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030916古鸟寻踪-周忠和 >

第3节

030916古鸟寻踪-周忠和-第3节

小说: 030916古鸟寻踪-周忠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生代时期,这个黄色的框所代表的今鸟类。所谓今鸟,也就是说和现代鸟类关系更接近的一些类型,换句话说,我下面要给大家看的这些化石,它们在特征上已经更加进步,飞行的能力和我们现代所知道的鸟类更加相似,就是它们在中生代的时候,还处于一种并不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恰恰是这个并不显眼的角色,到了新生代以后,开始了大的发展。那么最早的今鸟发现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蒙古。我们可以看到,1977年发现的一块今鸟的化石,非常破碎,当然它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说胸骨上面的龙骨突已经十分发达,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都表明这是一种很进步的鸟类。那么我们国家最早的一件,重要的发现是1982年发现的,但是我们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进步的鸟类,而且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一种早期的今鸟类化石。那么今鸟类化石大部分是生活在水边的,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那么我们这里看到的燕鸟是我们发表的,另外一种比较进步的鸟类,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了它食性的一些证据,除了它比较加长的吻端,以及比较密集的牙齿之外,我们在它的胃里面还发现了鱼的残骸。比如说鱼的鳃盖骨,鱼的肋条和鱼的脊椎骨,根据这些直接的证据,我们就可以推测,这种鸟类确实是主要以鱼类为生的,这种证据恰恰也验证了我们以前对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的一种推测,因为我们过去对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更多的是依赖于骨骼的特征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证据,那么现在我们获得了这种直接的证据,所以很大程度上,是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这种鸟类生活习性的一种假说。当然说到这个燕鸟,就不能不提一下所谓的“古盗鸟”,这是好多人听说过的,就是说人为拼接的一块化石,这块化石当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后来又导致了很大的麻烦,因为这块化石是由一块鸟的身体加恐龙的尾巴拼接而成的。今天我们对“古盗鸟”的认识已经比较完全,换句话说,我们知道这个“古盗鸟”是经过中国一位农民把一个鸟类的身体,这个鸟类就是燕鸟,吃鱼的燕鸟,加一个爬树的恐龙,那就是小盗龙的尾巴拼接而成的,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我觉得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训。 

  那么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个反鸟和今鸟以外,在中生代,在中国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比较原始的鸟类,我们把它称为基干鸟类,所谓基干鸟就是说在鸟类的演化树上面,它处于一种比较基干的位置上面。下面我们要看到的这些鸟类化石,它和最早的鸟类,始祖鸟,更加接近,它还有一些更加原始的形态特征,刚才提到的这个孔子鸟实际上就代表了这样一种类型,就是说它在特征上,比我们所知道的反鸟和今鸟都更加原始。那么这是发现孔子鸟的一个重要的化石地点,辽宁北票的四合屯,同时这个地点还发现了很多其他的重要的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孔子鸟的发现当时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主要意义在哪?在于孔子鸟的这个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我们知道很多早期的鸟类,嘴里面都是保存牙齿的,这还是爬行动物的一个特征,那么孔子鸟代表了这样第一件就是出现了角质喙的鸟类。因此《发现》杂志在1996年的时候,就把这个评为一百条重大新闻,介绍的标题就是《从牙齿到喙》,这是我们国家孔子鸟发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最近2000年发现的,另外一个比较原始的鸟类,我们把它命名为会鸟,这实际上是早白垩世最大的鸟类。通过右边三种鸟类翅膀的比较,会鸟、始祖鸟、和孔子鸟,做一个翅膀长短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鸟类比始祖鸟的个体还要大很多,但是比孔子鸟还要大得更多,这实际上就说明到早白垩世这个时期,鸟类不光在形态,生活习性,系统发育方面出现很大分化,在它个体的大小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那么这一件比较完整的会鸟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翅膀上还保存了爪的构造,另外它的尾巴,但是已经十分缩短,这一点特征已经和其他进步的鸟类非常相似。 

  那么我们国家最近发现了最重要的一件鸟类化石,实际上是被称为热河鸟的这样一个长尾巴的吃种子的鸟类,这个鸟类的主要意义,我想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第一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尾巴很长,这实际上是除了始祖鸟以外,保存完整尾巴的第二件鸟类化石,当然也是我们国家发现的最原始的鸟类,这样一个长长的尾巴也有些恐龙的特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间接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那么另外一方面,它的胃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种子,表明这是第一件比较具有可靠证据的吃种子的鸟类,在中生代的鸟类里面,这也是第一次这样重要的发现。那么我们可以更靠近一点看到这个种子,这种大概不足一公分直径的种子化石,但这些种子属于什么样的植物,我们还期待着古植物学家去详细地研究,我们现在还不敢下定论。我们想说的就是说,这种适合吃种子的鸟类,在它的骨骼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特化现象。 这当然是艺术家对这个鸟类的一种复原,我们用的是银杏,但是我们并不肯定这种鸟类吃的就是银杏的种子。 

  那么根据以上这些大的发现;我们可以画出这样一种谱系图,就是可以发现由恐龙向鸟类过渡过程中,我们国家的很多化石,前面有一个黑方块的这些化石,都是发现在我们国家的辽西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重要鸟类类群,在鸟类的系统树上都占据一个位置,比如说热河鸟,就占据了仅次于始祖鸟这样一种原始的位置上面。那么我们更进一步地说,比如说靠上面的这种燕鸟,就和现代鸟类的关系更加接近,这是通往现生鸟类的一种过程。 

  鸟类进化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得都是比较早的。那么我们现在讲一点比较靠近一点的,那就是晚白垩世的鸟类,晚白垩世就是说距今不到一亿年的鸟类,其中最著名的两件,实际上在19世纪就已经发现,一个是叫黄昏鸟,一个叫鱼鸟,黄昏鸟是一种水里潜水的鸟类,那么鱼鸟是在天空飞行能力很强的,以鱼为生的鸟类,这两种鸟类认识时间很早,一直是我们了解中生代鸟类的两件主要的代表。那么这是黄昏鸟的一个骨架,还有它的一些复原,这是一种潜水鸟类,大家对这种鸟类研究了有一百多年,有了一些新的化石,所以我们才认识到,在中生代不仅仅存在这样几种鸟类。 

  下面我想简单地给大家再讲一讲,六千五百万年以后,鸟类的演化是怎么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六千五百万年以后,所谓新生代鸟类的演化,新生代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的时代,但另外一个方面实际上也是鸟类的时代。那么新生代鸟类演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说除了飞行的鸟类以外除了生活在树上,生活在水中的鸟类以外,还有一些鸟类又重新回到了它们祖先的状况,换句话说就是说变成了次生的,不会飞的鸟类,这个大概从四千万年前就开始出现,当时在那个时期就出现了一种称为不飞鸟的这样一个化石,在西欧、北美,我们地质历史上称为始新世的时候,这种化石可以达到2。1米高,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就是说随着恐龙的灭绝,在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后,留下了很多大片的空间,这些空间为鸟类占据很多这种生态环境提供了一种机会,所以很多鸟类,它如果不飞行的话,实际上飞行是一种非常耗用能量的一种运动方式,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它就懒得起飞,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这种鸟类从会飞行,到后来又不飞行的这种现象,在中生代鸟类演化历史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只是跟大家列举几点比较特殊的例子。那么到了距今三千万年的渐新世,有一个重要的代表称为曲带鸟,这是在南美发现的。左边是它的复原图,右上角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鸟和人的一个比较,这个化石可以达到1。5米高,就是说在不同的进化时期,都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类型。这个图片显示的实际上是地球上最高的鸟类,象鸟,可以达到三米高,五百公斤重,这个化石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绝灭的时间大家注意一下,实际上1700年左右,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时期,这种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化石的灭绝是由于我们人类导致的。那么由于我们人类而导致灭绝的另外一种鸟类,是恐鸟,这是世界上实际上出现过的最大的,也是最重的鸟类,可以达到3。5米高,很遗憾大家可以看到它灭绝的时间,大概是19世纪的时候灭绝的,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就是博物馆里的骨骼,以后能不能把这种骨骼通过它的一些基因人为复原出一些活生生的恐鸟来,我想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那么因为人类而灭绝的鸟类还不仅仅有以上这些,我们大家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渡渡鸟,就是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的这种鸟类化石,也是因为人类的到来,才导致这种鸟类的灭绝。所以我想我们了解过去的目的,也是为了认识现在,认识鸟类进化的将来,最后我想还是希望大家珍惜我们现代人类共有的这些朋友,鸟类,做好更多保护鸟类的工作。 

  问:周博士,我前些天看过您写的一篇文章,就是发表在国内的好像《科学通报》上,关于鸟类起源。您今天讲得很多,其中有一点我想问的是,今天您没说,鸟起源于恐龙,那么在您的文章里说,是起源于腔骨龙类,对吧,是虚骨龙类。我们有时候把它叫做腔骨龙类,那么这个起源里头有两个问题我想问您一下,第一个问题,因为发现腔骨龙基本上是跟始祖鸟在同一个时期的,那么在同一个时期,它怎么就能演化到始祖鸟,这中间是个怎么样的过程。第二个方面就想问一下,这个腔骨龙类,因为它很显然前肢是越来越长,应该是,那么鸟类是越来越短,那么从长到短这个演化当中,它是怎么样一个过程,这个想问您一下。 

  答: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时间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研究人类起源,你可能说不能到非洲找大猩猩,我们是从猩猩来的,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有共同的祖先,就是说我们要几百万年找人类的祖先,那么再到一千多万年,我们可以找到人和猩猩的共同祖先,我们现在最多谈论的是,我们和猩猩的关系,可能比我们和大象的关系要接近一点,这就是我们研究化石,现在经常关注的一点,实际上这是因为化石不完整导致的,就是说鸟的起源从恐龙起源,这是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学说, 但是这些虚骨龙类,实际上它最早的记录和最早的鸟类生活的时间是差不太多,比如说这个美颌龙和始祖鸟就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当然鸟类不可能从这种恐龙来,显然是从更早的这种恐龙祖先来的,但是由于化石记录不完整,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也被多反对恐龙学说的人拿来作为证据,因为他觉得这么长的时间可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假如说鸟类从两亿年就起源的话,那么到一亿五千万年,这几千万年之间可能发生很多的变化,但是我想从这种亲缘关系的角度来说,我想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知道,鸟和恐龙的关系很接近,但是鸟类真正的祖先,我想我们还需要等到更古老的化石证据。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手指变长、变短的问题。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过去大家觉得,虚骨龙类是因为奔跑,所以手是越来越短的,那么现在我们发现实际是不一样的,有些恐龙实际上手指是在变长的,变长的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为了爬树,那么最早的一些鸟类,实际上手指是比较长的,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变短了呢?变短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飞行,而不是爬树,实际上就是说发生了一些功能的转变,就是说当它的祖先飞行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它需要爬树,需要借助这个前肢爬到树上滑行,那么后来就是说,随着脚的树栖能力的加强,飞行能力的加强,手的爬树作用在减弱,那么飞行的功能成为一种最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把手从爬树的这个需要中解放出来,所以才发生了这个手指后来又相对变短的这样过程,但是后来很多滑行的鸟类,前肢或者手也可能会很长,就是说任何一种变化实际上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跟它的适应相对应的,没有一种绝对的规律,说一定变长。变长,变短,实际上都是和环境相协调的。(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