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

第331节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331节

小说: 简明中国神谱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
更新时间2010…2…11 14:48:31  字数:1141

 【无想天】
  (界名)无想有情之天处也。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俱舍论五曰:‘无想有情居在何处?居在广果。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如中间静虑,名无想天。’
  无想,梵名Asam!jn~isattva^h!。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即修无想定所感之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故称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之最高涅盘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之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无想事、无想报。此天之位置,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天之广果天,不另立别处;上座部则于广果天之上,别立无想天一处。此外,此天众生之身长有五百由旬,寿命为五百大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谓一千大劫),寿终之时,再生念想,而堕欲界。[起世经卷八、俱舍论卷五、瑜伽师地论卷四]
  【无烦天】
  无烦,梵名Avr!ha,巴利名Aviha,音译作阿鞞丽舍、阿浮诃那、阿毗波、阿卑和。又作无大求天、无广天、无繁天、无诳天、无所触天、无希望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为第四禅之第五天(一说第四天)。据顺正理论卷二十一载,繁为繁杂,或繁广。繁广天中此天为最劣,故称无繁。又不求趣入无色界,故称无求。关于此天之寿命,大楼炭经卷四谓十劫;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等则谓一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谓四千大劫。其身长,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彰所知论卷上等载,为一千由旬。
  【无热天】
  音译阿答波、阿陀波、阿答和。又作不热天、不恼天、无恼天、不烧天、无熟天、无烧天。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位于第四禅之第四天。此天已伏除杂修静虑之上中品诸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天。或以热为炽盛义,以未证上品之修静虑及果,故称无热。关于此天众生之寿量,据大楼炭经卷四载,为二十劫;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谓二千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则谓八千大劫。其身量为二千由旬。
  【善见天】
  善见,梵名Sudars/ana,巴利名Sudassana,音译作修提舍那、须陀施尼、须达梨舍那、须陀尸。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四。又作大善见天、善好见天、善观天、快见天、妙见天。指色界第四禅中第二位之天。此天以定力殊胜而所见清澈,故称善见。又指帝释所居善见城之宫殿。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载,由最上品四禅相应之业,恭敬勤修,杂觉分之所薰修,因此业而生善现天,十倍于此,则生于善见天。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等,谓此天寿量达八千劫,身长八千由旬。诸经论中另有寿长四千劫、四十劫、千五百大劫等说。[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大楼炭经卷一、卷四、起世经卷一、卷七、立世阿毗昙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二十一、集异门足论卷十四]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遍净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更新时间2010…2…11 14:51:24  字数:1178

 【遍净天】
  遍净,梵名S/ubha-kr!tsna,巴利名Subha-kin!n!a或Subha-kin!ha,音译首诃既那、首波讫栗那、羞讫、摩首。又作遍净天、无量净天、广善天、净难逮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即第三禅中最上位之天。生此天者,受乐遍满,故称遍净。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载,由与上品三禅相应之业而生此天,其寿量四大劫。彰所知论卷上、杂阿毗昙心论卷二等则谓寿量六十四劫,身量六十四由旬。[立世阿毗昙论卷六、顺正理论卷二十一]
  【遍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天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遍,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遍净。’可洪音义一曰:‘遍净天,三禅天王也。长阿含云:遍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
  【遍净天(梵S/ubha-kr!tsna,巴Subha-kin!n!a、subha-kin!ha,藏Dge-rgyas)】
  音译首波讫栗那、首诃既那、首诃迦、羞讫,或作摩首。又译遍净天、遍净光天、极遍净天、净明天、无量净天、广善天、难及净天、净难逮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系第三禅中的最上层天。《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云(大正32·198b)︰‘受乐遍满,身心究竟无余,寂静受乐与三禅相应,诸天受此,故名遍净。’《顺正理论》卷二十一亦云(大正29·456b)︰‘意地受乐,说名为净。(中略)此净周普,故名遍净。’
  有关生于此天之业因及寿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谓,依上品三禅相应业而生此天,此天之寿量为四大劫。但依《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及《彰所知论》卷上所说,此天寿量有六十四劫,身量六十四由旬。
  【善现天】
  善现,梵名Sudr!s/a,巴利名Sudassa,音译作修提舍、须武。又作善观天、善好见天、妙见天、快见天、无比天、假使天。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第三。即色界第四禅中第三位之天。此天天众已得上品之杂修静虑,果德易彰,故称善现。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大三二·二○四中):‘由最上品四禅相应业,恭敬勤修,无背常修行,杂觉分之所熏修,因此业故,生善现天。’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二、彰所知论卷上载,其天众寿量为四千劫,身量为四千由旬。另有三千劫、二千大劫等说。
  【色究竟天】
  色究竟,梵名Akanis!t!ha或Aghanis!t!ha,巴利名Akanit!t!ha,音译阿迦尼吒、阿迦尼师吒、阿迦腻吒、阿迦抳瑟搋。又作碍究竟天、质阂究竟天、一究竟天、一善天、无结爱天、无小天。乃色界四禅天之最顶位。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此天乃修最上品四禅者所生之处,其果报于有色界中为最胜。
  关于此天众生之寿量,大楼炭经卷四谓,寿长百劫,然亦有夭折者。长阿含经卷二十谓,寿长五千劫,或稍减。立世阿毗昙论卷七、俱舍论卷十一谓,寿量一万六千大劫,身量一万六千由旬。[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法苑珠林卷三、慧苑音义卷下、佛祖统纪卷三十一]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
更新时间2010…2…11 14:54:03  字数:2990

 【空无边处天】
  (梵A^ka^s/anantya^yatana-deva)
  无色界四天的第一天。也称无量空处、阿竭禅天、虚空知天、空知天、空处天。在‘九地’中此天称为空无边处地。指厌色界有色质的障碍不得自在,故以空无边想的加行而入空无边处定,又以此定为因而得的定地之果报。厌色故无色蕴,是由受、想、行、识等四蕴而成的异熟生。
  《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曾叙述此名之由来(大正27·432c)︰‘但以加行故名空无边处,如施设论说︰以何加行修空无边处定,由何加行入空无边处定?谓初业者先应思惟墙上、树上、崖上、舍上等诸虚空相,取此相已假想胜解,观察照了无边空相,以先思惟无边空相而修加行,展转引起初无色定,故说此名空无边处。’《楞严经》卷九云(大正19·146c)︰‘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又,此天已无色蕴,故无方处。至于此天的寿命,《长阿含经》卷二十说是一万劫;《立世阿毗昙论》卷七分之为上中下品,下品一万七千五百大劫,中品一万八千五百大劫,上品二万八千劫;《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说是二万劫。
  空无边处天:厌形色之身;思无边之空;作空无边之解;所生之处曰空无边处。于色界中;以方便力;灭种种色;出色界狱;但见虚空无边;故名空无边处天。
  喜见下一世要去的无色界宇宙已经不再依赖能量或者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了。生命在这里,也与外在的时空高度相合。或者说,这里的宇宙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宇宙——如果以我们人类的眼光来看的话。
  换句话说,这里宇宙与生命的存在,是纯精神性的,时空与生命是高度同质的存在。
  四禅天之上是四空定(四种依空而入的禅定)构建的宇宙: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这里的生灵的寿命之长,更是久远得超乎想象:
  空无边处天,寿命二万大劫(约9,032,000,000,000万年);
  识无边处天,寿命四万大劫(约18,064,000,000,000万年);
  无所有处天,寿命六万大劫(约27,096,000,000,000万年);
  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约36,128,000,000,000万年)。
  依四空定建立的这四种时空属于无色界,已经没有物质能量的存在,连最细微也没有,只有心识和时空,也就是说,只有纯粹的精神、真空和时间。
  空无边处天国,是娑婆宇宙整个物质、能量的全部消失(所谓的“暗物质”在这里也不见了),只有一片真空(整个娑婆宇宙,也只有这里是真正的“真空”,我们人类现在所谓的真空,其实充满了更细微的物质粒子——暗物质)。所以,依这整个空间的存在来叫它空无边处天。
  空无边处天向上一层的“时空”,准确来说只有“时”没有“空”,连真空或者说空间也不存在了,这就是识无边处天。它是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相续不断的存在,只是时间这单一一维的存在,依此生灵的心识相续不断,所以,称这里为识无边处天。
  再往上一层,连时间这一维也不存在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心识还在。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到什么都没有了是还有感觉的——生灵还“感觉到什么都没有”的感觉,这就是无所有处天。
  再往上一层,到生灵们连感觉“什么都没有”的感觉也没有了,就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处生命与“宇宙”的存在就只有微细的“这个”单一念头,也就进入了唯一的单一作用力,就定在那里。这就是无色界的最高“时空”,也是我们娑婆宇宙三界的最后一处。佛教为了说明对人类来说这么难以想象的存在,只能勉强地用“非想非非想”这样一个并不简单直接的词来形容。
  从非想非非想处天开始,就是我们娑婆宇宙产生和建立的过程。非想非非想的存在一旦发生“这个”单一念头的变化,就会首先产生时间,接着是空间,再接着是能量,而后是我们人类所了解的物质。
  就这样,一个次元时空、一个次元时空地往下演化,整个娑婆宇宙的时空和生命就衍化了开来。
  依我们人类现在了解的科学知识来说,非想非非想的存在,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前存在的那个无限小的、即不存在时间、也不存在空间的“宇宙奇点”。在这一“宇宙奇点”中,却包含了时、空、能、物质的全部存在信息。
  一旦“宇宙奇点”扩展开来,发生“宇宙大爆炸”,时间、空间、能量、物质就会先后产生出来。
  对佛教来说,说明宇宙与生命“这样的知识”并不是它的立意所在。所以,对修行的人来说,这个“知识体系”还必须与修证紧密结合。
  依修行来说,这是还灭的过程,是破的过程。从欲界的粗定,到色界的四禅,再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四禅八定就是依次从物质相、能量相、空间相、时间相、心识相破起,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只剩下心识本身的单一存在。
  如果连这一单一存在也破了呢?
  那么你成佛了。
  可非想非非想处天真的是往上一步,就能成佛了?
  答案是:理论上再往上一步就能成佛,实际上这基本上办不到。
  至于原因,让我们来看喜见求索的结果。
  【识无边处天】
  (梵Vijn~a^nantya^yatana)
  佛教二十八天之一;无色界的第二天。即识知天、识处天。指由于憎厌第一天(空无边处天)之空无边,乃依转心缘识所加行之定而得之果报。《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四云(大正27·433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