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唐汶 >

第22节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唐汶-第22节

小说: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唐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残酷的饥饿,金雕必须如此,否则就会全部饿死。
  欧洲金雕筑巢于高山悬崖,它以尖利的喙和强壮的爪宣布自己是天空的王者。金雕一窝,只孵出两只幼雏。在食物不足的年份,小金雕就会挨饿,金雕妈妈也只能眼看着孩子饿得嗷嗷叫。到这时,两只小金雕就用力互相挤靠,结果总是相对弱小的那只被挤下山崖摔死。而这时的金雕妈妈又总是容忍这种“兽行”。
  人是难以理解金雕的,但是面对残酷的饥饿,金雕必须如此,否则就会全部饿死。岂止金雕,我们人类不也时时面对着痛苦的放弃么?
  有些选择就是非此即彼的,若要两全其美,只会给未来的日子带来更漫长的痛苦。
  也许放弃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时,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也许正是因为当年的放弃,才到达今天的光辉极顶和成功彼岸。
  选择的压力
  依赖性较强的人,因为不敢承担责任,害怕面对可能到来的不良后果,所以不能独立做出选择,最终因长时间承受负性情绪的压力而加重自卑感。
  17岁的英子是位中专生。刚进学校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入学生会出人头地,身处要职以便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久,因为她歌唱得好(校园十大歌手之一)、舞跳得好,很快成了校学生会“代理”文娱部长。进入学生会后,她积极干好每件事,即使是小事,她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让上级很满意。
  然而,因为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英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60分对于我来说太万岁了。”“我的珠算课是最令人头痛的至今还没过四级,而我的同学大都过了二级,有的甚至过了一级。”“我怕自己到毕业时什么都没学到,步入工作岗位后会被人瞧不起。”
  因此,她想:“我该不该辞职,退出学生会?”为了这一问题,英子有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一样沉重,情绪低落,敏感易怒。
  在她看来,如果辞职,她就可以用剩下的一年多时间去攻读英语、电脑什么的,或者博览群书以提高自身修养,还可以用心学好专业并攻读大专,“去过另一种生活。”
  但她又担心:“像我这种活泼而且爱好虚荣的女孩,一旦脱离被众人注意的位置,那种强烈的反差我能承受得了吗?”
  “没有了社会工作,我会不会变得很空虚?”
  “我的竞争对手取代我成为文娱部长之后会不会反过来攻击我?”
  “辞职后我不是失去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吗?”左也为难右也为难,英子希望有人能帮她拿个主意。
  依赖性较强的人,因为不敢承担责任,害怕面对可能到来的不良后果,所以不能独立做出选择,最终因长时间承受负性情绪的压力而加重自卑感。
  石油大亨的金钱概念
  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
  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劳肯干,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当他富甲一方后,便变得贪婪冷酷,宾夕法尼亚洲油田地带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恨之入骨。有的居民做成他的木偶像,然后将那木偶像模拟处以绞刑,以解心头之恨。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被送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不齿他的行径,而将儿子的坟墓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中迁出,说:“在洛克菲勒支配的土地内,我的儿子无法安眠!”洛克菲勒的前半生就在众叛亲离中度过。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瘦得像木乃伊。
  医生们向他宣告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一个。这时他才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恶魔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去剧院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
  他开始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后来,洛克菲勒开始考虑如何把巨额财产捐给别人。起初人们并不接受,说那是肮脏的金钱。可是通过他的努力,人们慢慢地相信了他的诚意。密歇根湖畔一家学校因资不抵债行将倒闭,他马上捐出数百万美元,从而促成了如今的芝加哥大学的诞生;北京著名的协和医院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而建成的;1932年中国发生了霍乱,幸亏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才有足够的疫苗预防而不致成灾;此外,洛克菲勒还创办了不少福利事业,帮助黑人。从这以后,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他。 
第42节:那惟一的答案
  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为金钱迷失了方向,后半生千金散尽,才重返生命的正道。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他用一生的时间才找回曾经丢失的世界,那里有用金钱买不到的平静、快乐、健康和长寿,以及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做到这些,享年98岁的洛克菲勒无憾了。
  我们无须像洛克菲勒走一生的弯路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我们只要不远离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被金钱所奴役,那么世界就属于我们。而那颗不被铜臭玷污的心,就会如天上的明月晶莹剔透,与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
  不要去寻找那惟一的答案
  当我们面对两样同等重要的东西时,不如凭你的直觉去选择。生命中,有些东西是必然要丧失的,要学会去承受丧失的痛苦。与其去理性的比较,不如当机立断。
  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曾经讲过一个哲学故事:一头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绝对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也就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它始终站在原地不能举步,结果只好活活饿死。
  布利丹毛驴的困惑和悲剧也常折磨着人类,特别是一些缺乏社会阅历的初涉人世者。年轻时,我们凡事都喜欢去问为什么,有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可很多事情都是越想越复杂的,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西毒欧阳峰,他反复思索着“我是谁”。若人人都这样较起真来,岂不活得沉重起来。
  你一定听说过蜈蚣的故事。蜈蚣是用成百条细足蠕动前行的。哲学家青蛙见了蜈蚣,久久地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条腿,它如何行走?这简直是奇迹!蜈蚣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然后动哪条腿,接着再动哪条腿呢?有成百条腿呢!于是青蛙拦住了蜈蚣,问道:“我是个哲学家,但是被你弄糊涂了,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是怎么走路的?用这么多条腿走路,这简直不可能!”
  蜈蚣说;“我一直就这么走的,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这一念头第一次进人了蜈蚣的意识。事实上,青蛙是对的该先动哪条腿呢?蜈蚣站立了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趴下了。它对青蛙说:“请你再也别问其他蜈蚣这个问题了,我一直都在走路,这根本不成问题,现在你把我害苦了!我动不了了,成百条腿要移动,我该怎么办呢?”
  选择伴侣
  生活如是,没有最好,只要是令你满意的就是最好的。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柏拉图说伴侣是我们遗失的另一半,对伴侣的选择是必须慎重的。第一个在还没有走完全程时,就轻率的做出选择,遗憾是必然的;第二个过于谨慎,不知满足,所以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寻觅到满意的;只有最后一个弟子,他既不感情用事,也不求全责备,而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比较,选出了令他最满意的麦穗。
  生活如是,没有最好,只要是令你满意的就是最好的。但在你人生阅历尚浅,还不知道情为何物时,切不可盲目地做选择。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了正确的人。既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只是刚好你也在这里。
  上帝会来救我的
  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
  挑战自身的弱势
  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磨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教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自己的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教室外面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第43节:恰到好处就是幸福
  指导教授是个极其有名的音乐大师。授课的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的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成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两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忧,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