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完整版-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理想。”他的意思是说,很少有人能充分地自律,因此就难以在家庭内外都拥有以爱为基
础的健康的情感关系。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自律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
而是情感的毁灭。
也许你认为,我高估了与爱相关的自律,我推崇的生活方式严厉而苛刻,不停地自我反
省,时刻考虑义务和责任,这只会把人变成清教徒。事实是,把爱和自律结合起来,才能拥
有幸福的人生,才能体验到快乐的极致。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获得短暂的快乐,但它们生
命力有限,且不会让心智走向成熟。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帮助你自我完善。你的爱越深,自
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大。真正的爱,在促进对方心智成熟的同时,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成长,
你会体验到莫大的喜悦,幸福感会越发真实和持久。你非但不会成为清教徒,而且会生活得
比任何人都快乐,正如乡村歌手约翰·丹佛在歌曲《处处有爱》中唱到的:
我知道人间处处有爱
请你放心地成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变得更加完美
就让我们加入这场人生的游戏
…
爱与独立(1)
…
帮助他人心灵的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
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
的独立和成长。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导致身心的痛苦乃至严重的疾病。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体现,恐怕就是
“自恋”了。自恋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的子女、配偶和朋友,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情感。
我接待过一个叫苏珊的病人,她当时31岁,从18岁开始,她就多次自杀未遂,此后13年
里,她成了医院和精神疗养院的常客。她接受过多位心理医生的帮助,病情也大有好转。我
为她治疗了几个月,她渐渐学会信任值得信赖的人,也能分辨出哪些人值得信赖;她也能够
接受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事实,以开朗而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她学会了自尊自爱,学会了照
顾自己,不再像过去那样过于依赖别人。总而言之,她的健康恢复得很快。我相信用不了多
久,她就可以彻底出院,去过独立的生活。我见到了她的父母,他们五十多岁,谈吐高雅。
我美滋滋地把苏珊的情况告诉他们,还解释了我对苏珊的前景感到乐观的理由。不料,苏珊
的母亲,X女士突然流下了眼泪。我以为她是过分激动才喜极而泣,奇怪的是,她的表情却
极为悲哀。我只好问道:“我真的不明白,夫人。我告诉你的是个好消息,你为什么还要难
过呢?”
“我当然感到难过了,”她说,“想到苏珊的痛苦,你怎能叫我不流泪呢?”
我不厌其烦地解释:苏珊在患病和治疗期间,的确吃了不少苦头,但这是值得的。她学
到了很多,而且就要脱离苦海了。根据我的经验,和其他成年人相比,她变得相当成熟。在
与精神分裂症的较量中,她的经验、勇气和智慧,或许能使她更为坚强,她将来要经受的痛
苦,也会比别人少得多。我惊讶地发现,她的母亲依然面色悲哀地默默流泪。
“我真是有些糊涂了,X女士,”我说:“在过去13年里,你一定接触过苏珊的许多心
理医生,对苏珊的情况一定很清楚。我坚信她这一次的恢复,尤其会让你感到乐观。难道除
了难过以外,你就不为她感到高兴吗?”
“我想到的只是……苏珊活得太苦了。”她眼泪汪汪地说。
我说:“可是,你真的不为她感到高兴吗?你想到的,只是她以前的痛苦吗?”
她照旧哭泣着说:“可怜的苏珊,她一辈子都在受苦。”
我突然明白了:X女士不是在为苏珊流泪,而是在为她自己流泪,为她遭受的痛苦而悲
伤。我们谈论的是苏珊而不是她,她只好假借苏珊的名义,发泄她本人的隐痛。一开始,我
没有想到,她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因为她无法区分她和苏珊的不同,她以为
她感觉到的一切,苏珊都能够感觉到。苏珊成了她表达情感的工具。X女士不是故意要这样
做,她也没有任何恶意,但是,在她的意识深处,根本不觉得苏珊和她有什么区别。她认为
苏珊就是她,而她从未把苏珊当成独立的个体。在意识思维层面,她知道苏珊和她是两个人,
可是在情感方面,她觉得除了她以外,其他人(包括苏珊)都不存在。她的这种愿望和感受
过于强烈,以致她认为全世界只有她———X女士———一个人存在,而其他人只是虚幻之
****************
****************
物。
我后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往往是典型的自恋狂。这不是说子女有精神分裂,
母亲就一定是自恋狂,也不意味着母亲是自恋狂,孩子就必然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的原因复杂,跟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母亲患有自恋狂的病症,势必给孩子的童年带来负面
的影响。
以苏珊和其母亲为例,假如我们了解她们相处的情形,对于这种影响的认识就会更清楚。
例如,有一天下午,苏珊患有自恋狂症的母亲———X女士,正深浸在自哀自怜的状态中。
苏珊放学回到家里,她在美术课上得到了优等成绩,所以高兴地把作品拿给母亲欣赏。她告
诉母亲她进步得多么快。她等着母亲给予表扬,X女士却说:“苏珊,你快去睡午觉吧!为
了画这些画,你最近太辛苦了。现在的学校真不像话,根本不管孩子的健康。”还有一天,
X女士正处在自我幻想的狂热中,而苏珊由于坐校车时遭到男生欺负,回到家里便对她哭诉。
X女士却对她说:“让琼斯先生开校车,我看最合适不过了。他脾气那么好,那么有耐心,
能够去忍受你们这些孩子,真是了不起呀!今年圣诞节,你应该给他送件小礼物。”自恋的
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
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
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要不加体会。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也很少懂得体察别人的感受,
这是童年时期家庭负面影响的结果。
…
爱与独立(2)
…
大多数为人父母者,未必像苏珊的母亲那么自恋,可是,他们都会对子女的独特性视而
不见。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或者是:“你的性格和你吉姆叔叔一样”,似乎孩子不
过是遗传基因的复制品。殊不知父母基因的重新组合,必然诞生出跟父母、祖父母,以及跟
任何祖先不同的崭新的生命。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足球场;身为学
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这样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
充满痛苦。最终,父母在教育上功败垂成。
一位将军的妻子,曾这样说起17岁的女儿莎莉:“莎莉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去写那些伤感的诗歌,难道这不是病态吗?她甚至很少去参加同学聚会。我想,她是得了严
重的心理疾病。”我和她的女儿莎莉面谈,却发现莎莉是个开朗活泼、讨人喜欢的女孩,她
的成绩名列前茅,人缘也很好。我告诉她的父母,莎莉没有问题,反倒是他们自己应该端正
态度,不要随意动用家长权威,逼迫莎莉变得跟他们一样。他们非要把莎莉的特立独行当成
是病态,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说父母严格教育他们并非是来自真心的关怀,而是父母担
心个人名声受到影响。几年前,一位少年就曾对我说:“父母整天对我的头发说三道四,但
是他们从来就说不出留长发到底有什么坏处。他们只是不想丢人现眼,不想让别人看到他们
的儿子留长发。他们不在乎我的感受,只是在乎他们留给别人的印象。”青少年的抱怨,常
常不是空穴来风。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
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修剪齐整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车,而后者代表着他们的社会
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
而且,这种情形相当普遍。难怪在论述子女教育的一首诗歌中,诗人纪伯伦提出批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不久前,我主持一次关于婚
姻问题的团体治疗,一个男性成员说:“我认为妻子的作用,就是整理家务、照顾孩子、备
办三餐”。他的大男子主义让人吃惊。我本来以为,等其他成员相继发表看法以后,他或许
能意识到他的个人想法是错误的。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团体里还有六个成员(甚至包括女性
成员在内),对于妻子作用的认识,都和他如出一辙。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判断妻子的价
值,而没有考虑对方是独立个体。妻子的意义和作用,绝不仅是照顾伴侣的生活。
我说:“唉,难怪你们的婚姻都出了问题。你们必须清楚,人人都有独立的人生和命运,
不然,你们婚姻的问题就无法解决。”有的人对我的话感到困惑,他们质问我:“你又如何看
待妻子的作用?”我对他们说:“就我看来,我妻子的意义和价值,是尽可能满足她自己的
需要,尽可能使她的心智获得成熟。这不仅对我有好处,也是为了她本人乃至上帝的荣耀。”
遗憾的是,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真正理解我的意思。
…
爱与独立(3)
…
在情感关系中,为什么人人都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
多人。它在政治领域得到的关注,显然要多得多。例如,极端封建主义哲学观,与前述的婚
姻观念就极为类似,即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就是为家庭、封建君主、封建帝国提供服
务。小我必须为大我牺牲,个人命运微不足道。极端资本主义则一味强调个人价值,哪怕为
此牺牲家庭、团体、社会的利益。在这两种观念的驱使下,孤儿寡母可以忍饥挨饿,可以不
必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照顾;企业家可以争名夺利,牺牲工人利益,享受堆积如山的成果。思
维健全的人都看得出,这两种极端的思维方式,都无法解决一个现实问题:在情感关系中,
双方如何保持独立性?毋庸置疑,个人健康有赖于社会健康,社会健康也有赖于个人健康。
婚姻和家庭,好比是登山运动的后方营地,登山者要取得成功,必须完善后方营地,保证食
物和药品的供应,一边随时在营地里休息,补充营养,一边准备攀登下一座高山。一流登山
者筹备后方营地的时间,甚至不少于实际登山所用的时间。原因在于:后方营地是否稳固,
粮食是否充足,关系到能否完成登山任务,乃至关乎个人的生命。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登山,对后方营地(婚姻)却缺少经营。他们以
为营地里衣食齐全,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供他使用,他不需要花费力气,对营地进行修缮
和维护。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式的态度,注定会让男人的婚姻遭遇失败。男人回到家里,
就会惊奇地发现,后方营地成了废墟———妻子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或是有了外遇,或
以其他方式向丈夫宣布:她从此以后拒绝继续照管营地。
女人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就此实现。她把
后方营地当成人生巅峰。丈夫在婚姻以外的一切努力,一切创造性的成就,不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