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336-推拿抉微 >

第23节

336-推拿抉微-第23节

小说: 336-推拿抉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十枣汤x(见前咳嗽方内) 

第四集·治疗法
胀满
属性:经曰∶足太阴虚,则鼓胀。又曰∶胃中寒则胀满。又曰∶浊气在上,则生 胀。陈飞霞曰∶夫胀满者,腹胀 
气满也。因于脾肺不能健运,所以作胀也。有虚胀、寒胀、实胀、热胀。大抵虚胀、寒胀十之八九,实胀、热胀 
十之二三。盖实热之证,人所易见,或因伤食,或因伤寒入里,所以易知而易治。虚寒之证,由中气衰弱,脾气 
不化而胀,所以难见而难医。若以虚寒之胀,而误为实热之胀治之,其变有不可胜言者矣。虚胀者,或因吐泻之 
后,或因服药攻下太过,致成腹胀者。宜温中调气,浓朴温中汤;若虚而兼寒者,加桂附。实胀者,腹中原有食 
积,或因饮食过饱,固结于中。外证,则胃口胸前高胀,身热口渴,倦卧不语,腹痛微喘,目闭不开,俨然虚极 
之象。小儿此证最多而难识。昧者不为详审,见其四肢不举,口闭不开,误以为慢风,而用宁神导痰之药,十中 
十死,无一活者。不知大实有羸,即此是也。急宜下之,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同服。热胀者,或伤寒热邪入 
里,大便闭结,小便短赤,浑身壮热,面赤烦躁,集成沆瀣丹。寒胀者,由中气素寒,冷滞郁结,无身热口 
渴,面唇青,手足厥冷,气喘腹胀。先以塌气丸消之,复以异功散,调其脾胃。 
凡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者,轻则荆防败毒散升散之,重则集成沆瀣丹微利之。疮出 
胀消者吉,不出者凶。经谓脏寒生胀满者,盖脾为阴中之至阴,如脾湿有余,阳火不能施化,如土之久于雨水,则为 
泥矣,岂能生育万物。必待和风日暖,湿去阳生,自然生长也。凡此宜以辛热之药运用之可也。经谓下之则胀 
已。此以湿热饮食有余,脾胃素实、形体气质壮实者言之也。若脾虚内寒,而气不能运精微,以成胀满者,只 
宜以甘温补脾为主,少佐辛热,以行壅滞之气。庶使脾土健旺,胀满营运,斯可愈矣。此经之所谓塞因塞用, 
用从治之法耳。医者不察,惟执下之胀已,急于获效;病者喜以下药,以求痛快。不知暂快一时,则真气愈伤, 
胀满愈甚,去死不远矣。 
x浓朴温中汤x 治胃寒心腹胀。 
川朴(七分) 陈皮(一钱) 黑姜炭(一钱) 茯苓(一钱) 草蔻仁(六分) 木香(五分) 炙甘草(一钱) 
虚兼寒者,加熟附子、肉桂、生姜少许。 
x《集成》塌气丸x 治寒郁结,肚腹虚胀。 
胡椒仁 全蝎尾(去钩子,洗净炒干) 
上以胡椒略去皮去净一两,炒过,和蝎尾碾末,面糊为丸,极小。每服一二钱,陈皮汤送下。 
x沆瀣丹x(见前伤湿方内) 
x《集成》三仙丹x 
五灵脂(二两) 广木香(五钱) 巴豆仁(四十粒,去净油) 醋打曲糊为 
丸绿豆大,朱砂为衣,量儿大小服之。 
x异功散x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党参(一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x荆防败毒散x 
芥穗(一钱) 防风(一钱) 连翘(一钱) 枳壳(七分) 升麻(五分) 薄荷(一钱) 羌活(七分) 
独活(五分) 粉葛根(一钱) 川木通(一钱) 金银花(一钱) 黄芩(一钱) 川芎(五分) 栀子仁(一钱) 
甘草(一钱) 
上身肿,加葱三茎;下体肿,加灯草十茎,清水煎服。 
涂蔚生曰∶陈飞霞谓虚胀,或因吐泻之后,或因攻伐太过,致成腹胀。然吐则伤阳,泻则伤阴,而攻伐之足以 
伤阳伤阴,亦无异于吐泻。阴阳既形损伤,则滋阴补阳,即不容或已,岂容再施消导者哉?查浓朴温中汤原方,多系 
破气之药,于此证未免失宜。余以为宜用六君子汤,稍加木香为佐,既无虚虚之患,又无实实之嫌。临时能因其 
寒热,而加桂附归芍枳查芩连等味,而虚寒实热之胀,亦无不左宜右宜也。 

第四集·治疗法
气鼓血鼓
属性:周梦觉曰∶医学中,刘李朱张而下,瓣香敬祝者,汪子 庵,独于气鼓症,列之湿门中,殊不谓然。究其源, 
方书俱然,不自 庵始。余考其症,是气也,当列于气门。气以类而方明,病虽难而易治。夫气之功用,全赖脾 
土为之转运,土旺而气乃周流四体;土衰而气遂停中洲,贯注躯壳,充盈腠理,郁而为热,气鼓成焉。经曰∶诸 
胀腹大,皆属于热是也。其为症也,四肢日见瘦羸,肚腹日见胀满,任人揉按,痛痒不关,稍进 粮,饱闷难受, 
脾愈虚,肝益肆其侮;气愈积,热益张其威,脉之弦且数。其所由来者,有明征矣。治是症者,当青筋未大见, 
脐心未 
大突,缺盆未大满之时,重用黄连以解其热,清金以制肝盛,培土不受肝邪。药草固有维持之力,尤宜却咸味, 
断妄想,存神静虑,以养无形之土,不治气而气自宣通,多有得安者。其名不一,曰单胀,以其独胀于腹也。曰 
鼓胀,以其中空无物也。曰蛊胀,若虫食物而中空也。曰热胀,由热而胀也。曰气胀,由气而胀也。统名之,曰 
气鼓也。彼水胀寒胀,列于湿门宜也,原于此症毫不相涉。东垣,一代伟人,中满分消丸,亦尚未分晰也。 
x梦觉黄连人参汤x 
人参(一钱) 黄连(一钱) 焦术(一钱) 麦冬(一钱) 青皮(一钱) 肉桂(六分) 炙甘草(一钱) 
x东垣中满分消汤x 
浓朴(一两) 枳壳 黄连 黄芩 法半夏(各五钱) 陈皮 知母 泽泻(各三钱) 茯苓 砂仁 干姜 
(各二钱) 人参 白术 甘草 猪苓(各一钱) 
蒸饼为丸,每服三二钱不等,白开水下。 
唐容川曰∶血鼓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医书俱 
云是妇人之病。惟喻嘉言谓男子恒有之。面色萎黄,有蟹爪纹络,脉虽极虚,而履步如故,多怒善忘,口燥便秘, 
胁胀腹疼。迨胀之既成,腹大如箕,遂不可救,东南最多,所以然者,东南饶鱼盐。鱼者甘美之味,多食令人热 
中;盐者,咸苦之味,其性偏于走血。血为阴象,初与热合,不觉其病,日久月增,中焦冲和之气,亦渐为热 
矣。气热则结,而血不流矣。于是,气居血中,血裹气外,一似妇人受孕者然。至弥月时,腹如抱瓮。推而言之, 
凡五方之膏粱浓味,椒姜桂糈成热中者,皆其类也。治之之法,以六君子汤加干姜、川芎、防己为末,陈米荷叶 
煎汤,泛丸白汤下。执中央以运四旁法也。 
容川又曰∶谨按喻氏之论,其言血鼓之原,最为详确。惟所 
主之方,与气热则结,而血不流通之说,未能吻合。盖六君子与所加之药,于治痰膨为宜,且须寒饮方为切合。 
如论所谓,宜用清和理气之品。攻剂代抵当丸主之,和剂丹栀逍遥散,加姜黄香附治之。诸书皆用桃奴散,或琥 
珀散治之。第两方用温药,亦血因寒凝之剂。与喻氏所论,又有不同,医者审证择用可也。 
容川又曰∶又有石瘕肠覃,状如怀子,腹日以大。月事以时下者为肠覃,以寒气客于肠外,气病而血不病也, 
宜橘核丸主之。月事不以时下者为石瘕,乃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恶血当下不下,衄以留止,故成石瘕。是 
气病而血亦病也。宜琥珀散、桃奴散治之,后服温经汤。 
单腹胀者为血膨。若四肢皆胀,或先后四肢肿起,其色红者,谓之血肿。亦有不红者,血从水化而为水,故 
不红也。或得于吐衄之后,瘀血化水而肿。或得于妇人经水不行,血化为水而肿。既化为水,则兼治之,五皮饮 
加当归、白芍蒲黄丹皮桃仁治之,或用干漆雄黄醋丸,麦芽汤下亦可。又凡鼓胀浮肿,但要分阴症、阳症,阴症 
脉沉涩弦紧,必有寒痰诸症,宜用中满分消汤加桃仁。阳证脉数口渴,便短气逆等证,宜小柴胡汤加知母、石膏、 
防己、丹皮、桃仁、猪苓、茯苓、车前子治之。 
x六君子汤x(见煎咳嗽方内) 
x代抵当丸x 
大黄(一钱酒炒) 莪术(一钱) 山甲珠(三片) 红花(一钱) 丹皮 当归(各三钱) 牛膝(二钱) 
夜明砂(三钱) 
每次三五钱不等,可以随时酌量。 
x丹栀逍遥散x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一钱) 丹皮(一钱) 栀子(一钱) 柴胡(七分) 
甘草(一钱) 
x橘核丸x 
橘核(一钱) 香附(一钱) 楝子(一钱) 楂核(一钱) 荔核(一钱) 吴萸 
小茴(各五分) 
研末寒食面为丸,淡盐汤送下。量儿之大小,以为服之多少。 
x桃奴散x 
肉桂(五分) 五灵脂(一钱) 香附子(一钱) 砂仁(七分) 桃仁(一钱) 延胡索(一钱) 桃奴(一钱) 
雄鼠屎(一钱) 
x琥珀散x 
琥珀(一钱) 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丹皮(一钱) 肉桂(五分) 延胡索(一钱) 乌药(一钱) 
当归(一钱) 赤芍(一钱) 生地(一钱) 刘寄奴(一钱) 
x五皮饮x(见前伤湿方内) 
x小柴胡汤x(见前咳嗽方向) 
涂蔚生曰∶喻氏气居血中,血裹气外一语,已将血鼓之概略闸发。使后治血膨者,得其途径,不至盲无适从, 
斯诚有功世道之文。而经唐氏之详为指解,尤属南针直指,证治照然。予曾遇一老妇,患吐血后,遂得血臌之症。 
前医为之破气下水者,均属无效,已频于危。余鉴前医之用药失当,复深究喻氏唐氏之言,为之用六君子汤加血 
竭、桃仁、广木香,顿见巨效。旋以战事发生,蒋士杰死守信阳城中,内外间隔,该妇遂陨于命。虽属时势为之, 
无可如何,而前贤之于此症正法正治,变法变治,总属不吾少欺。可为吾之经验上胆识上,增一番之长进矣。 

第四集·治疗法
心腹痛
属性:周梦觉曰∶古传心痛有九,循其名,而责其实,纤毫难混。─曰虫。凡痛脉多伏,今反洪数者,纤虫也。厥名 
曰蛔,长寸许,首尾通红,踞于心窝子,吮血吸精。伤心之患,莫惨于是,以雄黄、槟榔、白矾为丸杀之,而痛 
自除。二曰疰。疰者自上疰下也。令人沉沉默默,心中隐隐作痛,甚有疰至灭门户,而莫名其病者。脉则乍短乍 
长,乍涩乍细。非寻常药饵所能疗,惟苏合 
丸、阿魏膏庶可以治。三曰风。风得火而益炽,火得风而愈威,风而入于心,则痛之猝者也。其脉浮紧而数。以白 
菊、白矾为君,侯氏黑风散,可采也。四曰悸。有触而惊曰惊,无触而惊曰悸;悸而至于痛,则悸之甚者也。其 
脉虚而滑,加乳香没药为使,李氏养心汤,盍用之。五曰食。食入于胃,停滞未化,攻冲作痛,其脉短而涩。平胃 
散洵为对证之方。六曰饮。饮入于胃,攻注无常,激射作痛,其脉濡而迟。五苓散实为导水之剂。七曰冷。寒气 
犯于绎宫,脉则或迟或结。吴萸、川椒、砂仁、木香止痛,书何难共证。八曰热。火气郁于胸膈,脉则或数或促, 
生地、栀子、黄连、苦楝,除痛药确有明文。九曰去来痛。经脉周流,有碍则痛,过其所碍而旋止,巡至所碍而 
复发。气充血足,何碍之有。不必诊脉,补之可也。顾同是心腹痛也,以虫伤人最酷者居首,以疰之伤人最隐者 
居二,以风之伤人最速者居三,以悸之介在可以伤,可以无伤者居四,以饮食之不轻伤人者居五六,以寒热之恒 
有者居七八,以去来痛之人皆知而能治者居九。想古人位置之宜,亦大费踌躇矣。然名则列之有九,义实本之于 
经。曰虫痛者,经言蛔蜒心腹痛也。曰疰痛者,如飞尸遁尸之类也。曰风痛者,经言肝心痛也。曰悸痛者,手少 
阴之脉起于心中也。曰食痛饮痛者,足太阴之脉,其支上膈注心中也。曰冷痛者,寒气客于背 ,注于心也。曰 
热痛者,寒气客于经脉,与热相搏也。曰去来痛者,经言气不宣通也。要皆非真心痛也。若真心痛,手足冷至节, 
旦发夕死,夕发朝死。彼医家所传之方,大半言止冷痛。本草所注之性,间有止热痛之语。夫冷热之痛,病之最 
浅而最易辨者,诸书尚且聚讼,何况痛之至隐而至僻者乎。领会《灵》《素》微词,才是医家学问;变化本草训 
语,方知用药权衡。 
x苏合丸x 
麝香 沉香 丁香 檀香 香附 荜茇 白术 诃子 朱砂 青木香 乌犀角(各二两) 薰陆香 龙脑香 
(各一两) 安息香(二两,另为未用无灰酒熬膏) 
方为末,用安息香膏加炼蜜为丸,每两十丸,蜡皮包裹,温酒化服。 
x阿魏膏x 
山楂肉 胆南星 法夏 麦芽 神曲 黄连 连翘 阿魏 栝蒌仁 贝母 风化硝 枯咸 萝卜子 胡黄连 
上为末,姜汤浸蒸饼为丸。相其本体之强弱寒热,体强而热,阿魏丸;体弱而寒,苏合丸。俱宜随时酌用多寡。 
x侯氏黑风散x 
白菊(五钱) 白矾(一钱) 防风(一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