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唐汶-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丛趺囱甲凡簧辖龋坏阋裁挥幸蛭现芰废岸屑萸峋褪斓母芯酰械皆嚼丛讲话病⒕谏ズ推佟=淌谧呓废笆摇Q僖踩滩蛔×恕K匦胂蚋智俅笫μ岢稣馊鲈吕春我圆欢险勰プ约旱闹室伞�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了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出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后,学生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分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悟语: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恰到好处就是幸福
需要的时候得到的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困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
于是天使赐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川回乡。”
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也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
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
然后,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
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
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你曾觉得孤独?你尝过幸福的味道?孤寂、璀璨本就是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是比较的。没尝过孤寂,又怎知何谓璀璨的人生?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其实,幸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不必死记硬背
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一举成名,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大师。
1921年春天,爱因斯坦到美国组织募捐,为犹太族青年创办一所大学筹款。当时许多美国人想了解爱因斯坦究竟读了多少书,知识程度究竟如何,于是提出了许多问题:“您记不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您怎样记才能记住许多东西?”,“您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却莞尔一笑:“我从来不携带什么记着所有东西的笔记本,我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以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这我很难确切地回答,需要查一查物理学辞典,因为我从来不大注意去记辞典上可以查到的东西……”
“那您脑子里尽记些什么呀?”“我记的是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又说:“仅仅死记那些书本上可以查到的东西,什么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学。我觉得,高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会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
焦耳的故事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充分考虑每一门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可能影响。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打好了这一基础,知识的大厦才会牢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充分考虑每一门知识对自己未来的可能影响。
19世纪初,一个早晨,英国一家酿酒厂的老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著名科学家道尔顿的家里,恳求道尔顿教这两个孩子学习科学知识。那个年龄较小、机智活泼的孩子,名叫詹姆斯·焦耳。
道尔顿是位严格的老师。开始,他并没有给孩子们讲授物理和化学的原理,而是讲了许多高深的数学知识。
“讲这些枯燥的数学有什么用?若能讲讲那些有趣的电学实验该多好!”焦耳有些不耐烦了。
第44节:不生硬地模仿别人
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焦耳和哥哥一同去旅游。他找来一匹跛马,让哥哥牵着,自己却悄悄躲在后面,用伏打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要试验动物对电流的反应。结果,跛马受到电击狂跳起来,差一点出了事。
他们又划船来到青山环绕的湖上。焦耳决定试试这里的回声有多大。他在枪口里塞入大量的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枪声大作,“呼”地一声,喷出一股长长的火焰,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把哥哥吓得差点落进水里。
后来,他们又兴致勃勃地爬上一座高山。只见远处浓云低垂,隐约能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滚滚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用怀表认真记录下从闪电开始到听到雷声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把自己做的试验都告诉了老师。道尔顿笑了,说:“这些实验中,只有最后一次你做对了。”他谆谆告诫焦耳:人们只要掌握了光的速度和声的速度,就可以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推断出闪电发生在相距多远的地方。
焦耳听了很惊异:“难道枯燥的数学中会藏着这么多学问?”道尔顿举了许多例子开导他,真正的科学实验是不能只观察现象的,它必须有精密的测量,并学会用数学知识从测量的数据中总结出规律。
焦耳顿开茅塞,从此,他开始注重理论学习和精密的测量了。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
不生硬地模仿别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让别人来羡慕你呢!记住,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斯迪克毕业要找工作了,他的叔叔给他讲了一个故事。那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
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满腹愁肠,他嘴里嚼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5分钱买的,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他一声不吭,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用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却把它揣进又寒伧又破烂的茄克里去了。
“过来,小孩儿。”孩子真的过去了,银行家问道:“瞧,你捡到什么啦?”回答:“一个别针儿呗。”银行家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他回答说“是的”。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不上主日学校?”他回答说“上的”。
接着、银行家取来一支纯金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上写了个“StPeter”的字眼,问小孩是什么意识思。孩子说:“咸彼得(小孩把英文Saint的缩写St,误认为是salt,即咸的意思)”。银行家告诉他这个字是“圣彼得”,孩子说了声“噢!”
随后,银行家让小男孩做他的合伙人,把投资的一半利润分给了他,他娶了银行家的女儿。现在呢,银行家的一切全是他的了,全归他自己了。
斯迪克觉得这个故事对他还有启发。于是,他花了6个星期在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他盼着哪个银行家会把自己叫进去,问:“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
他就会回答:“是呀。”
银行家要是问:“‘StJohn’是什么意思。”
他就说:“是‘咸约翰’。”
可是,随后斯迪克发现银行家并不急于找合伙人,而且他想他没有女儿恐怕有个儿子,因为有一天一位银行家问斯迪克说:“小孩子,你捡什么呀。”
斯迪克非常谦恭有礼地说:“别针儿呀”
银行家说:“咱们来瞧瞧。”他接过了别针。
斯迪克摘下帽子,已经准备跟着他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再娶他女儿为妻子。
但是,他并没有受到邀请。银行家说:“这些别针儿是银行的,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遛达,我就放狗咬你!”
后来斯迪克走开了,那别针儿也被那吝啬的家伙没收了。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叔叔,他叔叔笑了。接着,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子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子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子。
无论驴子多么扭捏作态,都不及小狗可爱,甚至还不如从前的自己,毕竟这不是它所能干的行当。正如你喜欢看电影,但却未必能当上演员,你爱踢足球,可是联赛你却上不了场。
亚当斯的选择
不要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是因为你还未深入进去,还没能体会置身其中的乐趣。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第二任总统。
亚当斯小时候,必须学拉丁语法,但是,他觉得那是一件相当枯燥的事。于是他就告诉他的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干点别的?也许我更适合于干其他别的什么工作呢。”
“好吧,亲爱的约翰,”父亲说,“你可以试试挖条沟。我们前面的牧场需要挖一条沟,既然你希望找点儿别的什么干,那么不妨就试试看。”
亚当斯兴奋地跑到牧场干了起来,不久,他就觉得挖沟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坐在桌子边学拉丁文舒服,于是准备恢复学习。但又不在表面上流露出来,因为他很清高,自尊心驱使他又干了一天,然而劳累终于战胜了自尊心,他又跑回去学那“枯燥”的拉丁文去了。
直到晚年,约翰·亚当斯也还一直认为下面这件事为塑造他的性格和人生的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
亚当斯在童年时对读书毫无兴趣,以致其父对他施行的种种方式的诱导均告失败。父亲十分愤怒,便直截了当地问他10岁的儿子:“你想干什么,孩子?”
“当农民。”亚当斯毫不迟疑地回答。
第45节:了解自己的目标
“那么好吧,我要教给你怎样当农民。”父亲更加气愤了,“明天早上你同我去彭尼渡口,帮助我收茅草。”
第二天一早,父子俩一起出发,沿着小河干了一整天活,弄得满身是泥。
亚当斯回到家中累极了,对当农民的热情也锐减了。
父亲问亚当斯:“你对当农民满意吗?”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已经见效了。
孩子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