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⒃级ǎ焊宜蓝釉谏焙Ω锩呤保芮嵘苏呱痛笱�100元,重伤者500元,亡命者赏其家眷1500元。就在欢迎蒋总司令市民大会举行的当天,这些流氓敢死队成员纠合青红帮分子,捣毁了省、市的一些革命机关,并打伤数十人,重伤多人。
在策划并指挥了上述一系列反革命破坏、屠杀活动后,蒋介石于3月26日抵达上海。此前,当北伐部队兵不血刃地进入上海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对列强的承诺,密令进城部队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改为“和平奋斗救国”,他一到上海,就首先受到了帝国主义势力的欢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于当日就送给蒋介石一张特别通行证,允许也随带10名卫士通过租界,直接与列强密谋叛变革命的计划。列强答应以其驻扎在上海的军队全力支持蒋介石镇压革命群众,又会同上海的买办阶级送给蒋介石1500万大洋,并同意在大开杀戒之后再奉送3000万元。
3月30日,蒋介石授意白崇禧在杭州袭击了杭州总工会,屠杀工人领袖和革命群众,同时将攻进南京的由李富春、林伯渠分别担任政治部主任的第二、六两个军调到江北去作战,只允许第六军留下3个团维持南京治安。
与此同时,蒋介石一只手为大屠杀做准备,另一只手却高高地举起了“革命”大旗,口口声声表示:“工人纠察队乃是人民的武力,革命政府断无加以摧残之理,如有流氓捣乱,一定从严究办”,并虚情假义地派军乐队吹吹打打给上海总工会纠察队送去由他亲题的“共同奋斗”锦旗一面,以此麻痹工人阶级。
为了使“反共清党”的叛变行为“合法”化,蒋介石又邀请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胡汉民和军事将领李济深、黄绍站、何应钦等人到上海,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形式,诬蔑共产党“逆谋昭著”、“应予查办”,并开列了包括鲍罗廷、陈独秀、谭平山、林祖涵等人在内的“应先看管者”名单,计有197人,要求对这些人进行“非常紧急处置”。同时,蒋介石盗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出布告,要“看管监视共产党员,免予活动”。
4月1日,蒋介石下达了命令,命刘峙的部队于当晚包围上海闸北工人纠察队,收缴枪械。可是,恰恰在这一天,汪精卫到达上海,蒋介石未敢擅动,又把发出去的命令收回了。
汪精卫是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发动的“迎汪回国复职”运动中,从莫斯科回国的。以汪精卫的资历及其当时的威望而论,他此时若是到武汉政府去上任,对蒋介石这一边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汪一到上海,蒋介石就对他说:“你切不要到武汉去”,“总要把共产党消灭了再讲。”他企图让汪精卫留在上海帮助他“清党”,然后拉着汪精卫到南京去共同组建南京政府,与武汉分庭抗礼。但汪精卫对蒋介石的挽留不以为然,当蒋介石集团中的军政大员们一致向汪“抱怨共产党,诚恳地希望汪先生重负领导的责任”时,江还表示:“我是站在工农方面的呀!谁要残害工农谁就是我的敌人!”
4月2日,蒋介石召开秘密会议,筹划制裁共产党。汪精卫也被邀出席会议,但他在会上“始终袒共,一再申述总理的客共联俄及工农政策不可擅变,同时为武汉中央的行动辩护”。由于汪精卫一意坚持不同意见,与会军政大员们同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吴雅晖甚至当众向汪精卫下跪,弄得汪精卫尴尬至极,“全场人都为之啼笑皆非。”
在国民党右派势力的压力下,汪精卫妥协了。4月3日,蒋介石再次召开秘密会议,决定:
一、4月15日召开国民党四中全会,解决“党事纠纷”问题。由汪精卫通知陈独秀,在开会之前,各地共产党员暂时停止一切活动,听候开会解决;二、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所发命令一概无效;三、由各军队、党部、民众团体、机关的最高长官和主要负责人对“在内阴谋捣乱者”予以制裁;四、凡工会纠察队等武装团体,应归总司令部指挥,否则,认其为反对政府的’阴谋团体,不准存在。
同日,因为汪精卫作出了让步,蒋介石发表通电,表示拥护汪精卫。
4月5日,汪精卫与陈独秀发表《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公开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进行辩解,要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湘互尊重,事事开诚,协商进行,政见既不尽同,然如兄弟般亲密”。这个宣言,实际上等于解除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思想警惕。
4月5日,汪精卫启程赴武汉。这时的汪精卫虽然对蒋介石的反共反人民思想有所妥协,但他毕竟深知蒋介石的为人,不敢在这“老虎嘴”里多作逗留。此外,武汉方面有苏联的支持及共产党的合作,武装力量和工农群众的力量也相当可观,因此,他意欲依靠武汉的力量与蒋介石一争高下。所以,4月10日,汪精卫一到武汉就立即发表谈话,要与共产党同生死共存亡。
汪精卫一走,蒋介石也加紧了反革命政变的准备。4月9日,蒋介石发布了上海戒严令,任命白崇禧为戒严司令,一切布置妥当后,蒋介石亲率已经整顿成为“可靠的”第一军第一、二两师兵力,赶往南京去了。
蒋介石一到南京,立即将南京附近的所有铁路切断,使在长江以北的第二、六两军不能回师南京,然后蒋介石以两个师的兵力,解除了林伯渠所辖三个团的武装,林伯渠侥幸脱险。随后,蒋介石的部队包围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和总工会,逮捕了全部中共干部,并于次日开始在全城搜捕共产党员。
4月11日,上海帮会头子杜月笙以“上海工商界联合会”的名义,邀请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赴晚宴,将汪寿华诱至杜府加以杀害,使上海工人运动失去了一位重要领导人。
同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密令:“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
4月12日,凌晨一时,上海的青红帮流氓全副武装,每人领赏金十元,身着蓝色短裤,臂缠“工”字符号,冒充工人,从法租界分散出发,四处袭击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奋起抵抗,双方发生激战。此时,早已埋伏在各区工人纠察队附近的蒋介石的军队趁机借口“工人内江”,冲出来收缴“双方”的枪械。至晨5时,上海2700余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了武装。当时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人;受伤180人。当日上午,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占领了上海总工会,开始拘捕共产党员和工人领袖。同时,列强驻上海的军事力量也直接帮助蒋介石疯狂搜捕共产党员,总计抓捕1000余人,交给蒋的军队。
同日,上海总工会发出罢工命令,以示抵抗。中午,数万名工人徒手冲向总工会机关,夺回了总工会会址。南市区召开50万人参加的市民大会,并以市民代表大会的名义致电蒋介石,强烈要求“将所缴枪械悉数发还,并予确实保障,此后不再发生此类事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广大工人仍对蒋介石心存幻想,没有意识到蒋己背叛革命。4月13日上午,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会后整队到周凤歧的二十六军二师司令部请愿,二师司令部已经接到蒋介石下达的密令,预先部署妥当,当请愿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时,反动军人即以机关枪狂扫手无寸铁的工人群众,当场击毙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同时,在南京游行的工人也遭枪击,死伤数十人。当时天降大雨,现场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
从4月12日至15日,上海变成了血腥的世界,300余工人惨遭屠杀,500余人被捕,失踪,逃亡者达5000余人之众!其后不久,中共党员赵世炎、陈延年、汪寿华等英勇牺牲。
“4·12”上海反革命政变后,4月15日,李济深在广州也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100余人。
继两次大屠杀之后,各地国民党反动派在蒋介石的统一指挥下也大开杀戒,甚至连国民党中的左倾人士也未能幸免。
蒋介石突然掉转枪口,大肆屠杀昨天还与他并肩战斗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北方军阀也与蒋介石遥相呼应,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北方区书记等20人壮烈地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下。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途失败了。由于武汉政府和中共中央没有采纳周恩来“东征讨蒋”的建议,致使蒋介石得到喘息机会,站稳了脚跟,巩固了南京反革命政权,造成了宁汉分裂的政治局面。
6.以退为进蒋介石首次下野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国民党中央于4月18日下令开除蒋介石的党籍,免去他的本兼各职,并“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22日,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40人联合讨蒋,号召全国军民“去此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合贼”。此一时期,汪精卫仍是以“左派领袖”的面目出现的。
到了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集团及各方军阀对武汉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武汉政府处于“孤岛”之势,面临重重困难。同时,蒋介石拉拢冯玉祥成功,蒋、冯一联手,军事局势顿时变得对蒋介石极为有利,而冯玉祥也借此机会致电汪精卫,要他与蒋介石“通力合作”,“速决大计,早日实行”。冯玉祥倒向蒋介石,使汪精卫“夹击南京”的战略意图付诸流水,局面更趋紧张。此外,湘鄂一带工农运动中也确有“过左”倾向,直接危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两湖地区投机北伐革命的一些反动军官频频发动事变。在种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压力之下,汪精卫终于撕下“左”的面具,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实施了疯狂的大屠杀,制造了“7.15”反革命事件。
但是,汪精卫虽然也开始反共了,却仍然视蒋介石为仇敌,欲与蒋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因此,蒋介石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苦心孤诣建立了南京政权后,立即处于内外夹击之中,穷于应付,处境艰难。一方面是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居功自傲,不肯听命于蒋介石,致使蒋、桂矛盾日甚一日,一方面是武汉方面正厉兵袜马,正集结唐生智、张发奎等部,准备东征讨蒋。蒋介石处于内外夹击之下,为了缓解矛盾,决定迎击南犯的北洋军阀部队,转移视线。他发誓“不打下徐州,便不再回南京”。亲自指挥了收复徐州的战斗。战端初起时,北洋军阀部署在津浦路正面的部队佯作败退,蒋军节节胜利,进展极速。蒋介石认为攻下徐州已不成问题,遂决定毕其功于一役,亲赴前线督战,全线出击,连预备队都压上了前线。不料逼近徐州时,突遇顽强抵抗,北洋军阀又突出其后,.包抄袭击蒋介石左翼,致使蒋介石的部队“首尾不能相顾,全军顿形混乱……全线溃败”。而且“溃败之惨,实前所未有。”8月6日,蒋介石自食其“不打下徐州便不回南京”的誓言,仓惶退回南京,布置部队据江而守。对于这次惨败,蒋介石又羞又怒,于是嫁祸于人,找I一只替罪羊,归咎于前敌总指挥、第十军军长王天培。据蒋介石的卫队长通熙的回忆,枪杀王天培的经过如下:(注:文内的日期为农历)
六月十日,冯玉祥驻在开封,以调解宁汉纠纷为名,邀集
式汉下政府的汪精卫、谭延阎、孙科、唐生智等,开郑州会议;
六月十九日,冯玉祥又与南京政府的蒋介石、何应钦、李宗
仁、白崇禧等,开徐州会议。宁汉双方决定:反苏、反共、宁汉
合作。七月十五日,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也开始“清党”反
共。从此,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彻底破裂。
有一天,(大约五、六月间),南京总司令部召开高级军官
会议,师长以上的均出席。蒋介石命我自己去、或者叫一副
官去到板鸭巷第十军驻京办事处,请王天培军长来开会。我
未能理解这件事的特殊意义,认为今天开军事会议,我离不
开,请一个军长来开会,用不着我自己去,于是派一个副官和
一个卫士排长去了。按照蒋介石的规定,凡是总司令部开军
事会议,一律不准带武器进入会场。王天培来了,我向他敬
了个礼,问她:“有没有带武器?请交给我保管,散会后奉
还。”他“说:“有一支左轮手枪。”说着,连同枪套交给我。我带
他进入会议大厅,会议尚未开始。参谋长白崇禧一见王天
培,便很严肃的对他说:“你知罪吗?”王天培被这突如其来的
问话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