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84节

577-医学入门-第84节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里证而反不可攻者焉,必其里之未全于腑。 
里证悉具,本可下也。若恶寒脉不实,里犹带表,未可下也。误下者,理中汤、丸救之。 
利半表而温半里, 
半表里极难识,有言身前后者,有言身上下者,有言太阳阳明之间者。小柴胡解少阳之半表里也,身后为 
太阳,身前为阳明,少阳居中,或从前,或从后,寒热莫定,此以身之前后而言也。五苓散分利膀胱之半表里 
也,膀胱寒水近阳明燥金,水多则寒,燥多则热,故亦往来寒热也,此以太阳阳明之间而言也。理中汤治吐泻 
不定,上下之半表里也,以身之上中下而言。 
汗三阴而下三阳。 
此皆变法也。三阴不当发汗,常也。然太阴脉浮桂枝汤;厥阴脉浮弦为欲愈,桂麻各半汤以助其势耳; 
少阴反发热脉沉,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微热无厥逆诸里证者,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之,是三阴未入于脏者, 
皆可汗之。太阳忌下,常也。有曾汗吐下而小便数大便闭者,太阳阳明,宜大承气;少阳阳明,小承气;正 
阳阳明,调胃承气,是三阳已入于脏者,皆可下之。胃与大、小肠为三阳,脏乃藏物之脏也。 
颠倒六经,非真见不敢; 
脉络贯通故也。《百症》云∶均一头痛身热也,内实不大便者宜下,外实小便清者宜汗。尽皆不拘常法如 
此,非真见能如是乎! 
反复汗下,有神手何妨。 
以表里邪未净也。 
上一段论传阳变阴之极,变病变法,推究融会以尽其妙。 

外集·卷三(病机)外感
伤寒
属性:战汗已占病可解, 
战者,邪正相争也。有战而汗解者,太阳 
也,脉必浮紧而芤,浮为在表,芤为正气虚,故与邪战而后解也。也有不战而汗解者,阳明也,脉必浮数不芤, 
浮为表,不芤为正气不虚,故不战而汗解也。有不战不汗而解者,少阳也,虽有寒热表邪,寸关尺大小、浮沉、 
迟数同等而无偏胜,不日阴阳和平而自解矣。又柴胡证,误以药下,而柴胡证仍在,不为逆,更与小柴胡服之, 
必蒸蒸汗出而解。日中得病者,夜半解;夜半得病者,日中解。凡身寒鼓颔战栗,急与姜米汤,热饮以助其阳。 
老人虚弱发战而汗不行,随即昏闷者不治。又渴甚饮过者,黑奴证也,亦汗出而解。 
发痒谁识疾将移; 
发痒乃阳气初回之象,非风、非血燥也。 
瘥后昏沉非怪魅, 
瘥后半月十日,昏沉少神,错语妄言,或无寒热,或寒热似疟,或朝夕潮烦,皆由汗出未彻,毒流心 
包络间,知母麻黄汤主之。无表邪者,陶氏导赤各半汤极妙。大病后喜唾痰者,理中汤。胃热虚烦而呕者,竹 
叶石膏汤加姜汁。从腰以下有水肿者,牡蛎泽泻汤。手足挛搐者,牛蒡根汤。遗精者,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鹿茸 
一钱,或十味温胆汤。瘥后不食,参苓白术散、枳术丸。瘥后狂言,益元散加辰砂。瘥后失神及干呕,柴胡百合 
汤。瘥后血迷,当归活血汤。瘥后腰痛,独活寄生汤。瘥后声沉,补中益气汤。瘥后体瘦肌热,或咳嗽者,用 
柴胡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瘥后阴虚盗汗,补阴丸。瘥后疟疾等证,俱照常治法,轻者损谷节欲,慎动自 
愈。 
遗毒不散发疮痍。 
凡伤寒三日后,脉数而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疮痈。或汗出不彻,项后耳旁连颊腮有结核硬肿 
者,谓之发颐。或下之不尽,热气流于大肠或肛门,并小腹肿痛,谓之脏毒。或瘥后项下颈边生风堆数枚,不 
红不痛如瘰 之状,或瘥后发疹者,俱宜清热凉血,消毒去风,外科法治之。 
劳复、食复、饮酒复者热甚, 
复者,其病如初也。伤寒新瘥,津夜未复,血气尚虚;或梳洗太早,言动思为太过,则成劳复。盖劳则 
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未免再复。治宜清热解劳,小柴胡汤、麦门冬汤和之。热气浮者,栀豉枳实汤、鼠 
屎豉汤。表证多者,柴胡桂枝汤汗之;里证多者,大柴胡汤下之。伤寒新瘥,胃气尚弱,若恣饮食,不能克 
化,浊秽脏腑,根据前发热,若用调和脾胃药,胃热转增。大凡伤寒无和胃之理,治须清热消食。轻者胸中微满 
谓之遗热,损谷自愈;重者胸高喘满腹胀,必须吐下,栀豉枳黄汤主之。烦热甚者,竹叶石膏汤。胸痞者,生 
姜泻心汤。饮酒复者,其热尤甚。盖酒性至热,必烦躁干呕,舌苔,妄语不寐者,解毒汤,或草龙胆一味,水 
煎服,汗出自解。凡复证,先病七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七日而解;先病十四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十四 
日而解;虽三四次复举,亦必三四次战汗而解。但劳复证久不愈,恐成痨瘵。 
阴易、阳易,阴阳交者命危。 
男子新瘥,妇人与之交而反得病,曰阳易;妇人新瘥,男子与之交而反得病,曰阴易。 
言阴阳感动,其毒着人如换易也。其病状身热,热冲胸,头重不能举,眼内生花,乃所易之毒上冲也。四肢拘 
急,小腹腰胯皆痛,阴肿,手足挛卷,阴气已极,卵缩入腹,痛引阴中,吐舌数寸,而脉离经者,即死。纵不 
死,百节解散,经脉缓弱,气血骨髓空竭,恍惚,呼吸气力转少,不能着床,起居仰人,牵引岁月。仲景有烧 
散、赤衣散、 鼠粪汤,可救其失。囊缩腹引阴痛欲绝者,单青竹皮水煎服之。阴火上冲,面赤如烘热,心 
胸烦闷者,八物汤、竹皮逍遥散。四肢拘急不伸者,当归白术汤,或单干姜四两水煎温服。汗出手足自伸,挟 
痰恶寒呕逆者,橘皮竹茹汤。有不因易而自病复者,名曰女劳复证,治亦相同,但多憎寒发热,用 鼠屎、竹 
皮、烧 之类。虚弱者,兼用人参逍遥 
散。小腹急痛厥冷者,当归四逆汤加吴萸、附子。论云∶余劳尚可,女劳即死。阴阳交者,凡发汗后,脉躁疾 
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谓之阴阳交。言交合阴阳之气为邪所伤,不可分别,此死证也。 
一病百合,经络将何以识? 
病后未甚平复,失于调理,余证在阳,医反下之以攻阴;余证在阴,医反汗之以攻阳。以此百脉一宗, 
各不得解,无复经络传次,似寒又无寒,似热又无热,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有时又或强健, 
但能睡卧不能行,口作苦味,药入即吐,有如邪祟,治以百合为主,以其能和百脉也。分汗吐下后加减,及陶 
氏柴胡百合汤。渴者,栝蒌牡蛎汤。又百合洗法,洗后淡食将养,勿用盐豉。头痛者,六十日愈;不痛者, 
四十日愈;头眩者,二十日愈。 
遍身不仁,针火顽然无知。 
不仁者,顽麻不知痛痒。汗下气血俱虚。不能周流一身,或为寒袭,经络凝滞。经曰∶少阴脉不至,肾 
气微,精血少,寒气上奔,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是为尸厥。甘草干姜汤, 
桂枝汤加芍药、干姜,补中益气汤,骆龙升麻汤,桂麻各半汤选用。此不仁,与前郁冒不仁同。 
四般坏证犯何逆, 
伤寒病邪未退,或重感寒,变为温疟;或重感风,变为风温;或再感湿热,变为温毒;或重感疫气,变 
为温疫。又太阳病三日,已汗吐下及温针不解者,此为坏病。言正气已虚而邪气留滞,及过经不解,瘥后虚羸少 
气,皆名坏证。疾候变易不常,必视其犯何逆以治之。表证多者,知母麻黄汤;半表者,小柴胡汤、温胆汤; 
余热不解者,参胡芍药汤;大渴者,黑奴丸;虚烦者,竹叶石膏汤;诸药不效者,鳖甲散。 
五脏死候巧莫施。 
水浆不入,汗如油,形体不仁,喘不休,命绝也。汗出发润,肺先绝也;形如烟熏,直视摇头,心绝也; 
唇吻反青,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直视,肾绝也。阳气前绝,阴气后竭,其 
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赤。 
循衣摸床,泉清知热在胃; 
伤寒,循衣摸床,两手撮空,直视,常向壁卧,头不安枕,脉涩,循衣缝者死,脉弦者生。诸败证皆然。 
此证发热谵语,大承气汤下之。如发黄溺利者,津液未竭,犹可救疗;若溺涩者难治。 
摇头直视,风痉非绝于心。 
阳脉不和,则头为之摇。有心绝者,摇头直视,形如烟熏即死。有痉病,风盛则摇者,小续命汤加减。有 
里痛而摇者,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如圣饼子、芎术汤、芎辛汤、二陈汤选用。脏腑精华,皆注于目。直视者, 
反目倒窜,眼睛上腾,死证也。惟无表里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乃内热神昏,非直视也。又衄血发汗则 
直视,血虚发汗亦直视,脉弦者可救;若脉涩,狂言谵语,喘满直视必死。 
口张目陷不复, 
肢冷脐硬难禁。 
肾气下脱遗尿, 
小便自遗,恶证也。阳邪神昏,自遗而犹知者,清热可愈。合病遗尿,白虎汤;里热,承气汤;瘀血, 
桃仁承气汤。阴邪气脱,自遗若不知者,温补救其万一。余热气虚有火者,补中益气汤加知母、黄柏、五味子、 
麦门冬;下虚者,四逆汤加益智仁;囊缩者,三味参萸汤加附子,大剂急救之。狂言直视,冷汗遗尿者,肾 
绝即死,风温直视遗尿亦死。 
心窍有毒失音。 
肺主声,被火伤而喑哑。有少阴病咽喉生疮而不能言者,鸡壳苦酒汤。厥阴囊缩不能言者,小承气汤。有 
狐惑证声嘎不能言者,有痉病不能言者,有风温下利不语者,有中暑失音,有瘀血迷心失音者,各宜分治,须 
调导二 
便,以通心窍为先,通用通关散吹鼻。 
智圆行方,窃唐进士之正学;好生起死,慕秦越人之慈心。 
唐时医道大衰,孙思邈因医而贬为技流,朱子惜之。故《国小》引其言曰∶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 
欲小。此真医学之秘诀也。世有善记诵古今医藉,而治人无效者,非失之方而不圆通,便失之心粗而胆小耳。 
果欲遂吾好生之心,以济疲癃生理残障,如扁鹊有起死之功,当先理孙真人之学问云。 
妇人伤寒,与男无异。 
经来经断,名曰热入血室; 
仲景伤寒,不分男女。但妇人以血为主,血室即冲脉血海也。如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 
语,如见鬼状,经行尽则热随血散,不治自愈。如经尽热退身凉,胸满如结胸,或谵语者,乃邪气结于胸胁, 
按之痛者,亦谓之血结胸,宜海蛤散、桂枝红花汤。妇人伤寒,寒热似疟,经水适断者,亦名热入血室。其血 
必结而不行,小柴胡汤,或黄龙汤加牡丹皮、桃仁。妇人此证最多,切忌汗下。若见喜忘如狂,腹满泉清,当 
以瘀血法治之,又不可拘于不下也。然男女均有此血海,在男子血室,得热则必妄行,多为下血谵语头汗,见 
阳明证为异耳。男子由阳明而伤,妇人随经而入。 
产前产后,谓之法无犯胃。 
产前安胎,产后补血为主。古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犯胃气者,谓攻下也;犯上焦者,谓发汗也;犯中 
焦者,谓取吐也。不可发汗吐下,但当和解。胎前,凡药必加白术、黄芩安胎为主。寻常外感,小柴胡去半 
夏加白术,合四物汤,或合四君子汤,最能保胎除热。如伤寒太阳证见,九味羌活汤合四物汤;阳明证见,升 
麻葛根汤;少阳证见,小柴胡汤;太阴证见,平胃散加白术、枳实,热者大柴胡汤加浓朴、当归;少阴证见, 
人参三白汤加当归,热者凉膈散;厥阴证见,理中汤,热者六一顺气汤。以上俱合四物汤服之。其余变证,照 
根据古法。表证具者,芎苏散、古芩术汤、前胡七物汤、黄龙汤;伤暑者,柴胡石膏汤;呕逆不食、胎动者,麦 
门冬汤;呕吐不食、心烦者,芦根汤;发热烦闷者,生葛根一味,水煎服;发斑者,栀子大青汤、升麻六物汤; 
发狂者,秦艽散。时气大热,恐胎坠者,用伏龙肝末,水调涂脐下,干则再涂,病瘥乃止。如胎已死者,葱豉 
汤、葱白一物汤。产后伤寒发热,宜四物汤倍芎、归加软柴胡、炒干姜、人参佐之。如恶露未去者,柴胡破瘀 
汤。凡药必加四物汤为主,乃养血之源也。六经见证,同胎前用药。外感四气咳嗽,恶阻,旋复花汤。面赤发 
喘,竹叶防风汤。更参妇人门。 
浮沉升降顺天时, 
天地阴阳之气,鼓击而生春夏秋冬。冬至一阳上升,夏至一阴下降。二至则气同,二分则气异。阴阳相错, 
而人病由生。《此事难知》云∶春不服白虎,为泻金也;秋不服柴胡,为泻木也。以此推之,春甘夏辛秋酸冬 
苦,四季宜咸。 
南北东西随水土。 
东南山谷,地气湿热,病多自汗;西北高燥,地气寒凉,病多无汗;中原土郁,病多膨胀,饮食居处, 
各各不同。故麻黄、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服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 
潜心之下,真有易道存焉; 
六经名义,有八卦之理。《此事难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