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 >

第449节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4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稀堋稀绞裁闯潭龋�
  他、他这是要逼大家团购上吊绳一起去死呀!
  郭继祖恨着恨着,忽又笑了起来,暗道:唔。其实这样也不坏呀,崔幼伯逼死一个官吏也没什么,可他若是逼迫整个鄯州官场的官员都欲生欲死。那情况就有些微妙了。
  呵呵。什么叫官逼民反?
  忽然间,郭继祖也不气了,抱起胳膊,好整以暇的看着崔幼伯训话。
  但,很快,郭继祖发现,他再一次看错了崔幼伯。人家并没有把整个鄯州的官员都作为打击对象,而是选择性的针对一小撮人。
  而那个一小撮人,自然是他郭继祖的心腹。
  这不,崔幼伯刚刚训完话,便笑着对郭继祖说:“对了,郭别驾,你的旧疾尚未痊愈,还是在家好好休养吧。衙门的事儿,还有我呢!”
  三两句话就把郭继祖赶回家继续‘养病’去了。
  接着,见他拿着帕子掩着口鼻,对陈司兵、王司户道:“你们的伤风持续半个月都不见好转,似不是普通的伤风,某担心是时疫,不如这样,你两位和府上的人暂时都不要出门,待大夫确诊后,再做决定,如何?”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罢官了,而是直接把两家人都软禁起来。
  而且,还更险恶的给他们的‘病’定性为‘时疫’,这不是要逼他们全家人都去死嘛。
  这年头,一人得了时疫,全家隔离;一家得了时疫,全坊封闭;一坊得了时疫,全城都要被放弃。端得是让人‘死绝’的恶疾呀。
  “崔、崔郎君~~”
  陈司兵顿时吓傻了,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而王司户也好不到哪里,他直接瘫软在地上,双腿间更是流出了可疑的液体。
  崔幼伯见状,用一种‘果不出我所料’的神情,说道:“瞧瞧,两位的病情果然不轻呀,来人,送陈司兵和王司户回家!”
  “是!”
  一旁侍立的四个部曲,闻言,高声应道,三两步走上前,两人揪起一个,似拖死狗一样,把陈、王二人拖走了!
  看到新刺史利索的将两位参军处理妥当,被下人搀扶的钱、赵两人早已变了脸色,身子忍不住的抖动起来。
  呜呜,不要呀,他一个人摔断腿就好,刺史千万别把他们家里人的腿都弄断了呀。
  崔幼伯淡淡的扫了一眼满眼祈求的两人,片刻后,才皱着眉头道:“两位的腿伤还没痊愈呢,怎么能随意走动?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们先回去好好休养,三四个月后,待伤势彻底好了,再回来当差也一样。”
  钱、赵二人听了这话,双眼瞬间亮了起来,感觉自己在阎罗殿门口转了一圈,又有惊无险的回来了。
  两人齐齐甩开下人的搀扶,摇摇晃晃的金鸡独立着,他们也不顾不稳的身子,艰难行礼,感激的说道:“属下、属下多谢郎君!”
  崔幼伯微微颔首,摆手道:“好了,回去吧!”
  钱、赵二人在险些摔倒前被各自的下人扶住,两人又是一偮,抹着眼泪回家去了。
  从头至尾,两人都没有去看郭继祖。
  不能怪他们失礼,实在是被郭某人伤了心,刚才他们四个被新刺史处置的时候,姓郭的居然没有半分替他们求情的意思。
  这个老狗,他也不想想,他们几个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为了什么?
  他们对他忠心,结果他却不管他们的死活,实在太凉薄了!
  其实,钱、赵两位还真是冤枉郭继祖了,他不是不想求情,只是他明白,就算他说了。崔幼伯也不会给他这个面子。
  没准儿,崔幼伯还等着郭继祖开口,这样他才好继续打郭继祖的脸呀。
  接着,崔幼伯又接连让几人回家继续‘养病’。这些人要么是郭继祖的心腹,要么是谗下媚上的小人,曾经多次背地里非议新刺史、当面不给他面子。如今崔刺史发威,将他们全都赶回家吃自己。
  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人家新刺史只针对郭继祖的心腹和某些过于谄媚的小人,其他人,哪怕曾经畏于郭别驾的威势不得不屈从的。新刺史也不会计较。
  瞧瞧钱、赵两位参军,人家不但没事儿,还能继续回来当官咧。
  郭别驾也瞧明白了。再看看众人疏离的眼神。他只觉得嗓子眼发咸,呕的一声,吐出了一口血。
  如此一来,郭某人的装病变成了真病,他也只能回家养病去了。
  崔幼伯迭声命人搀扶。
  望着崔幼伯嘘寒问暖,故作亲切的样子,郭继祖恨得双目赤红。偏他不敢张嘴,怕一时忍不住,再呕出更多的血。
  虽然不想承认,但看着四周只剩下一个虚伪做作的崔幼伯,郭继祖满心悲凉:败了,他真的败了,只希望董达能逃过此劫,这样他们还有翻盘的机会。
  否则,就真的是一败涂地了。
  被郭继祖寄予希望的董达,此刻正暴跳如雷的骂人。
  “你们程家不要欺人太甚,捞过界不说,居然还敢污我的府兵为盗匪,还、还敢斩杀,我告诉你,我要马上去都护府告你们,”
  董达满面青黑,跳着脚的指着程宏叫骂着,许是太激动了,脖子上的青筋根根蹦起。
  程宏随意的坐在一张胡床上,翘着个二郎腿,悠闲的哼着小调。
  啧啧,还是这样舒坦呀,他家娘子什么都好,就是世家脾气太大,看不上这些高足家具,家里弄了一水儿的矮足家具,害得他一进门就要‘下跪’。
  待董达骂得声嘶力竭,再也没有什么新词儿的时候,程宏才轻嗤一声,道:“告我们?好呀,我等着你去告,我还想跟都护说说湖盐被抢的事儿呢。啧啧,十几车上好的湖盐被人推入湟水河中化作盐水,今年的任务全都打了水漂,我还想告你纵兵为匪呢……”
  听了这话,董达好悬没喷出一口老血。
  这厮、这厮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吗?
  什么打劫运盐车,什么打斗中误将盐车推入河水中……感情什么都是你说了算呀。
  不过,细思量一番,也只能任由人家去说了,毕竟西侧荒谷中确实有‘悍匪’,而程家也确实赶着盐车在荒谷经过。
  可问题是,程家改变路线在前,如今他们又说‘盐’都化作了盐水,想找证据,呸,证据被湟水稀释了个干干净净,还找个毛呀!
  程家咬死了这一点儿,任谁也不好反驳。
  “我、我要去告你们父子,哦不,我要写奏本参程处云,对,我要参他!”
  董达气得大脑都有些混乱了,似困兽一般,在屋子里团团转,一边转,一边念念有词。
  程宏挑了挑眉,嘲讽一笑,“嘁?参我阿耶?哼,你还是想想该如何保住你自己吧!”
  如果时间没有算错的话,都护府的公文应该到了,公文一到,董达再蹦跶也没甚作用了。
  老天很给程宏面子,他正想着呢,外头跑进来一个机灵的小兵,抱拳行了个礼,启禀道:“都尉,都护府来人了!”
  董达转得头晕眼花,忽听到这话,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的说:“我还没去都护府告状呀,都护怎么就派人来了?请,快请!”
  小兵见董达有些失态,不过碍于身份也不敢说什么,喏喏的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哈,你以为都护派人来给你做主?错了,那人是来摘你的官帽滴!
  程宏看到董达癫狂的样子,讥讽的连连冷笑。
  PS:二更。继续求订阅啦~~





☆、第298章 轻重不分

  听完吏部下发的公文,董达整个人都傻了。
  因为这公文的内容,既不是董达幻想的,都护府帮他做主,也不是程宏预想的将董达就地免职,押回京城候审,而是一份任命。
  任命董达为都护府长史,官阶不变,辅佐副都护负责屯田事宜。
  从表面上,董达此次绝对是高升。从地方到中央嘛,且还是都护府里颇能说得上话的头几号人物。
  但事实上呢,这确实明升暗降。现在的董达,虽在地方折冲府任都尉,但人家好歹是一把手,手下有一千至一千二的府兵,绝对是个有实权的领兵将军。
  可到了都护府呢,他一没根基,二没人脉,与现任都护、副都护都没甚关系。
  这些都还没什么,最坑爹的是他未来的职务——屯田。
  靠,西州是什么地方,它与鄯州还不同。鄯州虽也地处西北,却不是什么苦寒之地,这里有湟水河,流经之处都是水草丰美、植物繁茂之地。且农田灌溉什么的,也不是问题。
  否则,当初朝廷也不会把陇右道的治所建在鄯州。
  但西州就惨了,在那里屯田,连水源问题都不好解决呢。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西州距离西突厥最近,一旦有了战事,董达就是扛着锄头,他也要往上冲呀。
  这、这绝对是流放!
  董达气得双目赤红,若不是都护府的传旨官还没走,他早就怒骂出声了。
  程宏也有些纳闷,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崔幼伯在鄯州的这半个月也没闲着,早就命人将董某人的底细查了个一清二楚,还收集了许多证据。
  而且吧,程宏觉得,似董达这样的半兵半匪的败类。既然拿到了证据,就该一举拿下,永除后患。
  可崔幼伯为何要这般做?只是把董达调出了鄯州,不但没把他告倒,还让他好好的继续当差?!
  ……
  “崔刺史这么做,并不是放董达一马,而是他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整个鄯州!”
  湟水县,某栋豪奢却又不失雅致的宅院中。一老一少对坐在书房里闲聊。
  老的那个听了下人回禀的最新消息后,悠悠的说道。
  年轻的则一脸沉思,想了好久,才恍然道:“哦。儿明白了,崔郎君若是直接弹劾董达,那么按照程序,朝廷必定下旨问责,届时,董达便会申辩,崔、董二人各持一词,朝廷便会派人赶来详查……”
  老的那个满意的点点头,“轲儿越来越长进了。不错,很不错!”
  没错,这一老一少便是梁轲父子。
  眼下梁轲被歹人‘刺伤’,正在家中静养。
  那日,崔幼伯看出了他想再观望的心态,还派人来敲打他,对此。梁轲并不觉得尴尬或是担心,相反的,他反而觉得无比安心。
  因为崔幼伯表现得越聪明,那就越证明自己没选错人。
  所以,梁轲才会把董达那贼窝子的地址暗示给崔幼伯。
  那时他与父亲商量过了,父子两人都料定,崔幼伯定会有所行动。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崔幼伯竟有如此魄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拿下二百余人的贼窝。还毫不手软的斩杀数人立威。
  另外,他们也没预料到,崔幼伯还有如此人脉,居然能请动程家的人越界来帮忙。
  几乎是一夜之间,鄯州的形势陡变,原本死力欺负崔幼伯的两人。一个在家养病,另一个则被流放到西州去当庄头。
  听到这个消息,梁氏父子便凑在一起闲聊。试图通过研究董达一事,更加深入的了解下新刺史的为人、脾性和行事作风。
  就目前而言,梁父觉得崔幼伯对董达的处置非常恰当。
  打官司向来是个耗时间、耗精力的麻烦事。
  尤其董达犯的不是有碍军国要务的大罪,朝廷为了慎重,定会来回确定。可这里不是京城呀,一番程序走下来,估计要好几个月。
  若是朝廷的效率再慢点,董某再适时的予以阻挠,没准儿这个官司要打上一年呢。
  而崔幼伯呢,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鄯州的主控权,他跟董某又没仇,何必赶尽杀绝?
  就算他不齿董某的行径,也不愿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官司中,这、这太浪费精力了。
  他完全可以先把人弄出鄯州,然后再推荐自己的好基友补上都尉的缺,如此一来,郭继祖没了董达充打手,他就是个过气的兵头子。
  要知道官场是个最现实的地方,别看平日里郭继祖身边围着那么多人,他甚至能撇开州府衙门自建一个小朝廷,似乎很德高望重、极有权势的样子。
  但事实上呢,郭继祖能依仗的无非是手中有兵权,暗中还有一伙可以帮他做尽龌龊事的‘悍匪’,这才能在鄯州称王称霸。
  可一旦他手里的兵权被收走,他就是个剪去爪牙的老虎,且还是个老得掉光牙齿的病老虎。
  梁轲相信,经过今日,鄯州上下的大小官员,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时,门外忽有小厮回禀。
  梁轲扬声唤他进来。
  小厮行了一礼,躬身道:“好叫阿郎、大郎知道,刚得到消息,原都护府录事参军事程宏调任湟水折冲府,任都尉一职,即日赴任!”
  闻言,梁氏父子对看一眼,交换了个彼此明了的眼神。
  梁轲摆摆手,“好,知道了,你下去吧。让外头的人盯紧了,若再有什么新情况,立时来报!”
  “是!”小厮抱拳朗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