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 作者:姜奇平 >

第9节

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 作者:姜奇平-第9节

小说: 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 作者:姜奇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关于“人”这个主题的争论再度引起。人们又回到了几千年来的老问题:人是什么。正逢“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波士顿召开,讨论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影响。南康涅狄卡州立大学的哲学教授Bynum认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哲学概念的涵义”。当然,“人”这个概念也不例外。
  十七八世纪的时候,曾有机械论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机器”。在哲学史上,“人是机器”这个命题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然而,如果有一天,人真的用机器制造出一个人来,那人岂不真成了机器的组装品,信息技术会不会改变“人”的定义呢?
  机器已经制造出来的“人”
  ——拟人机器:日本冈山大学的教授HajimeInoue,最近在日本手术药物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展示了遥控显微手术机器人。他在700公里以外,控制东京的显微手术机器人,成功地将手术线从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中穿了过去。
  ——互联网机器人:美国Harvey Mudd 学院的一个学生小组,日前在自动工程师联盟(Society ofAutomative Engineers)所赞助的一次比赛,利用装备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索者”的电脑操作系统,研制出一个有六条腿,可由互联网控制的机器人。它可以爬过障碍物、触摸指定物体等。测试时,学生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而机器人则远在位于加州的实验室里,两个学生通过支持Java的站点来指挥机器人。
  ——文化意义上的“虚拟人”之一:跳舞婴孩(〃dancingbaby〃)是在美国动画软件设计公司Kinetix出生的,这个围着一片尿布,半光身子,摇头摆手扭腰晃臀跳舞的虚拟小孩,在美国电视剧集AllyMcBeal中亮相,竟获得了今年的金球奖。在1月8日的颁奖典礼上播出的就是这〃跳舞婴孩〃表演的片段。公司总经理JimGuerard解释说:“跳舞婴孩是使用CharacterStudio创造出来的,公司把〃跳舞婴孩〃随软件送给顾客,原本目的是向动画设计者展示以新软件来制作活生生的立体人物是多么容易。〃不料跳舞婴孩竟在网上“活”了起来。用〃dancingbaby〃这个词进行检索,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数十个相关的网站。
  ——文化意义上的“虚拟人”之二:伊达杏子(KyokoDate)是日本人制造出的虚拟偶像,她具有人们心中偶像的各种优点。通过网址dhw。jp/horipro/talent/DK96/index_e。html人们可以一睹她的芳容。伊达杏子上过杂志封面,居然还灌制过一张激光唱片《爱之交流》。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苏格兰、马来西亚和香港各地,都有人为她设立网上歌迷俱乐部。伊达杏子虽然并不存在,但却红得发紫。——会说话的机械人:西尔维(Sylvie),是美国虚拟人物(VirtualPersonalities)公司结合了对话、表情与语音科技开发出的第一个有脸有嘴,能说话的对话软件。西尔维不会跳舞也不会唱歌,却能利用电脑的快速处理信息能力,在文字数据库中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然后与人进行对话。任何人都可以从西尔维的网页vperson迎来她。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Robot(机器人),而被称为〃verbot〃。Verbot这个词是指〃存在于电脑世界中、具有人工合成性格的虚拟人物〃。开发者菲齐(Fuzzy)希望西尔维能够对答如流,甚至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形成特有的〃性格〃。
  ——真人的局部:两年多前,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的耳鼻喉科医院为一名因伤致聋的建筑工人动了一次手术。在头颅内装了一个小人工耳蜗和微电脑,它与系在体外腰带上的语言处理机组成了一套听觉系统。
  8个星期后取得成功,开创了电脑植入大脑的先河。
  ——生物计算机“人”:1994年11月,生物计算机在美国首次公诸于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Adlema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设计了一个DNA计算算法,用了7天时间在试管内做DNA分子合并分离,成功地找出了7个城市的一个哈密顿圈,即每个城市访问一次的回路,并声称用生物学方法可以在线性时间内求解哈密顿圈问题。用生物方法模拟电子计算机的逻辑运算,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将电子计算机运算几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完成了。
  ——社会中的“人”:华盛顿布鲁金斯基金会的罗伯特·阿克斯特尔和乔舒亚·爱泼斯坦通过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简单模拟,再现了经济领域的基本原则。两人在电脑空间里设置了一些虚构的人物,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原始部族共同体中。电脑空间人物再现了现实中文明的演进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继承了大笔遗产的人往往会变得懒惰,财富的分配会日趋不公,众多穷人与少数富人形成对峙。
  正在制造的人——“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RichardP·Feynman)最早提出,人类总有一天能够做出只有几微米的超微机器,那时候可以一原子一原子地制造任何东西。记得中世纪欧洲有一个神学攻关课题,内容是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几位天使。一个天使占多大地方不知道,但现在已知,可以把《大英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以分子大小的字体刻在一枚针尖上。超微科技的倡导人艾瑞·德瑞克斯勒(K·Eric Drexier)认为,电脑可以〃小到细胞的百万分之一,然后指引分子机器感应细胞里面的结构,修复细胞的损坏部分〃。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电脑可以象细菌或病毒那样,充满人的体内?或者干脆细胞就由电脑任意塑造?
  ——将芯片置入人脑:英国著名未来学家科克伦根据多年研究,提出,今后50年内,人脑可能与电脑直接相连接。他说,到2000年科学家将通过在芯片上培养神经细胞,开始进行把芯片和人脑直接相联的开发工作。剑桥大学材料教授科林·汉弗莱认为,只要解决芯片与大脑细胞接口问题,就可以由外科医生把刻在微型芯片上的微型记忆电路,加入人脑中。比如,要以让人通过植入大脑中的芯片携带整套《大英百科全书》。
  ——用基因芯片造人:以硅为芯片最大的问题是与人体不兼容。有没有与人体兼容的材料,其功能可以代换逻辑电路中的0与1呢?有,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处在不同状态下,可产生有信息和无信息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计算机的材料。生物芯片主要以蛋白质分子为原材料。在这种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脱氧核糖核酸(DNA),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四种核酸组成,人的DNA中有30亿个核苷酸。如果把这四种核酸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代表数字或其它信息,生物计算机就能起到电子计算机起不到的作用。因为一升DNA溶液包含10的17次方个DNA分子,可以极大规模地进行并行组合计算。这就是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国杰院士在今年的香山科学讨论会上提出,生物计算机要成为一种通用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与图灵机类似的计算模型。除了DNA计算外,生物计算还有另一个发展方向,即在传统的半导体芯片上加入生物分子部件、采用将硅基与碳基结合起来的混合技术。
  有待定义的“人”
  新闻的主角沃里克曾写过一本《神经网络工程和动态控制系统》。他说,有一种学派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在体内植入有益于智力的芯片来跟上计算机的发展,但这仅仅是科学幻想。
  他的行为则向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而这种芯片还能与人的神经系统连起来,从而不仅能有助于残疾人的生活,还能按自己的意愿控制芯片,例如能看见通过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才能见到的景象。
  人类会出现与机器称兄道弟,不分彼此的那一天吗?许多人认为不会,因为他们认为机器不会想象,而人的意识也不会脱离肉体存在。
  ——机器不能想象吗?
  麻省理工的社会学家SherryTurkle研究计算机与人类的相互影响已近30年。她发现,当问到如果植入一个与大脑直接交流的芯片,会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时,很多人头脑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对于增进计算能力和外语知识较为容易接受,而对提高欣赏音乐、诗歌的素养则难以接受。因为在人们看来,音乐、诗歌是人特有的感情生活领域,是不容机器插足的。
  然而,David Cope编写的一个名为EMI (Experimentsin Music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试验)的程序,却打破了人们的成见。David Cope认为大师们的音乐个性如同生物的DNA一样,EMI可以从几部莫扎特的作品中,过滤出他的音乐DNA,然后以抽出的〃DNA〃为基础,重新谱写出新的乐章。新的作品听起来完全是〃莫扎特〃风格。Cope回忆EMI首次在音乐会上露面当时的情景说,〃大约有150人坐在那里,鸦雀无声。〃他们被作品的自然与质量惊得目瞪口呆!EMI使一些传统的艺术家感到幻灭,一位德国音乐学家咆哮着〃Musikisttot〃!(音乐被毁了!),向Cope奔过来,要揍他。
  ——意识不能脱离肉体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马文·明斯基在他的科学巨著《心智的社会》一书中提出,将意识移植到机器之内将可能实现。他的理论引起研究风潮,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一直扩展到了日本。
  现在有的人提出存在一种不依赖于具体个人的“网络智慧”,如果意识真能转移出人体而继续进行的话,届时人类在肉体死亡之前,可能预先将自己的心智储存在超级电脑里,达到〃灵魂〃不死。这就是从明斯基的理论中可以得出的惊人推论。
  电脑的最后发展,也许会达到像约翰·安德逊(John·J·Anderson)在1989年3月的MacUser杂志所说的:“电脑科技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要让电脑消失,让使用者感到‘透明’的科技,实际上也就是电脑不存在了……在这种完美的形式下,人类和电脑在沟通时,面对的好像是另外一个人”。问题是,这个“另外一个人”会不会真活起来了。
  欧洲著名的古典舞剧《科蓓丽娅》,讲述了一个机器人的故事。一位老魔术师,精心制作了美丽的木偶科蓓丽娅。他爱上了她,结果使她真的具有了生命。然而,科蓓丽娅并不喜欢老头子,她运用自己日益发展起来的聪明才智,百般戏弄魔术师,最后终于战胜了自己的主人,获得了自由。电脑会不会有朝一日也像科蓓丽娅一样,脱离人而独立呢?这是一个从哲学上好解决,但在科学中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人与机器之三:复归于人的电脑9月23日,IBM宣布推出了它的“可穿戴PC”(Wearable PC)的原型设计。IBM的可穿戴电脑具有笔记本机的性能,而只有随身听的尺寸,它包括一个戴在头上的3寸显示器。在东京的98展览会上,IBM展示了它的可穿戴电脑。IBM发言人Judy Radlinsky说,“这个演示的目的,在于显示我们如何定义随时进化的电脑”。
  有人说,可穿戴电脑是“继主机、小型机、微机之后计算机发展的第四波”;也有人说,可穿戴电脑继指令界面、图形界面之后开创了新的身体界面。前者从硬件的角度,后者从软件的角度,说的其实是一件事:电脑正从与人疏远的机器,越来越变成人的“自己人”。对于电脑,所谓的人文主义者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恐惧,担心机器会越来越与人疏远,最终骑到人的头上。“人文主义者”也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缺点,就是把人的世界创造出的机器,当作与人不相干的事情来排斥,从而使人的含义变得狭窄。
  如果机器本质中不存在与人亲近的内在基础,——如“人文主义者”所认为的——,那么怎么解释人发明的电脑软硬件会不断向人靠拢,而不是相反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可穿戴电脑”的概念非自今日始早在1960年5月,《纽约时报》就首次使用Cyborg这个词来描述帮助人生存的机器。电影《星际旅行》中有一位双目失明的人物,她通过嵌在衣服中的一个传感器来〃看〃东西。这可能是最早的“可穿戴电脑”。1997年10月中旬,麻少理工学院举行了为期3天的可穿戴电脑表演。表演会的组织者、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Thad Starner把一台膝上式计算机拴在腰间、把一个显示器戴在头上并带着一块圆鼓鼓的满是按键的键盘,一边输入一边在校园漫游。波士顿的MicroOpticcal公司的解决方案是,用嵌在通常眼镜上的一块镜片中的微小反射立方体和夹在一只眼镜脚上的一个小盒子来代替这些用皮带固定的笨重的液晶显示器。但以上这些创意,还停留在想像阶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