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指环-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文静坐下来,让闲在一旁的伙计先给文静洗着,又对文静说,洗完了我来给你吹。
文静注意到老板年岁也就是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但行事挺老练。文静一边洗着头,
一边有意无意地听着老板同女客闲聊。
那位女客看情形是这店里的熟客,与老板一来一往地聊得很起劲。
“你怎么没有多雇几个人呀?”
“不行呀,雇这么一个妹子就快雇不起了。”
“不会吧,我看你这生意挺红火吗,是不是舍不得呀?”
“大姐你不知道,来得人是不少,但都是附近住的人,熟人熟面的,也收不起
好多钱。面门钱又贵,一个月下来,也就是挣碗稀饭的钱。”
“门面有好贵吗?”
“原先还可以。可是老板又要加了。”
“又要加?不是元旦前刚刚加过了吗?”
“那家人心黑着呢,他就是想把我撵走。”
“不会吧?撵你走,他不也是挣不到面门钱了吗?”
“人家精到家了。原先我来的时候,他不要门面钱都干,这会儿我把这个门面
做热了,他就想撵我走了。我听说那家里有个什么亲戚也是做美容的,把我撵走了,
就是打算盘给亲戚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那家人不是挺有钱的吗,还在乎这么一个小门面?”
“他们哪有几个钱哟,还不是仗着他那个外甥有钱。”
“他外甥是做什么的?”
“搞建筑的。”
“那肯定有钱。”
“他外甥出钱买了两套房子,一套给他们开火锅,出租门面。另一套买来也不
知道用来干什么,也没有见人住,也没有改造成门面。”
“也许是用来攒钱升值的吧?”
“不知道。反正那套空起的房子名堂多。去年上半年的时候,老是见一个小姐
出出进进的,到了9月初的时候,出了那件怪事以后,再也没有人去住了。”
“你是说哪件怪事?”
“你不知道?一个推销保险的女娃说是听见那房里有人喊救命,不是后来叫来
了好多警察,进去一查,说是闹错了?”
“我知道一点儿,怎么会弄错呢?”
“不知道。听说警察进去的时候,我那家房东两口子正在里面睡觉。当时我就
觉得有点怪,房东两口子怎么睡到那套房子里去了,后来一听报案的女娃的话,就
相信是那女娃搞错了。”
“怎么会搞错了呢?”
“那女娃说是凶手手上戴着一枚玉指环,你说可能吗?哪有一个大男人戴着玉
指环的呀?房东说那女娃神经有问题。”
女客一下子笑了起来,“那玩艺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婆婆才会戴呀。”
“是呀,我们当时都猜是那女娃跟房东有仇,故意整他们。后来听说警察查了
好一阵儿,那女娃根本不认识房东一家,你说怪不怪?”
文静听到这里,也觉得一定是那报案的人弄错了,这样的事对文静来说,那太
平常了。 几乎每一天110都能遇到报假案的,有弄错的,也有故意捣乱的,这样的
事情似乎哪里都是经常发生的。可是洗完头找到姑妈一说起这事,姑妈却摘下高度
近视眼镜,不以为然地说:“也许就是真的。”
文静不认识似地盯着姑妈看,姑妈那皱纹深深的面容是与平常不大一样。
“您也知道那件事?”
“知道的不多,每天早晨跟几个老人散步时,听说过。”
“您都知道些什么?”
姑妈一板脸,不高兴地抿起了嘴。
“你是打算传讯我了吧?”
文静难为情地红着脸说:“我哪敢哟,职业惯性,再说了,协助警方的工作不
是公民的义务吗?您以前不就是这样教学生的吗?”
“好家伙,你这是强迫我履行公民义务,我要是不说呢?”
“不会,我听出来你很关心这件事。”
“不对,准确地讲,只是怀疑这件事,实际上是对这件事中的某一个细节有些
想法。”
“那您说说看?”
“可以,但你得给我烧几样菜吃吃。”
姑妈不善烹调,平日里能凑合就凑合,尽管文静烹调技术也是一般,但让姑妈
吃起来也会有美食家的感觉。文静说:“这太简单了。我吗,今天给你烧一个麻辣
鱼,再来一个泰安鸡,要不弄点儿摊黄菜……”
“等等,什么叫摊黄菜?用什么料?”
文静摇摇头说:“这个吗,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就知道了。”
“那你想知道玉指环事情吗?”
“玉指环?您是说玉指环?”
姑妈这时也象顽童一般地摇摇头说:“这个吗,山人自有妙计,岂能说与俗辈
听呢?不过一知摊黄菜为何物,自然吐真言。”
“好吧,摊黄菜就是炒鸡蛋。”
姑妈僵住了,眼镜后面的眼睛盯着文静,不知道文静说的是什么。
文静做了一个摊鸡蛋的手势,“摊鸡蛋呀?”
姑妈猛然之间笑起来,笑弯了腰,笑得差一点儿憋住气。“好你个小静,竟然
拿我来寻开心。”
“那您说说玉指环吧?”
姑妈又把事情发生经过讲述了一遍,与文静听到的差不多。最后姑妈说:“我
在想,那个报案的人,什么都可能看错,但不会看错玉指环。”
“那为什么呢?”
“你想呀,假如报案的人产生一时的幻觉,看见杀人,那幻觉能维持多长时间
呢?幻觉的产生,一般是有相类似的经历,也就是说,报案人的记忆当中有男人戴
玉指环的经历。但是,有这种经历的人大都是上了一些岁数的人。是的,在解放前,
我也看见过男人戴玉指环,但我见的是旧社会的戏子,特别是那种老是在舞台上男
扮女装的戏子。这种人常年男扮女装,性格也就趋向于女性化了。我听说报案的人
只有二十几岁,她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也许她很少见过指环也不一定。现在指环不
多见了,大都是戒指,镯子之类的。退一步讲,报案人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但幻
觉在正常情形下不会维持很久的, 听说她打110报的警,后来又引领巡警找到那家
人家,还现场指认,这说明她这一系列的行为是正常思维状态下的行为,不可能还
是处在幻觉状态当中。另外,人也有看错的时候,但看错的一般是生活当中常见的,
而不会是生活当中不常见的,所谓看错,最多的是把此一事物错看成彼一事物,而
不会把本不存在的错看成是存在的。”
“那就是说她确实看见屋里有人戴着玉指环?”
“我想一定是。”
“既然如此,她看见一个女人喊救命,也是真的?”
“我想也一定是。”
“那能就此断定那个地方发生了凶案?”
“那也不全是。仅仅是一种可能。报案人确实看见女人喊救命,也确实看见戴
着玉指环的男人捂住了那女人的嘴。但也许是两口子在吵嘴。我经常看见有的两口
子打起架来,哭天喊地的,也看见过女的被打急了喊救命的。也许报案的人看见的
实际上是两口子在打架。”
“但不象呀。如果是这样,那巡警进去以后,两口子当面一说不就什么都清楚
了?可是我听说,巡警进去以后,报案人看到的男人,女人都不在了,就象是变戏
法一样,变成了一对老夫妻?”
“也许打架的两口子不想让外人知道得太多呢?”
也许? 文静对这一也许终是疑惑重重, 她刚想再开口,姑妈摆了摆手,说:
“我可不想和你搞什么案情分析,快去烧菜吧,我都快要谗死了。”
离开姑妈家,文静还在想那个也许,也许是两口子打架,也许不想让外人知,
但有必要藏匿起来不现身吗?不现身是怕什么,怕什么?怕人家知道在打架?不会
的,怕解释不清楚?有什么解释不清楚?也许是打架的起因,但完全可以临时编造
一个起因呀,太容易啦,随便说一个就是了。男的捂住了女的嘴,那多半是男的怕
解释不清楚,男的怕别人知道。即使如此,有必要推出一对老夫妻来否定发生过什
么?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否定所有发生过的,甚至包括那两口子住在那里的事实。但
如果是住在那里,这种方式不是反倒什么都遮不住了吗?对了,是想遮掩住那两口
子住在那里的事实。文静突然想起美容店老板的话“当时我就觉得有点怪,房东两
口子怎么睡到那套房子里去了”,与此看来,那老夫妻平时没有住在发生事情的房
子里,这也合情理,两套房子,自己也不是没有地方住,老夫妻怎么会自己的房子
不睡,竟睡到隔壁的房子里,而且还睡得那么巧,早不睡晚不睡,偏偏出事的时候
睡在那里。是巧合,还是预先安排?不象是预先安排,因为没有人知道报案人会何
时出现,报案人的出现应该是巧合。但老夫妻睡在那里是什么呢?
文静认为姑妈对玉指环的推测有几分道理。表面上看,玉指环戴在男人的手上,
是让人不相信,让人觉得不可能。而越是如此,仿佛越能说明报案人看见的玉指环
确有其事。文静决定动手查查看,找到报案人,还有就是设法多了解一些那两套房
子的情况。虽然还不能明确要查出什么结果出来,最起码消除心中的种种疑惑也是
值得一做的。
文静这时没有想到,这一查,竟然查了个翻天覆地。
文静为了证实确有其事, 首先到110报警指挥中心查阅了记录。记录中记载,
去年的9月4日上午9点47分, 接到自称姓王的女士报警电话,口气很急,明显含有
恐惧。述说在白马凼住宅小区的一家住户的窗前看见一女子喊救命,随即被一男子
捂住了嘴。 巡警赶到现场的时间是9点58分,10点02分时敲开了报警人指认的住户
的门。当时在那家中的是一对老夫妻,男的名叫陈耀祖,五十八岁,女的名叫梁秀
花,五十一岁,原是铜梁县的农民。前年迁入小区定居。老夫妻否认曾有人喊过救
命,并请巡警入房查看。的确除他们之外没有第三个人在。
报案人名叫王淑敏,二十八岁。原是重棉一厂的职工。去年三月份下岗后,被
招聘到平安保险公司寿险部任业务员。 她自述,当天上午9点到小区,上门推销保
险, 大致在9点30多分的时候,她刚巧走到这家住户的窗前,正打算喊住户推销的
时候,里屋冲出一年轻女子,披散着头发,大声喊救命,紧跟着又冲出一男子捂住
了那女子的嘴,并且关上了窗帘和滑窗。为了证实她所见为真,她特意强调那男子
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绿色的玉指环。而且进入房间后,指着餐厅说,当时从窗外
看见的就是这间房,因为她在窗前往里看了一阵才开始喊人的。但她又肯定喊救命
的确实不是梁秀花。
巡警在这套住宅里转了一下,没有发现诸如家庭生活照片之类的东西,也看不
出来是什么样的人住在这里,房间里的陈设没有什么特性,象是宾馆的客房。房间
里灰尘积得不少,看来不是天天有人住。虽则凌乱,但也没有打斗的迹象。卧室的
床铺上象是有人睡过,但从房间的豪华程度上看,也不象那对老夫妻常年居住的地
方。问及此点,陈耀祖说他们平时也没有住在这里,而是住在隔壁的另一套住宅里,
只是偶尔过来住一下,为的是守房。因为这两套相邻的住宅都是陈的外甥买下来的,
一套分给陈两口子住,一套自用。但外甥又很少回来住,所以时不时的老两口要住
过来,以防被盗。巡警向邻居问询了一下,证实老夫妻讲的是真的。
巡警转而做王淑敏的工作,请她再认真回忆回忆,也许看见的不是这家住户,
也许是自己看错了。但王淑敏坚持就是这一家,而且还是说看见了玉指环。巡警对
玉指环也觉可信度不高,但从王淑敏的行为举止上看,也不象是神经有问题的人,
而且双方都不相识。巡警又在王淑敏当时的位置左右前后都转了一下,与这家住户
相同外部特征的窗子也确实没有。两相为难的情况下,经请示指挥中心同意,对有
关各方采集了笔录后,离开了现场。
文静看到这里,也觉得这件事颇多蹊跷,要么王淑敏看到的是真的,要么她看
到的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那问题只是出在王淑敏一人身上,这件事也就再平常不
过了。但万一王淑敏所见为真,那这件事当中就有许多尚未为人知的迷。王淑敏从
看到事情发生,到引巡警敲开那家的门,这中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来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老夫妻与现场人员换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