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94节

577-医学入门-第94节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淫于内,以苦发之。柴、芩之苦以发传经之热。里不足者,以甘缓之,参、草之甘以缓中和之气。邪半入里, 
则里气逆而呕,半夏之辛以散之;邪半在表,则荣卫争为寒热,姜、枣之辛甘以和之。此小柴胡治半表里证也。 
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是以大柴胡汤用枳、芍之酸,大黄之苦,以泄上满除中热;去参、草之甘者,恐补中也; 
仍用柴、芩、半夏、姜、枣者,邪未全入于里也。加减法∶昏乱谵语加黄连、山栀;痞满加枳、梗、浓朴; 
舌苔黄赤,口燥渴饮水,加栝蒌仁;夏月热病,烦躁,脉洪大,加知母、麦门冬、石膏;发斑加生地、牡丹皮、 
玄参;发黄加茵陈、黄柏;鼻衄加犀角;大便不通加芒硝。 
x白虎汤x 白虎西方之神,应秋而归于肺,故夏近秋令,中暑烦渴妙药。主治伤寒汗后,脉洪大而渴,中外 
俱热,未全入里,宜此和解。或吐下后,邪未除,热结在里,心胸烦,渴甚欲饮水,自汗,不恶寒反恶热, 
大便不闭。及三阳合病,头痛面垢,谵语遗尿,身重难以转侧。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及小 
儿疮 瘾疹伏热等证。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热甚七钱) 甘草(六钱) 粳米(小半合) 
水煎温服。方意以脉浮为在表,兼滑为在里。表有热,里有寒,宜知母、石膏之苦甘,以解内外之邪热; 
热则伤气,宜粳米、甘草之甘缓以益气。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是也。或问∶白虎性寒,热病里虚,误服 
多成结胸,夏月阴盛体薄忌之。《百问》云∶太阳病汗后,脉洪大者宜。此云里寒者,伤寒邪未入腑言寒, 
已入腑言热,非寒冷之寒,与瓜蒂散客寒上焦例同。如虚烦甚加麦门冬;里热大渴烦躁,表热微恶寒脉浮,并 
加人参;尺寸俱长而疾,自汗大出,身表如冰,乃阳明传少阴,宜加桂枝;虚烦谵语,小便淋涩,起卧不安, 
加山栀。 
x陶氏白虎汤x 即白虎汤加人参、麦门冬、五味子、山栀、姜、枣、竹叶,煎服。治法同上。如心烦加竹茹; 
大渴心烦背恶寒,去山栀加天花粉。凡黄芩汤、解毒汤、麦门冬汤,一切平和清解之剂,皆自此三方而变化之 
也。 
抑论无汗烦躁而脉浮紧者,可服青龙;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阳明自汗引饮,则五苓散未可轻 
进;太阳自汗溺数,则桂枝汤不可妄与,其故何哉?盖人身以气液为 
主,在外则为正汗,以养皮毛而不燥;在内则为津液,以和胃口而不渴;在下则为小便而不涩,是以三者恒宜 
相固而不相伤也。小便数则津下脱矣,岂宜桂枝重发其汗?阳明汗多津外泄矣,岂宜五苓复内渗其小便?白虎 
之名义甚可畏者,性甚寒凉。无汗脉浮,表未全解,犹宜柴胡解肌之药,岂可纯以里寒药治之耶?无汗而不烦 
躁者麻黄汤,有汗而烦躁者桂枝汤,惟无汗而烦躁者,而后可青龙汤。以加石膏性缓,对麻黄而言,故有是善 
名。也。噫!用之当者,朝大黄,暮附子,不为悖也;用之不当,小柴虽稍平和,亦贻害也。用药者,可不 
知古人立方之意乎! 

外集·卷三(病机)外感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
属性:x温补x 
温其中,补其虚,素体虚里寒,及汗吐下后,暴虚寒者用之,中病即止。 
x理中汤x 治太阴腹痛,自利不渴,脉沉无力,手足或温或冷,及蛔厥、霍乱等证。 
人参 白术 干姜(各二钱) 甘草(一钱半) 
水煎温服。如作丸,以前三味俱用五钱,甘草三钱,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白汤化下。大便涩者用丸, 
利者用汤。方意以干姜之辛,温胃散寒;参、术、甘草之甘,缓脾气调中。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 
曰∶寒淫于内,平以辛热是也。如寒甚腹痛拘急,四肢逆冷,加附子;脐下动气欲作奔豚,去术加肉桂;吐多 
去术,加生姜;下多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者加白术;腹痛里虚倍人参;寒者倍干姜;胃虚则气壅腹满,去 
术加附子;呕吐不止减甘草加姜汁;吐蛔去甘草加乌梅;呃逆加丁香、柿蒂;呃逆加木香;霍乱转筋加石膏; 
寒湿发黄加茵陈;肺弱泄不止,溺不利,倍参、术,合五苓散;内虚腹痛合小建中汤。 
x陶氏理中汤x 即前方加肉桂、陈皮、茯苓,姜、枣煎,临服入炒陈壁土一匙,以助胃气,治法同上。如厥 
阴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便实,加大黄、蜜少许利之。腹濡满时减者去甘草,呕吐加半 
夏、姜汁;蜷卧沉重利不止,及利后身体痛加附子;自利腹痛加木香磨姜汁。 
x治中汤x 治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咽干腹满,痞闷时痛,脉沉细。及食积头痛,发热恶寒, 
身体不痛等证。即理中汤加青皮、陈皮等分,水煎服。 
x小建中汤x 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有汗;及少阴恶寒,手足蜷而温。凡伤寒初起及过 
经,当汗吐下,尺脉迟者,宜先服此。又治伤寒二三日,心悸而烦,及诸汗不止等证。 
白芍(五钱) 肉桂(三钱) 甘草(二钱) 饴糖(半盏) 
姜五片,枣四枚,水煎去渣,入饴糖烊化温服。如便溏或呕者去饴糖。经曰∶建中者,建脾也。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饴枣、甘草之甘以缓中;辛润散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桂枝、生姜之辛以行荣卫;酸收泄 
也,正气虚弱,收而行之,芍药之酸以收正气。悸者,气虚也;烦者,血虚也。以气血内虚,与小建中汤先建 
其里。 
x玄武汤x 见赋。三白汤、人参三白汤、辛黄三白汤,凡方中以三白为主者,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x四逆汤x 治直中阴证,初病无头疼,无身热,无渴,怕寒振栗蜷卧,沉重欲寐,脉来沉迟无力或无;及 
太阴腹痛,自利不渴,手足厥冷,指甲唇青,呕吐涎沫;或少阴下利清谷,或咳,或悸,里寒外热,脉微欲绝, 
发躁身反不恶寒,面赤腹痛、或干呕咽痛,或呕吐呃逆,或利止脉不出者,此为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 
也,急宜此汤散阴通阳。又伤寒表证误下,自利不止,或表证未除而下利不止,急宜此汤救里。凡三阴脉迟身 
痛并用,阴毒要药也。 
干姜(五钱) 附子(生二钱半) 甘草(一两) 
水煎温服。方意以甘草、姜、附相合,辛甘 
大热之剂,散阴复阳。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也。如利止脉不出,加人 
参;无脉加猪胆汁;面赤加连须葱白;腹痛加芍药;阴毒心硬肢冷,加麝香、皂荚少许。 
x陶氏四逆汤x 即四逆汤加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肉桂、五味子,姜煎,临熟入麝三厘调服,中 
病手足温和即止。治法同上。如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呕吐不止加姜汁,泻不止加升麻、黄 ; 
咽痛加桔梗。 
x当归四逆汤x 治厥阴病气弱,手足厥逆,小腹疼痛,或呕哕,或囊缩,血虚则脉细欲绝,亦阴毒要药也。 
当归、芍药各二钱,肉桂一钱半,细辛、通草、甘草各一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温服。经曰∶脉者,血之 
府也。诸血皆属于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甘以缓之,通 
草、甘、枣之甘以缓阴血。如素有寒气加吴萸,倍生姜;寒甚加附子;脉不至加人参。 
x三味参萸汤x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头痛甚极;及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阳明食谷欲呕,得汤 
反剧,属上焦寒等证尤妙。吴萸三钱,人参二钱,生姜四钱,枣二枚,水煎温服。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吴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暖脾。如阴逆厥冷,唇青面黑,舌卷卵缩,加附子、 
细辛。 
十全大补汤、十四味建中汤,一切峻补之剂,皆自理中、建中、四逆等汤而变化之也。 
x炙甘草汤x 治伤寒脉代结,心动悸。 
甘草(三钱) 人参(二钱二分) 生地 桂枝 麻仁 麦门冬(各二钱半) 阿胶(二钱) 
姜三片,枣二枚,酒七分,水一盏三分,煎,至三分服。方意以脉代结者,血气虚弱不能相续也;心动悸 
者,真气虚也。是用参、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桂、姜之辛以益正气。本草云∶补可去弱是也。麻仁、阿胶、 
生地、门冬之甘以润经益血,复脉通心。经曰∶津耗散则为枯。五脏痿,当荣卫涸,温剂所以润之也。单甘草 
汤、滋阴降火汤、补阴丸、生脉散、补中益气汤,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外集·卷三
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属性:(东垣李先生内伤纂要)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外伤辨
属性:人身以胃气为主,凡言阳气、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名耳。脾胃一伤,中 
气不足,谷气不能上行以滋养心肺,乃下流而乘肝肾(痿厥气逆之渐也),肾受脾湿,闭塞其下,致肾间阴火 
上冲心肺。心肺者,天之气,是无形之气受病,故饮食劳役失节,为内伤不足之证。肝肾者,地之气,是有形 
之质受病,故风寒邪侵筋骨(风伤肝筋,寒伤肾骨),为外伤有余之证。 
经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 
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两说似反而实不反也。盖内外之伤,脏腑皆尝受之,但随其所 
从所发之处而为病耳。经曰∶东风入肝,西风入肺,南心北肾,西南则舍于脾。观此则天之邪气,固伤五脏矣。 
然虚邪中人,从皮肤而入络脉而经而输,伏冲之脉以至于肠胃。又曰∶东北风伤人,内舍于大肠,西北舍于 
小肠,东南舍于胃。则天之邪气,又岂不伤六腑乎?经曰∶饮食自 
倍,肠胃乃伤。则水谷寒热,固伤六腑矣。又曰∶形寒饮冷伤肺,饮食劳倦伤脾。亦未尝不伤五脏也。至于地 
湿,亦未必专害皮肉筋脉,而不能害脏腑。邪气水谷,亦未必专害脏腑,而不能害皮肉筋脉也。但以邪气无形, 
脏主藏精气,故以类相从而多伤脏。水谷有形,腑主传化物,故因其所由而多伤腑。湿气浸润,其性缓慢,故 
从下而上,从浅而深,而多伤于皮肉筋脉耳,孰谓湿气全无及于脏腑之理哉!观此则知伤寒、温暑、内伤、杂 
病,阴阳虚实之理一而已矣。仲景、东垣、丹溪、河间,又岂有优劣哉! 
有余者泻,不足者补,补泻一差,生死立判。其所以疑而似者,为百病皆起于恶寒、恶风、发热、头疼等 
证。杂病,亦有六经所见之证,外科亦然,所以世俗混而无别 其最易辨者,伤寒恶寒,猛火不除;内伤恶寒, 
元气下流,心肺无所禀受,皮肤间无阳以护,但见风寒便恶,非常常有之无间断也 稍就温暖即止。伤风恶风, 
不耐一切风寒∶内伤恶风,偏恶些小贼风。避居密室,则不恶矣 外伤恶热,无有休歇,日晡转剧,直待汗 
下方退;内伤发热,亦似伤寒及中 之证,但烦躁时止时作,或自袒裸亦便清凉。凡体弱食少过劳,及常斋 
胃薄之人,因劳役得疾,皆与阳明中 相似,误服白虎必死。但中 日晡热甚,或作谵语;内伤日晡病减, 
为阳明气旺故耳 外伤筋骨疼痛,不自支持便着床枕;内伤倦怠,有似伤寒及中湿之证,但四肢不收,无力嗜 
卧而已。间有脾为热乘,则骨消筋缓,亦非得病即显是证。 
内伤寒热,间作而不齐; 
或因口吸风寒之气,郁其阴火,使咽膈不通,其吸入之气欲入也,为膈上冲脉之火所拒,使阴气不得入, 
其胸中之气,为外风寒所遏而不得伸,令人口开眼瞪,极则声发于内,气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气欲绝。又或 
因哕、因呕、因吐而燥热发,必有所因,方有此证。其表虚恶风寒之证复见矣,表虚之弱为阴火所乘,燥发须 
臾而过∶其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其燥热则间而有之,此二者不齐,燥作寒已,寒 
作燥已,非如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也。 
外伤寒热,齐作而不间。内伤头痛,时止时作;外伤头痛。非发散直传入里方罢,然岂特初证似太阳可辨 
哉!内伤则元气不足,神思昏怠,语言倦懒,先重而后轻;外伤则邪气有余,神思猛壮,语言强健,先轻而后 
重。内伤则手心热而手背不热;外伤则手背热而手心不热。内伤邪在血脉中有余则不渴,间有渴者,心火克肺, 
乃伤之重者也 外伤邪气传里则大渴。内伤证显在口,虽食亦不知味,多唾涎沫,鼻息不调或有清涕;外伤证 
显在鼻,伤寒鼻塞,伤风流涕,虽不能食而亦知味。内伤气口脉大,外伤人迎浮紧。 
外感风寒,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