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97节

577-医学入门-第97节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通,安卧嗜睡无力,不思饮食。即补中益气汤去术、归, 
用黄 一钱,人参、甘草各五分,升麻、柴胡、橘皮各二分,加苍术四分,木香一分,水煎热服。 
x节斋补气方x 人遇劳倦,辛苦用力过多,即服一二服,免生内伤发热之病。黄 钱半,人参、白术、陈皮、麦 
门冬各一钱,茯神八分,甘草七分,五味子二十粒,姜、枣煎服。劳倦甚,加附子四五分。 
x节斋补血方x 人遇劳心思虑,伤损精神,心虚气短,惊悸烦热,宜服人参一钱二分,五味子十五粒,当归、 
麦门冬、白芍、茯神、酸枣仁、生地各一钱,山栀、甘草、陈皮各五分,川芎四分,空心姜、枣煎服。 
x双和散x 治心力俱劳,气血俱伤,或房室之后劳役,或劳役之后犯房,大病后虚劳气乏 
等证。黄 、川芎、当归、熟地各一钱,官桂、甘草各七分半,白芍二钱半,姜、枣煎服,以此调治,但阴虚火 
动者,宜善加减。又黄 、当归二味,亦名补血汤,善治内伤发热。人参养荣汤、黄 建中汤、八物汤、平胃 
散、五苓散,皆调理间用之剂也。 
x朱砂安神丸x 治劳神过度,以致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气乱而热似懊 状,或服升补药后气浮心乱, 
以此镇固之则愈。方见六卷。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散火汤x 治男妇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 
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此药乃胃、胆、脾、肺、膀胱经 
药也。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各五分,防风二分半,柴胡八分,炙甘草三分,生甘草三分,水 
煎服。 
x升阳汤x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柴胡、益智仁、当归、陈皮各三分, 
升麻六分,甘草二钱,黄 三钱,红花少许,水煎热服。 
x火郁汤x 治手足心发热。升麻、葛根、柴胡、自芍各钱半,防风、甘草各一钱,葱白煎服。 
x泻阴火升阳汤x 治肌热烦热,面赤少食,喘咳痰盛,右关脉缓弱或弦或浮数。羌活、甘草、黄 、苍术各 
一钱,升麻八分,柴胡钱半,人参、黄 各七分,黄连酒炒、石膏各五分,深秋勿用,水煎服。按此发脾胃火 
邪之剂,又心、胆、肝、肺、膀胱药也。泻阴火,升发阳气,荣养气血者也。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除湿汤x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升麻、柴胡、防风、神曲、 
泽泻、猪苓各五分,苍术一钱,陈皮、甘草、麦芽各三分,姜、枣煎服。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非肠鸣 
不得用。 
x升阳除湿防风汤x 治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有白脓或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反郁结 
而不通,以此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如脾湿下流肝肾而成泄痢者,宜此补之升之举之,不可疏下。若脉实腹 
胀,闭塞不通,从权以苦多甘少之药泄之,苍术四两,防风二钱,白术、白茯、白芍各一钱,用水二钟半,先 
煎苍术至二钟,入诸药,再煎至一钟,空心热服。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燥湿汤x 治白带下,阴户痛,控心急痛,身黄皮缓,身重如山,阴中如水。防风、良姜、干姜、郁 
李仁、甘草各一钱,柴胡一钱三分、陈皮、黄芩各五分,白葵花七朵,分作二帖,水煎服。 
x升阳调经汤x 治饮食劳倦,暴崩不止,或下水浆,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及夏月带下脱漏等证。独活五分, 
蔓荆子七分,当归、防风、甘草、升麻、 本各一钱,柴胡、羌活、苍术、黄 各钱半,空心水煎服,以饭压 
之。 
x升阳举经汤x 治经水不止。如右尺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寒之证。虽轻手其脉数疾,举之弦紧或涩, 
此是阳脱阴火亦亡。或见热证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燥阳欲先去也,此方切补命门之下脱也。肉桂盛夏勿用, 
白芍、红花各五分,细辛六分,人参、熟地、川芎各一钱,独活、黑附子、甘草各钱半,羌活、 本、防风各二 
钱,白术、当归、黄 、柴胡各三钱,桃仁十枚,分作四帖,空心水煎服。 
x益胃升阳汤x 治妇人经候不调,或血脱,或脉弱食少,水泄日二三行。即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钱半,黄芩五 
分,腹痛加芍药。此方气血之药,血脱益气之要法也。 
x升阳和中汤x 治闭目浑身麻木,昼减夜 
甚,觉而开目则麻渐退,乃阳衰阴旺,非有风邪。法当补肺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和阴阳,此药主之。生 
甘草去肾热闭,黄柏、白茯、泽泻俱除湿导火,升麻行阳助经,柴胡各一分半,橘皮、当归、白术各二分, 
白芍、人参各三分,佛耳草、炙甘草各四分,黄 五分,食远水煎热服。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保元汤x 治慢惊风。令脾土实而木不敢犯,又为疹痘始终必用之药也。黄 钱半,人参一钱,甘草五分,水 
煎服。加减见小儿。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补中益气汤x 乃痈疽托里排脓,扶脾胃之圣药也。加减由人。 
内伤,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 本各七分, 
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各三分,消其肿;人参五分,黄 七分,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加黄芩。内伤发斑者,因胃气虚甚,是火游行于外,亦痰热所致。火则补而降之, 
热则微汗以散之,切不可下,恐生危证。 
上补中益气一方,六经见证详伤寒,百病相兼见杂病,春夏秋冬无不可通,男女内外无所不治。升而浮之, 
羌、独、葛、防不为发散;降而沉之,木香、槟榔,猪、泽、知、柏不为疏渗;热之,干姜、肉桂,甚则附子; 
寒之,芩、连、滑石,甚则大黄。学人于此而一悟焉,则处方用药,非惟善于加减变化,而无凝滞乱之弊,亦 
且关键可观,而有洞中恳恻之妙。然后谓之根据东垣用药,亦即谓之效仲景处方,益能根据东垣,则仲景在其中矣, 
能效仲景,则东垣亦在其中矣,二公方药,俱自《汤液》而来,理意同而品味多寡,病不同耳。且清暑益气, 
仲景法也,肠与东垣相似,尤为证验。以后杂病方中,有言百般加减由人,即此类是也。其余如头痛加芎、 
芷,活套则不甚录,即头痛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岂可概加芎、芷哉!诸益气皆自补中而变,或以补中益气为 
主,而加散邪之药;或以辛凉解散之药为君,而以参、术等药为臣,皆因时令主客,互为胜衰,内外感伤各 
有轻重,而加减出入之也。其实,通治饮食劳役,或无力动作,懒于言语;或饭后反倦;或当春口淡;或遇夏 
恶寒者,值秋热令稍退,肺病洒淅,惨惨不乐;或饥常如饱;或便后见些脓血,无非脾湿下流,以致内热变生 
诸病。但初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以益其病耳。如黄 、人参、甘草、 
芍药、五味子之类是也,以此见,诸升益之剂难用,尤甚于桂枝、麻黄汤也。饮食伤成积聚者,消导推逐,尤 
宜慎重。 
x内伤饮食积滞方x 见杂病伤食积聚。补中益气汤加减,见杂病药赋。 

外集·卷四
丹溪朱先生杂病纂要
属性:详《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纂要》《日用》《医案 
》及今《附余》,并各名家方书,如《巢氏病源》《好生书》《儒医纂要》,惜乎,未 

外集·卷四杂病提纲
外感
属性:中风卒倒分真似, 
风为百病长,善行数变,为卒中昏倒,为窜视 
僻,为搐搦反张,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疠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颠,入皮 
肤则痒,入筋则挛急,入骨节则疼痛,入肉分与卫气相搏则不仁,与荣气相搏则半身不遂, 
入经瘫痪,入络肤顽,入腑即不识人,入脏即舌强吐沫,挟热则痿缓,挟寒则拘挛,挟湿则 
肿满。有真中者,有兼中、似中者。阳病身热,阴病身凉,乌、附行经,不可概用。 
口眼 斜语话难; 
风邪初入反缓,正气反急,牵引口眼 僻 
,或左或右。急掐人中,拔顶发,炙耳垂珠,粟米大艾三五壮。外用南星、草乌各一两,白 
芨一钱,僵蚕七枚为末,姜汁调涂 处,正 
。内用正舌药,白附子、僵蚕、全蝎等分为末,酒调服二钱。不语有数端,有风中心脾者 
资寿解语汤;有风中心经者,小续命汤去桂、附加菖蒲;有痰塞心窍者,导痰汤加菖蒲、 
人参、竹茹,或芩、连;有舌本强硬,语言不正者,用蝎梢二钱半,茯苓一两,薄荷二两,为 
末,酒调服二钱,或擦牙尤妙。又有风热壅者,有血虚、气虚者,有肾虚及老人忽言不出者 
,十全大补汤去桂,加菖蒲、远志。 
痰塞喉中声噫噫, 
同上卒倒歪斜,不语名风喑,身软有汗者生,汗不出身直者死。痰由水化制火, 
闭塞心窍不语。热者,凉膈散加黄连,或牛黄清心丸;虚者,星香散、三生饮、导痰汤、小 
省风汤。 
半身(或只一肢)不遂(此名偏枯,言不变,智不 
,病在肤腠之间,温卧取汗)四肢瘫; 
此名风痱,智乱不能言者,难治。其证身体无痛,缓则四肢不举,急则一身皆仰 
,或左瘫右痪,或一臂不随,时复转移一臂。驱风化痰,调气养血为主,换骨丹、黑虎丹、 
神仙飞步丹。有脾实者,膏粱之疾,非肝肾虚痿,搜风顺气丸;有脾虚者,十全大补汤、 
独活寄生汤、万宝回春汤。 
又有五痹类风状(见后),四证(风喑、风痱、偏 
枯、痹风)全无莫浪猜。 
中暑、中寒、中湿、痰厥、气厥、食厥、热厥、虚晕等证,皆卒倒不语,但风必 
有歪斜搐搦之证为异,虽内伤兼中亦然。但四证见一便作风治,惟有轻重缓急之分。轻者发 
过如故,或口舌无恙、手足颤拽者,大省风汤加人参、没药等分,水煎热服,得汗即愈。 
或四肢无恙,口 语涩者,古防风汤,入麝 
一厘调服; 
或自醒能言能食,惟身体不遂者,地仙丹。 
西北(风高)真中宜分治,东南(地湿)兼中(似中)审实虚;主火(河间)主气 
垣)或主湿(丹溪),内伤兼(中)似 
三子所主虽殊而实同也,况湿则中气不运而生痰,痰因火动而生风,又兼二子之见也。 
气衰贼邪容易袭, 
气血壮盛,腠理致密,邪不能入。惟中年气血始衰,腠理空疏,加以七情劳役饮 
食,内伤元气,门巷贼风,乘虚袭入脏腑血脉,故有兼中者,东垣所谓非外邪径伤,乃本气 
病也。有醉后当风,头面多汗善渴者,名曰漏风,宜黄 六一汤,加参、术、牡蛎、干葛。 
有房劳中风,下体多汗,曰内风,十全大补汤加附子、防风。如入风府,曰脑风;入系头,曰 
目风;在腠理,为泄风,与漏风同,但身尽疼耳;久则为肠风;食后曰胃风,又名夹食中风 
,久则为下血。有伤食变为暴厥,亦类中风,但停食则胸中满闷,须探吐及理脾胃。有酒湿 
病,亦类中风,当分消以泻湿毒。有内伤热证似中风者,有杂病虚证似中风者,均不可以风治。 
火动气中无涎污。 
中气脉沉身凉无痰涎为异耳。如思虑肉脱,忧愁肢废,悲哀筋挛,过喜皮槁,盛 
怒腰瘠,即河间所谓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则心火暴甚,肾水难制,热气拂郁昏倒,筋骨不 
用,久则瘫痪,忌服风药,宜藿香正气散合星香散。虚者,八味顺气散;实者,四七汤。 
真中中腑着四肢, 
手足拘挛,或中身前、身后、身侧,可治。脉浮有表,面见五色,恶寒,宜小续 
命汤,或排风汤,风从汗散,通因通用是也。如脉浮不语者,用防风、黄 煎水一担,置床 
下,熏入鼻中,良久能言进药。 
中脏(闭)塞(九)窍多昏危; 
中脏之络者,口眼俱闭,可治。如入脏深者,心绝口开,肝绝眼闭,脾绝手散, 
肺绝痰如拽锯、鼾睡,肾绝遗尿,或大吐大泻,下血吐血者皆死。宜三化汤、搜风顺气丸、麻 
子仁丸。凡攻里,忌脑、麝、牛黄引风入骨,芫花、甘遂损伤气血。如汗多尿少者,忌渗利 
,荣竭无以制火,烦热愈甚,候热退汗止,小便自利。 
中血脉(络也)则歪口眼, 
或近于腑,外亦有六经形证,则从小续命汤加减微汗。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