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会让人觉得她不正经,好像她干了什么丢脸的事儿。不是吗人们不就是用那种
鄙夷和猜疑的目光看待那些离过婚的妇女吗不行,她决不能让人家指自己的脊梁
背。她想过,一卷铺盖卷回娘家去。不行,家里哪有地方让她住。再说,两位老人
又该多么地着急……想来想去,从早上到现在,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惩罚吴国
栋。
天哪,她想:为什么她的命是这样的苦啊。比起刚才那位顾客,她们的生活该
有多么不同啊。她一定幸福、知足、快乐。她的男人,别说不会打她,就连一句重
话也不会说啊。
想到这里,眼泪又涌了上来,她生怕别人瞅见,赶紧用手背抹去了。
下雪了,一片片茸茸的、洁白的、轻飘飘的雪花,在寒风里欢快地飞舞着,这
是今年的第一场雪。这让她想起了自己做姑娘时的生活,也是这么轻盈、这么新鲜、
这么清凉凉的。多好啊!从外面又进来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姑娘的脸蛋被冷风吹得
绯红,越发显得眼睛亮晶晶、活泼泼的。
小伙子手里拎着两个很大的提包,里面满塞着印有各个商场名称的纸包。一进
门就站在那里,傻傻地笑着,并非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幸福,他不
能不笑。
刘玉英接待过各式各样的顾客,她知道,眼前这两人,是准备办喜事的一对儿。
姑娘对刘玉英说:“同志,我想找这里的刘师傅……”
“你找她有什么事呢”
小伙子清清嗓子,大约是为了使人注意,他将要谈到的事情,是多么重要:“
我们想请她给烫个头,听说她的手艺顶好!”
开票的小古插嘴说:“找谁烫不行,我们这里的师傅,手艺都不错。”她觉得
刘玉英今天的脸色尤其不好,她是不是病了病了也不休息一下。这人太要强,心
也太好,只要顾客指名要她做活,她没有不答应的。
小伙子窘了。打这样的交道,在他的一生中,当然还是第一次。他不知道怎样
才能让人们明白,这件事对他,对他未来的妻子有多么重要:“是这样……”他找
不到恰当的语言了。
刘玉英明白,现在,对他来说,一切与他未来的妻子有关的,哪怕是顶微不足
道的小事,都成了天底下顶重要的事了。她很累,她心烦,她一肚子的委屈,然而
小伙子那傻里傻气的劲头里,有一种动人的东西。她不由得说:“我姓刘。”
小古说:“好吧,好吧,那就开票吧。”然后小声地埋怨刘玉英:“瞧瞧你的
脸都肿了。”
姑娘把钱递给小古:“冷烫。”
小古立刻把钱塞了回去,看看墙上的挂钟说:“哟,冷烫可来不及了。”
那两个被幸福冲击得有点昏头昏脑的小傻瓜,这才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
以他们那个点为中心。他们面面相觑地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好。
姑娘说:“明天哪儿还能抽出时间来呢来不及了……”
刘玉英朝小古使了个眼色。小古像发了大慈大悲:“好吧,好吧,给你们开个
票就是。你们可得好好谢谢这位刘师傅。”
姑娘站在挂着各种发型的镜框面前,看了一会儿,带着茫然的微笑,回过头去
问小伙子:“烫个什么式样的好呢”
小伙子也带着同样的微笑,鹦鹉学舌似的重复着:“烫个什么式样的好呢”
然后,像是忽然来了做丈夫的灵感:“刘师傅,您看吧,您看哪个式样合适那就准
行。”
姑娘也好像有了主意:“对,准行。”
刘玉英说:“好吧,既是你们相信我,我就看着办啦。”她拿起姑娘的小辫,
刚要下剪子,不由得朝小伙子望了一眼。虽然他的眼睛,在直勾勾地看着她手里的
剪子,但他的心思却分明不在这里,而是在尽力地分辨着、捕捉着什么不清不楚,
然而又是非弄清楚不可的东西。
他在想什么也许他在想,辫子,辫子,剪了这辫子.她就要跨进另一个门坎。
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由他牵着她来迈过这门坎儿呢刘玉英停住手,对小伙子说
:“也许这一剪子由您剪才合适。”
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心里还朦胧着的、没有剖析清楚的感情,却被这个眼神愁
苦、面目浮肿、也许还没有多少文化的妇女,勾勒得那么清楚、那么贴切。她怎么
会有这样的能力呢这当然不在于人的文化水平,而在于有些人,天生地具有一颗
专为体会美好事物的心。光凭这样一颗心,就应该得到人们的尊敬。
小伙子几乎下不了剪子。大多数的人,在看到一朵美丽的花,而又不得不亲自
把它摘下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矛盾的心情吧他拿着两条剪下来的辫子看了很久,
然后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个塑料口袋。这一切情景,刘玉英觉得都像十几年前她和
吴国栋经历过的一样。
刘玉英拿着吹风机,最后再把那姑娘的发式修饰一下。
镜子里映出的,是两张多么不同的面孔。在那张绯红的面孔、亮晶晶的眼睛旁
边,她的面孔更显得苍老、灰暗。她也曾有过这样绯红的面孔和这样亮晶晶的眼睛。
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而美丽的面孔,刘玉英心里不由得生出了由衷的祝愿:“哦,姑
娘,希望你永远这样美丽,这样新鲜啊。”
吹风机嗡嗡地响着,刘玉英用手托着姑娘耳后的头发,于是两个发卷绕过耳后,
往脸颊前面弯了过去,给那姑娘的脸上添了一种少妇的妩媚。姑娘不好意思地瞟着
镜子里那个显得陌生了的面庞,羞涩地微笑着。她还不习惯自己的这个新形象。
两个年轻人不知怎么都意识到了,婚前的这个晚上,他们在这个理发店里所经
过的一切,以及遇见的这个并不奇特的理发师傅,将会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发生
一种长远的影响。
第四章
小伙子在一阵激动和慌乱之中,从提包里掏出一个纸袋,递给刘玉英:“刘师
傅,请您收下,这是——这是我们的喜糖。”
刘玉英执意不肯接受:“哪能这样,我心领了。”
推来推去,盛情难却。刘玉英只好打开纸袋,挑了两块包着红色箔纸、印有“
喜喜”字的奶糖,然后又把纸袋塞进他们的提包,送他们出了理发店。
路上行人已见稀落,地上的雪也积了薄薄的一层。刘玉英站在雪地里,久久地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再一次在心里默祝那姑娘:“愿你永远这样美丽。”
三
直到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她才掉转头来,她看见,在理发店门口的一棵
树干上,靠着吴国栋。他一定在那里站了很久,旧棉帽上、肩膀头上、围巾上全都
积了一层薄薄的雪花。刘玉英用力攥住手里的两块喜糖,看着吴国栋一步步地向她
走来。
贺家彬严厉地、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地看着他面前那张胖得几乎汪出油来的大
脸。那张脸真大,差不多比一张普通的脸大出一半。他真想喝一声彩,用旧戏园子
里那种怪声怪气的调门儿来一声:“好脸,好大的脸!”再不,就来一声:“好大
的面子!”
那张油脸的主人,年纪并不很大。但脂肪却过早地在他的腮帮上、下巴上、肚
皮上沉积下来。那是长期没有节制地吃喝的结果。
贺家彬心里想:“着急了活该!也该让你着着急,那些脂肪也许会消下去一
些。”
贺家彬把他想得太好了。他才不着急呢。他不过是做出一副焦急的样子罢了。
他干了采购员这一行,整年在外头走南闯北,知道该用哪一种态度对待哪一种人。
脸上的表情,如同京戏里的脸谱,根据不同的观众的胃口,决定演哪一折,画哪一
副。贺家彬这种人,顶好对付。他不过是个经办人,当然首先要通过他,这叫敬酒。
实在不行,可以甩开他,去找冯局长。冯局长是地委书记的老战友,他们这个发电
站配套用的全部机械、电器设备就是走冯局长的后门解决的。眼下这点小事,不在
话下。但也不能为了屁大的事,动不动就找局长。利用关系,也是一门学问,要看
时机,看火候。这就好像一笔存款,总有用光取完的时候,你得抻着点儿,不到关
键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不断地再往存折上加一点。
那人堆着一脸谦卑的微笑,说:“是不是麻烦您再向生产厂打个招呼,把电压
等级改一下,我们填写订货卡片的时候,时间太紧,没有顾得上再复查一下。”
“笑话!这么普通的常识,怎么还会搞错这种规格型号的风机,配套电机的
电压等级就应该是六千伏,怎么会写成三百八十伏也许填卡片的人当时喝醉了吧
这是业务工作,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挤进来混饭吃的。”他气恼地拍了拍那张摊
在桌上,揉得皱皱巴巴的订货卡片,“再说,这事儿我也管不着,你们这个发电厂,
是今年国家计划外的,根本就不应该通过我们这个渠道订货。
我们这个渠道,只保证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项目的需要。我真纳闷儿,你们是
通过什么办法把机电设备弄到手的。“
贺家彬连挖苦带损地发泄着自己的怒气。他常常感慨现在的工作简直不好干。
要么不干,只要干,就惹得他肝火上升。
比方眼前这个人,据他所知,早先是他们县供销社的售货员。
他要好好干他的售货员,也许是块挺好的材料——也难说,就凭他这油滑劲儿,
要不贪污才叫见鬼——可偏偏要当什么采购员。有些人,准把采购员当成售货员了,
以为那不过是和卖针、卖线、卖大白菜差不多的事儿,而且还可以借着这个差事遍
游名山大川。为什么无非因为他是那个电厂厂长的小舅子。正因为如此,才闹出
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笑话。闹了这样的笑话,赔了公家的钱都算不了什么,反正不
会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掏一分钱。
这种夹塞儿、走门子的事,他见得太多了,何足为奇!别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发
电站,就是大的又怎么样那一年,某位首长,不就是塞进来一个十二万五千千瓦
的大机组嘛!因为那个电厂的基本建设指挥长,战争时期是那位首长的警卫员,不
必经过什么手续可以直人首长府,话就好说多了嘛。贺家彬在重工业部呆了这么多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哪年没有几个头头脑脑说上就上的建设项目呢。计划
内没有算不了什么,可以增补计划嘛。那计划的严肃性自也不必提了。年年喊基
建战线过长,没法儿不长。制订得好端端的计划(这计划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总结),谁想往上加一个就加一个。五个人吃的饭十个人吃,
谁也别想吃饱。还要强词夺理,叫做“有饭大家吃”。
往下砍吧,压缩一下吧,你砍谁的谁的后台都挺硬。于是就这么凑合着,谁
也别想快,一个大中型的建设项目,搞个十年八年完不成谁也不着急,反正离自己
的心、肝、肺还远着呢。
就拿这位小舅子来说,虽然没给哪位首长当过警卫员,可他也有他的高招儿。
前不久,运来了不少核桃、红枣、鸡蛋,还有名酒……处里大家分了。当然,给钱
了。谁能不要呢外头买不着哇!而且价钱还便宜得多。就连贺家彬也买了十斤鸡
蛋。他是单身汉,不像人家有家室的,有个副食供应本,每月凭本还可以供应两斤。
他们这里什么都不缺。黄花、木耳、花生米、人参……全国哪一个省不需要建
设电站呢又有哪一个省没有土特产呢当地的管电的又有什么弄不到手呢需要
什么,只要张张嘴,不想办法送来,就拉你的闸,停你的电!哪个单位能离了电呢
就连土特产公司也不能例外。建电站的单位,要想很快把电站建设起来,除了要
为投资以及木材、钢材、水泥……这些基建材料奔命之外.配套的机电设备能不能
及时地、按质按量地拿到手也是关键哪。要想按质按量把设备很快地拿到手,就得
搞好同分配、管理这些设备的人们的关系。人熟好办事嘛。到时候,可给可不给的,
也许就给了;不能及早提前交货的,也能顺顺当当地提前了。
事情就是这么进行的,就像人体某个重要部位的血管上长了一个瘤子,你不能
割掉它,那会影响你的生命。血液不得不进行这种畸形的循环,把养料不断地送进
那累赘的瘤子里去,养肥那多余的细胞,任它长大、膨胀,慢慢地侵吞着自己的生
命或是有一天突然爆炸。
而且,据说这么一个县办的小电站,就派了五六个人在北京坐跑投资(只靠县
里自筹资金根本不够,还是得靠国家贴补)、材料和设备。在招待所里包了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