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14-脾胃论 >

第9节

614-脾胃论-第9节

小说: 614-脾胃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以伤元气, 
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 
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酒疸 
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以葛花解酲汤主之。 

卷下
葛花解酲汤
属性: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以 
上各一钱五分) 神曲(炒黄色) 泽泻 干生姜 白术(以上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以 
上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 
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此方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也。 

卷下
枳术丸
属性:治痞,消食,强胃。 
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白术(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白术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 

卷下
橘皮枳术丸
属性: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 
枳实(麸炒,去穣) 橘皮(以上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件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食远。 
夫内伤用药之大法,所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浓,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此 
能用食药者也。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不复致伤也。 

卷下
半夏枳术丸
属性:治因冷食内伤。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以上各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添服不妨,无定法。如热 
汤浸蒸饼为丸亦可。 
如食伤,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二黄丸十丸,白汤下。 
更作一方,加泽泻一两为丸,有小便淋者用。 

卷下
木香干姜枳术丸
属性:破除寒滞气,消寒饮食。 
木香(三钱) 干姜(五钱,炮) 枳实(一两,炒) 白术(一两五钱) 
上为极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 

卷下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属性:开胃进食。 
干生姜(二钱五分) 木香(三钱) 人参(三钱五分) 陈皮(四钱) 枳实(一两,炒黄) 白术(一两五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忌饱食。 

卷下
和中丸
属性: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消痰去 
湿,浓肠胃,进饮食。 
木香(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 炙甘草(以上各三钱五分) 槟榔(四钱五分) 陈皮(去白,八钱 
半夏(汤洗七次) 浓朴(姜制,以上各一两) 白术(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或食 

卷下
交泰丸
属性:升阳气,泻阴火,调营气,进饮食,助精神,宽腹中,除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 
干姜(炮制,三分) 巴豆霜(五分) 人参(去芦) 肉桂(去皮,以上各一钱) 柴胡(去苗) 小 
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 白术(以上各一钱五分) 浓朴(去皮,锉,炒,秋冬加七钱) 酒煮 
苦楝 白茯苓 砂仁(以上各三钱) 川乌头(炮,去皮脐,四钱五分) 知母(四钱,一半炒,一半 
酒炒。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 吴茱萸(汤洗七次,五钱) 黄连(去须,秋冬减一钱五 
分) 皂角(水洗,煨,去皮弦) 紫菀(去苗,以上各六钱) 
上除巴豆霜另入外,同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水送下,量虚 

卷下
三棱消积丸
属性: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钱) 巴豆(炒,和粳,米炒焦黑去米) 茴香(炒) 陈皮 青橘皮(以 
上各五钱) 京三棱(炮) 广术(炮) 炒曲(以上各七钱) 
上件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生姜汤送下,食前。 
量虚实加减。得更衣,止后服。 

卷下
备急丸
属性:治心腹百病,卒痛如锥刺,及胀满不快,气急并治之。 
锦纹川大黄(为末) 干姜(炮,为末) 巴豆(先去皮膜心,研如泥霜,出油用霜) 
上件三味等分,同一处研匀,炼蜜成剂,臼内杵千百下,丸如大豌豆大。夜卧温水下一 
丸;如气实者,加一丸。如卒病,不计时候服。妇人有孕不可服。如所伤饮食在胸膈间,兀 
兀欲吐,反复闷乱,以物探吐去之。 

卷下
神保丸
属性: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肾气痛,胁下痛,大便不通,气噎,宿食不消。 
木香 胡椒(以上各二钱五分) 巴豆(十枚,去皮油心膜,研) 干蝎(七枚) 
上件四味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麻子大,朱砂三钱为衣。每服五丸。如心膈痛,柿蒂、 
灯心汤下;如腹痛,柿蒂、煨姜煎汤下;如血痛,炒姜醋汤下;如肾气痛、胁下痛,茴香酒 
下;如大便不通,蜜调槟榔末一钱下;如气噎,木香汤下;如宿食不消,茶酒浆饮任下。 

卷下
雄黄圣饼子
属性:治一切酒食所伤,心腹满不快。 
雄黄(五钱) 巴豆(一百个,去油心膜) 白面(十两,重罗过) 
上件三味,内除白面八、九两,余药同为细末,共面和匀,用新水和作饼子,如手大, 
以浆水煮,煮至浮于水上,漉出,控旋看硬软,捣作剂,丸如梧桐子大,捻作饼子。每服五 
、七饼子。加至十饼、十五饼,嚼破一饼,利一行,二饼利二行,茶酒任下,食前。 

卷下
蠲饮枳实丸
属性: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麦炒,去穣) 半夏(汤洗) 陈皮(去白,以上各二两) 黑牵牛(八两,内取头末,三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卷下
感应丸
属性: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饮酒过多,心 
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 
不消,愈而复发。又治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唾,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 
。又治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并悉治之。又治久病形羸,荏苒 
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并皆治之。 
干姜(炮制,一两) 南木香(去芦) 丁香(以上各一两五钱) 百草霜(二两) 肉豆蔻(去皮,三 
十个) 巴豆(去皮心膜油,研,七十个) 杏仁(一百四十个,汤浸去皮尖,研膏) 
上七味,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余四味捣为细末,却与三味同拌,研令细,用 
好蜡匮和,先将蜡六两溶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溶 
,滚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秤用丸。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于铫内熬 
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 
两五钱,同煎煮熟,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键子,以油单纸裹之,旋丸服耳。 

卷下
神应丸
属性: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潼乳酪水所伤,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丁香 木香(以上各二钱)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以上各五钱) 黄蜡(二钱) 
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渣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余四味为细末将黄蜡再上火, 
春夏入小油五钱,秋冬入小油八钱,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 
等药末,研匀,搓作铤子,油纸裹了旋丸用。如芥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日三服 

卷下
白术安胃散
属性: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又治男子小肠气痛,及妇人脐下虚 
冷,并产后儿枕块痛;亦治产后虚弱,寒热不止者。 
五味子 乌梅(取肉炒干,以上各五钱) 车前子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 米谷(三两,去 
顶蒂穣,醋煮一宿,炒干)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卷下
圣饼子
属性:治泻痢赤白,脐腹撮痛,久不愈者。 
黄丹(二钱) 定粉 舶上硫黄 陀僧(以上各三钱) 轻粉(少许) 
上细锉为末,入白面四钱匕,滴水和如指尖大,捻作饼子,阴干。食前温浆水磨服之, 
大便黑色为效。 

卷下
当归和血散
属性:治肠 下血,湿毒下血。 
川芎(四分) 青皮 槐花 荆芥穗 熟地黄 白术(以上各六分) 当归身 升麻(以上各一钱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清米饮汤调下,食前。 

卷下
诃梨勒丸
属性:治休息痢,昼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诸药不效。 
诃子(五钱,去核称) 椿根白皮(一两) 母丁香(三十个) 
上为细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米饭汤入醋少许送下,五更,三 

卷下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属性:《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又云∶夫脾、胃、大肠、小肠、三焦 
、膀胱,仓廪之本,营之所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若饮食,热无灼灼, 
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 
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 胀,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肠胃为 
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 
脾胃(右关所主,其脉缓。)如得弦脉,风邪所伤。甘草芍药汤、黄 建中汤之类。或甘酸 
之剂,皆可用之;洪脉,热邪所伤。三黄丸、泻黄散、调胃承气汤。或甘寒之剂,皆可用之 
;缓脉,本经太过,湿邪所伤。平胃散加白术、茯苓,五苓散。或除湿渗淡之剂,皆可用之 
。涩脉,燥热所伤。异功散加当归,四君子汤加熟地黄。或甘温甘润之剂,皆可用之;沉细 
脉,寒邪所伤。益黄散,养胃丸,理中丸,理中汤,如寒甚加附子。甘热之剂,皆可用之。 

卷下
胃风汤
属性: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 痛; 
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芎蔻 桂(去粗皮) 当归(去苗) 白芍药 白术(以上各等 
上为粗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数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渣,稍热服 
,空心,食前。小儿量力减之。 

卷下
三黄丸
属性: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 
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去芦) 黄芩(去芦) 大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 
。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卷下
白术散
属性:治虚热而渴。 
人参(去芦) 白术 木香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去土) 甘草(炒,以上各一两) 干葛(二两) 
上件为粗末。每服三钱至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如饮水者,多煎与之,无时 
如不能食而渴,洁古先师倍加葛根;如能食而渴,白虎汤加人参服之。 

卷下
加减平胃散
属性: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 
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 
膈气、反胃。 
甘草(锉,炒,二两)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香) 陈皮(去白,以上各三两二钱) 苍术(去 
粗皮,米泔浸,五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或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 
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