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09-血证论 >

第9节

209-血证论-第9节

小说: 209-血证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气即是水。吾已论之屡矣。惟其气即是水。故血随气化。亦变为水。不名为水而名脓。以其由血所化。较 
水更浓耳。毒既化脓。自不内攻。方其未溃。气虚者难于蒸化。及其既化。虽气实者。亦随脓渗泄。而转为气 
虚矣。法宜固元以大补其气。此与本书内证。原不干涉。然同是血病。故兼论之。以互相发明。盖气迫血。则 
逆而为吐衄。血滞气。则凝而为疮疽。气迫血者。宜破气以和血。血滞气者。宜破血以和气。故吐衄宜补血。 
血旺则气平。诸疮宜补气。气旺则血行也。至于既穿溃后。则躯壳已有破损。与壅闭之证迥别。试看针功。 
刺期门泻肝。刺肺 泻气。以一针之孔。尚能大泻脏气。况溃脓之孔甚大。其能大泻内气可知矣。故凡溃 
后。宜大补元气。不似吐衄。乃气盛血虚。只宜滋血以平气。而不宜助气以动血也。然疮溃之余。亦有瘀热 
未清者。亦不得骤用温补。吐血之后。亦有元阳大虚者。又不得拘守清凉。故吐血家。审其血亡。而气亦随 
亡。与阳气不能摄血者。十全养荣归脾参附等汤。亦所宜用。疮家溃后。固为必需之方。而亦有余毒未尽。 
诸上方又其所忌。医者不容执一。 
诸疮内治。初起肿硬。总宜散血。仙方活命饮主之。恶寒无汗。加麻黄。发热心烦。加老连石膏。大便燥结。加 
大黄。疮肉顽梗黯滞。乃阴证结毒。无气以发之也。加桂枝尖生姜大枣。疮内平塌不起。以及走散。恐毒内 
攻。加黄 大枣生姜。盖血凝于气分之际。血行则气行。故以破血为主。是善调气之法也。若吐衄。则是气 
乘乎血分之内。气降则血降。当以破气为主。一内一外。反观自知。 
诸疮调脓。宜以托里消毒散为主。盖血既凝而不化。则须补气以与之战。使蒸腾腐化。托令速溃。以疮乃 
血凝气分之病。惟恐气不足以化之。故宜补气而制血。若吐衄。则是气乘血分。惟恐气逆而血升。故宜平 
气以调血。与此不同。 
诸疮既溃。属于虚损。宜固元以益气。内补黄 汤主之。又审脓干者。其气虚。盖气既是水。气不足。故水少 
而干。且气既不足。则不能送脓外出。故留滞而结脓管。黄 建中汤。重加银花赤豆芽当归治之。若脓清 
者。是血虚。脓为血所化。血少故脓清。当归补血汤主之。炙甘草汤。加黄 亦治之。养荣汤。亦治之。 
又曰。溃后属虚。然亦有瘀未化尽者。仍不得峻补以留毒。内服托里消毒散。外用乌金膏化之。此如失血 
虚中夹瘀。亦不得关门逐贼。溃久而仍有脓管者。尤宜用乌金膏化之。若徒生其口。内毒攻发。终不愈也。 
此如干血痨。内有干血。非去其干血。而新血亦不能生。皆虚中夹实。治血则虚虚。补虚则实实。未易疗治。 
只得攻补兼施。以尽人事。 
又曰。吐血止后。宜补血以调气。疮疽溃后。宜补气以生血。吐衄在血分。气实血虚也。疮疽在气分。血实气虚也。 
外治之法。消肿宜远志膏。用远志酒煮捣敷。及金黄散。化腐去瘀。宜巴豆炒黑研点。名乌金膏。田螺捻子 
亦佳。生肌宜乳香没药为末。名海浮散。再加珍珠。化腐生肌散。亦佳。 
治疮之法。此不足以尽之。兹不过举外证以勘内证。明于诸疮之血。而吐衄之血乃愈明。 

卷三
创血
属性:刀伤出血。与吐衄不同。刀伤乃平人被伤出血。既无偏阴偏阳之病。故一味止血为要。止得一分血。则保 
得一分命。其止血亦不分阴阳。有以凉药敷上而血止者。桃花散是也。有以热药敷上而血止者。黑姜灰 
是也。不似吐衄。出于偏阴偏阳之病气。故吐衄家止血。必以治病气为主。病气退。斯吐衄亦退。与刀伤迥 
不同也。然刀伤二三日后。则亦与吐衄略同。有瘀血肿痛者。宜消瘀血。刀口敷花蕊石散。肿处用乳香没 
药麝香三七葱白捣敷。瘀血消散。则痛肿自除。内服黎洞丸治之。 
刀伤去血过多。伤其阴分。证见心烦发热口渴。法宜补气以生血。血足津生。则不渴矣。圣愈汤。加枣仁花 
粉儿茶乳香没药甘草。此在吐衄。则宜补血而抑气。以内证系血分之气。不可使气乘血也。刀伤乃是气 
分之血。故宜补气以生血。气达患处。乃能生肌。气充肌肤。乃能行血。与治内证者不同。其有气虚不能统 
血。气寒不能生血者。则宜八珍养荣参附等汤。以固气者固血。吐血家亦间用此等药物。然刀伤之血。在 
气分。皮肤尤卫气所统。破其皮肤。气先漏泄。故以补气为主。若内证吐血属阴分。血伤而气未伤。故以补 
血为主。医者须分别内外。而知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则得之矣。 
客问刀伤何以善于冒风。答曰。人之所以卫外者。全赖卫气。卫气生于膀胱。达于三焦。外循肌肉。充于皮 
毛。如室之有壁。宅之有墙。外邪不得而入也。今既破其皮肉。是犹壁之有穴。墙之有窦。揖盗而招之入也。 
是以刀伤更易外感。病见发热头痛。牙关紧闭。吐痰抽掣。角弓反张。皆是卫气为病。所不同者。多一出血 
证而已。治法列后。 
无汗者为风中挟寒。闭其皮毛。宜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盖小柴胡。乃治热入血室之方。凡外邪 
干血分者。小柴胡汤。皆能疏理而和解之。加宣助卫气之药。则偏治卫气。而主发汗矣。破伤风治法如是。 
即失血家虚人感伤。以及产后伤寒治法。皆可参知。若刀伤去血过多。不可再发汗者。宜当归地黄汤。即 
四物汤。加去风之药。以补血而驱邪也。失血家吐血过多。与产后去血过多。而复得感冒之症者。与此治 
法无异。皆宜先滋其血。以助汗源。后宣其气。以解外邪。 
有汗者为风中挟热。沸出肌肉之间。法宜清散其热。当归芎黄汤。加僵蚕蝉蜕。若兼便结者。加大黄治之。 
此即伤寒论。发热汗出用白虎汤。燥结者用承气汤之意。医者得其意而变化之。自有许多法门。 
夫刀伤。气分之血病也。故邪在表者。从气分以发之。邪在里者。从气分以夺之。邪在半表半里者。从气分 
以和之。兼用血药斡旋其间。血调而气亦调。气调而血愈治矣。若失血家。乃血中之气病也。故有感冒。则 
但取调血。而兼用气分之药。以斡旋之。与此同而不同。 
凡是刀伤冒风。宜僵蚕蝉蜕捣和葱白敷之。力能拔风消肿。神效。 
刀伤溃烂。与疮同治。此即吐脓条内。所谓瘀血变化成脓之说也。血凝不散。为气所蒸。则化而成脓。血者 
阴也。气者阳也。阴从阳化。故脓似水。以气之所化。即为水也。而又非水者。则以其为血所化。仍不失血之 
本质。故稠浊似水。实则水与血交并。而成形者也。故凡去脓之药。即是去水之药。而提脓之药。又即是干 
水之药。内服八珍汤。加苡仁木通。六君子汤。加当归赤豆芽治之。外敷化腐生肌散。提脓加龙骨。生肌加珍珠。 
此举刀伤之血。与吐衄之血。较论其义。务期血证。互勘而明。其于刀伤治法。固未详也。然其理已具。识者鉴之。 

卷三
跌打血
属性:跌打折伤一切。虽非失血之正病。而其伤损血脉。与失血之理。固有可参。因并论之。凡跌打已见破皮出 
血者。与刀伤治法无异。外用花蕊石散敷之。内服化腐生肌散。血止瘀去而愈。如流血不止者。恐其血泻 
尽。则气散而死。去血过多。心神不附。则烦躁而死。宜用当归补血汤。加枣仁人参朱砂白蜡茯神甘草治 
之。外用人参为末。珍珠血结象皮末糁之。如亡血过多。烦躁口渴。发热头晕等证。宜大补其血。圣愈汤。加 
枣仁麦冬柴胡花粉丹皮朱砂。或用独参汤亦可。此条可悟失血过多。阴虚发渴之理。凡跌打未破皮者。 
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伤其肋骨。则折碎。在腰胁间。则滞痛。伤重者制命不治。不制命者。凡是疼痛。 
皆瘀血凝滞之故也。无论接骨逐瘀。总以黎洞丸。去大黄。加续断脆蛇治之。外用自然铜官桂没药乳香 
桂枝大黄虻虫 虫。酒调敷之自效。若是已伤之血。流注结滞。着而不去者。须逐去之。否则或发为吐血。 
或酿作 脓。反为难治。宜当归导赤汤下之。若已发吐血。便从吐血法治之。若已发痈脓。便从痈脓法治之。 
跌打最危险者。则有血攻心肺之症。血攻心者。心痛欲死。或心烦乱。或昏迷不省人事。归芎散。加乳香没 
药治之。失笑散亦治之。此与产妇血攻心。血迷心。治法略同。血攻肺者。面黑胸胀。发喘作渴。乃气虚血乘 
肺也。妇科治产后气虚。瘀血入肺。面如茄色。急用参苏饮救之。金鉴载跌打。血乘肺者。亦用此方。所谓乘 
肺。非第乘肺之气分而已。乃是血干肺脏之危候。肺为清虚之府。其气能下行。以制节诸脏。则气顺而血 
自宁。其气不顺。则血干气分。而为吐衄。今其血直干肺脏。较之干气分者为更危殆。急用人参以补肺。肺 
得补。则节制行而气下降。使血亦随气而下。再用苏木以行血。血气顺行。或可救于万一。夫如此危候。仍 
不外清金保肺。以助其制节。则凡一切血症。其当清金保肺。以助其制节。举可知矣。第肺虚而制节不行 
者。则宜人参以保肺。肺实而制节不行者。则宜葶苈以泻肺。肺寒而制节不行者。则宜姜半以温肺。肺热 
而制节不行者。则宜知芩以清肺。一切血证。治肺之法。均可从此隅反。 
跌打后有作呕者。以损伤之人。受惊发怒。肝气无有不动者也。肝木伤肺。是以发呕。小柴胡汤。加丹皮青 
皮桃仁治之。 
跌打后有咳衄喘逆者。乃血蕴于气分之中。宜十味参苏饮。以疏发其气。气散则血散。与内伤咳衄者不 
同。内伤咳血。是气蕴于血分之中。若发其气。愈鼓动其血。而不宁矣。故以清理其血为主。二者须对看。 
内有瘀血。则发渴。血虚亦发渴。有瘀血者。身痛便结。玉烛散治之。血虚发渴者。心烦不寐。盗汗身热。竹叶 
石膏汤。加生地治之。凡失血发渴者。可以类推。 
跌打损伤。既愈之后。有遇节候。或逢阴雨。或逢湿热。伤处每作疼痛。甚则作寒作热。此乃瘀血着而未去。 
留伏经络之间。不遇天气节候。其身中营运之气。习惯而不相惊。一遇天气节候蒸动。则不能安然内伏。 
故作痛也。宜小调经汤。小温经汤。通脉四逆汤。随其上下内外。以分治之。 

卷四
便血
属性:大肠者。传导之官。化物出焉。谓大肠下脾胃之化物。为中宫作传导之官。故呼为地道。乃宫中之出路也。 
其经与肺相表里。肺为清金。大肠即为燥金。在五行本属一家。故诊脉者。可于肺部诊大肠焉。大肠之所 
以能传送者。全赖于气。气者。肺之所主。不独大肠赖肺气之传送。即小便亦赖肺气以化行。此乃肺金制 
节之能事。而大肠之气化金道又与之合。故治病者多治肺也。大肠位居下部。又系肾之所司。内经云。肾 
开窍于二阴。又曰。肾为胃关。故必肾阴充足。则大肠腴润。厥阴肝脉。又绕后阴。肠与胞室。又并域而居。故 
肝经与肠亦相干涉。是以大肠之病。有由中气虚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 
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漏入肠者。乃大肠与各脏相连之义也。但病所由来。则自各脏而生。 
至病已在肠。则不能复还各脏。必先治肠以去其标。后治各脏以清其源。故病愈而永不发矣。 
一先血后便为近血。谓其血即聚于大肠。去肛门近。故曰近血。此有两等证治。一为脏毒下血。一为肠风下血。 
脏毒者。肛门肿硬。疼痛流血。与痔漏相似。仲景用赤豆当归散主之。取赤豆芽以疏郁。取当归以和血。赤 
豆性能利湿。发芽赤色。则入血分。以为排解之用。当归润滑养血。以滋大肠。则不秘结。仲景略示其端。以 
为治脏毒者。必须利湿热。和血脉也。非谓此二药外。别无治脏毒之法。吾即此药引而伸之。若大肿大痛。 
大便不通者。宜解毒汤。取防风枳壳等疏理其气。即赤豆芽义也。取大黄赤芍等滑利其血。即仲景用当 
归之义也。若大便不结。肿痛不甚者。不须重剂。用四物汤。加地榆荆芥槐角丹皮黄芩土茯苓地肤子苡 
仁槟榔治之。四物汤。即仲景用当归养血之义。所加诸药。即仲景用赤豆芽。以疏利湿热。而解血郁也。仲 
景但用养血疏郁。今恐湿热难解。故兼用清药。欲止血者。兼服锻石散。亦可。 
脏毒久不愈者。必治肝胃。血者肝所司。肠者胃之关。胃若不输。湿热于肠。从何而结为脏毒哉。肝之血分 
如无风火。则亦不迫结肛门矣。治胃宜清胃散。加银花土茯苓防己黄柏苡仁车前子。升清降浊。使阳明 
之湿热。不再下注。则脏毒自愈。治肝者宜龙胆泻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