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克效散x
治小儿温壮风热。睡卧不稳。咳嗽喘急。
龙脑薄荷叶(二两,薄荷之一种) 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 玄胡索(去皮,半两)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蜜汤调下。无时。
x镇心丹x
治小儿风热惊热。眠睡不安。此胡御带秘方。许宣赞传。
铁粉(一分) 蛇黄(一两 ,醋淬七次) 代赭石(半两 ,醋淬十次) 马屁勃(半两) 麝香(一
分,另研)
上为细末。入炼蜜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一粒。磨剪刀 水化下。食后。亦治惊
痫发搐。
x梨汁粥x
治小儿风热昏塞。燥闷不食。以鹅梨三枚切碎。以水二升。煮取汁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
x龙齿散x
治小儿惊热如火。亦治温壮。以龙齿为末。调服。或以烂龙角研浓汁。服一二合。
x人参牛黄散x
治如前。以人参牛黄等分为末。以薄荷水调下最佳。
x又方x
治如前。以竹沥二合。温之。分三四服。无即刮竹茹。以醋煎温服。
x青金丹x
治小儿积热啼叫。三焦壅滞。
青黛(四两) 甘草(二两生末) 蝉壳(去足,一两末) 麝香(一钱,研) 辰砂(一分,
研,水飞) 牛黄(别研) 脑子(各三铢) 龙齿末(半两) 天竺黄(半两)
上为细末。以饴糖和丸鸡头大。每一粒分四服。温水化下。无时。
x犀角丸x
治小儿积热痰实。三焦蕴毒。及风热面赤。大小便秘涩。
生犀末(一分) 人参(去芦,半两) 黄连(去须,一两) 枳实(去穣,半两,炒) 槟榔(半两)
大黄(二两酒浸。切片以巴豆一百个,去皮,贴在大黄上纸裹饭上蒸三次,切碎,炒黄焦,去巴豆,只用大黄)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临卧时熟水下。未利加丸数。疏导极稳。
x四顺饮子x
治小儿诸热。
地骨皮(去骨) 防风(去芦,并叉枝) 山栀子(去壳取仁) 连翘(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钱或二钱。水一小盏。入灯心竹叶少许。煎至五分盏。放冷服。无时。
x甘露散x
治小儿诸热。
牙硝(一分) 龙脑薄荷叶(一两) 大黄(半两) 甘草(半两,炙) 芎 (一分) 雄黄(一分,水
飞)
上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无时。
x牛黄散x
治小儿诸热烦躁。取郁金大者。湿纸裹。慢火煨熟为末。入牛黄少许。冷水调下。大者一钱。小者半钱。无
时。治小儿身热不痊。以熟汤研郁李仁。如杏酪。一日服二合。
x又方x
以鸡卵一枚。和白蜜服之。
小儿于立夏之后。有病身热者。慎勿妄为吐下。但以除热汤浴之。除热粉粉之。赤膏摩涂之。出千金。
x除热汤x
以白芷根苗苦参等分为粗散。用清浆水煎。更入盐少许。以浴儿。浴毕用粉粉之。
x又方x
白芷苦参秦皮煎汤。或无众药。但得一味煮汤皆可。
x又方x
切李叶一升。水七升。煎至五升。适温暖用之澡浴。或只用楮叶亦可。
x凉肌粉x
以白芷、枫叶、 本、苦参、黄连等分为细末。每用三钱。以蛤粉二大块。同研匀细。入生绢袋子。每浴
了。以扑身遍。令匀。亦治夏月伏 。遍身生赤痱子。用之极妙。
x赤膏x
丹参 雷丸 芒硝 戎盐 大黄(各三两)
上切碎。用苦酒半升。浸四物一宿。以炼成猪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入芒硝成膏。每用以摩心下。及
涂脐中。
x猪胆丸x
治小儿血热。早食后发热。至晚则凉。
胡黄连 宣黄连(去须,各半两) 赤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以 猪胆汁和成剂。却入在胆皮中。悬铫上。用浆水煮。勿令浆水入。煮熟取出。丸如绿豆
大。每服三十丸。米饮汤下。食后临卧日三。有生瘰疠一证。亦早食后身热。颇相似。但以鼻衄泄泻。宜
审辨之。
x牛黄膏x
治小儿疳热引饮。亦治伤风温壮。
雄黄(研,水飞) 甘草末 川甜硝(各一分) 郁金末(一钱) 脑子(一钱,研) 寒水石(生一两,
飞研) 绿豆粉(半两)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成膏。每用半皂子大。薄荷汤化下。食后。
x四顺清凉饮子x
治小儿里热。头昏颊赤。口内热。小便赤。大便少。要微挨动脏腑即安。 又治睡卧不宁。五心烦热。四肢
抽掣。及乳哺不节。并寒温失度。热久连绵。欲发惊痫。目赤口疮。疮疹余毒。
大黄(湿纸裹煨熟,一方生用) 当归(去须,洗) 赤芍药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末。三岁上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盏。分二服。更量大小加减。食后温服。
x惺惺散x
治小儿外热。要微发汗即愈。良方名桔梗散。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
桔梗(去芦) 细辛(去苗) 人参(去芦) 甘草(炙) 白茯苓(去黑皮) 栝蒌根 白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凡伤寒温壮。变蒸疮疹未辨。皆可
服。
x红绵散x
治小儿风湿体热。头目不清。
白僵蚕(去丝嘴,二两,炒) 天麻(一两) 天南星(二两,薄切片子,油焙黄) 苏木节(二两半,
别研)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绵少许。同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若伤风有表证发热者。于本方中入
去节麻黄半钱同煎。若有里热。心躁烦渴者。入滑石末半钱同煎。
x六神散x
治小儿发热。已经汗下仍热者。
人参(去须) 白茯苓(去黑皮) 干山药 白术 甘草(炙) 白扁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枣一枚擘破。生姜三片同煎。至五分盏。通口服。此药用处甚多。治胃
冷加附子。治风证加天麻。治诸痢加罂粟壳。若服之热犹未退。更与银白散治之。
x银白散x
干山药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知母 人参(去芦) 白扁豆 甘草(炙) 升麻(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枣一枚同煎。至五分盏。温服。无时。
x升麻葛根汤x
治小儿温壮惊风。及伤寒身体发热。或作疮疹。于初身热未辨之间。并宜服此。
干葛(细锉) 升麻 芍药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无时。
x小柴胡汤x
治如前。
柴胡(去苗,二两) 黄芩 人参(去芦,各三分) 半夏(六钱一字汤浸七次) 甘草(三分炙)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入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小盏同煎。至五分盏。去滓温服。无时。
x龙胆汤x
治小儿自出腹来。血气实盛。发热不歇。及食不消。变蒸不解。客忤鬼气。温壮寒热。并诸惊痫。悉皆主
之。
龙胆(去芦) 钩藤 柴胡(去苗) 黄芩 桔梗(去芦) 芍药 茯神(去木) 甘草(炙,各一分)
蜣(二个,去翅足,炙焦) 大黄(一分,锉碎微炒。) 千金(一两。疑太多)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x粉方x
治婴小壮热。未能服药者。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大黄 甘草 黄芩 防风(去芦叉枝) 芎 麻黄
根(各等分)
上为末。每用药末三合。入牡蛎粉一升。细蛤粉亦可。相和再罗细。用以粉儿。日二次。
x桔梗散x
治小儿风热温壮。或伤寒时气。疮疹未发。并宜服之。仍兼
小黑膏服尤善。
桔梗(去芦) 细辛(去苗) 人参(去芦) 栝蒌根 白术 甘草 川芎 白茯苓(去黑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三叶同煎。至七分盏。三岁以下儿作四服。无时。
x小黑膏x
川乌 南星(各一枚,大者)
上入一小瓶子内。用湿纸密搭封口。慢火烧之。候火灭取出。削取中心所存白处。如皂子大用之。须烧
数枚。择中度者方用为末。次入薄荷叶玄参末各五钱。研匀。炼蜜和成剂。每用旋HT
豆许丸之。葱白汤下。频频服。若筋脉或缓或急。加乳香同葱白汤
下之。
治小儿发热极甚。因伏留心经。昏冒不省。或误服热药。蓄热所致。用之神效。以生梅花脑子半字
或一字。取新杀猪心中血一两滴。同研作一丸。新汲水少许化下。大良。未省。即再服一粒。
治小儿惊热。以水磨犀角汁服之。
x薄荷散x
治小儿风热温壮。及伤寒伤风。疮疹未辨之间。皆可服之。
薄荷叶 藿香叶(去土) 荆芥穗 甘松(去土) 白芷 防风(去芦并叉枝) 川芎 桔梗(去芦)
白僵蚕(去丝嘴) 甘草(炙) 本(去土,各一两) 细辛(去苗,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茶调温服。亦治大人风气不顺。头面风等疾。大能清利头目。止昏眩。聪明耳目。
卷四惊痫论
欲发搐
属性:小儿惊痫者。世俗之总名。须分轻重也,轻者但身热面赤。睡眠不安。悸惕上窜。不发摇者。此名惊也。重
者上视身强。手足拳。发
搐者。此名痫也。其发搐之病,最为重大。必有因渐。亦有将发之候。以明之也。养小儿之家。若能辨之。求治
于未发之前。不惟易愈。又不至于危殆。今集欲发搐候下项。
目上视喜惕者。欲发搐也。身热项强。常汗出者。欲发搐也。手足喜振掉者。欲发搐也。摇头弄舌者。欲发
搐也。喜欠目直面青者。欲发搐也。潮热或壮热不歇者。欲发搐也。睡中时笑。或狂语言。手足摇动者。欲发搐
也。鼻中燥。大便小便不利者。欲发搐也。发上逆。啼。面暗色不变者。欲发搐也。身热吐 喘粗者。欲发搐
也。噫气下而妄怒者。欲发搐也。鼻口青。喜忪悸者。欲发搐也。切牙甚者。欲发搐也。目直色赤或青者。欲发
搐也。瞳子卒大异常者。欲发搐也。面色青黄。上窜气急者。欲发搐也。眼斜视者。欲发搐也。咽乳不和或
噎乳。唇舌紧者。欲发搐也。涎盛膈壅。呀呷有声者。欲发搐也。卧而不安。身热不乳。数惕跳者。欲发搐也。
体热口中气亦热。面目青。呵欠顿闷者。欲发搐也。掌中赤。印内青筋见。怕物生涎者。欲发搐也。吐痢不止。
厥痛时起者。欲发搐也。唇口颊腮青。手足心皆热喜冷者。欲发搐也。目痴昏闷。撮口吐
舌者。欲发搐也。身热小便难。或目直视。或视不精。皆欲发搐也。
孙真人曰。小儿眠睡不稳。或身热之时。见有诸小惊之证。辄紫丸微下之。减其盛气。令终不病痫发搐也。
月用一次甚佳。(方已在前变蒸门中)
卷四惊痫论
已发搐
属性:发搐之候。世俗所说者多矣。有言一证属一脏。一证属一腑。乔岳歌曰。小儿惊候有多般。不显根源见病
难。睡里切牙惊入肾。非时吊眼病归肝。夜啼到晓元因肺。唇白面青一般看。前后心烦四肢热。面红如火向心
间。干呕吃水脾惊患。脉微气喘一同言。汉东王氏言。非时吊眼惊入肝。睡后切牙惊入肾。夜啼到晓惊入小肠。
面青乍白惊入胆。气喘吃水惊入肺。面红脸赤惊入心。五心烦热惊入脾。喉中锯响惊入大肠。干呕无时惊入胃。
睡中啼哭惊入三焦。如此之类。言至百种。丛脞无据。何以为治。又有言惊发三次为痫者。第一次发,两太阳左右
青脉朝眼。第二次发。山根青脉见。第三次发。眼下睑
连金匮青脉见。又言发搐面赤。指内青纹见者为痫。又云耳后完骨上青脉如线者为痫。
此等之论。亦为臆说。大抵不发搐者为惊。发搐者为痫也。千金论痫证。大体只分三种。一曰风痫。因解脱衣
袂。触冒风邪而作。其证先屈指如数乃发。口中气热。呵欠顿闷。手足摇动。治当发散。二曰惊痫。猛闻大
声。或扑仆惊怖而作。其证先叫啼乃发。心神不宁。不可下之。下之内虚。则病益盛。治当安神去热。三曰
食痫。因乳哺失节。或有积而作癖。其证先不乳而吐。先寒后热乃发。其证身体或温或热。多睡喜唾。吐逆腹
胀。故小儿有癖积。脉大者必发痫。治当下之。此三种内。风惊二痫。时时有之。食痫者十中无一。下之便愈。
详此三种。虽诸病皆能变温。莫不缘于风惊食之所作也。又内经有云。五脏主五畜。其间发重者。各见其象。肝
为犬痫。目直视。身反折。手拳犬鸣。心为马痫。张口摇头。背强硬马叫。(一云。心为羊痫。目瞪吐舌羊叫)
脾为牛痫。目痴腹满牛叫。肺为鸡痫。摇头反折。手纵搐搦鸡叫。肾为猪痫。目横身直如尸。吐沫猪叫。以上论
痫发者。乃诸书精要也。然不若钱乙所论发搐者。乃心肝二脏为病也。其理有据而妙。肝主风。心主火。风火
相加。发而为搐。前论小儿诸病。新久皆能变痫发搐者。以人有病。则饮食退减。脾胃不旺。肝必凌之。引动肝
风。肝又主掣。若不得心火。则不能发搐。又人有病。则气血错乱。心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