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于川作品集-男人·com >

第11节

于川作品集-男人·com-第11节

小说: 于川作品集-男人·co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新天最怕的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交际应酬,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让他想起来就心疼,可是话说回来了,许多交际和应酬又是必不可少的,你就比如说今天晚上这顿饭吧,虽然吃饭的几个朋友表面上看来和自己不过是一般的酒肉朋友,没有什么生意上的往来,但他却不能拒绝,为的是维持一种亲近的关系,那几个朋友中有父亲身居要职的公子,有手握实权的领导秘书,说不定哪天就有用得着的地方,平时不把关系维持住了,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可就来不及了,所以,就是再忙,他也得抽时间去敷衍一下,免得人家不高兴。
  什么事都没有“人事”难缠!这是孙新天这十来年闯荡商海最深刻感受了。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他一向重视和善于处理这些所谓的“人事”关系,也就不会有他孙新天的今天了。
  高考受挫,没有能如愿进入清华,更遗憾的是没能够留在北京上大学,和自己心爱的华英天各一方,而最终被林天勤趁虚而入地抢占了先机之后,孙新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只感觉心灰意冷,甚至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留在了上海工作。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北京来的考生,选择留在上海工作呢!”
  负责毕业分配的系里的副主任很讶异地对他说。
  都说上海人恋窝,从上海出来的人总是希望回到上海去,其实北京人也差不多,很少有北京的出来的考生不希望回到北京去工作的,孙新天真的要算是个例外了,而让他成为这个例外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留在上海的决定当然遭到了父母和所有亲友的反对,妹妹孙欣欣甚至在打给他的长途电话里狠狠地哭了一鼻子,就连因为被自己看做情敌,而很长时间没有来往的林天勤也给他打来电话规劝,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决定。想起这件事情,孙新天觉得有点滑稽,当初如果林天勤能够预见到自己回北京将会危及到他和华英的关系的时候,他肯定不会那样热切地期盼着自己回去了吧?在得知林天勤和华英恋爱的消息之后,孙新天无奈地选择了沉默,天各一方,自己失去了伴随华英左右的机会,在和林天勤的竞争中就先输了一招,而且华英还是那么明确地拒绝了他的追求,更让孙新天觉得一切都肯定无法挽回了,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留在上海,那是一种情感上的规避。
  大学期间,尤其是华英已经名花有主之后,孙新天也曾经经历了几次或长或短的恋情,然而最终全都不了了之,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每每面对着千娇百媚的女友时,他总是忍不住要把她们和华英做一番比较,而最终总是华英占据了上风,这样的比较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一个个被他冷落了的女孩子纷纷离他而去,于是,他就这么形只影单地熬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孙新天在大学里学的是生物化学,毕业之后进了上海的一家生化研究所,每天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在实验室里面对着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试管烧杯,时间长了孙新天感到难耐的枯燥和无聊。看看社会上精彩非常的生活,看看那些靠了各种手段和机遇一夜之间暴富起来的人们,孙新天觉得自己就这么把青春交付于毫无生气的单调的生活和工作,总有一天会追悔莫及的,于是他决定要走出实验室,好好地闯荡一番。
  尽管孙新天有着强烈的自由发展的愿望,但生计问题还是他不能不考虑的,独自一人身居异乡,无依无靠,倘若贸然下海,一不留神就会被呛个半死,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都来不及了,目下至少自己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温饱还不成问题,想到这些,孙新天又有些犹豫了。如此矛盾交结之中,孙新天又在研究所里坚持了半年,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当他为了离开,还是继续留在研究所里犹豫不定的时候,研究所领导决定建立“三产”,分流一部分离岗的员工的同时,也增加所里的收入。孙新天听了这个消息,觉得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能够到“三产”去干,即可以有下海的机会,又可以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做为保障,不会再有什么后顾之忧,干得好,自己可以从此一往无前大展宏图;干得不好,至少还算是研究所的正式职工,大不了再回实验室窝着,起码有个可以回旋的余地。孙新天觉得自己一定要抓住眼前这个机会。
  孙新天很郑重地找到所长,谈了自己的想法。
  所长如当年毕业时系里那位副主任一样地惊诧了一番:
  “‘三产’是安置那些离岗、待岗职工的,和侬这样的专业人员浑身上下不搭界的!”
  所长生怕孙新天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掰开了揉碎了地又给他解释了一番。
  孙新天微笑着,耐心地听玩了所长的解释,然后再次强烈而坚决地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万般无奈的所长最终摇着头,叹着气,还是批准了孙新天的请求。
  “三产”里都是些研究所里用不上的人物,要么是学历低,要么是能力差,孙新天在这里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了,没用多长时间就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三产”的经理。
  “三产”规模虽然不大,但经营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去依托生化研究所,经营一些生化制品、保健品之类的,其它项目也是广泛涉足。孙新天现在才发现,自己其实当初选择专业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不该去学什么生物化学,而应该选择经济专业,因为,在这方面他简直是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三产”并不雄厚的资金在孙新天的运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倍的盈利了,年底的时候,所里靠“三产”上缴的利润,给职工们大大地发了一笔奖金,所有人都对这个被他们叫做“小北京”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了。
  “嗯,当初我没有看错人,侬真的是个人才哪!”
  所长很自得地眯了眼睛,赞美了孙新天和他自己。
  所长和同事们的嘉许让孙新天着实得意了一阵子,但不久之后,一次和一个大学里同宿舍的室友不期而遇的经历,又让他感到了强烈的失落感。
  当上“三产”经理的第二年,因为业务的需要,孙新天到深圳出差,办完了公事,他想起了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大学同学,就决定前去拜访。电话里,同学一听到孙新天要来拜访自己,喜出望外,立刻张罗着赶过来接他,孙新天客套了几句,也就客随主便了。半个小时之后,那位大学同学亲自开着一辆崭新的“宝马”525来接孙新天。看着同学那神气的座驾和一脸的春风,孙新天真是钦羡不已。同学请孙新天到在晶都大酒店吃了晚饭,然后又到香格里拉去听歌跳舞,最后跑到格兰云天洗了桑拿,一通殷勤的招待,孙新天暗自盘算着,这一晚上,他们两个人至少花了小五千块钱,够他一年的工资加奖金了。
  “怎么样,到深圳来跟我一块干吧?”
  第二天一早,同学又来接孙新天去饮茶,在餐桌上,同学很诚恳地邀请着他。
  “你还没告诉我,你到底做的是什么生意,这么快就暴发了?”
  孙新天很虔诚地请教着。
  同学神秘兮兮地对他眨眨眼睛。
  “水路生意。”
  “水路生意?”
  孙新天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就是走私。”
  同学压低了声音,还是把孙新天吓了一大跳。



第十六章
  孙新天最终没有接受同学的邀请,留在深圳和他一起做“水路生意”。
  虽然拒绝了同学的邀请,但孙新天回到上海的时候,对同学那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是艳羡不已着。孙新天之所以拒绝了同学的美意,完全是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胆量敢于拿自己的脑袋去冒险,但同学的那种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同样是来人世间走一遭,自己干吗要活得如此辛苦呢?当然,孙新天是不会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他还想活得长远一些,但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应该再去给自己寻求一条更广阔,更光明的道路,不能再满足于这个微不足道的“三产”经理的角色了。正在孙新天为自己寻找着新的出路的时候,机会悄悄地来了。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在中国大陆中断了几十年的证券市场又开市恢复了,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自然成为了这方面的先锋,证券交易所建立起来了,股票发行也随即开始了。孙新天象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起初对绝迹多年的股票证券是一无所知,但孙新天却是比一般人要幸运得多,“三产”的一个老会计,年轻的时候在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做过经济,有着对证券交易特殊的敏感和嗅觉,当上海证券交易所即将发行股票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老会计就象是一个吸毒的人突然扎了一针吗啡似的来了精神,他上蹿下跳地鼓动着单位的同事们去认购股票,没想到他的过分热情反而招致了人们的怀疑,许多人还以为他一定是别有所图呢。
  起初孙新天也觉得老会计的举动有些不可思议,但随后一想,无论如何股票是国家发行的,再怎么着也不会落到老会计的兜里,对他的戒备倒是大可不必,只是看到他那份异常的兴奋劲,孙新天觉得这里面一定还有别的什么玄机。
  “给我讲讲股票吧!”
  下班后,孙新天特地把老会计约到一家小饭店里,在老头面前摆上了一瓶老酒。
  老会计大约是第一次这样被人家,尤其是自己的领导郑重其事地邀为座上宾,诚惶诚恐中充满了感激,两杯老酒下肚后,就倾其所知地给孙新天摆谈起他的股票经来了。
  从老会计那里,孙新天第一次接触到了股票的概念,了解了股票交易的性质,也因此对这个陌生而新鲜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快股票认购证就要发售了,如果孙经理趁这个时机买进一批,我保证侬有的是铜钿好赚的!”
  老会计的脸上放着红光。
  不知道是老会计太富煽动性,还是孙新天自己生就的感悟能力,反正一瓶酒喝完的时候,他已经对股票交易向往得不成了。
  孙新天决定离开上海回北京发展的时候,特地去向已经退休回家养老的老会计辞行。
  老会计怀里抱着还在呀呀学语的孙子,微笑着望着孙新天。
  “我早就看出来了,孙经理不是池中之物,必定会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老会计毕竟是旧社会上海滩上混出来的,说出话来总是那么让人舒服。
  孙新天在老会计孙子的怀里塞了一万块钱,说是给孩子的见面礼,老会计客套了一下,收下了。
  孙新天觉得自己确实应该感激老会计,没有他,现在说不定自己还只是上海滩上一个“憨噱噱”的小赤佬呢!
  老会计给孙新天讲了一晚上自己过去的股经,最终回到了现实上,他劝孙新天抓住机会,在别人还都没有意识到股票蕴含的巨大利润的时候,捞上一把,具体地说,就是赶紧去申购股票认购证。
  “听我的没错的,这认购证用不了多久,一定会翻着跟头地涨,涨到侬笑不动为止!”
  老会计胸有成竹地说。
  孙新天不能不动心了。
  “那我把所有的钱都买上!”
  老会计点点头。
  “越多越好!”
  “我有三千块钱,再跟家里要点,估计能凑五千吧。”
  孙新天咬牙切齿地算计着。
  老会计显然有点失望。
  “才这么少?”
  孙新天有些自卑起来。
  “这可是倾囊而出了。”
  老会计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种机会,一辈子恐怕也只能遇到一回,错过了,会后悔的!”
  最终孙新天在老会计闪烁其辞的启发下,下了狠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三天之后,孙新天和老会计带领着他们雇佣来的一大帮无业游民,浩浩荡荡地在证券公司外面排起了长队。
  当孙新天把手中的认购证全部出手之后,面对着面前小山似的一大堆现金,他几乎晕厥过去了,不光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还因为这些天来,他一直为挪用公款的事情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上。
  “这下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个安稳觉了!”
  看着老会计把挪用的款项归还到“三产”的账上,孙新天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脸色依旧煞白煞白的。
  老会计笑吟吟地望着他的上司,一脸造物的骄傲。
  “怎么样孙经理,我没有白相侬吧?”
  孙新天充满着感激地握了老会计的手,说实在的,如果对方是个女人,哪怕是再丑,再老,他也一定会立刻扑上去,由衷地亲吻她一番。
  孙新天的第一桶金攫取得很幸运,虽然多少有那么一点见不得人,但比起他那个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