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中医-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这些话,过去当做迷信,现在看来是极高深的科学,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组织了相当大的力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苏联、美国搞得很厉害。苏联以模拟人的思维来指挥导弹,用思维的信息来指挥导弹,我们有些人还在说科学不科学。看起来,人是了不得的,中国古代讲“人是万物之灵”,一点不错。人的特异功能,不仅能看见人体内脏,还能看到今天无法理解的东西。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已经掌握了这种科学,现在我们没有掌握。中国古代历史要重新考虑,中国文化发展史要重新认识。从医学方的古代理论看,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讲,《内经》的理论是正确的,现在很难讲哪个是精华,哪个是糟粕。你认为是糟粕,可能是精华。我们这个伟大的宝库,文化宝库,是了不起的。外国的不少青年,20多岁的大学生,你问他孔子、老子、诸子百家,他都可以告诉你;我们的大学生,你问他,大多数不知道。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人的历史,不知道中国的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很严重。祖国医学是个伟大宝库,现在看确实伟大。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文化就发展到相当高,我们的医学,从古代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包括冶金等各方面,都是在一个理论体系下发展起来的,都是在阴阳五行指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在3千年前已经有相当水平。古代知识分子懂得天文学、数学、医学、哲学,那个时候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是不分的。现在不同了,科学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优点是可以把问题研究得深入,缺点是容易造成失去整体观。现在国内没有人钻研《易经》,在美国有《易经》研究会,有一些人在研究。我们很多青年同志不知道“易经”这两个字,《易经》八卦很多人不知道。年纪大一点的,知道八卦是算命的。为什么现在还要研究这个东西?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就是从八卦原理来的。一个叫莱布尼兹的人,研究中国八卦创造了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的电子计算机,老祖宗还是八卦。八卦是阴阳,阴阳,阴阳,电子计算机是0、1,0、1二进位。八卦的原理还有很多的东西,未为人们所知道,很多人还在研究。我们几千年前有这样高的数学、天文学,世界上是没有的。哥白尼知道太阳中心、自转公转的问题;春分,秋分,中国人的二十四个节气,他们都不知道。我们的数学是高的,我举赵州桥为例子,中国的拱挢传说是鲁班首创的,他量一量算一算,不要什么图纸,造出来一点不错。我们现在再造赵州桥,当然一样可以造,但设计图纸将要多少呢?这些过去被认为都是“落后”的、不要的东西,人家拿去当了不起的东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很丰富,中医特别完整丰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历史最悠久,科学文化最发达。可惜今天,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祖国科学文化遗产,有的人连一点民族自尊心都没有。
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4)
古代医学的发展,不是从实验室方面来搞的,而是从信息方面来搞的。刚才讲扁鹊能够看到的东西,不是单单看到一点形象,不是看到心脏、肝脏这些图象,而是可以看到信息。特异功能发现的信息是超宏观、超微观、超光速的,我说它是“三超”。所以人们说不可思议。信息,任何东西都可以透过,现在科学上发现的中微子能够透过一切,我们人的信息也可以透过一切。究竟是什么东西,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我们笼统地讲是个“信息”。我们的莫干山气功座谈会提出了“三个挑战”:向医学挑战!向自然科学挑战!向哲学挑战!为什么提“三个挑战”?因为这不仅在医学上是个大的挑战,使很多理论都要重新考虑,并引导向生命科学方面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很多原来的理论已经被突破了,比如物理学所说的功率和能量是相等的,现在看,不对。功率和能量可以不相等,功率很小,但能量很大。光谱波段的理论也被突破了。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科学家觉得这些问题不可思议。这是对整个自然科学提出的挑战。在哲学上,现在看起来也提出了问题,而且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物质存在同思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是物质的反映产生思维,思维是物质反应所产生的。这个提法是对的,但是不全面,不辩证。物质反应产生的思维,好像这个“思维”是被动的。现在看,人的意识是一种物质,思维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其运动产生的信息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思维本身是物质的运动。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写小说的人,只要有一点隐隐的东西,他可以把小说写成没有办法想象的东西,虽说有许多东西并不是物质反映的东西。怎么产生的呢?脑子怎么想出的?物质本身的运动可以变化,所以思维不单是物质反映,他本身是物质运动,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物质的反映,又是物质的运动,是两者相互配合的结果。现在哲学界争论很大,给哲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气功、特异功能的问题,震动了整个科学界,不光是医学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医学界影响并不大,好像无所谓,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可在自然科学界,在高能物理、力学方面震动就比较大。
中医的理论究竟怎样发展起来的?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认为这也是糟粕,那也是糟粕。实际上,许多东西我们不懂,不懂就视做糟粕,不懂就视为迷信,那就错了。不懂就是不懂。可以把一些理论慢慢加以研究,进行整理提高。
古代的许多医学理论,如五运六气等,这些东西我们了解的仅仅是初步的,将来要用科学仪器来进一步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说这样的仪器现在还没有,要根据这些来创造新的仪器。现在的仪器解决不了中医的理论问题,所以要以更高的科学发展进行整理提高,使中医现代化,直到发展生命科学。
我们要尊重历史,了解我们的历史。秦始皇陵外坑里出土的一些宝剑,埋在土里两千多年,还和新的一样,宝剑可以一划划开十张报纸,锋利到这样的程度,怎么炼出来?怎么制出这种高级合金?当时没有化学,没有显微镜,怎么制造出来?这是不可思议的。通过信息,对一切金属的结构就能了解,所以才能搞出来,不是随随便便造出来。这是古代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我们的祖国医学,不要再丢弃下去了,要拿来对人类造福。中医的理论,如气化、经络、脏象、营卫、精、气、神、阴阳、五行,直到四诊八纲等整套理论体系,我们要全面地、系统地整理出来,继承下来。要解放思想,不要怕扣帽子,什么“复古主义”,什么“封建迷信”等等。要把中医理论系统整理出来加以提高,必须采取具体措施。
中医教育是不是照现在这一套?看起来不行,要改。中央56号文件提出要培养精通中医理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重新修改。要加强培养师资,现在师资队伍很弱。有些学院,把中医的课程,搞得很简单,弄得支离破碎,系统不起来,掌握不了。在内容上,除了大科以外,针灸、推拿、眼、喉等这些小科都要发展。
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5)
中医医院要用中医的办法、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来总结规律,提高疗效。要通过临床,一个病一个病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提高疗效,从这方面稳步地提高。急性病、危重病人,慢慢都要把它掌握起来。中医医院要采用一些化验、X光这些常规检查方法,要这个做个参考,做个旁证,不是做检验中医疗效的唯一根据,可以在这里面发现一些问题。现在中医临床问题不小,病历写得不像样子,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这一套东西不系统,资料很不够,诊断很马虎。这样是不行的。临床方面要下功夫,这就是中医的研究工作。中医医院要办成真正的中医院。
中医研究工作。现在看起来,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理,把文献、理论系统地搞起来,通过临床总结经验,这是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另方面是现代化的研究,这就要中医与自然科学直接结合起来,如特异功能、气功的研究,那就需要多学科结合起来。如对朱砂的研究,朱砂在解放后不准用,认为是汞,是有毒的东西。现在知道朱砂要在500℃高温时才产生毒性,人体37℃,朱砂根本没有毒,而且吸收的是微量,所以朱砂吃多一点也不会死。再一个例子是大家当笑话的,是金箔。有人讲,黄金,怎么好吃到肚子里,这不是笑话,不是迷信吗?所以安宫牛黄丸,就不准再搞金箔了,说是浪费金子,又没一点作用。现在微量元素研究,它在身体里面是释放一定的元素的,当然是小到零点零零几,但是它的作用很大。用金子治病,农村的老太太都懂,小孩抽惊马上把金镯子、金环子拿来煎汤加点灯芯,是镇静的,可是人家当笑话,金子烧一辈子还是金子,烧不少。我们配紫雪丹要用一百两金子熬汤以后用汤熬药,一百两金子熬几年也不少一点啊!可是煎汤后,金子释放了一点元素,这些元素到了身体内部,起很大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个微量元素。我们已经发现,身体里边有40多种元素,实际上人体里边不知有多少元素。现在发现有100多种元素,宇宙之间可能不止100多种。目前科学发展仅仅是到了现在水平。现在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工作要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老一套办法要解决中医中药问题是不可能的。中医研究,第一步现在能够做到的就去做,其它尖端的研究,多学科结合研究,将来要依靠大学和各研究机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搞这些工作,要有两个主要的条件,最基本的是人,要培养人。中医界要培养高级中医,现在年轻的一辈,要下苦功夫来钻,不下苦功不行,需要下苦功夫钻进去,首先须弄懂,才能够弄通;弄通以后,要把它搞精,要精通它,特别是基本理论要搞透。要搞通搞精还要下苦功夫,要多看书,要多研究;要培养人才,要培养高级中医的人才,要懂科学知识的,将来新的中医要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要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师资。第二个条件是物质基础,要钱、要房子、要设备。现在有了钱还不行,有了东西还不行,现在主要是缺少人才,要从原有基础上逐步发展,一步登天不行。要有真才实学,要一个顶一个,不要贪大,从小到大逐步来。五年打个基础,十年有点看得见的东西出来,这样搞下去就可以向前发展。
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三支力量这个方针,中医才能够独立发展。我们可以超过去,可以拿出东西来。但现在阻力大,不要怕,不要怕扣帽子,不要怕穿小鞋。有些地方要穿小鞋,穿小鞋也有个办法嘛!你要稍微软一点这个鞋就穿上了。要你穿,你就把它撕破。要有这个事业心。中国人应该有这个气魄。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医这么重视,我们现在到底是为什么?能不当一回事么?
中药的问题更严重,质量很差,影响疗效,炮制马马虎虎,随便搞一下,品种也不齐。中药质量上的问题大大影响了中医疗效。所以,应该大声疾呼,建议医药总局要抓中药的质量问题。我们还要恢复原来一套炮制加工办法,逐步地改革剂型。剂型是要改的,但怎么样改?改后不应影响原来的疗效和原来的药性,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看来,提炼、提取成分的办法,不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方向。当前,研究中药的单位,有的从微量元素方面研究,还有的从归经方面、四气五味方面研究。但是,不少地方对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和归经不讲了,我看归经是中药理论的精华,不是糟粕,去掉是没有道理的。诸如此类的理论,将来还要用尖端科学进行研究。药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要提高质量,保证疗效,改变剂型,服用方便。日本的办法,有些可以借鉴,他们在中药方面,成药很多,不止几百几千种,可能成万种。为了钱,随便配制一种成药,这是不科学的。
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6)
当前,有些药厂别出心裁,根本不是中医配的方子。在北京我发现治感冒的一种冲剂,没有什么疗效,是向钱看的。还是用过去那个骗人的办法来搞是不行的。药,不是一般商品,不能完全当商品来看,主要看能不能治病。我们中医单位,现在最好是自己搞一些加工,保证疗效,这样好一些。现在看来,搞药的人很少,药房里面配药的人,不懂药而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