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77-医学入门 >

第29节

577-医学入门-第29节

小说: 577-医学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浮数带弦,当发热而反恶寒,或胸烦不知痛处,或知痛处,皆发痈疮,急宜灸或针。浮数发热而痛者, 
属阳易治;不数沉微不痛者,属阴难治。又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不浮不沉则为在经。诸疮洪数者,里亦有脓 
结也。未溃脉滑实数促者,可以下之;将溃已溃,脉虚濡弱迟涩芤微者,宜补益托里。长缓易治者,胃气盛也; 
短散结代者,元气虚也。大抵未溃宜见诸阳脉,已溃宜见诸阴脉,庶病症相宜。抑论紧则气血滞涩,故紧多则 
痛。芤主亡血,溃后得之则吉。促脉未溃为热蓄里,已溃则气衰也。 

内集·卷一诊脉
死脉总诀
属性:万机四脉既包含,生死何尝另有玄?浮散沉无迟一点,数来无数病难痊。 
解索、鱼翔、釜沸,浮散也;虾游,沉无也;屋漏,迟一点也;雀啄、弹石,数无数也。 
雀啄连来三五啄, 
雀啄脉在筋肉间,如雀之啄食,连连辏指,忽然顷绝,良久复来。 
屋漏半日一滴落。 
屋漏脉在筋肉间,如残溜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雀啄、屋漏皆脾胃衰绝之脉,心肺绝也。 
弹石硬来寻即散, 
弹石脉在筋肉间,举按劈劈然,肺绝也。 
搭指散乱真解索。 
解索脉如解乱绳之状,指下散散无复次第,五脏绝也。 
鱼翔似有又似无, 
鱼翔脉在皮肤,其本不动,而末强摇,如鱼之在水中,身尾帖然,而尾独悠扬之状,肾绝也。 
虾游静中跳一跃。 
虾游脉在皮肤,始则苒苒不动,少焉瞥然而去,久之倏尔复来,脾胃绝也。 
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 
釜沸脉在皮肉,有出无入,涌涌如羹上之肥,皆死脉也,若用药饵克伐暴见者,急宜参 
归附救之,多有复生者。此数种脉,亦可总看得之。 
一般鬼贼脉堪推,容胜主脱死尤促。春得秋脉肺克肝,死在庚辛申酉里;夏得冬脉亦如然,还于壬癸为 
期耳;严冬诊得四季脉,戊己辰戌还是厄;秋得夏脉亦同前,为缘丙丁相刑克;季月夏季得春脉,克在甲乙(寅卯) 
病应极。 
脏气喜所生,而畏所克。如肝得肺脉,死于秋,庚日笃,辛日死,时则申酉也;心得肾脉,死于冬,壬 
日笃,癸日死,时则亥子也;肾得脾脉,死于四季,戊日笃,己日死,时则辰戌丑未也;肺得心脉,死于夏, 
丙日笃,丁日死,时则巳午也;脾得肝脉,死于春,甲日笃,乙日死,时则寅卯也。 
春得冬脉只是虚,急宜补肾忌泄疏。若得夏脉缘心实,还应泻子自无虞;夏秋冬脉皆如是,在前为实后 
为虚。春中若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 
抑论诀云∶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假令春得肺脉为儿,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则为妻。 
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此四时休旺之理,五行生克之义。但既以春得 
四季脉为不治自愈,又云春得脾而莫疗者,何耶?盖春脉肝弦带缓者,为微邪无病。若肝弦全无,独见缓脉者, 
则土盛生金,反来克木,故曰∶得妻不同一治。夏秋冬脉仿此。 
六脉若失更无凭,可诊三脉于其足,太冲太溪冲阳穴,有无生死决之速。 
太冲穴肝脉,在两足大指行间上二寸动脉中。太溪穴命门脉,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凡诸病必诊太 
冲、太溪,应手动者生,止而不动者死。若伤寒必诊冲阳穴,在足跗内庭上五寸骨间动脉,乃足阳明胃经,动 
则为有胃气,止则为无胃气。是三脉虽不比手之六脉可通十二经,然手脉既失,亦可诊以决断死生。古人设此 
者,正欲冀其万一耳。 

内集·卷一诊脉
形色脉相应总诀
属性:形健脉病患不久,形病脉健亦将危。 
假如健人诊得浮紧而涩,似伤寒太阳经病脉,其人虽未头痛发热恶寒,此则不久即病,病即死也,谓之 
行尸。又如十五动一止一年殂,其人虽未病,期应一年,病即死也。病患脉健者,假如形容羸瘦,精神枯槁, 
盗汗不食,滑泄不止者,劳损之症,而脉反见洪健者亦死。 
色脉相生病自已,色脉相胜不须医。 
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盖四时之色,仍以从前来 
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例看假令色红心病,热痰火癫狂斑疹等症,其脉当浮大而散。色青肝病,胁痛干 
呕便血等症,其脉当弦而急。色黄脾病,湿热、肿胀伤食、呕泄、关格等症,其脉当中缓而大;色白肺病,气 
喘、痰饮、痿悴、咳嗽等症,其脉当浮涩而短;色黑肾病,腰脚疝瘕、淋浊、漏精等症,其脉当沉濡而滑。 
其间多动则为虚为火,静则为寒为实,皆当与脉而言之也。又五色应五脏,间有绿色,乃任督阴阳会也。 
肥人沉结瘦长浮,矮促长疏尽莫违。 
肥人肉浓,脉宜沉结;瘦人肉薄,脉宜浮长。人形矮则脉宜短促,人形长则脉宜疏长。相违相反而又不 
和者皆死。非但形体相应,虽皮肤滑涩宽紧,亦宜与脉相应在。经言∶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 
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是也。 

内集·卷一
针灸
属性:古谓医者必通三世之书∶其一《黄帝针灸》,其二《神农本草》,其三《岐伯脉诀》。脉诀察症,本草 
辨药,针灸祛疾,非是三者,不足言医。集本草于后者,均卷帙也。 

内集·卷一针灸
子午八法
属性:针法多端,今以《素》、《难》为主。子者,阳也;午者,阴也。不曰阴阳,而曰子午者,正以见人身 
任督,与天地子午相为流通,故地理南针不离子午,乃阴阳自然之妙用孔。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 
之大会也。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经八法也。 
神针大要有四∶ 
曰穴法 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故谓之奇经。 
曰开阖 燕避戊己,蝠伏庚申,物性且然,况人身一小天地乎?故缓病必俟开阖,犹瘟疫必根据运气;急 
病不拘开阖,犹杂病舍天时而从人之病也。 
曰迎随 迎者,逆也;随者,顺也。逆则为泻,顺则为补。迎随一差,气血错乱,目前或见小效,久后 
必生异症。谚云∶目不针不瞎,脚不针不跏。 
曰飞经走气 今人但知飞经走气为难,而不知迎随明,而飞走在其中矣。 
穴法子午流注。 
流,往也;注,住也。神气之游行也。 
十二经脉,每经各得五穴, 
以应五行。 
井荥俞经合也。经言所出为井, 
井,常汲不乏,常注不溢,言其经常如此也。应东方春,万物之所始。 
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应北方冬,万物之所藏也。夫人身经脉,犹水行地中。井者,若水之源始出也;流之尚微者,谓之荥;水 
上流下注,而流之不息者,谓之俞;水流过者,谓之经;经过于此,乃入脏腑与众经会者,谓之合。《素问》 
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是也。 
井主心下痞满, 
肝邪治之于井。 
荥主身热, 
心邪治之于荥。 
俞主体重(四肢)节痛, 
脾邪治之于俞。 
经主喘咳寒热, 
肺邪治之于经。 
合主逆气而泄。 
肾邪治之于合。 
手不过肘,足不过膝,阳干三十六穴,阴干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其阳干多六穴,乃原穴合谷、腕骨、 
丘墟、冲阳、京骨、阳池是也。 
脏井荥有五,腑井荥有六。经言胆原丘墟,肝原太冲,小肠原腕骨,心原神门,胃原冲阳,脾原太白, 
大肠原合谷,肺原太渊,膀胱原京骨,肾原太溪,三焦原阳池,胞络原大陵。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三焦阳气 
通行诸经,脐下肾间动气者,十二经之根本也,故曰原。五脏六腑皆有病者取其原,脏病针俞,腑病针合。 
井穴肌肉浅薄,多不宜针,故经每言荥俞。 
歌曰∶手大指内太阴肺,少商为井荥鱼际,太渊之穴号俞原,行入经渠(经)尺泽(合)类。盐 
指阳明曰大肠,商阳(井)二间(荥)三间(俞)详,合谷(原)阳溪(经)根据穴取,曲池为合正相当。中指 
厥阴心包络,中冲(井)掌中劳宫(荥)索,大陵为俞本是原,间使(经)从容求曲泽。(合)无名指外是三焦, 
关冲(井)寻至液门(荥)头,俞原中渚阳池取,经合支沟天井求。手小指内少阴心,少冲少府井荥寻,神门 
俞穴为原穴,灵道(经)仍须少海(合)真。手小指外属小肠,少泽(井)流于前谷(荥)内,后溪腕骨是 
俞原,阳谷为经合小海。足大指内太阴脾,井荥隐白大者推,太白俞原商丘(经)穴,阴陵泉合要须知。足大指 
端厥阴肝,大敦为井(荥)行间,太冲为俞原都是,经在中封合曲泉。第二指端阳明胃,厉兑(井)内庭(荥) 
须要会,陷谷(俞)冲阳(原)经解溪,三里(合)膝下三寸是。足掌心中少阴肾,涌泉(井)然谷(荥)天然 
定,太溪为俞又为原,复溜(经)阴谷(合)能医病。足第四指少阳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俞原临泣丘墟穴, 
阳辅(经)阳陵泉(合)认真。足小指外属膀胱,至阴通谷井荥当,束骨(俞)次寻京骨(原)穴,昆仑经合委 
中央。 
经曰∶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右痛未已。而左脉先病。 
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此五穴临时变合,刺法之最大者也。 
巨刺者,刺经脉也。 
窦师曰∶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脱外关逢。后溪督脉内背颈,申 
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又云∶阳跷阳维并督脉; 
三脉属阳。 
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带, 
五脉属阴。 
去心腹胁肋在里之 ,此奇经主病要也。 
《兰江赋》云∶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节,欲解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拦法。头部须逢寻列缺, 
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喉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伤寒在表并头疼,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 
更用临泣使针担。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法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耳鸣鼻塞胸中满, 
好用金针此穴寻。盖公孙配内关为子母,合于心胸胃冲脉;临泣配外关为妻夫,合于目锐 耳后、颊车肩颈缺 
盆胸;后溪配申脉为夫妻,合于小肠膀胱内、背颈耳肩膊属,列缺配照海为母子,合于肺及肺系喉咙胸膈, 
此八脉交会也。凡脾经左右四十二穴,统于公孙二穴,一切脾病皆治。余经仿此。心包络内关,胆临泣,三焦 
外关,小肠后溪,膀胱申脉,肺列缺,肾照海。 
配卦后天,干坎艮震巽离坤兑,以五行生旺为次。就干宫起甲顺行,则甲胆窍阴配干,乙肝大敦(附干), 
丙小肠少泽配坎,丁心少冲配艮,戊胃厉兑配震,己脾隐白配巽,庚大肠商阳配离,辛肺少商配坤,壬膀胱至 
阴(附坤),癸肾涌泉配兑,三焦寄壬,包络寄癸,此论天干然也。地支干宫起子顺行,则子属干,午属巽, 
卯属艮,酉属坤,(即子午卯酉四正也) 寅属坎,申属离,巳属震,亥属兑。(即寅申巳亥四旁也) 辰戌 
丑未寄旺,故不入卦,但在卦则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干三男震坎艮,坤三女巽离兑) 在十二经脉与奇 
经,则为大阴大阳、少阴少阳;(卦为虚,穴为实,犹地理用穴不用卦,卦向穴中作也) 经曰∶邪客大络者, 
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气无常,不入经俞,命曰缪刺。(缪刺者,刺络脉也。言络脉与经脉缪处, 
身有蜷挛疼痛,而脉无病,刺其阴阳交贯之道) 此八穴配合定位刺法之最奇者也,是故头病取足,而应之以 
手;足病取手,而应之以足;左病取右,而应之以左;右病取左,而应之以右。散针亦当如是也。(头为阳, 
足为阴,头病取足者,头走足也。足病不取头者,头不走头也。左右病必互针者,引邪复正故也) 散针者, 
治杂病而散用某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伤跌扑、损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 
而针之,虽穴亦罔顾其得与否也。(指痛针痛,徐氏谓之天应穴) 此穴法之大概也。 

内集·卷一针灸
附∶杂病穴法
属性:针家以起风废瘫痪为主,虽伤寒内伤,亦皆视为杂病。《灵枢》杂证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 
经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后背足太阳。因各经之病,而取 
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杂病随证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 
十二原穴与八会穴,皆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