌倦和出离情绪,这样一来就会贪住定境不求上进。拥有一颗出世超然的心当然是后面修行的基础,但是执着于这种心也是无法真正入世办道,成就菩萨行愿的。
《法华经》中,头陀第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曾报告说:佛陀啊,我们内心灭除了妄想,一念不生,就很知足了。以为解脱的大道除了这个,就再没有别的了。我们一听到您说要帮助众人,要净化宇宙,教化大家共同解脱云云,唉,我们马上头痛,一点儿也不高兴。
佛陀听了,当然不高兴,于是他说:唉,我将来涅槃以后,有些弟子就不相信这部《法华经》了,真正菩萨的行为愿力,即不知道也不了解。这些弟子自己为自己做了一些小功德,就以为可以证入涅槃永远解脱了。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按照佛陀的意愿,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定境打掉,完全退藏于密。我们可以按佛教古代大德的经验,起修世出世间上上禅。
将禅定观察的对象完全从四禅八定的了解宇宙生命等外境收回来,只定于观照心的实相,念念不离对自性的观照。
功夫做得久了,四禅八定的境界自然会消失。
慢慢地,我们可以达到一心安住随意自在,只有“心的自性”这样一个实相,本体即觉受,觉受即本体,烦恼即菩提,菩萨即烦恼。这时候,可以心住一念,如如不动;或者起观,了了分明。还可以大止大观,定慧平等。
明明了了观照心的自性。而后离一切妄想,身心寂定,内不贪恋禅境,外能舍一切对立的相。
达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心身空寂,一想到“我”就会发生思考困难——但不是一般所谓的“人最不了解的人是自己”——对“我”很明了很清楚,但也明白已经不是语言文字能够得着的了。看到所谓的“别人”只不过是另一个自己而已。
看到外境,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切万有无不从“我”的心识中流出,主客观的对立对待完全消失。想到生命,心里很清楚是无始无终的,当下只不过是“这个过程里的突出之处”罢了。
这时候想起《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会恍然大悟。
当然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平凡了,一点儿神奇相也没有,法眼尚未清净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他的那个境界。看出他一天24个小时“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是需要识真货的人才行的。
起修四无量心
佛陀教导我们发起菩提心,发起广大不可思议的愿力,真正入世办道,完成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万行功德,对治自度自了的心理倾向,而我们需要起修四无量心。在古传的修行法门中,四无量心通过观照来训练,四无量心观又称“四等”,是和四禅四定合称为小乘佛教的“十二门称”。
事实上,大部分人是稍有一点禅定的经验,就需要起修。
因为我们如此地容易厌恶他人、傲慢自负;又因为贪住定境,很容易贪图享受禅乐而什么都不想干,逃避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那么如何起修四无量心呢?
首先从心底里看到所有人在无明的牵动下,轮回不息苦海无边。而后:
慈无量心:冤亲平等,不论远近,快乐着所有人的快乐,痛苦着所有人的痛苦,愿意让所有的人快乐安宁。常有喜悦、快慰、幸福和爱心出现在定境中。接着产生对所有人的真实关注和真正爱护,达到了无量无边的一种挚爱境界。再用这挚爱的情怀追索生命历程中曾经的有过,转回来延续这样的无悔人生的源流。
慈无量心,就是达到用精诚激扬个体生命的情感——温热自己,也温热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苦难中的感知,总是远比欢乐中的体味更刻骨铭心。生命经历了挣扎、奋进、搏斗以后,又回归了“本色”: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万般忧愁,活着总是苦多乐少。无论如何显赫和辉煌,都无法逃离生命的原苦。顺利与礼遇,仍不能冲淡活着的困苦与失落。一念到此,痛切地悯念和爱护所有的人。
悲无量心,就是达到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真实境界。
喜无量心:任何时候,每一个个体生灵,既生活着,就都会渴求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而圆满人生的重要构成,就是内心的自由和喜悦。当所有的人在喜悦中,身心才会相对平衡,那么自性智慧的开发和培养、生命的无限丰富、心灵的无限自由才会成为可能。
喜无量心,就是能够以禅悦的喜乐为工具,传递和导引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所有的人都是因有“我”而为“得到”活着,不得便会引起极大痛苦。应当以不取不着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所有”。以难舍能舍、不贪不得行持,便能尽可能地满足所有的人。
舍无量心,就是认真做事业、持苦行、负责任,所得所获能够回向众人、回馈法界,从不认为自己会从中真的“得到”什么。
世出世间上上禅和四无量心逐步融合,就达到了如来清净禅的要求,下一步必须入世办道了。
佛教《四十二章经》中说:贫穷布施难。修行人住在禅定中,贪着禅味越修越穷,无疑不是师长的错,对于他本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真实利益。所以尤其要精进勇猛地入世办事,将事业搞得红红火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真实有效地做好菩萨本份,将六度万行当作本份干起来。
也有人很着急地表示:坚决不从明心见性——禅定入手,就直接“六度”好了。这么说的人真是有意思,不可思议。
这样子的直接“六度”法大约只是“六欲”,跟菩萨行持的六度波罗蜜一点都不相干。何况,六度波罗蜜中本身就有禅定、般若两项。
六度波罗蜜的一些要点
弃圣绝智或者如达摩祖师所说:廓然无圣——我们完全投入世间,做菩萨的本份道业,要让“无我”彻底变成生命的本能和习惯。
这个要求听起来高了些,但必须如此。当禅定的力量被退藏于密,我们会完全地和光同尘,被所有的人的心念所扰动。这时候,我们自己会如此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又成了一个“凡夫”——自己的心念常常变化无常,再也没有定境中那种恒定的感觉,看起来和别人一个样——然而这才是菩萨的“无我”。
把无我理解成什么也“没了”,毫无感觉无动于衷,无疑是一个奇怪而错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