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汉武大帝 >

第13节

汉武大帝-第13节

小说: 汉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集(4) 

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连载:汉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导演:胡玫 编剧:江奇涛  

  依汉律,擅变乱祖制者,罪诛九族!
  臣叩请陛下明断:
  着即革除晁错御史大夫职爵,

  下廷尉署依律审断。
  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谨奏。
  景帝:呈上来。
  窦太后:皇上准奏!
  窦太后:谁是祸首 就得承担这个责任。
  不是晁错,那就是你自己。
  你是要留住一个晁错呢,
  还是要争取满朝的文武?
  你是要保住一个晁错呢,
  还是要保住大汉的江山?
  你是要死守一个晁错呢,
  你还是要 守住列祖列宗创下的基业?
  其实这个晁错,也许确实是个忠臣。
  景帝:是!
  窦太后:但是他蠢,
  他犯了众怒。
  那个刘濞,他是天下知名的大坏蛋,
  可是你也不能为了一个好人,
  就杀光所有的坏蛋。
  你想一想 该怎么做?
  景帝:娘!
  皇儿 与晁大夫 毕竟师生一场。
  窦太后:就是海 也有枯的时候!
  就是石头,也有烂的时候啊!
  侍从:这是御史大夫晁大人的马车,
  谁赶阻拦?
  陈嘉:晁大人,我奉御命 查拿钦犯。
  这条街道,已经全部戒严。
  请晁大人的车驾,跟我来!
  陈嘉:晁大人!
  请晁大人在这里下车!
  有人在此等你,
  晁大人请!
  晁错:臣叩见陛下!
  景帝:晁大夫,快请起吧。
  晁错:谢陛下。
  景帝:今天就在这里,与老师喝一杯酒。
  这雨下得……
  晁错:臣记得第一次到太子学舍,
  奉陪陛下读书的时候,
  那天也是在下雨啊。
  景帝:是呀,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
  晁错:下一下雨,无妨啊!
  景帝:老师,朕从师二十年,
  还从没有给老师 斟过一杯酒。
  景帝:请!
  晁错:臣愧领了,
  敬谢陛下!
  景帝:老师,您过去曾说:
  世上对的事情就是对的,
  错的事情就是错的。
  可朕当了皇帝,慢慢觉得这世上的事情,
  也不完全是这样。
  有的时候,错的,也是对的。
  对的,有时倒是错的。
  明明是错的,有时偏得去做。
  明明是对的,有时偏又无法去做。
  晁错:但臣还是认为,对的,到头来还是对的!
  错的,到头来它还是错的!
  景帝:老师,
  朕身为皇帝,贵极天子;
  可也有许多不得已的时候。
  您说过:若毒蛇啮指,壮士断腕。
  为天下者,不顾身家。
  晁错:陛下不必多言了,臣都已明白!
  臣就以这杯酒,敬谢陛下。
  臣不敏,待罪侍奉陛下二十年,
  蒙受陛下知遇之恩,晁错再世难忘!
  景帝:老师!
  晁错:雨过天晴,臣该上路了!
  景帝:老师!
  张欧:廷尉署紧急判决,并业经皇上核准,
  判处罪臣 前御史大夫晁错,
  以公服腰斩东市,立即执行。
  陈嘉:皇上传旨:晁错,你就放心去吧。
  皇上已特旨赦免你的家人,
  朝廷自会善待你的家人。皇上还问:
  您还有什么要对皇上交待的吗?
  晁错:今年清秋佳节,只可惜臣不能再陪皇上
  上骊山,听那长空鹤唳了!
  [画外音:御史大夫晁错以朝服 被腰斩于长安东市。
  文帝时代 青年政治家贾谊的青春夭折,
  与景帝时代 晁错这位杰出政治家的蒙冤而死,
  成为文景时代最著名的 两大政治悲剧!]
  (第五集完)

第六集(1) 

    杨童舒饰演平阳公主
  驿站长:小吏恭迎钦使德侯及奉常大人。
  袁盎:起来吧,起来吧!立刻换马开饭,我们要赶路。要快,要快!
  驿站长:诺!

  侍从:大人!
  袁盎:晁错已被朝服 腰斩于市。此地离吴楚大营还有多远?
  驿站长:不到一天的路程,吴楚叛军已突破梁军防线,已进逼梁都睢阳。
  袁盎:我们快走,今晚连夜赶路。明天一早,一定要赶到吴楚大营。
  刘通:看来,皇上也是破釜沉舟了!杀了晁错,撤消了削藩诏令。可悲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刘濞:听说刘启让你当上了宗正?贵为九卿,不错嘛,你出息了。
  刘通:请伯父礼迎皇帝圣旨!
  刘濞:侄子,你真不知道啊?寡人马上也要称帝了,那就是东帝。
  你说,我还迎谁的旨啊?
  刘通:伯父,皇上已杀了晁错?也废除了削藩之令。还赦免了诸王起兵之罪,也算仁至义尽了吧!大王何不见好就收,难道非要闹得,不可收拾吗?
  刘濞:你这个笨蛋,你难道真不知道吗?数十年来,还有一样东西,是你伯父一直想得而没有得到的嘛?
  刘通:什么东西?
  刘濞:天下。寡人现在让你好生回去,回去后问问刘启老儿,这样东西,他肯不肯给我?给,就天下太平。不给,那就只好刀兵相见了!
  应高:袁公是出了名的聪明人,想当初名将周勃、丞相申署嘉,都曾经在袁公的手里栽过跟头。我们大王非常赏识你,认为你是大才。在你面前有两条路,要么留下,大王任你为中军参军,主持军务。要么就杀你的头 ,绝不让你回去 。袁公要好好考虑考虑啊!大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应高,还是劝袁公一句,良禽择木而栖啊!
  袁盎:应先生,我们都是老朋友。我也有一句话,想请你带给大王:月盈则亏,物极必反。
  目前吴楚军势虽然鼎盛,但老臣来时听皇上说,朝廷已经将李广、程不识的塞上军骑调往南方。
  一旦李程部与梁王、周亚夫、窦婴、栾布诸部汇合 ,吴楚联军是否还有绝对的优势呢?
  皇上既已杀了晁错,又撤销了“削藩令”,大王何不给皇上一个人情?
  即使不做皇上,又何妨称霸东南,做个东霸呢?
  应高:这水都泼出去了,难道还能收回来吗!
  袁盎:你,这……
  应高:以我们大王的圣明,难道看不透刘启那小子?
  他杀晁错,罢“削藩令”都不过是为了争取刘姓宗王们的缓兵之计而已!
  一旦联军各返其国,他就可以从容运筹,各个击破。就是他手里不能解决,只要名分在他手里,下一代,他也要让我们断子绝孙。是啊!虽然进军的前景尚不能看清,但罢兵的结局,倒是一清二楚。
  你现在没必要为我们作筹划,还是先考虑阁下自身何去何从吧?
  袁盎:刘通在哪儿?
  应高:大王已经像赶狗一样,把他赶回长安,去传话了。大王让他告诉刘启,袁公已降吴了。好了!好了!你再考虑考虑吧!我们都是老朋友 我已吩咐下面,不拿你当俘虏看待,只当客人。
  袁盎:我一家老小都在长安啊,我的、我的后路都被你们断了!
  司马校尉:两位——
  士兵:司马校尉,司马校尉!
  司马校尉:两位辛苦了,辛苦了!
  士兵:不辛苦!
  司马校尉:来喝点酒,喝点酒!拿着,拿着!我来替你们的班。
  士兵:好!好!好!
  司马校尉:袁大人,袁大人,你还认得我吗?
  袁盎:我谁都不认识!
  司马校尉:袁大人,贵人多忘事啊!
  袁盎:我实在是不认得你啊。
  司马校尉:袁大人,你还记得贵府上的丫头莺儿吗?
  袁盎:莺儿?
  司马校尉:对,那是贱内。
  袁盎:看着面熟,莫非你是……
  司马校尉:我就是当年跟你家莺儿一起私奔的那个家僮啊!
  袁盎:原来是你?你们跑到吴国去了?
  司马校尉:也是没办法呀!大人,你说吴军能胜吗?
  袁盎:胜不了!皇上已调塞上汉军南下。现在啊,皇上杀了晁错,一些亲王也会罢兵退出反叛联盟。再打下去,胜利一定会属于朝廷的!
  司马校尉:大人,您是个好人。当年我跟莺儿私奔时,被您家卫士抓到,您没有责骂我们,还放她跟我走了 。小人一直欠恩公一个情啊!
  袁盎:咳!此一时,彼一时。那都是过去事了。
  司马校尉:大人,我来安排一下,我引你逃走吧!
  袁盎:不,不,不,不……
  司马校尉:走吧,大人!快走啊,走啊!
  快走!
  袁盎:汉军救我!汉军救我!汉军救我!将军救我!
  李广:你是什么人?
  袁盎:我是朝廷奉常袁盎,快带我去见你们的头领。
  李广:把他绑起来!
  袁盎:不要动手,不要动手!我这儿有天子亲授的朝廷诏书啊。

第六集(2) 

  李广:那,你跟我走吧。
  袁盎:将军是哪部分的?
  李广:我是李广。

  袁盎:失敬,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幸会!幸会!
  将军不是屯戌在雁门吗?我昨日还在借将军的虎威吓唬吴王呢。难道你的部队,真的都来了吗?
  李广:哪里有兵啊?
  朝廷只不过把我调过来。雁门那边 现在也吃紧。
  韩安国:袁公,你与晁错积怨多年,这次杀他,肯定是你的主张。
  袁盎:天子的决策,岂是卑臣,可以操纵的?
  梁王:皇上竟然也这等幼稚!怎么,怎么会以为杀了个晁错,人家就会善罢甘休了呢?刘濞老贼,觊觎皇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大半壁江山已握在他手。那做皇上的瘾头,就是八匹大马,也拉不回头啊!拿晁错的一颗脑袋能代替江山吗?真是天大的笑话!
  袁盎:晁错有罪,天子正刑,并不完全是给七国看的。七国借诛杀晁错为名,犯上作乱,皇上高瞻远瞩,看得很清楚。果断处理晁错,也是深思熟虑的。现在,七国已经揭去了伪装,天下看得清清楚楚,正义在朝廷一边!从此,朝廷将以义击暴,岂有不胜之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大王,我还有重要军情要向皇上禀报,能不能立刻送我回朝,面见皇上!
  梁王:我自己人都不够,哪有人送你啊?你就问问这位飞将军,是否愿意帮你的忙吧。李将军,起来,起来!有重要军情,马上出发!
  吴军:前面什么人?站住!前面什么人?站住!
  袁盎:陛下,虽然吴王不肯罢兵……但是臣以为,臣以为……
  景帝:滚吧!
  袁盎:陛下!
  李广:公公,公公,快去禀告皇上,我奉梁王之命,前来禀告前线战事!
  春陀:你要见皇上?我可跟你说啊,皇上刚发完火,你长了几个脑袋?
  李广:公公,前方军情火急啊!
  景帝:谁呀?
  春陀:启禀陛下,卫尉李广求见。
  景帝:李广?让他进来。
  春陀:诺!
  李广:末将李广奉梁王之命,杀出一条血路,叩见陛下!睢阳城危在旦夕!睢阳若破,叛军就可直叩函谷关,
  唇亡齿寒,长安就危险了。梁王请求陛下,火速调派援军!
  景帝:你就是名震匈奴的壮士李广?
  李广:是!
  景帝:一员猛将啊!朕知道,你是前朝名将李信之后。听说你,神射功夫十分了得,天下无双啊!
  李广:承蒙陛下夸奖,末将不敢当!
  景帝:起来,现在正是用得上你本事的时候啊。你好好干吧!
  李广:诺!
  景帝:李广,你来!李广,朕问你,睢阳那边对朕杀了晁错,有些什么说法?
  李广:末将只是一介武夫,对政治上的事一窃不通。当前吴楚两军攻势凶猛,臣在睢阳参战时,见梁王带着梁军在城外棘壁与之会战;连杀了七天七夜。
  陛下拨给梁王的骑兵,也伤亡惨重,致使梁军 不得已退进城中。借助高墙深垒,与之相持。而吴楚叛军人数众多,日日夜夜轮番攻城,梁城中的守军,死伤殆尽。
  现在就连梁王宫中的妇女和宦官,都已被韩安国编入了守城的队列,与吴楚叛军决战!
  景帝:到了这个地步?那城里吃的、喝的都还有吗?
  李广:粮食和水储备还够,只是将士们的箭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