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汉武大帝 >

第55节

汉武大帝-第55节

小说: 汉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善长 山地丛林作战。
  皇上这次没有调拨

第二十八集(4)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朝廷的汉军主力。
  为什么?
  因为皇上认为,

  你们正是我汉军
  山地作战的主力精锐。
  你们代表的,是我汉军的威武!
  秦大虎:皇上真的知道我们吗?
  卫青:你叫什么名字?
  秦大虎:我叫秦大虎!
  卫青:好,秦大虎!
  我们回去以后,
  会将你的大名 奏报皇上。
  让皇上知道 会稽驻军里,
  有一个叫秦大虎的人。
  你们都不要笑!
  你们看见我身边的羽林了没有?
  这里的羽林,总共有一百骑。
  我们的皇上,
  能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姓名,
  以至每一匹战马的名号,
  皇上爱他的士兵。
  冯林!
  冯林:在!
  卫青:这位是 原雁门太守冯敬之子冯林,
  其父在与匈奴作战时,英勇牺牲。
  冯林!
  冯林:我是皇上亲手编入羽林的,
  大汉羽林,有一大批烈士遗孤。
  大汉羽林,优先征录
  战死官兵的子弟。
  皇上待我们这些孤儿,
  就像父亲一样。
  我曾陪伴皇上一起打猎,
  皇上跟我们在同一口锅中喝汤,
  晚上在同一顶帐蓬里睡觉。
  卫青:既然皇上如此信赖我们,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
  不去为皇上立下战功呢?
  士兵们:吾皇威武!吾皇威武!
  卫青:汉军威武!
  士兵们:汉军威武!汉军威武!
  卫青:太守!
  这里能征集到船只吗?
  陈元良:本郡有很多渔船,随时可以征调。
  卫青:好,那你就马上发布文告,征调民船。
  能征多少,征多少!
  我军 先不去东瓯国,
  而是从海道,直扑闽越。
  打他的老巢!
  陈元良:高明!高明!
  副将:好,卫将军的意思是:
  指东打西,围魏救赵。
  将军:全部驻军人数,有二百条船足矣!
  卫青:不,我们得照着五百条船征集,
  要借此大造声势。
  要造成 是一支庞大的汉军队伍
  出征的声势。
  我就不信,他闽越王敢不退兵!
  副将:如果声势太大,
  传到朝廷,是否会使皇上太被动?
  咱们这么折腾,
  即便是瞒天过海,
  也会惊动 太皇太后的!
  卫青:关键在于取胜!只要胜了,
  就没人责备我们。
  刘彻:已经十几天了,应该有消息了。
  韩嫣:最近朝中大臣已听到一些风声,
  知道陛下,此次派使节,
  不仅仅是为了斡旋。
  刘彻:他们是在等着,看朕的笑话!
  但有一条,不管此次结果如何,
  只要是让朕 管理外臣国事物,
  就不会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春陀:陛下,程不识将军求见!
  刘彻:宣程将军!
  程不识:卑将参见陛下!
  刘彻:程将军!
  有什么事儿吗?
  程不识:陛下,会稽郡传来消息:
  汉使未持虎符 便擅调地方军,
  诛杀郡司马。
  目前正大批征调民船,
  要渡海对闽越国,发动大规模作战。
  刘彻:大胆的严助,真是的!
  朕只让他持节,去斡旋调解!
  他怎么可以居然大动干戈呢,
  他怎么可以?
  程将军!
  程不识:陛下!
  刘彻:有他们作战的消息吗?
  程不识:陛下,卑将受太皇太后委托治军,
  如果容许无视朝廷调兵制度,
  瞒天过海,私自发兵对外作战。
  此例若开,朝纲崩坏,
  太皇太后若是知道了,
  也会严加追究!
  刘彻:什么?
  你是说!
  太皇太后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程不识:太皇太后近来身体 一直欠安,
  卑将得到消息后,
  一直 还没有敢告诉老人家。
  刘彻:对,对,对,对!程将军做得很对!
  太皇太后的身体,对朝廷来说
  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要记住!
  依朕看来,
  像类似这样的坏消息,
  可以瞒一些
  过两天,再报她老人家。
  程不识:陛下,卑职责任重大!
  只怕时间长了,朝中都会听说。
  那时难免会受 太皇太后申斥。
  卑将斗胆进言:
  万望陛下,能够遥制汉使,
  速战速决,不要把天捅漏了!

第二十八集(5)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如果那样——
  卑将就是割下脑袋来,
  也是顶不了的,卑将告退!

  刘彻:太好了!
  这两个乱臣贼子,
  可是替朕争了面子。
  来,拿海图来!
  韩嫣:快,快,快!
  刘彻:哪儿呢?哪儿呢?
  韩嫣:在这儿!
  刘彻:刚才程将军 是不是有意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韩嫣:为臣也甚是奇怪,
  程将军历来从事谨慎,
  这次怎么有点——
  刘彻:这说明朕的决策 合乎军心!
  韩嫣:陛下圣明!
  鸿翎:东瓯捷报!捷报!
  东瓯捷报!
  宫谒:捷报!东瓯捷报!
  春陀:陛下,东瓯传来捷报!
  刘彻:备车!
  立刻去东宫!
  [旁白:建元三年,
  刘彻以兵不血刃的方式,
  取得了有生以来 第一场军事胜利。
  在听说汉军将大举出动的消息后,
  闽越解除了对东瓯都城的围困。
  太皇太后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
  竟在刘彻违命发兵的行动中得以实现。
  但是,这一次太皇太后
  不仅平静地接受了刘彻的越轨行动。
  而且将朝廷的决策大权,
  授回到刘彻手中。
  以此向天下表明,
  她实际上是支持她心爱的这位孙儿的!]
  严助:依我看,国民太需要好消息了。
  卫青:皇上更需要!
  许昌:我们哪 太低估了皇上!
  到底是高皇帝的血脉,
  从娘胎里出来,
  就擅长战略呀。
  庄青翟:是呀,我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
  到底是我等老了?
  还是皇上 运气太好啊!
  石庆:臣早说过,这个皇上,
  是大有为之主。
  不可等闲视之!
  唱报:皇上驾到!
  [旁白:建元四年,
  汉武帝刘彻命令全体朝廷官员
  夹道迎接东瓯国王驺摇来到长安,
  刘彻批准了东瓯王举国内迁的请求。
  同年秋天,
  数十万东瓯居民,
  离开了他们东海之滨的故土,
  迁移到长江和淮河之间,
  从此融合进了华夏民族。
  当时的闽越国,
  大致就在今日的福建,
  而当时的东瓯国,
  大致就在今日浙东的温岭和温州一带。]
  窦太后:好热闹啊!
  倩儿:是的,太皇太后!
  外面很热闹!
  窦太后:倩儿啊,我问你!
  你是怎么看待皇上的?
  倩儿:奴婢不敢有什么看法。
  奴婢只知道——
  皇上是太皇太后的 嫡亲孙儿。
  窦太后:是啊,皇上是我的亲孙子!
  可是,我怎么就看不透他呢?
  倩儿:奴婢有一句话,一直想问您。
  您见过皇上小时候的模样吗?
  窦太后:它饿了,去拿鸟食来!
  倩儿:诺!
  窦太后:问得好啊!
  我还真的没有 亲眼见过他。
  我眼瞎的那时候啊,
  皇上还没有出生呢。
  倩儿:那您想听听,
  奴婢为您说说 皇上的模样吗?
  窦太后:好啊,你就给我说说看!
  倩儿:太皇太后,皇上在您所有孙子当中,
  个头儿最高,肩膀最宽,眼睛最亮。
  他的鼻梁 挺拔笔直。
  奴婢见过高皇帝的画像,
  人说是 隆准高鼻,
  奴婢觉得 皇上和高皇帝,
  还真有些 形神似同呢!
  太皇太后 您在听吗?
  窦太后:我在听呢。
  老身不就是凭着声音,
  在辩认这大千世界嘛?
  如今老身的世界,
  就只有这声音的世界。
  美、丑、善、恶,忠、奸、真、伪,
  都透着这声音在听呢。
  这瞎子与常人相比呀,
  有一个 最大的优点——
  就是 不必去看别人的脸色。
  因而行事决断,就更少犹豫啊!
  你记住了!
  都说呀,百闻不如一见。
  这老身 恰恰与天下人相反,
  只听,不看。
  其实,不看,才能看得更真呢。
  来人哪——
  去把程不识将军,给我请来!
  程不识:卑将参见 太皇太后!
  窦太后:将军总在身边,
  可老身却从未与将军做过深谈。
  现在觉得,该和将军好好谈谈了。
  老身不懂军务。
  却总将虎符 搁置在身边。
  虎符之力,不在使用,

第二十八集(6)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而在于,如何不加使用!
  却仍能确保 国泰民安!
  老身之所以把虎符 搁在身边,

  就是怕别人把它 轻率地使用。
  现在人家没有虎符,
  照样可以调动军队,
  虽然不战而得安,
  但仍为老身所担心,
  朝廷用兵,必要坚持制度。
  而这个制度,老身已无心力再管。
  与其让制度坏弃,
  还不如交给别人去实行。
  程将军,
  你认为当今朝廷,
  又有谁最适合掌持虎符呢?
  我知道你是个诚实的人!
  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实话。
  你说吧!
  程不识:卑臣入宫前:
  一直在边关与匈奴作战,
  因此,深知边关将士的心声。
  他们渴望:
  朝廷有一位真正能够懂得军队
  热爱军队的统帅啊!
  窦太后:你说任何的话我都能接受,
  程不识:卑臣 先后侍奉过两位先帝。
  从文帝到景帝,灿然文治。
  国力大增,然而匈奴之患。
  六十余年来,从未消除
  因而卑臣们,都盼望着
  能再有一位 奋发有为、
  一雪国耻的 最高统帅啊!
  窦太后:你就直说吧——
  他是谁?
  程不识:卑职认为,
  他就是当今的皇上。
  画外:陛下,娘娘在卧室呢!
  刘彻:子夫!
  卫子夫:陛下
  刘彻:起来吧!
  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朕已任命卫青 为太中大夫,
  统领期门全军。
  卫子夫:臣妾替弟弟,谢过陛下!
  刘彻:不必!
  朕哪——
  还想让他担当 更大的责任。
  这仅仅是个开头!
  卫子夫:对了,皇后今天来过,
  让臣妾 着实忙乱了一阵子。
  刘彻:她来干什么?
  又说了些难听的话吧?
  卫子夫:皇后还是头一次来臣妾这儿闲坐,
  对了,
  还送了一篮子,新下来的水蜜桃呢!
  刘彻:扔掉 准是姑妈让她来的!
  朕最见不得 就是这见风使舵的。
  卫子夫:陛下,究竟发生什么了?
  皇后娘娘,忽然对臣妾喜笑颜开的。
  臣妾,反倒没有主张了!
  刘彻:没什么,
  太皇太后把虎符 交给朕管了。
  就在朕手里!
  甭说你了,
  就是朕这心里头,
  也忽然空荡荡的!
  你说怪不怪?
  人家捂着你,约束着你,
  你反倒憋着一口气。
  反倒斗志昂扬!
  现在,忽然这门打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