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

第1节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第1节

小说: 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讲人简介

    赵超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10月26日生于中国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汉画学会副秘书长。个人撰写出版学术专著等书籍14种,合作撰写出版学术著作6种,独自与合作整理出版古籍15种,合作编写工具书7 种,发表论文等文章76篇。曾任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学术院汉学研究所访问学者,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地作学术讲座。

    内容简介

    邓小平同志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一切发达的现代文明能够有这样伟大的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最根本的因素。我们作考古的习惯追溯人类历史的根源,那么追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源,就应该归结到古代的人类发明文字。很明显,有了文字,才能够把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记载下来,通过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发展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古代简牍的出土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可以说,每一次重要的简牍发现,都引发一次国际汉学界的地震。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已经发掘出土了100多批古代简牍,它们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研究。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晋代的简牍材料,反映了近千年的古代历史。有人统计过,到二十世纪末,出土的简牍总数大约有二十万枚。这里面有很多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发现。石刻是一种全世界都曾经使用过的文字载体。相对来说,中国大量使用石刻的时间要晚一些,从现有材料看是在汉代才开始,但是后来居上,中国的石刻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又一个重要载体。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因素。讲座中概要介绍中国古代文明中重要的文字传播工具——出土发现的简牍与石刻。包括它们的形状、内容、主要的发现情况与数量,以及它们在古代文明与考古学研究中的价值。另外列举几个例子分别说明一下简牍文书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墓志外形在古代思想史的意义,新发现的古代石刻在研究古代学术、中外交通上的作用。大致顺序为:1、 介绍古代文明中使用的各种书写材料。

    2、 使用简牍的历史。

    3、 简牍的发现与研究,从孔壁古书到二十世纪末的长沙吴简。

    4、 石刻的类型与发现。

    5、 墓志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6、 石经与王玄策题记的发现。

    全文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考古发现里的古代简牍和石刻。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就说明我们今天一切发达的现代文明,能够有现在这样伟大的成就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最根本的因素。我们做考古的往往习惯去追溯历史的根源。那么我们也追溯一下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源,就应该归结到古代的人类发明了文字。很明显,有了文字,我们才能够把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创新,发展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的文明程度。文字的发展呢,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里边,往往是习惯把这些重大的发现都归到一个人身上。

    那么中国古代传说里边,发明文字的,是一个叫苍颉的贤人,汉代的《淮南子》这本书上记载,在苍颉制造文字的时候,是“天雨粟,鬼夜哭”。这个出现这种非常特异的现象,就是说制造文字的时候,天上往下掉粮食,下粮食雨,鬼神都在夜里边痛哭流涕。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这样一个壮举。我觉得这个记载是非常有意思的。这就说明我们古人,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文字创造以后,人类呢他就能够掌握自然力,逐渐地成为世界的主人了。文字创造出来以后,那么就必须要把它书写下来,这才能够传播,这就需要有一些良好的书写材料。今天我们使用纸,大家都很方便,拿过来就写。可是造纸术,我们知道是比较晚的发明。在中国汉代我们的祖先呀,通过大量的长期的生产实践才总结出经验,创造了造纸术造福社会。可是在这之前呢,世界上各地的人们就使用多种多样的一些来自自然的书写材料来记录文字。在世界上主要的古代文明中,我们发现很多古代人,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比如古代埃及人使用纸草,纸草是当时尼罗河流域生长的一种植物,当时人们把它劈成薄片,叠到一起捶打,制成了薄薄的纸草书,纸草上面书写文字。

    在古代亚述人,古代两河流域,他们使用泥板来记录文字。另外像古代印度僧侣用贝叶来书写经文,古代的西亚地区和古代欧洲,曾经大量地使用羊皮来书写文字,这些都是有很多世界各地的重要的考古发现给我们证明了。可是在古代的中国,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简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通过出土发现的简牍实物,我们可以看到,简牍它是比较薄,比较窄的长条,一般呢宽度不超过1厘米,长度从十几厘米到六七十厘米,一般的是20厘米左右的比较多见,那么这么窄窄的一根简牍上书写不了多少文字,所以古人们呢,就把一根一根的简牍,用绳索把它串联起来编成册,这样呢就产生了我们现在还能见到的“册”这个文字,它就是表现简牍编起来写成的文书。

    在甲骨文里边,商代的甲骨文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册”这样的象形文字。大家可以看到,左边这个文字是“册”,它是一根一根的简牍,然后中间用绳索编起来的一个象形字。右边是“典”字,用两只手举着这个简牍编成的册。在中国比较早的古代典籍《尚书》的《多士篇》里边,它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那就是说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使用了简册来记录文书,记录日常使用的文字。这个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使用简牍的最早的证据,大约就是在距今3000多年,就已经有了使用简牍的记录。我们想文字和书写文字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可能还要更早。那么4000年左右就可能有简牍的存在,只是我们现在考古发现中还没有发现这个时候的实物。

    到了汉代发明纸以后,这个纸才逐渐地取代简牍。这个过程我们现在也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以证实。当然了,简牍不是古代惟一的书写材料。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所以古代也有用丝帛来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中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的帛书。比如20世纪的30年代,在长沙的子弹库一座楚墓里边,发现了著名的战国楚帛书。在很有名的长沙马王堆的汉墓里,发现了大量西汉初期的帛书。这些都是古代帛书的发现,但是由于帛书它的价格比较高,丝绸的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的老百姓是不能使用的。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边,简牍是我们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载体。很早以前,中国就有过简牍的发现,大概2000多年前,在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他要扩建自己的宫殿,鲁恭王的封地是在现在的山东曲阜,挨近孔子的故居,所以他扩建宫殿的时候就把孔子的故居给拆毁了。在这个墙的夹壁中间发现了一些以前人存下来的古代的简牍。当然有人推测它可能是秦始皇焚书的时候,这些人为了保存这些儒家的经典,把它藏在夹壁里的。那么起码这些简牍文书就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当时有个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他在朝廷里做“文学”这个官,所以他就对这批简牍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经过对比,这些书籍和当时流行的同样的书籍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比如说,在孔壁里出土的《尚书》,它就比当时流传的《尚书》多出16篇来,而且有700多个文字不同,还有几十个文字是脱漏的。所以后人就把孔安国整理的这批文书叫做古文经书。它和当时汉代流传的今文经书呢,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学派,这在汉代有很大的影响。

    在晋武帝的太康二年,大概是公元前281年,现在河南的汲县,这个地方当时叫汲郡,这里有一个人叫不准,他去盗墓,结果从墓里边盗出来了几十车古代的简牍。这个墓有人说它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也有人说它是魏安僖王的墓,还没有能确定。这批简牍里边,有很多当时已经看不到的那种书籍,也有一些当时还在流传的书籍。所以晋国的这个中央就命令了一些官员去整理。比如当时著名的学者束皙,他们去整理这批材料,从现在角度来看,当时整理这批文献是很成功的。因为这批整理中间,虽然大多数整理出来的书籍后来也遗失了,但是还有几种像《穆天子传》,像《古本竹书纪年》,这些东西流传到今天,我们还能够看到一些。这批整理出来的书籍,叫做“汲冢竹书”,它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很重要的古代文献出土。

    以前这些重要的出土简牍都没有能够保存下来,根据它们整理的这些书,大多数也已经亡佚了。在这以后,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有一些零星的简牍出土,可是都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这样一直到了20世纪初,西方的一些探险家,像斯坦因、斯文赫定,他们在我们国家的新疆楼兰、尼雅这些古代的遗址,还有甘肃的敦煌等地做探险、调查活动,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简牍。这批简牍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注意,在当时是给予学术界以很大震撼。因为中国的学术界当时还是传统的这种,传统的史学观念,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这些新的材料的发现,让学者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来研究和认识古代社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推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学术思想的深入普及。从这时候开始,简牍的出土就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每一次重要的简牍出土,在国际汉学界都等于引起一次地震,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边,中国已经发掘出土了100多批古代的简牍,它们都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和研究。这些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近代的简牍材料,反映了将近1000年的古代历史。有人曾经统计过,20世纪末,到长沙走马楼出的那个三国简牍这批为止,那么这一世纪里边出土的简牍总数将近20万枚,那么上面记载的文字要超过150万字。这里边有很多内容很丰富,影响巨大的发现,我们在这里只能够非常简略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出土的捆扎成册的木简,大家看,一根一根的简牍就是这样编结成册的。这是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槨室里边出土竹简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个漆器的上边堆放着一些简牍,这是当时简牍出土的时候原始的情况,错乱摆着的情况。这是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牍,竹简经过整理以后的情况。它是作为遣策记录当时墓葬里边随葬品的内容,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考古发掘中出土简牍的情况。这样的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牍。大概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楚墓中出土的那一批,可以算是比较早地引起大家注意的战国竹简。这批战国竹简一共有148枚,里边包括古代的佚书和遣策这么两大类,后来经过研究,认为这些出土的古佚书里边,有属于思孟学派的这些思想著作。

    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竹简,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年代最早的简牍。后来在湖北的江陵、荆门,其他地方很多处楚墓中都发现了内容丰富的竹简。比如像望山、九店、包山、郭店这些地方的楚墓中出土的竹简都是非常有名的。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里,人们首次发现了秦代的竹简。因为虽然简牍的发现,我们刚才说了,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但是历来出土的简牍里边,从来没有见过秦代的简牍。云梦睡虎地里是第一次出现秦代的简牍,这批简牍一共有1155枚,我们这里看到的是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里边的一部分。它是记录《日书》的,关于《日书》这个内容,我们下边再具体说一下。以后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江陵的王家台其他地方也出土了秦代的简牍。在天水放马滩的秦墓里边,还出现了很精彩的秦代的地图,绘在木板上的地图。在这些发现的简牍里边,很多都可以说是学术史上的第一次的发现。比如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的汉墓里,这个竹简里边,我们发现了有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算术书》,在安徽阜阳双古堆的汉墓竹简里边有《周易》、《诗经》呀,以及一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像《万物》这样的古代佚书。从山东汉墓的竹简里边,我们第一次发现了《孙膑兵法》。这里我们看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